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烈士多悲心解释 烈士多悲心

    烈士多悲心解释 烈士多悲心

    时间:2019-02-12 05:44: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生命意识与悲情体验是魏晋文人普遍的艺术感受。曹操的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悲情色彩,他的诗歌无论是反映民生疾苦、还是抒发功业理想、表达游仙之思都充满着悲情之思,呈现出悲情之美。其成因是多元的,既有特定的社会因素,也有诗人性格的根据,又有以悲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曹操 诗歌 悲情美 审美认同
      曹操是建安时代的文学巨匠,他留给后人的二十多首乐府诗,数量虽不算多,但内容丰赡,境界慷慨悲凉,引领建安诗风。如果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对曹操的诗歌做整体把握,不难看出,曹操诗歌的感人艺术魅力在于处处折射的悲情美。
      
      一、悯时伤乱的悲凄美
      汉魏交替之际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时代,也是极具人文关怀的时代。生活于这一时期的曹操,面对时局的混乱和百姓死亡的残酷现实,以天下为己任的他内心有着深重的忧患与悲痛。正如聂石樵先生所云:“严酷的现实,激发了曹魏统治阶层内心之慷慨与悲凉,他们试图寻找一种能表达自己痛定思痛之思想情感的文学形式,而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为写作目的之乐府,正适应了他们这种要求。他们便把自己的才华、哀思都倾注于这一文学形式的写作之中。”①曹操的诗歌常饱含着深深的人文情怀,甚至这种关怀意识成为作品的主题。曹操在表现自己的情感世界时,常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延伸到更深广的社会忧患之中,因而使作品洋溢着一种动人心魄的悲凄美。
      作为曹魏集团的领导,曹操始终心忧天下,身系国家,对现实生活中百姓因天灾人祸造成的种种不幸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被称为“汉末实录”的《蒿里行》极其真实地描写了连年战祸给百姓造成的沉重苦难:“铠甲生鸡虱,万姓以死亡。”②最后两句被谭元春评为:“一味惨毒人,不能道此;声响中亦有热肠,吟者察之。”③《薤露行》中诗人描绘了历经董卓之乱后,洛阳城被洗劫一空,宫室长满野草的破败景象。路过洛阳的诗人看到这种现实景象陷入了深深的哀伤之中,由衷地发出了 “所任诚不良”的愤慨与斥责,对袁绍等将领各怀私心,畏葸不前进行的揭露和批评。诗末两句“瞻彼洛城郭,微子为感伤”,诗人想到了殷朝微子将朝周,以此来比况自己对汉室倾覆的悲伤与对百姓死亡,生灵涂毒的深深地悲哀。
      曹操一生戎马征战,有着丰富的行役生活体验,他的行伍诗多立足于士卒平民而为之吟咏,具有平常心,这使他的诗充满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色彩和博爱精神。《苦寒行》描述了建安十一年正月,曹操率军从邺城向西北越过太行山攻打据守壶关的高干时的艰苦情景。诗人在史实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艺术提炼。全篇以苦寒为中心,将隆冬季节在太行山区的艰苦行军中所见所闻做了异常真切的描绘和记录。尤其是寒冬飞雪之时,北风呼啸,野兽狂叫,水深桥断,士兵困饥的情景,情深景凄,营造出一种凄凉悲美的艺术境界,把对广大士兵的同情与不得已用兵的深沉感喟毫无掩饰地表现了出来,使人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悲情情境,生发出无与伦比的悲凄之美。《却东西门行》亦是一首描写万里行军,寄托作者悲悯情怀的杰作。此诗意象蕴藉悲凉,以鸿雁远飞、蓬草流传、狐死首丘等意象来比喻因征战而离乡日久、四处转战的征夫形象,将征夫们有家难回的无奈与悲凄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诗末两句借诗人之笔抒发出了深藏在士兵心中的慨叹与无奈:“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艺术不仅是心里所孕育的情趣意象,还需借物理媒介传达出来,成为具体作品。”④曹操将他对百姓生态的悲悯之情投注到诗歌创作之后,催生了诗歌的悲情情境,才形成了有血有肉的悲凄诗篇。
      
