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党史学习 >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12篇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12篇

    时间:2022-09-10 11:5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12篇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目前,疫情已经蔓延到200多个国家,像美国、巴西、印度、英国、俄罗斯这些国家,形势非常严峻。可以这么说,新冠肺炎已经是事实上的“全球大爆发”。这场灾难,对人类、对我们带来的影响可能远超我们想象。

      疫情当前,世界大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地球同村,没有哪个民族可以成为净土。一国安全,不是真正的安全;世界安康,各国才能安康。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只有世界人民同心同德,互相协作,疫情才会早一天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使命担当,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其中“为世界谋大同”的思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是人间的大爱。

      一、点燃梦想

      世界大同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梦想呢?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中提到的大同社会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大同梦,成为中国人民一直以来所追求向往的。几经辗转,我们今天的大同梦有就有了三个特征,首先大同梦是亘古不变的爱、其次大同梦是公而忘私的爱、其三大同梦是共同期盼的爱。

      (一)大同的梦是亘古不变的爱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从古至今,从来就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儒家经典书籍《礼记》中的《礼运》篇就记载了孔子对大同社会的向往。

      当时孔子参加一个祭祀活动结束后,就在大门楼上游览,不自觉的唉声叹气起来。

      弟子言偃就过来问孔子:“师父,您为什么叹息呢?”

      孔子便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与夏商周三代英明君主治世的时代,我还没有出生,但还是有记载的。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公众的。各行各业选拔道德高尚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人们不单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与子女,也亲爱别人的父母与子女。老年人安享天年,壮年人乐于生产,小孩子快乐成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老而无子、幼而无父、身有残疾,这些有困难没有依靠的人,生活都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和供养。男人尽心自己的职分,女人安守自己的家庭。

      人们厌恶财物浪费,却不是因为小气,而私藏这些财物;厌恶劳动付出不够多,却不是为了自己多劳动而获得更多的劳动成果。所以各种贪财图谋的心没有,盗窃乱贼不会出现,所以各家的大门都不用关,这就是大同社会。”

      《诗经·魏风·硕鼠》中诗人渴望的“乐土”、“乐郊”、“乐国”,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诗,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学家对大同社会的渴望。

      宋元明清时期的邓牧、黄宗羲等学者著书立说,进一步推崇儒家“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近代革命,也首先是唤醒民众对“大同”理想的记忆,康有为著《大同书》阐发孔子大义。

      而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更是把“天下为公”当作自己的追求目标。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用十六个字描绘未来之中国,叫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货畅其流。”

      努力使全体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牵挂,它正慢慢成为新时代中国的生动实践。目前,全国各地“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民生的一贯原则。2020年,中国现有的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我们将迎来一个没有贫困的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天下一家”的观点,他指出,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不能独善其身,而应该兼济天下,因为幸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单元的享受,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感受……各国都应该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放眼全球发展,进一步扩展合作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孔子为什么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了?因为他的儒家思想精髓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仁”,“仁”字的构成就是左“人”加右“二”,意思就是两个人之间相互亲爱。

      明代心学大事王阳明阐发的无非也是这个道理。心学所说的是:“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意思也是说,无论事父、事君、交友、治民,唯用一颗爱心就好了。

      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全面小康之梦、社会治理现代化之梦、中华复兴之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梦,以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其源头就是《礼记·礼运》所记录的内容。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念念不忘的“初心”。

      (二)大同的梦是公而忘私的爱

      1929年3月24日,革命烈士赵云霄接到死刑判决书后,给出生一个半月的女儿写下遗书:

      “启明,我的小宝贝:启明是我们在牢中生你的时候为你起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很有意义的。在怀你有4个月的时候,你的母亲便被湖南清乡督办署捕于陆军监狱署来了。当时你的母亲本来(是)立时(处)死的罪,就是因为有了你的缘故,所以才活到了今天。小宝宝!你是民国十八年正月初二日生的,但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又十几天的时候,便要与你永别了。

      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所以才判我们死刑)。你的父亲是死于民国十七年阳历十月十四日,你的母亲是死于民国十八年阳历三月二十六日。我的小宝宝,你的父母,你是再不能看到,而(且)也没有相片给你。启明(啊),我死的时候你还在牢中,我不能抚养你长大,真是遗憾啊!

      我的启明,我的宝宝,你是个世界上的不幸(者)!更是没有父母的可怜的孩子。你可记着。你的母亲是23岁死的。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好好读书,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的,且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永别了,我的小宝宝!”

