•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作文大全 > 《检阅》教案6篇

    《检阅》教案6篇

    时间:2023-08-26 21:2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检阅》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自学认识“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通过借助生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检阅》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检阅》教案6篇

    《检阅》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通过自学认识“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通过借助生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俱乐部、棘手、鸦雀无声、洪亮”等词语。

    ⑵ 在朗读练习中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⑶ 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开放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自主阅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 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⑵ 通过想象、朗读和移情体验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心灵以及残疾儿童的自尊自强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初步感受“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外的文章,出示课题《检阅》

    2、生齐读课题。

    3、同学们,什么是检阅?想去看看检阅的场面吗?(课件出示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录像)

    4、同学们,看了精彩的录像后,你能否说说你的感受呢?

    [设计意图:检阅是一种并不常见的仪式,这样可以补充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同时也形象地理解了“检阅”。]

    5、师:那课文描写的是一场怎样的检阅呢?课前我们一起读过课文,谁来说说?

    指名,汇报,(出示: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⑴ 同学们,你从哪里看出隆重,说说理由。

    ⑵ 指名。

    ⑶ 指导朗读,你能将这种隆重的感觉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读读找找悟悟使学生知道这是一场隆重的非比寻常的检阅。]

    ⑷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在这场隆重的检阅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再次快速地读课文。

    [设计意图:从“印象最深”的出发,聚集博莱克的神态、动作,聚集人们对博莱克的评价,导向教学的重点,比较自然。]

    师:多么奇怪!在接受检阅的队伍中竟然走着拄拐的男孩,而且走在第一排,更奇怪的是他们还受到观众的表扬。

    师:一名观众说:出示:(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另一名观众纠正说:出示:(生: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博莱克这个小伙子棒在哪儿?儿童队这些小伙子棒在哪儿呢?让我们仔细、认真地读读课文,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找找其中的原因。

    二、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博莱克的坚强自信和儿童队员们的爱心

    1、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走进博莱克,这个小伙子棒在哪儿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画出重要的句子和词语,说说原因。

    指名。

    (课件出示: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同学们,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为什么?

    师:同学们,有句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师:是啊,博莱克是多么得努力啊。同学们,你能把博努力走整齐的样子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师:看,这位小伙子就是博莱克。(出示人物图片),看着这拐仗,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指名答。

    师: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那就让我们把他介绍给所有的人吧!

    生齐读。

    [设计意图:在理解博莱克很棒时,课文里仅有的两句对博莱克的描写很难使这个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在教学时,采取让学生想象,朗读,对博莱克说说话,使博莱克坚定自信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地铭刻在孩子们的心里。]

    师: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师:让我再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称赞,生再读

    2、体会“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同学们,如果说博是靠他的自信与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他们也会得到大家的称赞呢?请大家再读课文2~9段,找出从哪里看出这些小伙子也是很棒的。的语句来。

    生读课文,找句子。指名答。(出示: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队员们!如果把博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师:“沉默的局面”是指怎样的局面?(俱乐部里鸦雀无声了。)

    师:热热闹闹的俱乐部里为什么会鸦雀无声呢?队员们此时在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儿童队员的矛盾心情。)

    师:这些想法都有可能,我们来读读课文中他们想的句子。

    指一名生读。

    师:哟,读得非常轻松,同学们,你们想,这是件轻松的事吗?(不是)

    师:那课文哪个词语就说明这件事并不轻松。(棘手)

    师:什么叫棘手?(就是非常难办)

    师:为什么会这么难办呢?直接告诉他不就得了!

    指名答。

    师:是啊,儿童队员们谁都不愿意伤害博呀,他们此时是非常得矛盾。现在谁来读好这句话?自己先试试──指名读

    师:正在这时,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生齐读──(课件出示: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还不是一般的队员!)队长的话音刚落,马上有一个队员接口说──生齐读(课件出示: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这位儿童队员的话音刚落,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同学们,其他队员还会怎么说呢?