      二、人生几何的悲凉美
      生命对人而言只有一次,人生在世,本来就很短暂,而汉末连年不断的战争、瘟疫和灾荒更是加快了人衰老和死亡的速度,对此敏感的建安文人已有领悟,“岁月不可居”几乎是他们共同的人生感受。王瑶先生说:“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情感。”⑤赤壁之战失败后,三国鼎立的格局已形成,此后曹操多次率兵南征均未成功。到了建安二十年,征讨张鲁之时,他已六十一岁了。此时的他常有生命短暂、功业难就的纠结,常有“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秋胡行》)的慨叹与孤寂。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功业理想,正是曹操最担心的事情。《短歌行》的开篇诗人就发出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慨。要想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心愿,仅凭借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对此曹操十分清醒,他渴望贤才,重用贤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灾难的频发,许多贤才或老去或故去,统一大业的路上依然困难重重,他的内心充满了迷茫与无奈,因此才有“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疑问。然而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赤壁之战的失败并没有挫伤他的进取之心,自信霸气的性格使他不会轻易地绝望和放弃,最后他坚定地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相信自己会像周会一样励精图治,任用贤才,统一天下。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说:“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到底又必然是乐观的,因为他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起我们的生命力感和努力向上的意志。”⑥曹操正是这样一位敏感多愁却永远自信的时代英雄。
      弗洛伊德在论及艺术的职能时,指出艺术是人类为了忍受生活中的困苦而提供的缓冲措施之一。艺术家可以在创作中得到他幻想中的快乐,从而减轻现实给他带来的巨大痛苦。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自拔者,可以在艺术中用幻想的方式自拔,可以寻求飘渺虚无的幻境,来做解脱烦闷的寄托。⑦晚年的曹操对神仙世界既无比向往又深深怀疑,并创作了大量的游仙诗,如《气出唱》(三首)《精列》《陌上桑》《秋胡行》(二首)等,诗歌中强烈的功业意识与人生如朝露的悲哀熔铸在一起,凝重的苦闷与幽远的深思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凉美的文学品质。如《秋胡行》作品开头二句反复咏唱“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使得感叹的情绪显得格外沉重。
      散关山是秦岭的咽喉,历来为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曹操西征张鲁,四月自陈仓出散关,七月大破张鲁。此时,曹操已六十一岁了。三国鼎立之势已经形成。面对孙权、刘备,曹操难以荡平,使他感到实现统一大业的艰难。因而在西征张鲁、途经散关山时,不免心生忧烦,无比惆怅。正当牛困不起,车堕谷间,诗人“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时,三位不知名的神仙出现了,他们身披褐衣,非同寻常,“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三位神仙告诉诗人:他们住在昆仑山上,遍历名山,遨游天际,枕石而眠,漱饮清泉。并表示他们愿意带他同过这神仙的生活。但他“沈吟不决”,三位仙人“遂上升天”,这样的结局使得诗人夜夜不能寐,惆怅以自怜。这首诗把诗人那种想要摆脱俗务,随仙人而去却又为国事心忧,渴望有贤才帮助能成就统一大业的矛盾心情真实地表达出来。第二首中诗人这种矛盾纠结的心情更加突出。“不戚年往,忧世不治”是他最大的心结。已近人生暮年的他倍感光阴飞逝,功业难就,这样的忧患与日愈增,无法排遣。虽然诗人明确地意识到“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又有“思得神药,万岁为期”的渴望,在力图实现而又不可能实现之间,加剧了生存的无奈和痛苦,浸润着因生命短暂、功业难酬而滋生的孤独意识与悲凉情感。
      