      其实,在孩子出生后,赵云霄只要发表脱党声明,就可以出狱,但她决不叛党,两天后,她走上刑场慷慨就义。这封信大义凛然,却充满了暖暖的爱。

      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谁不愿共享天伦?毛主席也深深爱着他的长子毛岸英,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毅然决然地将新婚一年的儿子送上了前线。34天后,28岁的毛岸英牺牲了。毛主席得知噩耗后,沉默了很久很久,才对在场的工作人员说:“战争嘛,总要有牺牲的,这没有什么。”

      真的是没有什么吗?那他独自保管的衣物呢?夜深人静,等到所有人都离去,一个老年丧子的父亲,独自一个人把孩子留在家里的衣物,一件一件地叠好,收起,放到衣柜的深处。这一切,是发生在那个悲痛消息传来的夜晚吗?

      有人曾经建议将他的遗体运回国内,毛主席却说:“不必了,共产党人死在哪就埋在哪吧。”可这些衣物呢?一个把儿子的毛巾和袜子都视若珍宝的父亲,真的就不想让儿子回来吗?

      不!他思念岸英!像天下每一位失去儿子的父亲一样,他一次又一次把这些衣物一件一件拿出来,轻轻地抚摸,这些衣物上,是否也浸染过一位父亲的眼泪呢?我们不知道,我们不敢深究,我们不忍细想。

      1951年,毛主席对同窗5年的好友周世钊平静地说:“你说不派毛岸英去朝鲜,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主张派兵出国的……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一个国家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又派谁的儿子去呢?……我一贯认为青年人就是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就是要在战斗中成长!”

      为了革命事业,毛主席牺牲了6位亲人,又失去了7个儿女。作为国家的领袖,他把唯一健康的儿子送到了前线,又把儿子葬在了朝鲜,他为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贡献了自己的智慧、贡献了他的亲人,也贡献了他的一生。

      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毛泽东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篇《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为有牺牲多壮志”“牺牲”两个字写的多么豪迈,那一刻他心里有多痛,“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个“敢”字,把多少风云一笔带过,你懂,你就会知道,共产党人的信仰蕴含了多大的爱!“新中国”这三个字,有多重!

      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充满着爱,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因为有了爱,这个世界才丰富多彩、美丽动人。我们人类共享一轮明月、一个地球,我们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相亲相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了使人类早日走向和平与幸福,更加无限地接近世界大同,无数革命志士心怀大爱,无论顺境逆境,初心不改,与人民一道,敢于牺牲,敢于面对挫折,敢于修正错误,攻关夺隘,改变了亿万黎民百姓的苦难生活。

      (三)大同的梦是共同期盼的爱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说幅员辽阔,古代群雄逐鹿,只会是民不聊生。如今全国统一,才有国富民强。这次新冠疫情之所以这么快就压制,甚至很快消除,离不开万众一心共同抗疫。

      这次疫情中,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再看国外,特朗普高喊“中国病毒”,对疫情没有任何帮助,只能带来西方对海外华人的冷眼和仇视,给疫情防控带来阻力。

      世界大同,就是全世界所有人类,不分国界、不分宗教、不分信仰、不分阶级、不分等级、不分种族、不分贫富、不分强弱、不分性别、不分年龄,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普世价值:人与人的关系以互助互爱为基础,发生矛盾通过协商解决。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迄今,从东非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到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再到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给各方带来的是满满的发展机遇。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年,欧盟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危害,首先从仅仅六个国家联合成立“欧盟煤钢共同体”开始,然后不断扩大共同体的覆盖范围和增加参与国家的数量,至今,欧盟共有28个成员国,最终实现整个欧盟的全面一体化,使用统一货币,各国之间人员来往免签证。

      由于各国之间和平共处,有了平稳发展的和平环境,再加上各国之间互助互利,互通有无,大力促进经济发展,促使社会繁荣,提升社会文明,人民安居乐业,文化百花齐放,科技突飞猛进,国家兴旺发达。

      要知道,欧盟的这些国家之间,有些可是曾经有着数百年战争历史和数代人血海深仇的对立国,却同样可以抱着发展的胸怀,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种以大爱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各国自由贸易,互通有无,互利双赢,和平共处,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掠夺,就没有战争。由于没有战争,也就没有军队,国界将逐渐消失,全部人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其乐融融。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地球上的国家在抵御外侵、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辩的,但世界一体化经济体系建立起来以后,国家之间出现的贸易壁垒、军备竟赛等等,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显示其阻碍作用与负面影响。