    师:当队长和队员们冲进教室把这个决定告诉博时,会说些什么?博又会怎样呢?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写一写。指名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想想观众为什么称赞这些小伙子真棒。(指名答)

    师:“是的,这些儿童队员不但没有嫌弃博是个残疾儿童,而是非常尊重他,一致同意他走在检阅队伍的第一排,让他充满自信地参加这场令他终身难忘的检阅,怪不得观众们称赞道:生齐读──这些小伙子真棒!”让我们也来由衷地赞叹一下:生再齐读──这些伙子真棒!

    [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导结合,读中品悟人物的心理变化。抓住队员们心里矛盾的语句,和队长、一名队员的话,层层深入,在移情想象中,在读写训练中,儿童队员们美好的心灵逐渐凸现出来。]

    3、进一步感受博的坚强与自信和儿童队员们的爱心

    师:国庆节到了,隆重的检阅开始了,生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当博拄着拐走在队伍的第一排,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信任,我一定要走稳。

    生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的鼓励,我一定要走整齐──

    生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真诚的爱,我一定要走出精神,读──

    生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设计意图:师生对读是在更高的认识纬度和情感高度上展开的,博莱克的形象也因此丰富了许多,生动了许多,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在这里实现真正的视界融合。]

    三、再读文本,明白“检阅”的深层次内涵

    1、同学们,隆重的检阅结束了,整齐的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想想,这次检阅是仅仅在检阅队伍的整齐吗?还在检阅什么呢?

    2、让我们拿起课文,再一次朗读,体会孩子们美好的心灵。

    四、课后作业,拓展思维

    领略了这场特殊的检阅后,我知道大家肯定有千言万语对博莱克或者这些人说。

    《检阅》教案篇2

    [情景说明]

    本篇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突出,语言描写很有特色,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语文学习的重点。体会关键词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在学习时,还要求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另外,使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到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反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教师就由精美的图画导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下一步教学的顺利展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完成以下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①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②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

    b、全班交流,相机理解棘手、鸦雀无声等词语。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

    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

    练读第2-6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面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反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初读课本前,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读,抓住重点词句,培养语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

    三、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a、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b、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指导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反思] 注重感情朗读的指导训练,注重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凸现语文本体。尽管课文充满强烈的人文色彩,但怎样使学生领悟到孩子们的精神品质,以语言文字为根,始终引领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情和运用中来解读,在积极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获得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启迪。

    四、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反思] 结尾依据教材拓展的写话训练,让每一位学生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为学生丰富的创造力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检阅》教案篇3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隆重的国庆检阅时,把拄拐的博莱克放在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当腿残的博莱克和他的儿童队员检阅队伍通过主席台时,受到了成千上万人赞美,充分表现了儿童队员尊重和爱护残疾人的品质以及残疾人自尊自强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理解并积累以下词语:检阅、俱乐部、讨论、商量、棘手、截肢、劝、藏、沉默、露出、鼓掌、隆重、纠正、讨论、鸦雀无声、情不自禁、人山人海、成千上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品质。

    4、领悟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揣摩、品味,感悟大家对残疾儿童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强、自尊的精神。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收集社会关爱残疾人的事迹和残疾人自尊自强的事例。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1------6自然段。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导读7------16自然段,理解文章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目标。

    在这次盛大的检阅中,让不让腿残的博莱克参加呢?把他放在队伍的那个位置呢?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最后是怎么决定的?他们在检阅中表现怎样呢?他们那样做表现了什么思想品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7------16自然段。

    二、自主探究,自读自悟。(导学7------16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

    (1)学法指导:

    抓住人物语言和行动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2)学习习惯要求:边读边找画出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边想边写下自己的读书体会。

    2、学生自由朗读7------16自然段。

    3、学生按自学要求默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三、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1、讨论要求:

    刚才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边读边画出了表现儿童思想的重点词句,还写下了自己的体会,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体会到的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一下。要求:先说读懂了什么,后说不懂什么。

    2 、小组讨论:

    四、班级交流。

    1、序言导入,感受“决定”。

    让不让博莱克参加检阅呢?把他放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呢?一连串的难题,使俱乐部立刻鸦雀无声。最后,队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

    (1)出示并理解句子: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2)队长的意见是什么?队员有什么反应?他们的决定表现出什么思想?(理解“第一排、虽然。可。还不是。 ”)

    (3)观众是怎样评价儿童队员的决定?(朗读“这些小伙子真棒!”理解“真棒”)

    2、感受场面,体会盛大隆重。

    (1)齐读第10自然段,想想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国家对国庆节很重视呢?

