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成仙》:真幻交错,叙写现实人生] 理想与现实800字议论文

    [《成仙》:真幻交错,叙写现实人生] 理想与现实800字议论文

    时间:2019-02-12 05:31: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成仙 友情 虚幻 现实   摘 要:《成仙》是蒲松龄描写悟道成仙故事的名篇,与传统求仙故事相比较,作品在主题内容与叙事方式上有很大程度的突破。通过成生与周生二人患难与共和悟道成仙的故事,表现了蒲松龄基本的友情观以及他对现实人生透彻犀利的省视。
      
      一、悟道成仙的故事源流
      
      《成仙》是蒲松龄描写悟道成仙故事的名篇,叙写周生被冤入狱,成生舍命相救,后来成生成仙,并点化周生成仙的故事。
      悟道成仙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传统故事题材,较早见于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在宥》中有广成子点化黄帝悟道的故事,《列子》中有黄帝、周穆王入梦悟道的故事,这一时期悟道成仙故事明显地保留着神话故事中的原始思维痕迹,带有上古先民渴求长生不老、灵魂不灭的宗教色彩。汉魏以降是神话世俗化的重要时期,求仙故事的梦历过程也加入了世俗生活的内容,如《幽明录・焦湖庙祝》记载杨林在庙祝辅助下入梦,梦见自己封官荫爵、娶妻生子。唐代,唐人传奇将这类故事推向高峰,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仁蕃的《樱桃青衣》等逐步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叙述模式。一般来讲,多是一位有才之士偶遇一位高僧、道士或神仙,这位高人运用法术使主人公入梦,主人公在短暂的梦中经历人间的荣辱悲欢,梦醒后主人公顿悟人生如梦皆虚幻的哲理,遂弃世入道而修炼成仙。唐代社会,一方面科举制度的确立成就了一批士人进身仕途的梦想,但是与此同时,也湮没了另一部分士人的仕途之路;另一方面,在儒释道思想兼容并包的特殊时期,慕道成仙就成为这些落第士子们转化内心欲望与失落感最好的救赎方式。可以说,悟道成仙除了追求生命永恒外,主要是士子们在入世愿望不能实现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做出的出世选择。宋代以后,随着宋明理学以及神仙外丹术的盛行,道教思想家们主要提倡从内在修心炼神上清静去欲,反映到小说创作中则是以梦幻的虚无否定人生欲望。
      《成仙》写周生在成生的点化下,历经梦境,最终决心弃世入道,显然套用了唐传奇中悟道成仙故事的模式。但是我们也看到《成仙》内容远远不止于此,清代但明伦评此篇“前幅写成肝胆照人,真诚磊落;后幅写成幻形度友,委曲周旋。气局纵横,笔墨恢诡”{1},正是意识到《成仙》在主题内容和叙事模式上对传统求仙故事的变异,小说也因此在意蕴上显得更加广泛和深刻。
      
