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作文大全 > 高考数学知识点13篇(完整)

    高考数学知识点13篇(完整)

    时间:2023-09-09 13:2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高考数学知识点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一般地,证明一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P(n),有如下步骤:(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成立。n0对于一般数列取值为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数学知识点13篇,供大家参考。

    高考数学知识点13篇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1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P(n),有如下步骤: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成立。n0对于一般数列取值为0或1,但也有特殊情况;

    (2)假设当n=k(k≥n0,k为自然数)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综合(1)(2),对一切自然数n(≥n0),命题P(n)都成立。

    第二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

    对于某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P(n),

    (1)验证n=n0时P(n)成立;

    (2)假设n0≤n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2

    什么是不等式?

    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b,b>a

    ②传递性:a>b,b>ca>c

    ③可加性:a>b a + c>b + c

    ④可积性:a>b,c>0,ac>bc

    ⑤加法法则:a>b,c>d,a + c>b + d

    ⑥乘法法则:a>b>0,c>d>0,ac>bd

    ⑦乘方法则:a>b>0,an>bn(n∈N)

    ⑧开方法则:a>b>0

    数学知识点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

    (1)如果a、b∈R,那么a2 + b2 ≥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

    (2)如果a、b∈R+,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推广:

    如果为实数,则重要结论

    (1)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

    (2)如果和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大值S2/4。

    数学知识点3、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

    比较法:比较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当不等式的两边的差能分解因式或能配成平方和的形式,则选择作差比较法;当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正数且它们的商能与1比较大小,则选择作商比较法;碰到绝对值或根式,我们还可以考虑作平方差。

    综合法:从已知或已证明过的不等式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欲证的不等式。综合法的放缩经常用到均值不等式。

    分析法:不等式两边的联系不够清楚,通过寻找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逐步将欲证的不等式转化,直到寻找到易证或已知成立的结论。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3

    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

    (1)用简单随机抽样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个体时任一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XXX;在整个抽样过程中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XX。

    (2)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是,逐个抽取,且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3)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是其他更复杂抽样方法的基础。

    (4)简单随机抽样是不放回抽样;它是逐个地进行抽取;它是一种等概率抽样。

    简单抽样常用方法:

    (1)抽签法:先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共有N个)编号(号码可从1到N),并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号签可用小球、卡片、纸条等制作),然后将这些号签放在同一个箱子里,进行均匀搅拌,抽签时每次从中抽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适用范围:总体的个体数不多时优点:抽签法简便易行,当总体的个体数不太多时适宜采用抽签法。

    (2)随机数表法:随机数表抽样“三步曲”:第一步,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第二步,选定开始的数字;第三步,获取样本号码概率。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4

    逐步形成 “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要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 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5

    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

    ⒉写出点M的集合;

    ⒊列出方程=0;

    ⒋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

    ⒌检验。

    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和交轨法等。

    ⒈直译法:直接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译法。

    ⒉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

    ⒊相关点法:用动点Q的坐标x,y表示相关点P的坐标x0、y0,然后代入点P的坐标(x0,y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Q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⒋参数法:当动点坐标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x、y与某一变数t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参数法。

    ⒌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轨法。

    -直译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

    ③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

    ④代换——依条件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式,并化简;

    ⑤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6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在高中数学里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

    (3)以后高中数学涉及到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

    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高中数学在关于直线方程解法中,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

    ④截矩式:

    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轴的直线:

    (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

    (a为常数);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7

    一、直线与方程高考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

    考试要求: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直线与方程

    课标要求: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4.会用代数的方法解决直线的有关问题,包括求两直线的交点,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求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

    要点精讲:

    1.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α= 0°。

    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0°≤α<18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2.直线的斜率: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k = tanα

    (1)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α=0°,k = tan0°=0;

    (2)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α= 90°,k 不存在。

    由此可知,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

    3.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若x1=x2,则直线p1p2的斜率不存在,此时直线的倾斜角为90°)。