    (2)讨论问题,训练双基。

    a、出示第10自然段:“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b、指名联系语句解释重点词句,如“盛大”、“隆重”、“人山人海”、“彩旗飘扬”、“沾满了”等词语。

    c、边读边展示我国建国60周年阅兵式的场面,加深感受。

    d、齐读第10自然段。

    3、导读重点句,通联感悟。

    博莱克能完成任务吗?在场的人们是如何评价他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夸一夸。(指名读,指名说,全班齐读)

    (1)导读“这个小伙子真棒!”,体会自尊自强

    a、出示第12自然段,齐读感知: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着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拄着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b、理解重点词语:

    “保持一致”,“忘记。拄着拐”。

    c、再读体会感情。

    d、讨论问题,联系12自然段理解:“他肯定忘记了自己拄着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体会博莱克的自信。

    a、读读想想:“棒”是什么意思?他“棒”在哪里?

    b、联系他是位残疾儿童想想,他检阅前会有哪些心理活动和言行表现,从中体会到什么?(想象检阅前的刻苦训练和为什么要刻苦训练,领悟自强精神。)

    c、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

    e、回扣“这个小伙子真棒!”升华。

    师: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们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让我们听听你们发自内心的称赞!(生再次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2)归纳链接,体会感情。

    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坚强的博莱克,想想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3)拓展理解,升华思想。

    你们还知道哪些关爱尊重残疾人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

    五、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师:博莱克成功了!儿童队员成功了!(指课题)再看看课题,你对检阅两个字是不是有了新的感受呢?这次检阅,不但检阅了他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只要全社会都互相关爱,互相尊重,社会就会和谐美好!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对吗?写下你想说的话。(学生将感受写在爱心卡纸上,全班交流后,贴在黑板上。)

    六、课外作业:

    1、用词造句:虽然。不。

    隆重。

    2、小练笔。(任选一题完成)

    a、博莱克,我想对你说

    b、写出博莱克参加检阅后的感想

    3、积累:抄写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6、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自尊自强)

    这些小伙子真棒!(尊重爱护)

    《检阅》教案篇4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通过借助生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俱乐部、棘手、鸦雀无声、洪亮”等词语。

    2、在朗读练习中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4、通过想象、朗读和移情体验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心灵以及残疾儿童的自尊自强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初步感受“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感知课文

    1、出示:“检阅”——齐读。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2、欣赏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出示课件: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

    介绍背景知识:20xx年10月1日,首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xx周年。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几十万军民参加庆典,中央领导在*城楼上检阅*队伍。(画面定格,配上字幕: 阅兵——国家民族的盛典 阅兵——军人向祖国的汇报) 提问:——现在你对“检阅”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呢?(场面庄严、盛大、隆重,队伍整齐,精神面貌好……)

    3、出示课文插图,引导观察。

    (1)引: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呢?(队伍中有一位拄拐的队员,随机理解“截肢”)。

    (2)就在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课文《检阅》,去用心体会那份感动吧!(出示课题:14、检阅)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A、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B、思考:这是一次怎样检阅?有哪些队伍参加了这次检阅?

    2、小组交流。

    3、,读准生字字音,认读词语:

    (1)课件出示我会认: 俱 博 鸦 截 伍 默 局 棒 羡 慕 禁 席 众 纠

    (2)课件出示我会读:博莱克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真棒羡慕 观众 纠正 俱乐部 主席台 鸦雀无声 情不自禁(带读字:拄拐走路 声音洪亮)

    4、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这是一次怎样检阅?

