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乡俗诗歌【狂欢化与唐代节俗诗歌】

    乡俗诗歌【狂欢化与唐代节俗诗歌】

    时间:2019-02-12 05:36:5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狂欢化 唐代 节俗诗   摘 要:唐代节俗诗描绘了民众的狂欢娱乐活动,展现了唐代民众鲜活的风貌、热情的生命,这种世俗的、原生的生命律动具有特别的美感。唐人追求自由、平等,突破禁忌、限制的非理性狂欢激情得以充分呈现。这种狂欢化形式、狂欢化思维打破了诗歌的传统观念和单一色调,融入了民间话语和世俗元素,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诗歌的审美风貌。
      
      “狂欢化”是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重要诗学和美学命题,是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式、形式在文学体裁中的转化和渗透。它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狂欢节活动,在狂欢节期间,人们随心所欲地装扮自己,狂放不羁地载歌载舞,自由自在地说说笑笑。“狂欢节的主要精神是:颠覆等级制、主张平等的对话、坚持开放性、反对孤立自足的封闭性、反对思想僵化和教条。”“狂欢的世界观可以渗透到狂欢式(意指一切狂欢节型的庆贺、仪典、形式的总和)之中,而狂欢式转为文学的语言,这就是狂欢化”{1}。
      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的狂欢节,但是中国的民间节日同样充满了狂欢的精神。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说:“中国比较主要的传统活动和民俗表演,就同世界性的狂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2}在唐代,已经有众多的民间节日和丰富的节俗活动,这些民间节日和节俗活动已经成为诗人普遍的创作题材,产生了大量的节俗诗{3}。宋人蒲积中的《古今岁时杂咏》选录魏晋南北朝、唐朝、宋朝三个时期的节俗诗分别为557首、1009首、1183首。而据笔者统计,《全唐诗》共收录节俗诗1815首,其中元宵节、上巳节、寒食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等节日创作的诗歌数量比较多。从狂欢化的视角对唐代的节俗诗进行考察,可以有很多新的阐释,新的发现。
      
      一、唐代节日的狂欢性
      
      唐代节日狂欢的特点之一是节俗娱乐活动的丰富性。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曾指出:“唐时风习豪奢,如上元山棚,诞节舞马,赐 纵观,万众同乐。”{4}确实,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崇尚奢华。同时,节日繁多,各种节日都有着其别具特色的节俗活动。从新年第一天的元日到年末的除夜,都充满了普通民众的节日欢笑,展现了色彩斑斓的节俗文化。在节日这一特殊的时空交错点上,唐代诗人诗兴勃发,记录了许多节日狂欢的精彩镜头。“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崔知贤《上元夜效小庾体》),描绘了上元佳节的彻夜狂欢游乐;“十里香尘扑马飞,碧莲峰下踏青时”(吴融《上巳日花下闲看》),展现了青年男女、文人士子的郊外踏青、水滨祓禊的浪漫节俗活动;重阳节日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充满欢快情绪,“佳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权德舆《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唐代的寒食节是个拜祭祖先的节日,这一天有禁火、吃冷食、上坟祭祖等习俗。让人惊奇的是,寒食节仍有相当丰富的节俗娱乐活动,如郊游、斗鸡子、荡秋千、蹴 等,如“蹴 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击鞠王孙如锦地,斗鸡公子似花衣”(皮日休《洛中寒食》)。这种狂欢娱乐活动,一直到除夜都是如此,“金吾除夜进傩名,画 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王建《宫词》)。例子不胜枚举,可以看出唐人在节日活动中,总是尽情地娱乐,用热情洋溢的生命激情演绎出多姿多彩的节俗生活,令人叹为观止。
      唐人节日的狂欢性另一特点是节俗活动的全民性。人人都可以是参与者,规模宏大,在诗歌中有不少反映:“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张萧远《观灯》)展现了元宵灯节活动的巨大规模和气势;“着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杜甫《清明》)、“晦日新晴春色娇,万家攀折渡长桥”(韩 《晦日呈诸判官》)刻画了节日户外郊游活动的浩大声势。可见,一到节日人们便参与到狂欢娱乐活动中,从而汇集成宏大的气势。要全面了解唐人狂欢的盛况,最好直接看看唐人自己的详细描绘: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张建封《竞渡歌》
      