    4.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若l1,l2均存在斜率且不重合:

    ①;②

    注: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

    (2)

    若A1、A2、B1、B2都不为零。

    注意:若A2或B2中含有字母,应注意讨论字母=0与0的情况。

    两条直线的交点:两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取决于这两条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个数。

    5.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确定直线方程需要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条件,确定直线方程的形式很多,但必须注意各种形式的直线方程的适用范围。

    直线的点斜式与斜截式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两点式不能表示平行或重合两坐标轴的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平行或重合两坐标轴的直线及过原点的直线。

    6.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一般地,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方程组

    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两条直线相交,解即为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行。

    (2)两点间距离

    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

    特别地:轴,则、轴,则

    (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4)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若,则:

    注意点:x,y对应项系数应相等。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8

    第一、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

    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就是二次方程的分布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板块。

    第二、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

    重点考察三个方面:一个是划减与求值,第一,重点掌握公式,重点掌握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难度比较小。

    第三、数列。

    数列这个板块,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

    第四、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在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证明;一个是计算。

    第五、概率和统计。

    这一板块主要是属于数学应用问题的范畴,当然应该掌握下面几个方面,第一……等可能的概率,第二………事件,第三是独立事件,还有独立重复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六、解析几何。

    这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是整个试卷里难度比较大,计算量的题,当然这一类题,我总结下面五类常考的题型,包括:

    第一类所讲的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这是考试最多的内容。考生应该掌握它的通法;

    第二类我们所讲的动点问题;

    第三类是弦长问题;

    第四类是对称问题,这也是2008年高考已经考过的一点;

    第五类重点问题,这类题时往往觉得有思路,但是没有答案,

    当然这里我相等的是,这道题尽管计算量很大,但是造成计算量大的原因,往往有这个原因,我们所选方法不是很恰当,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要掌握比较好的算法,来提高我们做题的准确度,这是我们所讲的第六大板块。

    第七、押轴题。

    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应该重点不等式计算的方法,虽然说难度比较大,我建议考生,采取分部得分整个试卷不要留空白。这是高考所考的七大板块核心的考点。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9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10

    考点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部分一般以选择题出现,属容易题。重点考查集合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近年的试题加强了对集合计算化简能力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并注重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与化简。简易逻辑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直接考查命题及其关系、逻辑联结词、“充要关系”、命题真伪的判断、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等,二是在解答题中深层次考查常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解题过程和逻辑推理。

    考点二:函数与导数

    函数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为载体针对性考查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性质、函数与方程、基本初等函数(一次和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幂函数)的应用等,分值约为10分,解答题与导数交汇在一起考查函数的性质。导数部分一方面考查导数的运算与导数的几何意义,另一方面考查导数的简单应用,如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与最值等,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容易题和中档题,三是导数的综合应用,主要是和函数、不等式、方程等联系在一起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如一些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方程根的个数问题、不等式的证明等问题。

    考点三: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一般是2道小题,1道综合解答题。小题一道考查平面向量有关概念及运算等,另一道对三角知识点的补充。大题中如果没有涉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可能就是一道和解答题相互补充的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或三角恒等变换的题目,也可能是考查平面向量为主的试题,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向量重点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应用,向量与直线、圆锥曲线、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结合,解决角度、垂直、共线等问题是“新热点”题型。

    考点四:数列与不等式

    不等式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和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等,通常会在小题中设置1到2道题。对不等式的工具性穿插在数列、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等解答题中进行考查。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的灵活应用,一道解答题大多凸显以数列知识为工具,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都属于中、高档题目。

    考点五: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一是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直观图与三视图;二是考查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三是考查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平行与垂直、求空间角等(文科不要求)。在高考试卷中,一般有1~2个客观题和一个解答题,多为中档题。