    课件出示10自然段,抓住“盛大、隆重”,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检阅的隆重和盛大。

    B、参加这次隆重的检阅的队伍有些什么人?(步兵、炮兵、青年队员、儿童队员)

    三、走进故事,深入感知。

    1、出示重点句,引导质疑

    (1)在这些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人?(儿童队员)。

    成千上万的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把最真诚的称赞送给他们,有人说——有人说——(课件出示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2)引导发现: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3)质疑过渡:难道只有儿童队员的队伍最整齐吗? 让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用心去体验,他“棒”在何处?(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自信,又那么精神。)

    2、走进博莱克

    (1)课件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介绍给大家?

    (2)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博莱克呢?点拨:此时此刻,他忘记了自己——他也忘记了自己——他只记得自己—— 随机指导感情朗读。

    (3)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资料补充: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世界第二部宪法)的周年纪念日。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也就是相当于我们我国家的国庆节。)

    联系第一段,可以知道这里庆祝的是波兰的第二个国庆节。

    A、同学们,为了这次检阅,你知道博莱克和队员们练了多长时间吗?

    B、 同学们,请看清楚,博莱克不是普通的队员,他的左腿——(已经截肢),必须靠——(拄拐走路),现在却和全队——(保持一致)。在这4个多月的训练中,你能想象博莱克比别的队员付出了多少心血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他跌倒了又爬起,爬起来再跌倒,但一直在练习;我看到他的头声流出了很多汗;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学们对他说:“博莱克,休息休息吧。”但他没有停下来,还在练习。)

    小结过渡:一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博莱克洒下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出色的成绩。——再读(课件出示)12自然段。

    (4)出示特写画面,引导写话:

    (出示课件)拄拐的博莱克走在队伍的第一排,同队伍保持一致。你们看,他高扬的头,他挺起的胸脯,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博莱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博莱克,你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我要向你学习。博莱克,我看到你的自信了,你真的很棒!……)

    (5)指导感情朗读

    自信、坚强的博莱克真让我们佩服,让我们再次把他介绍给所有的人吧!——生齐读。

    (6)朗读深化

    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这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这个小伙子真棒!)

    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随机指名读

    (7)真诚的赞美、如雷般的掌声都传到博莱克的耳朵,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心情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并对其他队员心存感激……)

    3、走进儿童队员(简略处理,以做铺垫)

    博莱克感激队员们什么呢?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们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

    小结 :同学们,下节课让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用心感受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

    四、小结巩固,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土隹截”。)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读词导入。

    1、指名读课本生词。

    2、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谁能根据(出示:盛大 隆重 人山人海 彩旗飘飘 主席台 领导人 外国贵宾)这些词语来回忆一下波兰首都国庆节的盛况呢?

    4、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5、在这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出示句子: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这个小伙子指谁?这些小伙子指谁?

    二、走近儿童队员,体会“这些小伙子真棒!”

    1、这些儿童队员们棒在哪里?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2-9自然段。

    2、学生汇报。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为什么把博莱克放在第一排是很棒呢?

    3、(出示插图)一名左腿截肢,要靠拄拐走路的队员参加这样大型的国庆检阅活动,可能会给队伍带来什么麻烦?正因为如此,*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呢?队员们感到非常——(棘手)。

    4、出示句子:还有一件棘手的事:*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呢?

    (1)全班齐读这些句子。

    (2)“棘手”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棘手”的事情吗?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 6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事情的棘手?请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是一些标点符号。

    6、学生汇报,老师抓住以下重点词语进行指导:(出示课件)

    (1)“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为什么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2)鸦雀无声是什么意思?看似沉默,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大家都在想些什么?谁来读读(出示课件)第6自然段。(指名读)

    (3)出示句子: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①你们看,这段话中有一连串的问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看看句中有几个问题?

