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踩着面包走的女孩 [“走,我们去买面包!”]

    踩着面包走的女孩 [“走,我们去买面包!”]

    时间:2019-02-10 05:28: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编者按:时下,警察不一定会抓小偷和骗子,货架上的食品不一定健康无毒,新买的车可能会无故自燃,住着的楼房可能会垮塌,乞讨者可能过着比施善者富足的生活……由于信任屡遭挑衅,人们开始非理性地怀疑、排斥一切,习惯于每天戴着面具生活,对熟人半信半疑,对陌生人拒之千里。缺失信任的人们犹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只有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方才有一丝安全感;“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谨防上当受骗”之类的警示道出了人们的心理诉求,于无形中加速着不信任情绪的蔓延。在信任如此匮乏的社会里,如何打开人们内心的“死结”,如何重组信任链条,如何改善人与人之间冷漠的交际环境……本期话题“信任”邀您一起探讨。
      
      “世界上的事儿有时候就这么凑巧”,这是聊天时朋友的开场白。她把最近一件让人感觉五味杂陈的事情归为巧合。那天她下了班要去买面包,兜里装的是单位发的面包券,等红灯的时候遇到一位中年男人领着一个小女孩,说是身无分文的外地人,想要十块钱给孩子买个面包吃。
      ――一个今天都市里老掉牙的故事了,怀疑和不屑也该是老掉牙式的反应。不过,既然事有凑巧,“既然恰好我也要去买面包,分他们两个也无妨”,朋友便说:“跟我过马路吧,面包铺就在对面。”意料之中和之外的事情是:男人百般不愿,先是说“过马路多麻烦”,然后又说“不要小气嘛”……
      结果自然让朋友暴怒。参加聚会的其他朋友也在“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套话里大加讨伐。我也觉得荒诞,不过却隐约感受到朋友凑巧的行为体现着一种价值。
      许久以来,我一直有种困惑――相信也是今天多数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同感:信任已经成了一种稀缺的资源。或许是经历或耳闻目睹了太多的不公平,看到官员,我们的反应是“贪污”、“受贿”;遇到流浪者,下意识蹦出的是“狡诈”、“欺骗”;电视里播放着如何防止电话诈骗,大街上小区里挂着“防人之心不可无”――“人肉搜索”为何如此盛行?背后的社会心理假设如出一辙:表面的一切都可能甚至必然是伪装的。
      因为有了弱势群体的存在,社会才叫着嚷着要“和谐”。可是我们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感同身受)却基本上停留在抽象的层面,我们情感的波涌和话语的声张,基本上对着不知名的“群体”――无论他们是否“真的想吃面包”,也无论他们是否为了吃面包而欺骗了善良的帮助者。不可否认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的确是弱势的;同样不可否认的,如果不是凑巧,我们大多数人面对他们时首先想到的是“欺骗”。
      这也是真的:弱者并不一定占据着道义,不少好心人的确在付出信任和善意之后受到了伤害,于是,犬儒、怀疑和冷漠,将信任、善意压缩后封存在心底,人们像豪猪一样冷眼冷言相向。没有谁知道该如何打开这个死结。
      朋友的举动刹那间给了我一种光亮。“走,我们买面包去”,实际上是在信任与怀疑之间的停留,是迟疑间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弱者的短暂审视。最好的结果是,这恰好帮助了一个需要帮助者,升华了助人者的情怀;最不坏的结果是,这帮助了一个本想欺骗的弱者,或者,满足了都市中想助人者对自己智力无害的自信。
      我却没有跟朋友说出这番想法,也不知道――我在怕什么。
      【原载2009年第18期《视
      野》】
      题图/一探虚实/孙万帅

    相关热词搜索:去买面包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