      三、雄健激昂的悲壮美
      自古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更是英雄辈出,曹操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但他雄豪的一面却是不容否定的。从历史角度来说,他可谓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乱世中的英雄。曹操为人豪放,不拘小节,具有政治家的豪迈情怀与恢弘气度。陈寿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⑧毛泽东、郑振铎等人非常欣赏曹操的人格风范,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如郑振铎就认为曹操诗如其人,其人是霸气纵横的,其诗是沉郁雄健的。的确如此,做为汉末的实际统治者,曹操的身上时时闪现着自信与霸气,他的诗文中总是隐含着一定的话语霸权,洋溢着霸气与豪气,表现出悲壮美的艺术特质。
      作于建安十五年冬的《让县自晨本持令》一文中,作者以质朴、坦率的语言反复表明自己功业虽大但绝无篡汉自立的野心。只是奸臣逆贼当道,汉室衰微,生灵涂炭,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他有肩担道义的使命感,“江湖未静,不可让位”,既表现了坦率磊落的胸襟和非凡的政治气慨。尤其是“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霸”的表白是何等的自信与霸气,于诗人的气质中流露着王者的雄霸之气。
      《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时所写的组诗《步出夏门行》中一首,此诗之所以独步古今,为人倾倒,是因为它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激昂,具有打动人心的悲壮之美。这与诗人壮怀激烈的英雄品格和细腻敏锐的艺术感受密切相关,透过它可以看到诗人君临天下的恢弘气度和敏感多愁的文人情思。北征乌桓时曹操已逾六十,在征讨的过程中大雨滂沱,堑山湮谷无路可走,曹操一行克服困难重重,终于在建安十一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大业的基础。故当他站在秦皇、汉武曾经登临过的碣石山顶远眺之时内心就像眼前的大海一样起伏不平。“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况和生命体验。那繁茂的百草树木象征着英雄伟业的勃勃生机,喻示着诗人对自己人生前途的自信与乐观。那瑟瑟秋风涌起滚滚波涛的情景又使得诗人顿生悲凉之感,生命即将逝去的焦急和治国之业尚未成功的忧虑时时折磨着他。面对此景诗人既雄心勃勃又悲情万端,为沧海日月的浩淼宏伟而折服,为自己独立个体的孤独渺小而慨叹,这种巨大的反差使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浓重的感伤情绪,使整首诗歌笼罩着浓郁的悲情色彩。后四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超越小我,将目光投向永恒的天地宇宙,以神来之笔描绘出大海吞吐宇宙、包容万物的博大气象。此四句可谓自成高格,横绝一世。因为英雄以担当天下为己任,才能更加领略大自然的壮美。
      在魏晋这个极度混乱的时代中,死亡是最常见的现象,因而魏晋人对死亡的感受是最深刻的。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其四《龟虽寿》对生死问题做出了不一样的体认,一扫东汉文人哀怨感伤、消极悲观的调子,体现出一代雄才的激越情怀。诗人以神龟、腾蛇反面起兴,以老骥、烈士正面做比,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老年伏枥尚存纵横驰骋之想的千里马向人们昭示:人的寿命虽有尽止之时,但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养生、怡情一样可以延年益寿,只要有永不衰退的进取精神,人就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实现对自然生命的超越,人生的价值就会实现。这首诗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真实心理的反映,正可谓高气盖世,英武自露。诗人这种老当益壮沉着豪迈的情感激流至今还激荡着人们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只要功名成立,生既不可悲,死亦不可惧。曹操将自己的生命意识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形成了以悲壮为美的审美时尚。
      综上所述,悲情美是曹操诗歌最突出的美学特征,其成因是多元的,既有特定的社会因素,也有诗人的性格根据,又有以悲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
      
      
      ① 聂石樵:《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4页。
      ② 刘跃进、王莉:《三曹》,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3页。
      ③ 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资料室教研室汇编:《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页。
      ④ 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5页。
      ⑤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⑥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页。
      ⑦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172页。
      ⑧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页。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建安文学与北方地域文化关系研究(10NXZZW02)
      作 者:马志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北方民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编 辑:郭子君 E?鄄mail:guozijun0823@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烈士多悲心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