    ②一个问题一处心结啊!问题真的这么难解决吗?现在,让我们也来替队员们考虑考虑。

    (出示填空)

    劝他不去,博莱克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他放在队尾或藏在队伍中间,博莱克会想______________

    ③是啊,这样做都会深深地刺痛博莱克的心,队员们又怎么忍心呢,真叫他们左右为难啊。可见这真是一件(棘手 )的事。

    ④就是这简简单单的5个问句,你感受到队员们怎样的心情呢?你能把这份心情读出来吗?

    8、这边是集体的荣誉,那边是一位残疾队员的自尊。可真是两难的选择!儿童队员们面临的是一次心灵的检阅,最后大家作出了怎样的决定呢?谁来读读队长的话?

    9、队长这样做,队员们觉得怎样?谁来读读队员们的话?你们认为队员们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棒在哪里?

    10、指导读出队员们内心的自豪、激动、兴奋之情。

    11、儿童队员们宁可舍去队伍的整齐与集体的荣誉,也不放弃一名残疾的队员,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此时,你看到了一支怎样的儿童团队?

    小结:同学们,关爱、尊重,犹如温暖的阳光,唤来生命的春天。正因为儿童队员们懂得关爱与尊重,不歧视任何人,难怪观众们会这样赞扬他们:齐读(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走近博莱克,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

    1、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出示课件)课文10-12自然段。

    2、学生汇报后,教师着重抓住下列句子理解:

    (出示课件)“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3、再读读这个句子,想想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博莱克很棒?

    4、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出示课件)

    (1) “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此时此刻的他忘记了自己在拄拐,只记得什么呢?

    (2)“他同全队保持一致”:是什么保持致?(目光一致、动作一致、步伐一致)

    (3)对于截肢的博莱克来说能同全队保持一致是何等的不容易。为了同全队保持一致,博莱克在训练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样挺过去的?

    (4)学生想象,汇报。

    5、此时的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博莱克?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6、(出示课本插图):经过几个月艰苦训练,今天博莱克终于战胜了自己,走在这隆重盛大的检阅队伍中,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四、拓展练笔,升华主题。

    1、看着这自信坚强的博莱克,人们由衷地赞叹——(这个小伙子真棒!) 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又一次发出了由衷地赞叹——(这些小伙子真棒!)

    2、是的,我们感受到博莱克的自信和坚强,更感受到了儿童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与尊重。让我们也把真诚的称赞送给他们——(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如果这个时候,博莱克和他的队员们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你想怎样赞他们呢?出示 我想对博莱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儿童队员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

    这次成功的检阅,既检阅了儿童队员的队列,还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中,你也会碰到无数检阅,老师希望你们能像这些儿童队员一样,懂得关心、尊重每一个人,也希望你们能像博莱克那样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敢地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

    六、课外练笔,延续情感。

    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检阅前后的一切像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于是,他拿起笔,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检阅》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会写“俱、博、截”等7个生字,正确认读“俱乐部、鸦雀无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检阅的录象、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录象,简单交流。

    一、导入新课

    1、检阅定义(板书、齐读)

    2、引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波兰的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国庆检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⑴自己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想想课文围绕检阅讲了哪两件事?

    2、交流反馈。

    (1)认读字词

    a、自己先读读吧!

    b、请小朋友读一读,读后提醒字音(多音字“禁”、轻声“伍”等)。

    c、提醒字形并随机进行写字指导。

    (2)交流:课文围绕检阅主要讲了哪两件事?