      当世界走向大同,必然会少一些灾难,少一些战争,少一些仇恨,多一些健康,多一些平安,多一些温暖。

      二、拥抱梦想

      我们为什么要有世界大同的梦想呢?在广东茂名有位名人叫冼英,大家都称她为冼夫人,冼夫人在生时,岭南百姓已尊奉她为“圣母”;去世后,当地百姓建庙祭祀她,目前全球有冼太庙2000多座,遍布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及粤西地区,是东南亚华人华侨与当地百姓共同崇拜、信仰的英雄。冼夫人的精神不仅仅影响了岭南地区,还超越了国界,甚至穿透了1500年,了解冼夫人的历史和精神在今天和未来仍有重大的意义,有梦想,就有诗和远方;有梦想,就有路和阳光;有梦想,就有油和海港。

      (一)有梦想,就有诗和远方

      冼夫人历经梁、陈、隋三朝,面对无数惊涛骇浪、艰难抉择,都成功地走了过来,朝廷嘉奖,百姓拥戴,被尊称为岭南“圣母”,后来还被周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靠的是什么呢?

      杨坚建立隋朝后,冼夫人所居的岭南地区地理环境比较恶劣,难以征服,冼夫人本来可以自立为王的,但是她有一个好心的梦,那就是国家统一,早日平息战火,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她主动归降隋朝。在晚年,冼夫人回顾一生说:“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正因为冼夫人有着好心的梦,所以就有了诗和远方。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压力的不断剧增,有些人逐渐就迷失了,认为金钱才是最重要的,感觉社会的一切活动围绕着金钱在运转,没有金钱,就不能买好的房子、好的车子等等,而这些得到后,真的就幸福了吗?

      假如一个人从出生就不用操心钱的问题,而且他的子孙万代都不用操心读书的钱、看病的钱、买房子的钱等等,那这个人有多富裕?那这个人的资产肯定是不计其数。

      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就是这么富裕,他们国家的人民从生到死都由国家负担,人民生活没有多大的压力。这个国家就是瑞典。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天堂,每年却有2000人自杀,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很多人都不理解,有关专家就分析,大家知道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吗?自杀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活太好,导致他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失去了自己在这个社会存在的价值,感觉这个世界有他,没有他都没有什么关系,活着便觉得没有意义。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不是在社会得到了什么,而是为社会创造了什么。

      十九世纪,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给他的孩子写了38封信,其中第1封信就说了上面这段话:给人带来伤害最快捷的途径就是给钱,它可以让人腐化堕落、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乐。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能够享受他的创造的人。那些像海绵一样,只取不予的人,只会失去快乐。

      中国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了,依然如日中天、独”富”天下。其原因同他的这种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家庭里面,父母对孩子就是一片好心,对孩子的付出总比收获多很多很多,但是从没有去计较过,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味起来更是满满的幸福感,原来付出得多,收获得少是一种责任,负责任也是一种幸福。

      得到再多物质上的享受,刚开始或许会感受到阵阵幸福感,但是时间会让自己越来越感到阵阵空虚。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地存在,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要与他们交往光靠索取是不行的,必须懂得付出。

      就如一个人生活在孤岛上,物质上很富有,吃喝玩乐,各种享受都有,但是时间会让他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

      撒贝宁在《开讲了》节目中问马云:“有人愿意用整个青春来换取你的财富,你换吗?”

      马云直接回答“当然换”,并解释说:“财富有什么用?青春过去就不再回来了。”

      后面又说:“钱多又什么用呢?又不是你的。像我们这种财富只是社会委托给我们,让我们把这个财富经营得更好而已。如果你认为这钱是你自己的时候,倒霉就开始了。所以,我当然愿意换,只是他会后悔。”

      确实,马云一个人再怎么懂得享受物质生活,他也花不光那些钱。如果他没有社会责任感,乱花企业的钱,或者使企业不能为社会带来好的产品和服务,而是带来一些坑害人民利益的东西,那么企业自然而然就不能长久经营下去了。只有是为社会做贡献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做得更持久,靠坑蒙拐骗,最终是自取灭亡。

      真正让马云这一类人感受到幸福的事情,是像李嘉诚所说的:“媒体上说我多少亿,我几千亿、几百亿,没有一点的意义。我已经80多岁了,在有生之年,我只想为国家做点事。”这一点和冼夫人的好心精神不谋而合。

      其实社会上每个正当的岗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我们身处什么岗位,赚多少钱,只要尽职尽责,身边的人就会认可,人生一样可以过得很有意义。