      二、“友”的价值理念与现实表现
      
      《成仙》虽重在写成仙,但是文章开篇却从周生、成生的挚友关系着眼,在情节的铺叙中表现了蒲松龄本人的友情观,同时渗透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友”是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之一,在历史的传承中,中国古人形成了一套系统固定的价值理念。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2}。荀子也云“友者,所以相有也”{3}等等。蒲松龄在继承这样一种友情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友情范式。
      首先,“友”要遵守基本的传统礼法。周生和成生是“少共笔砚”的“杵臼交”,关系可谓亲密无间,但是对于周生的“继聘王氏”,成生却“以少故,未尝请见”。即便有一次偶然赶上王氏设宴,周生邀请成生,成生也“不入,辞去”。也就是说,朋友之交要保持在宗法礼数的界限内,尤其对于朋友的家室绝不可僭越礼法妄言妄视。
      作品接下来叙写了黄吏部勾结邑令无辜棒打周生家仆人的事情,通过周生和成生对此事的评价表现了二人对于世态人情不同的体认,周生认为邑令“促得志,乃无人耶?”成生则认为“强梁世界,原无皂白,况今日官宰半强寇不操矛弧者耶?”正是基于这样不同的观念,他们对黄吏部的霸道、邑令的错判采取了不同的行动。周生打算上告,成生则“谏上再三”,甚至“泣下”。但是固执的周生“终不释”,认为“邑令为朝廷官,非势家官,纵有互争,亦须两造,何至如狗之随嗾者”,于是“具状赴宰”。而成生在得知周生“入城讼理”后,“急奔劝止”。成生赶到时,周生已经被判入狱,成生的谏诤劝诫虽然并未改变事情的结果,但是这种行为却是蒲松龄极为提倡的朋友之义的表现。南北朝时的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言,“善友狎而不慢,和而不同,见彼有矢,则正色而谏之”{4}。明代的清官海瑞也说过,“夫朋友之义,过失相规,未闻同恶相济”{5}。逆言劝诫不仅是勇气的表现,也是身为朋友的义务所在。这里,周生难以脱离世俗的羁绊已初露端倪,他对世态炎凉认识得不够透彻以及“终不释”的情结就是最好的表现,这也为后文成生点化他成仙历经曲折埋下了伏笔,同时也保持了人物内在性格在情节发展中逻辑因果关系的一致性。
      笃于友情,患难与共向来为中国古人所称道。司马迁说“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6}。班固说“货则通而不计,其忧患而相救;生不相属,死不相托”{7}。蒲松龄透过成生之口“难而不急,乌用友也”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一观点的认同。当初周生对家贫的成生终岁救济,现在成生为救周生不惜冒死拦驾,终于使周生一案得到部院复审。然而事情并未像读者预期的那样得到圆满解决,黄吏部害怕被查出真相而买通狱监断绝周生饮食,企图害死周生。文势到此一曲,成生的舍命相救不但没有缓解燃眉之急,反倒是雪上加霜,很可能置周生于死地,让人不得不为周生担心,也为成生心急。无计可施的成生只好再次“赴院声屈”,几经周折,终于使周生摆脱牢狱,只是此时的周生在重重磨难中早已“饥饿不起”。然没有成生的不懈坚持和奋不顾身,就没有周生的重获新生,成生的患难与共不仅是对周生终岁接济的报答,也是肝胆相照、不离不弃的友情的最好的表征。
      在历经这一番入狱、救人的劫难后,成生深感“世情尽灭”,决定弃世归隐。但他并未忘记老朋友。最初他对周生“招周偕隐”,希望两人可以一起脱离世俗的樊篱而获得自由,但是周生却因为“溺少妇”拒绝了成生,并认为成生的行为迂腐不堪。八九年后,已经修炼成仙的成生回到周家,打算再次招周归隐,但又一次遭到了周生的拒绝。但是成生并未放弃,通过各种方式终于引导周生成仙。不难看出成生对于世情的体认一直是比周生更加透彻的,从最初的“强梁世界,原无皂白”到后来的彻底绝望,他每每在关键时刻给予周生最中肯的意见,这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谏诤。而蒲松龄笔下的友情显然不仅于此,在规劝友人错误、不合时宜的行为外,以自己的远见卓识给予正确的思想指导,引导其正确的思维方向才是更为重要、更有意义的。作品在称道真挚友情的同时,对官府黑暗残酷的批判也是辛辣深刻的。金钱和权力在这群贪官污吏手中成了一对勾结在一起危害人间的罪魁祸首。邑令和宰相轻易就可以被买通给无辜的百姓带上莫须有的罪名,狱监可以被买通间接地害人性命,黄吏部可以用金钱为自己销罪。在权力场这个大转盘中,金钱指向哪里,权力的大棒就挥向哪里,于是牵连众多的一起冤案不过是以一个小小的狱监作为替罪羔羊而结案,平反昭雪的无辜百姓却被摧残得不成人形。难怪蒲松龄自言,“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8}对于一介寒士,即便是如周生一般微有资财,但是没有实权巨资,除了“孤愤”,除了“悲”还能何为?可以说蒲松龄是怀着深切的同情来描写这对难兄难弟的,透过这对生死与共的朋友,结撰一个布衣与官府的故事,以表现他基本的友情观,而这当中融入的却是血泪一般的现实。
      