      这首诗歌描绘了五月五日端午节竞渡活动盛况。传说中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这一节日民俗到了唐代已经演变成为唐人的狂欢活动。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地方官吏“使君”以及众多的普通民众,人们都沉浸在狂欢宣泄之中。雷鼓轰鸣、吼声震天、惊涛拍岸、百舸争竞,烘托出一派喧嚣热闹的气氛。参加龙舟竞赛者竭尽全力,奋力拼搏,勇猛向前;呐喊者也全身投入,声嘶力竭,如痴如狂。诗歌绘声绘色、穷形尽相,将唐人的生命激情形象地传达出来,我们看到的不是如何虔诚地缅怀屈原,而是唐人借这一节日名目来尽情地享受生活,释放生命的能量。
      唐代节俗诗中描绘的节日狂欢活动,展现了唐代民众鲜活的风貌,热情的生命,极其真实而又绚烂动人。这是一种不加雕琢,直接呈现的世俗的、原生性的生活,然而却又是极富美感的生活。文学是人学,是人“诗意栖居”的表现,在此得到了直观的诠释。
      
      二、唐人的狂欢精神
      
      唐人的狂欢精神首先体现在生命意识的高涨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巴赫金说:“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不敬和猥亵,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5}唐代的民间节日也同样具有如此性质,节日娱乐活动是全民性的,人的生命意识空前高涨,个个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如痴如醉,自由自在地狂欢,人的生命本性在激情的宣泄中得到实现。
      即便是唐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地、尽情地狂欢。她们可以参加户外活动,到大自然中寻找欢乐、自由。寒食节荡秋千是少女们乐于参与的活动,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有很多形象的描绘,“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白居易《和春深》)。“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王建《秋千词》)。诗人描绘了少女的荡秋千活动,将少女轻盈多姿的体态和高超的技艺展现出来,给人以无限的美感。而唐代的七夕节更是一个女性节日,如权德舆《七夕》云:“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七夕节日的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巧、向月亮祷祝等民俗活动表现出妇女的精神需求。在这个特定的日子,妇女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感情,话语和权利得到体现。
      唐人的狂欢精神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打破常规,颠覆正统价值观,突破各种禁忌或限制的非理性精神。中国传统的节日民俗多出自神灵崇拜或迷信禁忌,如社日祭祀土地神,寒食祭祀祖先,元日、人日、上元、月晦、上巳、端午、伏日、七夕、重阳、腊日、除夕等节日都有很多避邪驱鬼的习俗。因此,在节日里通常要举行一些庄重、严肃的仪式活动。但在唐代的节日活动中,这些节俗仪式的庄重性、严肃性被消解、嘲弄,而狂欢娱乐性则空前突出。
      在唐代的节日民俗活动中,官方的日常限制也被突破。元宵节的狂欢气氛非常热烈,初唐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就有歌咏:“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 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代长安,夜晚实行宵禁,行人禁止夜行。而在元宵节日之时,打破常规,金吾弛禁,人们在可以尽情地享受、放纵,无拘无束地参与节日狂欢活动。唐代刘肃《大唐新语》卷八的记载可为佐证:“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6}唐人的狂欢精神可见一斑。寒食节上坟洒扫,理应悲戚,唐代寒食节却充溢着欢娱的色调。为此,唐高宗曾经颁布诏书《禁止临丧嫁娶及上墓欢乐诏》:“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贾,曾无戚容。既点风猷,并宜禁断。仍令州县捉搦,勿使更然。”{7}禁止寒食节的欢乐色调,矫正风俗。然而这一禁令似乎并未奏效,如张藉《寒食内宴》云:“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寒食节官僚们骑马击球,宴饮酣醉,原本森严的规范、秩序纷纷抛掷脑后。这种突破禁忌的狂欢精神在除夕节日中也非常明显,钱易《南部新书》乙卷记载了唐代一件有趣的事:“岁除日,太常卿领官属乐吏,并护童 子千人,晚入内,至夜,于寝殿前进傩。燃蜡炬,燎沈檀,荧煌如昼,上与亲王妃主以下观之,其夕赏赐甚多。是日衣冠家子弟,多觅 子之衣,着而窃看宫中。倾有进士臧童者,老矣,偶为人牵率,同入其间,为乐吏所驱,时有一跌,不敢抬头视。牦牛尾拂子,鞠躬宛转,随队唱夜好千匝于广庭中。及将旦得出,不胜困劣,扶舁而归,一病六十日,而就试不得。”{8}可见看似神秘的除夕驱傩活动变成为人们助兴的娱乐演出,即使是森严的宫禁也受到人们的调侃和不敬。“人与人的关系,从在非狂欢式生活里完全左右着人们的一切种种等级地位(阶层、官衔、年龄)中解放出来。”{9}从唐代节俗诗看来,节日民俗的狂欢是对唐代禁忌、制度甚至是对官方的意识形态的嘲笑和颠覆。
      
