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让阅读课教学“读”出精彩] 教学评价模板

    [让阅读课教学“读”出精彩] 教学评价模板

    时间:2019-01-30 05:43:4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课程改革十年,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等教育理念深入到教学各环节中,广大教师将新课改的理念融于教学实践中,有机把握“讲”与“学”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探究欲,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然而,在讲读课方面的摸索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对自读类课文教学方法理论的摸索依然不尽如人意。
       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待自读课文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只对文本的字词加以注解,对内容粗略概括,就不了了之,他们认为反正自读课文没有具体的识字要求,也没有课后重点习题,何必多花精力呢?相反,有部分教师反其道而行之,他们认为只要是课本出现的课文,教师都应“扎实”地讲授给学生,管你是讲读还是自读,我都详细地教,这该不会错吧!殊不知这样讲、读同论,还是过犹不及。
       细细推究,这种误区的成因无非两方面因素,一是传统的以分数定质量的认识观念。大部分语文教师都知道,在绝大多数语文检测命题中,自读课文的涉猎所占比重微乎其微,甚至不涉及。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将更大的精力投注于讲读课文的研究,抓好讲读课文教学,成为提高成绩的“捷径”。加之,近年来大量的教研观摩活动以讲读课型为主,使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自读课文不重要、不出彩,从而等闲视之。二是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深或片面认为自读就是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或将讲读、自读混为一谈,笼而统之。
       针对自读课文教学的授课现状,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清楚地认识两者间的联系。所谓讲读,是以传授基础性的、本质的、含有规律性的知识为主要特征。教师在解读文本,把握学生认知习惯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教法传授知识,教会学生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自读课教学则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有效引导、点拨下,帮助学生运用讲读课所学到的新知,主动地探究文本,把握文本,从而培养锻炼他们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从这个方面而言,自读课不是讲读课的附庸,而是讲读课的延展和巩固运用。从教材每单元的编排体系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单元课文间往往具有许多相关性,往往具有相同的主题,在安排上大部分是两篇自读课文,安排在两篇讲读之后,这与讲读课和自读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相符的。
       其次,自读课的安排是实现语文教学最终目的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更广泛的自主阅读,能用文字和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但达到这一目的,单靠有限的讲读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对其各方面能力的巩固和养成产生较高的效能。而自读恰是对讲读课的一个补充和辅助。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只有自主的运用,才能实现能力的养成。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自读课授课成为学生检验新知,培养能力,形成技能和阅读兴趣的主阵地呢?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既然自读就是学生自主阅读,那么有效的读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金钥匙”
       第一、以读为基础,把读作为组织自读课教学的有效手段。“读”是设在作者、文本、读者三者间的沟通桥梁,是学生把握文本内容,形成独立认识的根本。让学生通过速读、品读、自我赏析的诵读去感知文章的语言美、韵律美,古人所说的“知句读”,我想亦是此意。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一文是一篇写景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明晰。在这堂课上,我提问学生: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后,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平淡地回答:索溪峪美。听此回答,我便知道学生在预习时,必然读得草率。我说:老师也有此感。老师忍不住还想诵读一遍。在我范读后,我笑着望着学生,此时的课堂顿时热闹起来,“真美呀”“更美了”,这时,我问学生:怎么会更美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你读得有节奏感。”“你是诵读,我们是默读。”听此回答,我顺势而导:“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我们所采用的读的形式也不同,让我们把心融入课文再诵读一遍”……这个教学片段使我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读,有助于学生感知语言美,进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第二、用“读”使学生把在讲读课所获得的知识加以巩固并自主运用。还是在这堂课上,经过诵读、赛读,学生已初步感知文本语言文字之美,读兴已起,我再次引导:选择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分成小组品读,并提出一个宽泛的导读问题:小组品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十分钟后,教室中举起一只只小手,同学们跃跃欲试:“老师,我们读了山野的部分,我们发现这部分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整部分的中心句是第一句”“它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法”……可见,学生在讲读课上所获得的知识,在自读课上通过自主地探索获得了运用和巩固,学生真正体验到自主探究地成功感,为学生课外更广泛的阅读奠定了兴趣基础。
       第三、把“读”作为学生自主感悟文本情感、态度的有效途径。情感是人与人联系交往的纽带,文本是作者情感、态度的结晶,那么,读势必成为作者、文本、学生间的唯一途径。入境地“读”,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情感态度相互沟通,能作者喜、读者喜,作者悲、读者悲,情感通、则感悟通,以心度心,文本的情感态度自然水到渠成地显现。
       当然,单靠一个读来处理、组织自读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者对学生认知习惯和水平的把握,在关键处的有目的的引导,则是对教者课堂教学能力的更高要求,教者既不能成为越庖代俎,才华尽显的课堂“主角”,也不能成为无所作为的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探索中的助手。从这个角度而言,自读课对教师授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因此,有目的、分层次的“读”是自读教学的基础,更是主导地位与主体地位凸显的强化剂。
      
       (作者简介:陈宗花,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劳动小学语文教师。)

    相关热词搜索:课教学精彩阅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