      这里并不是说不要去赚更多的钱,钱就是坏东西。金钱也是表达爱的一种工具,金钱在拥有一片好心的人手里,会促进社会的巨大进步,在邪恶的人手里,就是他们罪恶的工具。世间享有千金之产,必是千金人物。他们之所以能有伟大的事业,是因为他们对他人、对社会和对国家充满着一片好心。

      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远比冼夫人还富有,汽车、电灯、电话对于冼夫人来说,都没享受过,而让冼夫人感受到长久幸福感的是国泰民安,这种幸福感就是来源于一片好心。

      生命中的一切美好来自于一片好心,世间就是因为处处都有一个好心的梦,生活才会变得如此唯美。所以有梦想,就有诗和远方。

      (二)有梦想,就有路和阳光

      巴西有一名医生,花费十年时间,调查了583位贪腐的官员和583位廉政的官员。十年跟踪调查的结果是:贪官之中,60%以上患有癌症、脑出血和心肌梗死,且死亡率高达90%以上。特别是福利局的16人,其中15人患有重病,6人猝死。

      大家知道在583位廉政的官员中患病率是多少吗?仅仅为16%,且无一死亡。因而得出了“廉洁可以增加寿命”的结论。

      道理很明白,那些贪官整天忙于争权夺势的钩心斗角,忙于花天酒地的醉生梦死,经常处于恐惧之中,身体的各个部件被疯狂折腾、严重透支着,不过早地发生故障才怪!

      公元512年,冼夫人出生于显赫的首领家庭,其后她又任俚族首领,梁、陈、隋三朝赏赐给冼夫人的财宝无数,冼夫人并不动用,而是将其置于仓库,以备战乱时恤民之用。在公务之余,冼夫人亲自种菜、下厨。冼夫人派遣军队营造的谷仓,自己从不贪占,而是由府衙派人管理经营,其利润用于调节租税、开路修桥、开办学堂、救济贫民。

      公元602年,冼夫人去世,她活了90岁,在她那个时代更算高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有一颗好心,这颗好心就是没有偏私,一视同仁,公平待人,这就是她的公正之心,所以一路上她走的都是阳光大道,活得坦然,睡得踏实,自认而然对身体健康有利。

      另外,我还要说一件事情就是,廉洁不仅可以养生,还可以让人走得更高更远,因为为官清廉才能赢得人民信任,获得人民的支持。廉则公,只有清正廉洁才能做到公正、公道;廉则明,只有清廉才能明辨是非、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廉则威,只有为官清廉才能树立威信、威望、威严。

      隋开皇十年(590年),番禺将领王仲宣举兵反隋,王仲宣围韦洸于广州。冼夫人派自己的孙子冯暄前去讨伐,冯暄途经泷州(今广东罗定)的时候,被叛将陈佛智挡住去路。这个陈佛智与冯暄是老朋友,冯暄念于旧情,按兵不动,贻误战机。听闻消息后,冼夫人毫不犹豫地下令将冯暄抓捕并投于监狱,而后再另派孙子冯盎出战。

      在很多人看来,冼夫人作为南越首领,庇护下子孙是轻而易举的,而且是“理所当然”的,但冼夫人对自己亲属和部下的贪腐等违法行为从不姑息纵容。冼夫人提倡“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纵舍。”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冼夫人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称道。

      而与冼夫人截然相反的是番州(今广州)总管赵纳,他自恃皇亲国戚,贪赃枉法、残虐无度,人民怨声载道,最终罪行被冼夫人查实,受到处斩之罪。

      有一天,突然间,停水了。我们是不是感觉这世界的一切都变了?变得一时让人无所适从。水是这样,电也是如此,原本有的,失去了,就能体会到其存在的真正价值是不可或缺的,生活中的其他一些,诸如工作、自由等等又何尝不是这样?

      赵纳虽然通过贪污腐败得到了不少东西,但与其付出的代价相比是微乎其微。冼夫人的浩气英风再次告诉我们,有好心,就有路和阳光。贪污腐败是见不得阳光的,迷失了人生方向的人,注定难以走长久。

      (三)有梦想,就有油和海港

      在冼夫人年轻的时候,俚人有一个恶习,部落之间喜欢互相攻击掳掠,掳得的人口被当作奴隶卖来卖去,非常残暴。冼夫人的哥哥冼挺也承袭这种恶习,大肆掠夺、损人利己。冼夫人十分反感这种野蛮行径,竭力劝谏。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冼挺改弦更张,放弃了掠夺,转而开展友好往来、互帮互助,为百姓造福。结果是冼家声望昭彰,各方悦服,德名远播,连海南岛上1000多位洞主也纷纷前来归附。这就是海南岛重新加入大陆王朝疆域的来由。