      三、悟道成仙的点化模式与梦历模式
      
      作品最见作者用心良苦的地方,表现在成生成仙以及成生点化周生成仙的过程,故事虽然沿用了传统悟道成仙故事的点化模式与梦历模式,但是在具体的思想内容和叙事方式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套路,蒲松龄以他不俗的灵魂幻想为我们精心编织出一篇意蕴深刻的文字。
      点化周生并非易事,首先成生运用法术使周生在梦中和他对换了躯体,周生次晨取镜自视而发出疑问,“成生在此,我何往?”丧失了自我的周生第一次有了寻找成生一探究竟的意愿。这也是成生引导其发现、寻找真实自我的第一步。在去劳山的途中,尽管周生遇到了和自己对换躯体的成生,但是面面相对却未能认出自己的本来面貌。此时的周生虽然在丧失自我与寻找自我中徘徊疑虑,但是仍然没有放弃对世俗的贪恋与执著。于是,成生第二次引他入梦。在梦中,成生使躯体归位,并送他回家。回到家中的周生看到的却是他溺爱的妻子与仆人通奸的事实,在拷讯下,才知道原来妻子在初嫁来之时就已经与仆人私通了,这无疑是给周生当头一棒,愤怒的周生斩决了奸夫淫妇,也道出了为什么成生事隔几年后仍然坚持度他弃世入道的原因。梦醒后的周生自称“怪梦”,成生却出视溅血之剑以证其实。半信半疑的周生要求和成生一同回家查证,果然发现妻子被杀,这样周生才坚定信念,随成生同往求仙。
      在点化周生成仙的过程中,有几处颇值玩味。首先,在传统的悟道成仙故事中虽然也有梦历的经过,但主人公梦到的多是自己在现实中极力追求却始终不能实现的愿望,如高中科举、加官晋爵、封妻荫子等等。在体验这些美妙的感觉后突逢家变导致丢官弃爵、株连九族,梦醒后在繁华与现实的对比中,顿悟人生虚幻皆如梦的哲理。但在《成仙》中,蒲松龄却逆其道而行,周生两次梦中所见都匪夷所思。第一次他丢到了躯壳,丧失了自我,第二次不但没有任何美妙经历可言,反倒亲眼目睹了妻子的背叛。蒲松龄继前面让周生失去了社会的关怀后,又剥夺了他仅存的家庭的温暖,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无立锥之地,一步步走上出世的道路。与传统成仙故事梦历内容的不同也体现出蒲松龄创作主旨的不同,他是直接将笔对准了现实的残酷社会,通过对照幻想中的非现实来加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力度。
      第二,传统悟道成仙故事的主人公在梦中经历百年的悲欢离合,醒后发现不过是人间匆匆一瞬,通过时间长度的对比体现滚滚红尘终虚幻的道理。而蒲松龄却放弃线性的时间概念,改用空间结构做对比,通过“溅血之剑”这一具体事物连接两个空间场景。正如成生所言“梦者兄以为真,真者乃以为梦”,在不同的三维空间的比照中,加强虚幻与现实的相互渗透,造成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扑朔迷离的审美效果,现实社会冷酷无情的真实感也在其中表露无遗。
      故事在两次梦历过程中穿插两次形神易位,不仅加强了这种真幻交错的审美效果,同时也加强了作品的社会意蕴。现实中的周生以我观我完全沉溺在尘俗世界里不能自拔,而失去自我的他反倒因为寻找自我得到了空间上的距离感,获得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发现自己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甚至连自己最基本的形貌尚且不能辨认。换句话说,现实生活中其实隐藏了很多我们并不了解的真相,尤其当我们的眼睛因为某种因素而被遮掩的时候,不知情的我们很容易被假相所摆布而变得愚蠢甚至危险。这对于深陷于这个假相漩涡中的人与制造这个漩涡的现实来说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此外,与传统悟道成仙故事不同之处还表现在点化之人身份的不同。传统求仙故事中点化之人多是已修成正果的高僧或道士,但在《成仙》中,点化之人变成了和周生从小就玩在一起的伙伴,是历经患难始终不离不弃的挚友,是看破红尘先于自己一步成仙的凡人。身份的转化也正是主旨转化的表现。这里,无论是点化之人还是被点化之人,他们都是历经生活的坎坷,是在对现实彻底绝望后而抛弃他们赖以生存的现实,寄希望于仙道,寻找新的出路,体现出的正是布衣庶民在现实社会下巨大的生存危机。这也是为什么蒲松龄在作品开始铺陈笔墨渲染周生成生的友人关系,出身于红尘的凡人身份正是现实生活最好的写照。更令人深思的是作品结尾安排成仙后的周生为家道衰败的后人点石成金、赐予富贵,当然我们可以将这个结尾理解成作者的怜悯之心,因为不忍心,所以安排了圆满的结局;但从另一角度考察,仙道之说本就虚妄无实,所谓的鬼狐仙怪不过是蒲松龄抒写“孤愤”之情的代言人。正因如此,现实中的周家才逃不出衰败的厄运,依靠幻术致富更是无稽之谈,从反面证实了求仙的不可靠与世态真实的不可逆转,看似美好的结局实际道出了现实社会的残忍与人民的可悲。正如清刘玉书在评《聊斋志异》时言“或言蒲松龄胸中应具无数鬼狐,余谓惟松龄胸中无一鬼狐,莫被留仙瞒过”{9}。蒋瑞藻也说蒲松龄“因目击国初乱离时事,官玩民偷,风漓俗靡,思欲假借狐鬼,纂成一书,以纾孤愤而谂识者”{10}。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聊斋志异》的创作特点是“出于幻域,顿入人间”{11}。在《成仙》这篇文章中,蒲松龄以他超凡脱俗的想象,在一个幻想与真实相互交错的世界中,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一对挚友之间的故事,这其中渗透的是他对士人们生存境遇细致入微的考察,是他对现实人生犀利而透彻的省视。
      
      作者简介:颜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
      
      {1} 《聊斋志异》全校会注集评,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136页。
      {2} 《论语・季氏》,《诸子集成》(一),中华书局,1954年版。
      {3} 《荀子・大略》,《诸子集成》(二),中华书局,1954年版。
      {4} 《抱朴子・外篇》,《诸子集成》(八),中华书局,1954年版。
      {5} 《海瑞集・上编・规士文》,中华书局,1962年版。
      {6} 《史记・汲郑列传》(卷一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
      {7} [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
      {8}{9}{10} 朱一玄编:《聊斋志异资料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15页,第632页,第332页。
      {1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相关热词搜索:叙写交错成仙现实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