    考点六:解析几何

    一般有1~2个客观题和1个解答题,其中客观题主要考查直线斜率、直线方程、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定义应用、标准方程的求解、离心率的计算等,解答题则主要考查直线与椭圆、抛物线等的位置关系问题,经常与平面向量、函数与不等式交汇,考查一些存在性问题、证明问题、定点与定值、最值与范围问题等。

    考点七:算法复数推理与证明

    高考对算法的考查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或给解答题披层“外衣”。考查的热点是流程图的识别与算法语言的阅读理解。算法与数列知识的网络交汇命题是考查的主流。复数考查的重点是复数的有关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运算及运算的几何意义,一般是选择题、填空题,难度不大。推理证明部分命题的方向主要会在函数、三角、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方面,单独出题的可能性较小。对于理科,数学归纳法可能作为解答题的一小问。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11

    一】

    【实数的分类】

    【自然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等都称为自然数

    【质数与合数】

    一个大于1的整数,如果除了它本身和1以外不能被其它正整数所整除,那么这个数称为质数。一个大于1的数,如果除了它本身和1以外还能被其它正整数所整除,那么这个数知名人士为合数,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实数,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为零。

    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开原点距离。

    【倒数】 1除以一个非零实数的商叫这个实数的倒数。零没有倒数。

    【完全平方数】如果一个有理数a的平方等于有理数b,那么这个有理数b叫做完全平方数。

    【方根】如果一个数的n次方(n是大于1的整数)等于a,这个数叫做a的n次方根。

    【开方】求一数的方根的运算叫做开方。

    【算术根】正数a的正的n次方根叫做a的n次算术根,零的算术根是零,负数没有算术根。

    二】

    【代数式】

    用有限次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所得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代数式的值】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当这个字母取这个数值时的代数式的值。

    【代数式的分类】

    【有理式】只含有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有理式

    【无理式】根号下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整式】没有除法运算或者虽有除法运算而除式中不含字母的有理式叫整式

    三】

    直线 (不定义)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它无端点。

    射线 在直线上某一点旁的部分。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线段 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它有两个端点。

    垂线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斜线 如果两条直线不相交成直角时,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斜线。

    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距离。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12

    “不但要会埋头拉车,还要会抬头看路”是我对高考数学复习的一贯见解。高考是一场成王败寇的残酷竞争,它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说高考公平是因为所有人都将面对同样的时间、知识、试卷;说高考不公平是因为对每个人来说信息并不对称——对高考分析透彻的人自然拥有更高的复习效率必然会取得更出色的成绩。

    这里我强调的并不是高中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而是复习的效率问题,谁的基础知识更牢固谁将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绩这是一个铁的事实,但它是建立在“所有人的复习效率都是相同的”这个假设之下的,所以大家经常可以看到有些高考考生学的呕心沥血却永远只是中游水平,而另一些高考生拥有大量的休闲活动却仍然能名列前茅。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人会归结为“智商”和“运气”,我也不否认这两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效率问题:两个高考生同样学了一个小时的数学,一个人领悟了一个高考非常容易考到的重点内容,而另一个人啃下了一个非常难于理解的但是高考从来没有考过的难点内容,那么这样日积月累下来第一个人对高考真题考点的掌握就会远高于后者。这就是我说的“不但要会埋头拉车,还要会抬头看路”的意思,“拉车”就是指认真的复习,而“看路”则是指认清高考考察的重点,把握住高考复习的方向。“拉车”基本上是每个高三学生都能够作到的,但是“看路”就不尽然了,起早贪黑却劳而无功的高考生都是没有解决好复习方向的问题,没有看好“路”。

    现在这个阶段是高三文科刚开始复习而理科将近结课的阶段,属于高考复习的初期,这一阶段给大家的建议是:

    第一:先看一下近三、五年的高考真题,并不要去做这些高考真题,而是要从中分析出那些是真正的高考考点,从而为整个一年的高考复习定下一个正确的基调。

    无法分清考点的轻重是最常见的问题,比如高考中《函数》与《导数》两部分的关系就是一个非常容易使人混乱的地方。《函数》是高一的重点章节,学校会反复强调它的重要性,说它在高考中占多少多少比例等等,而《导数》则只是高三中的一个辅助章节尤其是文科,它的章节比重很小,学校强调的也不够。这就给大家一个错觉就是函数比导数重要,但是事实上在真正的高考中它们两者的位置恰恰相反,函数的考查只有3至4道小题而且都位于试卷前几道题十分简单,其它问题虽然大量使用函数思想但是对同学们解题没有实质上的影响。反观导数它在高考中直接占有一道大题特别是07年的文科试题,它取代了《数列》的地位成为了倒数第二位的14分难题,同时只要遇到“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值域相关问题”“切线问题”等都要使用导数知识进行解决。当然函数的单调、极值等可以用《函数》知识处理但比起导数来说这是十分烦琐的。

    所以说导数的地位要远比函数来的重要,这一问题往往是影响大家高考复习效率的一个关键问题,发现它并不需要“智商”和“运气”,只要看一遍近几年高考真题即可,这就是我第一条建议的重点所在。

    第二:分析自己的实力特征,果断对知识点进行取舍。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并不要求我们在某个单科中考出满分,只要高考总成绩能够胜出就可以,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对整个高考复习作一个规划。07年天津市理科状元的数学成绩只有138分,并不是传奇的150,他其他的高考科目也都是很高但远没达到最高,这就说明了我们要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使自己的能力得以最大的发挥。这一点就是要告戒大家千万不能偏科,我们身边经常有一些高考考生他们某几门学科成绩十分优异(高于状元),但总成绩只能达到中游或中上的水平,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分配,如果他们节省出一部分花在强势学科上的时间转移到弱势学科上,他们必将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正确对待模拟考试与模拟题。如果已经看过高考真题的同学很容易发现高考真题与模拟题有着天壤之别,大多数模拟题尤其是出自低级别地方的,根本无法达到高考真题的水平,做它们是无法真实反映大家在高考中的表现的。所以大家在现阶段应该首先看“题”是否值得作再看作的是否好,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高考数学知识点篇13

    高中数学(文)包含5本必修、2本选修,(理)包含5本必修、3本选修,每学期学**两本书。

    必修一: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必修二:1、立体几何(1)、证明:垂直(多考查面面垂直)、平行(2)、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

    这部分知识是高一学生的难点,比如:一个角实际上是一个锐角,但是在图中显示的钝角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的立体意识较强。这部分知识高考占22---27分

    2、直线方程:高考时不单独命题,易和圆锥曲线结合命题

    3、圆方程:

    必修三:1、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内容,5分(选择或填空)2、统计:3、概率:高考必考内容,09年理科占到15分,文科数学占到5分

    必修四:1、三角函数:(图像、性质、高中重难点,)必考大题:15---20分,并且经常和其他函数混合起来考查

    2、平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必修五:1、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文科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规划,听课时易理解,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握技巧。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般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文科:选修1—1、1—2

    选修1--1:重点:高考占30分

    1、逻辑用语:一般不考,若考也是和集合放一块考2、圆锥曲线:3、导数、导数的应用(高考必考)

    选修1--2:1、统计:2、推理证明:一般不考,若考会是填空题3、复数:(新课标比老课本难的多,高考必考内容)

    理科:选修2—1、2—2、2—3

    选修2--1:1、逻辑用语2、圆锥曲线3、空间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可以把立体几何做题简便化)

    选修2--2:1、导数与微积分2、推理证明:一般不考3、复数

    选修2--3:1、计数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掌握这部分知识点需要大量做题找规律,无技巧。高考必考,10分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不单独命题3、统计:

    高考的知识板块

    集合与简单逻辑:5分或不考

    函数:高考60分:①、指数函数 ②对数函数 ③二次函数 ④三次函数 ⑤三角函数 ⑥抽象函数(无函数表达式,不易理解,难点)

    平面向量与解三角形

    立体几何:22分左右

    不等式:(线性规则)5分必考

    数列:17分 (一道大题+一道选择或填空)易和函数结合命题

    平面解析几何:(30分左右)

    计算原理:10分左右

    概率统计:12分----17分

    复数:5分

    推理证明

    一般高考大题分布

    1、17题:三角函数

    2、18、19、20 三题:立体几何 、概率 、数列

    3、21、22 题:函数、圆锥曲线

    成绩不理想一般是以下几种情况:

    做题不细心,(会做,做不对)

    基础知识没有掌握

    解决问题不全面,知识的运用没有系统化(如:一道题综合了多个知识点)

    心理素质不好

    总之学**数学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方法:1、笔记:记老师讲的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尤其是数列性质,课本上没有,但做题经常用到 2、错题收集、归纳总结

    高一年级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必修二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必修三

    第一章 算法初步

    第二章 统计

    第三章 概率

    必修四

    第一章 三角函数

    第二章 平面向量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二)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由于集合、函数等内容比较抽象,三角函数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平面向量又是高考中数学必考内容,教师在备课组协作的基础上应注意对各章知识的重难点的讲解和释疑,减轻学生自学的压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首先,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以及与其它内容的密切联系。它们是学**、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学**的出发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中出现的集合语言,使学生更好的使用集合语言表述数学问题,并且可以使学生运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处理数学问题。因此集合的基本概念、函数等有关内容是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

    其次,函数作为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教师应注意运用有关的概念和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指数与对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联系实际的引入问题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某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三,通过对三角函数的学**,学生将进一步了解符号与变元、集合与对应、数形结合等基本的数学思想在研究三角函数时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式子与图形的变化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划归、类比、平行移动、伸长和缩短等常用的基本方法的学**,使学生在学**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第四,学**平面向量,不但应注意平面向量基本知识的讲解,更要充分挖掘平面向量的工具作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明确研究方向,使学生学会交流,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第五、在学**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重点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严格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步掌握解决空间几何体的相关问题。

    第六、要在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教学中,帮助学生经历如下的过程:首先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的语言描述几何要素及其关系,进而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处理代数问题;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这种思想应贯穿平面解析几何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不断地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第七、在学**算法初步、统计等内容的时候,要注意顺序渐进,不可追求一步到位,特别要注意其思想的重要性。

    高二年级

    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

    第二章 数列

    第三章 不等式

    选修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

    第一章 统计案例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第四章 框图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

    第一章 计数原理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三章 统计案例

    (二)教学要求

    高二上

    必修5

    学生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的边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认识到运用它们可以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数列模型,探索并掌握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这两种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都是客观事物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建立不等观念、处理不等关系与处理等量问题是同样重要的。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认识基本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体会不等式、方程及函数之间的联系。

    选修1—1(文科)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学**常用逻辑用语,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交流。

    在必修课程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基础上,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圆锥曲线与方程,了解圆锥曲线与二次方程的关系,掌握圆锥曲线的基本几何性质,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大量实例,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刻画现实问题,理解导数的含义,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应用导数探索函数的单调、极值等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导数在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微积分的产生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价值。

    选修2-1(理科)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简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学**常用逻辑用语,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

    在必修阶段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基础上,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圆锥曲线与方程,了解圆锥曲线与二次方程的关系,掌握圆锥曲线的基本几何性质,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结合已学过的曲线及其方程的实例,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学**平面向量的基础上,把平面向量及其运算推广到空间,运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图形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空间想像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知识点高考数学高考数学知识点占比高考数学知识点大全 总结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高考数学知识点占比重高考数学知识点大纲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2023高考数学知识点成人高考数学知识点广东春季高考数学知识点山东春季高考数学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