      在冼夫人面前,很多叱咤风云的男人给比下去了——秦始皇遣兵50万,最终却无法实现真正的“统治”;孙权伤兵无数,也只落了个名义上的管理者。

      冼夫人凭什么彻底地收复了海南?国学经典《大学》中有句话说“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陆贽进一步阐释说,若要治平天下,人心向背是一个决定因素。他基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儒家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根本的历史规律。

      分析一些政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背离和失去民心是致命根源。苏共在只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发展到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强大的德军,却在成为有近2000万党员的大党时丢失了政权,其根本原因在于执政后期大搞特权、丧失民心。

      而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解放战争中,攻打郏县时,毛泽东亲自为西北野战军筹粮,找到了郏县的县长,说我们准备三天将郏县拿下来,你得想办法给我们弄三天的粮食。于是,第一天,老百姓把口粮和坚壁清野的粮食拿了出来;第二天,把所有的青苗割了当军粮;第三天,把所有的羊和驴都吃了。老百姓的粮食给部队了,就吃观音土,最后郏县打了下来。郏县县志里有一句话,此仗之后郏县全县三年不见羊和驴。中国解放战争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民众的支持?毛泽东领导的军队在建的是一个试图帮助人民,而不是去剥削人民的政府。

      和毛泽东一样的是,冼夫人的好心为南方黎民百姓赢得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安宁,人们因此而安居乐业。一是护了国家的统一。她“请命于朝,置崖州”,使海南重归中央政权的管辖。二是实现了民族团结。她以博爱谦容之心,施仁政,惩顽劣,恩威并济,促进了俚人、汉人、黎苗族人的和睦相处,社会秩序稳定。三是繁荣了当地经济。她传播中原文化,崇尚礼教思想,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海南人民得以丰衣足食,海南经济得以繁荣。

      在海南有452座奉祀有冼夫人神躯的庙宇,千百年来,海南人民对冼夫人的热爱和崇拜是发自民间的,是由衷的。在每个重要的节日,海南人家家户户敬请的神就有冼夫人,贴在神位的有冼夫人神符,他们认为,只要心诚,都会得到冼夫人的庇佑。在海南,冼夫人有很多尊称:冼太夫人、谯国夫人、诚敬夫人、圣母娘娘、清福夫人、显应夫人、郡主冼太夫人、懿美夫人、正顺夫人、梁沙婆、儋耳婆等。

      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之所以成为大力士,是因为有大地母亲。安泰的敌人将他举到空中,使他脱离大地,便在空中将他杀死了。

      冼夫人为什么能收复海南?因为她有人民的支持,她好比安泰,人民群众好比大地,人民给了冼夫人无穷的力量。

      同样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就好比油和海港,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只要我们始终根植人民、造福人民,不断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永葆青春与活力。

      三、成就梦想

      怎么样实现世界大同的梦想呢?毛泽东缔造和领导了一个党,一支军队,打下了一个天下。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所以实践性很强,可以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灵活运用。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周恩来就提出要“学习毛泽东”。学习好、领会好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对于加强党员干部能力修养,指导、推进我们的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谋大局

      网上有唯一一张毛泽东拿枪的照片,他一生指挥过千军万马,却很少碰过枪。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战士就缴了一把银制的手枪,觉得非常的精致,于是层层上缴给毛泽东,毛泽东说:“难道我毛泽东用这个手枪吗?”

      为什么毛泽东就不能用手枪呢?大家都喜欢得不得了。毛泽东说他是指挥员,指挥员主要是进行指挥,作决策的,而战士才是战斗员,才用枪。

      通过这件事就说明了一个道理。领导干部要谋大局,谋好大局,出台一份好的决策,就要善于调查研究、善于发扬民主和善于把握重点。

      首先是善于调查研究

      1930年,是新老军阀混战的一年,中共的革命形势有了很大好转。使得一些同志错误的认为新的革命浪潮已经到来,于是,原在党内存在着的若干“左”倾思想和政策,又恶性发作起来。

      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这种情况,在江西寻乌进行了20天的调查,找来了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了产的商会,一个曾经在县衙门中管过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