      三、诗歌艺术的狂欢化
      
      狂欢式活动、狂欢化精神转变成诗歌的艺术表现,就是诗歌艺术的狂欢化。唐代节俗诗也呈现出鲜明的狂欢化特点。
      首先,诗歌运用了狂欢化的表达方式。在语言的使用上,大量的世俗语言、世俗生活事象、节俗典故进入到诗歌作品之中,试以晚唐诗人王驾的《社日》为例进行分析: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是一幅社日村民的狂欢生活图景,诗人用“稻粱肥”、“豚栅”、“鸡栖”、“醉人归”这些世俗、粗鄙的词语,来表现质朴、率真,其乐融融的生活。这些口语化、俚语化的语言恰好展现了世俗生活的原生态和价值的多元化。它消解了诗歌语言的封闭性,汇入多种元素,融崇高与卑下、高雅与世俗为一体,打破诗歌的单色调,使得诗歌表现更为丰富。
      在情感的表达上,节俗诗常常直抒胸臆,不加隐晦。节日狂欢喷薄出生命的激情,这种激情无需酝酿、无需掩饰、更无法压制。诗人的情感如飞流直下的瀑布一泻到底,尽情展露,使情势、景象等都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与传统的“比兴”手法,主张情感表达的隐晦曲折、温柔敦厚完全不同,展现全新的美学风貌。
      其次,狂欢化超越了中国古代诗学的传统观念。古代儒家诗学向来强调言志教化,诗歌发挥着“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作用,表现正统的意识形态,抒发士大夫文人积极入世的“修齐治平”之志,传达传统的价值观。即便是后来的“诗缘情”说,也须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标准。而唐代众多的节俗诗将视角投向世俗生活领域,表现普通民众的节日生活,表现了粗鄙的笑和世俗的欢乐。民间话语在节俗诗中得到了开掘和放大,诗歌的表现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言志”和“缘情”观念。
      第三,狂欢化突破了官方文化的垄断。在狂欢化思维观念和狂欢化艺术表达的影响下,诗歌由庙堂走向民间,由“雅”而“俗”,由神圣化的言说转向平凡的世俗话语。诗歌原本是官方、精英掌握的主流话语、精致文化,却转向了对民间话语、世俗情感的展现,它融合了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价值,从而丰富了诗歌的审美内涵。它突破了单一文化的垄断地位,世俗文化与官方主流文化互相融合、交流与对话,促使诗歌向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向更广阔的生活领域中扩展和蔓延。
      因此,狂欢化思维和狂欢化的艺术表达大大超出节日狂欢和节俗诗歌本身,这可以从古典诗歌的其它题材以及其他的文学体裁中有所发现。正是通过对唐代节俗诗歌的狂欢化的解读,使得对古典诗歌和世俗文化的发展有了些许新的认识。
      
      作者简介:刘衍军,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诗学研究。
      
      {1} 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5).
      {2} 钟敬文.文学狂欢化思想与狂欢[N].光明日报,1999-1-28(7).
      {3} 所谓节俗诗,根据董乃斌先生的说法,即指因民俗节日而作,或反映此类节日风俗的诗篇。参见董乃斌.唐代的节俗与文学[A].傅璇琮.唐代文学研究第3辑[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11.
      {4}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84.
      {5}{9}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183,176.
      {6} 刘肃.大唐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127.
      {7} [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512.
      {8} [宋]钱易.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23.
      (责任编辑:古卫红)

    相关热词搜索:唐代化与狂欢诗歌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