    出示:临近七月,儿童队员们在准备国庆检阅的事,他们商量 ,最后决定 。

    国庆那天,儿童队员们参加了 ,得到了 。

    (指名说,随机引导纠正)

    小结:两件事结合起来,再加个地点,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指名说——自由说)

    (3)学习分段。(如找不到可提示:借助课文中出现的时间)用双竖线标一标。

    三、细读课文3——9自然段。

    (一)细读3——6自然段,体会儿童队员们矛盾心理。

    1、请学生仔细地读一读3——6自然段,在有感受的句子或词语下画画圈圈,然后好好体会体会。(给足时间)

    2、交流反馈。(体会“为难”之情)

    ▲ “截肢”

    ①理解截肢的意思。(就是把腿脚坏掉的部分截掉)

    ②了解截肢后的不便(走路一瘸一拐,要拄拐走路……)

    ③体会把博莱克放进检阅队伍的为难。

    ▲“鸦雀无声”

    ①理解鸦雀无声的意思。(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

    ②从鸦雀无声,体会他们的为难。

    ▲“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①从这句话的哪里体会到为难?(不愿意、第一个、重要的事)

    ②指导朗读,读出为难。

    ▲“棘手的事”

    ①理解“棘手”的意思(事情很难办)。

    ②还从这第4段的哪里也读出了为难?(终于、怎么办?)

    ③指导朗读。

    ▲理解“五个问号”

    出示: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①从这句话的哪里感受到他们的为难了?请圈一圈。

    ②反馈:连用五个问号,感受到为难。(点红)

    ③此刻他们到底在顾虑什么呢?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教师进行情感调动。)

    ④指导朗读:自己试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过渡:从五个问号,从他们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从鸦雀无声,从棘手的事,我们都能看出,他们做这个决定实在太为难了。可就在这时,队长终于做出了决定。

    (二)细读7-9自然段

    1、指名学生当队长。(随机提问)

    2、你们觉得队长的这个决定怎么样?好在哪?(尊重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让他拥有自信,勇敢面对生活)

    3、队员们觉得队长的决定怎样?从哪看出来?(真是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

    4、齐读7、8、9段:这个决定真好!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吧!(洪亮、高兴、兴奋)

    (三)想象说话:假如,现在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博莱克,当博莱克知道了,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很开心;感谢队员们;接下去要好好练……)

    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在国庆检阅时的表现吧!

    四、完成课堂作业本

    板书:

    检阅

    儿童队员 为难——决定 尊重、团结、

    友爱、善良 真棒!

    博莱克 截肢 自信、坚强

    《检阅》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2、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由春节联欢晚会的《千手观音》引入新课。(由学生感兴趣的、又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检阅军队视频,让学生谈谈检阅队伍给自己的感受。(观看视频,使学生对检阅有感性认识,并为下文讨论是否让博莱克参加检阅作铺垫。)

    3、让学生简单说说在检阅中发生了什么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 模拟讨论

    1、结合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截肢”的意思,谈谈拄拐走路的感觉。(为下文理解博莱克训练的艰苦作铺垫)

    2、模拟儿童团讨论的情景,学生充当队员、队长,老师读旁白。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棘手”、“鸦雀无声”等词语,让学生进入情景,想象儿童队员内心的想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思考,说出儿童队员们内心的矛盾心理,并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儿童队员们的心情。)

    三、模拟采访

    1、播放波兰国歌,齐读课文10到16自然段。(让学生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朗读课文,体会检阅的壮观。)

    2、让学生当记者,默读课文,设想采访博莱克他的问题,作上记号。(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3、全班交流,模拟采访过程,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记者采访的形式,想象博莱克的心情、想法、练习中的困难)

    4、让学生当记者,了解一下观众的想法。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从观众的角度对博莱克和儿童队员的表现作出评价。)

    三、总结

    1、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残疾的青少年在大家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获得了成功。观看《千手观音》表演视频。(让学生明白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是能够和健康的人一样做出成绩的。)

    2、投影残疾孩子的照片,配乐解说。

    3、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想对残疾的孩子们、对健康正常的人说话。(此处的交流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4、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让我们把爱传送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将洒满爱的阳光。

    【板书设计】

    检阅

    博莱克──自信、坚强

    队员们──善良、信任

    相关热词搜索:检阅教案检阅 教案《检阅》课文教案检阅教案板书设计检阅教学反思检阅教学实录检阅进行曲教学设计检阅进行曲教学反思检阅试讲检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检阅评课稿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