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气闷的“内部资料”] 气闷

    [气闷的“内部资料”] 气闷

    时间:2019-02-10 05:29:2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过去洋场租界的住宅外面,经常竖着这样的小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让一些自尊心极强的国人看了很是不爽,真是国弱遭人欺。前些天到书店去,看到一本书,随手拿起来,一眼看到封皮上那几个显眼的大字:“内部资料,仅供参考。”一看定价:六十二元。这么贵,我只得放下。让我放下的原因还有“内部资料”那几个大字。既然是内部资料,怎么又拿到书店来公开出售,这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吗?另外,还有一个促使我放下的原因是,我拿不准自己到底属不属于那个“内部”,如果没有资格,那可要丢人现眼了。
      让我纳闷的是,都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怎么还有这种所谓的“内部资料”?如果到年代稍微久远的图书馆,你会发现:这种打有“内部资料”字样的书绝不在少数。尤其是在那个极左的特殊年代,许多书都成了“仅供参考”的“内部资料”。“内部资料”似乎成了容易引起争鸣的书籍的代名词,阅读时是需要加以鉴别和批判的。可随着那个时代的远去,许多“内部资料”都摘下了神秘的面纱,终于不再遮遮掩掩,走到了普罗大众身边,继续作为精神食粮而非毒草供养着今天的读者。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思潮的转变,人们对一部书的评价也会发生改变。昔时是珍馐佳肴,今天也许就无人问津;昔日臭不可闻,今天也许身价倍增。书无所谓好坏,评价的权利也不是掌握在出版社或者哪些职能部门的手里,最有权发表自己看法的是读者。在书籍上印上“内部资料,仅供参考”的字样有没有必要,不用说也清楚。
      何况,这“内部”是指什么,涵义也极其朦胧。众所周知,《宪法》上规定,我们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分内部和外部,也该是人民和破坏社会主义的一小撮阶级敌人。既然这个国家绝大多数是人民,那就是人民内部的问题了,那一小撮敌人则可能已经被剥夺政治权利,在高墙大院里待着呢!这样一来所剩余的有权利读书的人差不多都是人民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把某些书规定为内部参考资料,实在是多此一举,毫无必要,这里没有外人,大家都是阶级兄弟。除非这里的“内部”是另有所指,在人民的内部又详指某一部分人民的“内部”。事实也正是如此,“内部资料”是供内部研究批判观摩用的,普通的人民则不能看,否则思想有受到污染的可能。而这一部分人民具有较高的学问、较高的修养、较高的觉悟,因而能鉴别是非,分清好坏,能够独立思考,做出独立判断。另一部分人民则不用说了,你们只管听这些人民的就可以了。外部资料人人都可以看到,属于那种廉价的大路货,不足为奇。而那些“内部资料”则是稀有物品,拿在手里总有种奇怪的神秘感和难抑的兴奋感,能看到“外人”看不到的东西,就好像在灶房开小灶一样让人激动,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既然书籍有“内部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断,别的东西或许也有内部和外部之分。电影?报刊?电视台?也许还有更多的“内部”,不足为外人道也。当年江青不就可以在全国人民内部的内部看到许多别人看不到的“资产阶级”电影吗?另一个问题是,这“内部”的区间究竟有多大,是不是也在分情况自由伸缩,越来越大的“内部”一定是神秘性越来越少,敏感的东西越来越不敏感。如果越缩越小,像打靶一样,最终缩进靶心,那样的内部一定很特别,很不一般,终于成为高度机密,如果泄露,算是犯罪。
      极左的年代过去了,被划为“内部资料”的东西越来越少,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也日趋宽松,日趋民主。但这“内部资料”似乎远没有绝迹,隔三岔五地出来招摇一番,搞得有些人民心情很不愉快:凭什么你算内部,你可以看;我算外部,我不可以看。被当作外人,搁置在一边,那种感觉未必好受。如果有两个你熟悉的人当着你的面咬耳朵说悄悄话,你就明白那滋味了。另外,我在想,这个年代资讯发达,这儿看不到,我到别处看,这儿找不到,我到别处找。继续生产这“内部资料”在这个年代不知道有效性还有多少?也许它只能起到一个效果,那就是:许多人都站在镜子前面,看看自己是属于内部还是外部。因为内外有别嘛!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插图/内有玄机/米海兵

    相关热词搜索:气闷资料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