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读东坡先生的一篇“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素材

    读东坡先生的一篇“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素材

    时间:2019-02-09 05:41:1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苏轼的著名散文《教战守策》是一篇不折不扣的“高考作文”。这篇文章是东坡先生二十六岁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时所写的六篇“进策”中的一篇。宋朝以策论取士,制科是皇上大人特诏举行的考试,很多时候皇帝要亲自到场参与监考、阅卷。应试者根据命题所作的论文谓之“策”。《教战守策》乃是苏轼“应试作文系列”中最具影响力的篇什。
      我不想去赞誉该文在行文上的纵横恣肆、闳衍浩大、挥洒自如,也不想去分析此文遣词造句的精简准确、生动形象、姿态翩跹,因为对于苏轼这样一位饱读诗书才气逼人的年轻举子来说,做到这些本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最为难能可贵的,我以为是其适合世用与针砭时弊。因为那可是在一个专制的时代,那可是一篇要让皇上亲自过目的文字!敢在掌握着任何一个子民的生杀予夺大权的国家第一领导人面前纵论时弊,坦陈己见(且不谈想要获取“高分”了,弄不好连能否保住项上人头都难说),我不禁要为苏轼的胆量与勇气喝一声彩,也为当时的“最高领导人”宋仁宗的仁义与雅量献上我的一份敬意。同时我推想,在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在宋仁宗时代,一定有着一个至少在表面上让人畅所欲言的舆论环境。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疆的严重威胁,战争随时有可能爆发,然而宋朝的国力薄弱、执政者的怯于外敌和惟图苟安,则又为历代所罕见。面对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许多正视现实的文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担忧。苏轼之父苏洵写出了名作《六国论》,借论史讽喻现实,抨击朝廷的赂敌政策;又在《审敌》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其实质却只能是“残民”。而苏轼的《教战守策》进一步论证赂敌息民的危害,并倡言教民习武、能战能守、加强战备。
      文章开篇即点明时弊:“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丝毫没有曲里拐弯,用“今乃盛世”之类的粉饰之辞先给领导一点面子;接着就是厚古薄今,追述先王不敢忘战,批判大宋解除军备的错误做法;再用喻证说明治国犹如养生,一味追求安逸于国于民均为不利;最后从正面告诫执政者:既然战争不可避免,就必须教民战守,以全民皆兵之策应对外患,并借此迫使军队消除日益滋长的骄横和怨气,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文章不长,寥寥千余字(与今天的高考作文字数相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等因奉此,有的是对大宋国策的否定,对当朝军队的讥刺,对国家安危的热切关注,对国计民生的思考与建议。这样一篇“高考作文”,考出了苏轼不凡的才情,考出了苏轼缜密的思维,更考出了这位年轻人正视时弊、直面民瘼、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气魄。
      反观今天的高考作文,虽说每年高考之后,优秀作文、满分作文层出不穷,所出的作文选、佳作集之类车载斗量汗牛充栋,但能与苏轼的这篇“高考作文”相媲美的我还没见到过。其实这也怪不得我们的考生,先看那些高考作文题,大多都在与“人生哲学”、“生活哲理”相纠缠,让考生如何去思量国计民生?再看今天考生的语言环境,在学校、在家里总要被老师、家长一遍遍洗脑,让你学会讨好阅卷老师,学会歌功颂德,学会“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你指望在如此语境下长成的孩子在高考作文中能有真情流露?有评论家指出,中小学生作文是说谎的开始。诚哉斯言!更为重要的一点,当下的舆论环境还谈不上宽松,大凡褒贬国家政策的话题往往都被视为“敏感话题”,文章难以在正规媒体上发表,言论难以在公开场合下表达,考生又怎么会口无遮拦,拿自己的未来去冒险!
      封建专制时代、封建科举制度永远不会为今人所欣赏,但透过苏轼的这篇《教战守策》,我们却看到了大宋时代、大宋“制科”考试以及大宋领导人宋仁宗身上的那么一点点可爱之处。但这种“可爱”是不是建立在我们某些方面的倒退之上的?――我实在说不清楚。
      插图/无题/佚名

    相关热词搜索:东坡高考作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