      毛泽东根据这些人提供的材料,求得对中国农村的普遍性认识,写下了名为《调查工作》的这本书。虽然这本书在反”围剿”中失传了。但是部队中都知道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蒋介石认为谁有了北京、武汉、重庆、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谁就有了全中国,最初看这个观点确实没有错。但是毛泽东经过对中国农村的普遍了解,发现当时的农村是范围最大的,大城市毕竟是少数。所以毛泽东认为谁有了农村,谁就有了全中国。经过调查研究,毛泽东的这句话就更对了。

      毛泽东常用“解剖麻雀”来比喻调查研究。说要了解麻雀,并不需要把天底下的麻雀通统捉来,一一解剖,才能知晓,只要解剖一两个麻雀就够了。这种“解剖麻雀”的方法,也就是要通过对个别有代表性的地方、单位甚至个人的调查,以求得对普遍情况的了解与掌握。

      其次是善于发扬民主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比如,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听张良劝说,封韩信为齐王;楚汉划界鸿沟后,听张良、陈平之劝,趁机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称帝后欲建都洛阳,听刘敬建议,入都关中长安。刘邦能够作出这些正确的决策,与他善于采纳不同的意见密切相关。相反,项羽失败,就是由于他“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一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毛泽东说这些话,就是希望领导干部吸取项羽的教训,而向刘邦学习“豁达大度,从谏如流”。

      毛泽东的一篇题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文章,其核心内容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对于民主集中制,毛泽东还有另一个说法,即多谋善断。多谋,就是民主;善断,就是集中。

      毛泽东在进行决策时,善于借助多个外脑,既有普通群众又有资深专家;既有党外人士,又有党内同志。外脑多了,代表性就提高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就可以反映到决策内容中去了。

      出主意的既可以是领导者,也可以是你的下属,也可以是你的老师,任何人都可以给你出主意。所以,领导是在自己的部门“选主意”的,把别人的主意和自己的主意放在一起来选。

      对此,毛泽东有很多以身作则的例子。1948年,当粟裕对中央军委已经决定的“渡江作战方案”提出不同意见时,毛泽东专门请他去说明,最后采纳了他的意见。

      在毛泽东心目中,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日常工作中,“班子成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这对于取得共同的语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是这样做,而是像老子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结果彼此之间就缺乏共同的语言”。如果这“一班人”动作不整齐,就休想带领千百万人去作战、去建设。

      其三是善于把握重点

      毛泽东同志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批评道:“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结果,受许多次要因素的牵扯,分散力量,处处应付,四平八稳,下不了大决心,也就做不出大事来。

      毛泽东同志指挥作战时,同样经常面对复杂的环境。他总是强调要服从全局,按照解决主要矛盾的需要,大踏步前进或后退,必要时不惜下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求得全局形势的有利发展。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向延安大举进攻,当时解放军兵力在这里处于绝对劣势,毛泽东同志断然决定撤出延安。这样做当然要付出不少代价,一些干部想不通。

      毛泽东同志告诉他们,要从大处着眼,权衡主次得失。他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这是何等的睿见和气魄!以后的事实证明,他的决断是完全正确的。

      当然,主要不等于唯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不等于对其他方面的问题统统丢开不管。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学会‘弹钢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十大关系”的处理,就是毛泽东同志“弹钢琴”的集中体现,通过处理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政治关系、国际关系、民族关系等事情,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扎实有序开展。

      (二)用好人

      毛泽东在抗战初期指出:“只有依靠成千成万的好干部,革命的方针与办法才能执行,全面的全民族的革命战争才能出现于中国,才能最后战胜敌人。”

      毛泽东称赞过唐朝的武则天,说“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其实,这也是他的用人之道,是他个人对“用干部”的总结,他本人正是这样做的,从而才使他成为知人善任的能手。

      首先要有识人之智

      “识人之智”,其实就是毛泽东说的“善于识别干部”。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乱治交织,人才的标准也与古代大为不同。他曾引用白居易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诗句,来说明识人之难。

      毛泽东曾提出六条“贤才”的标准,即“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不难发现,其中,只有一条是“才”,其余都属于“德”的范畴,就是说,政治、能力,不能缺一,但以政治为主。

      毛泽东也曾说:“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另外还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

      比如,他根据多年来对罗荣桓的观察,作出判断:“荣桓同志是个老实人,可又有很强的原则性,能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做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干部。”

      井冈山斗争时,毛泽东就发现了他许多可贵的品质:凡是要求战士做的,自己首先做到;打仗时冲锋在前,退却时掩护在后;行军时为病号扛枪,宿营时下班查铺。于是就让罗荣桓当了红四军政委,上任后果然不负所望,把红四军的政治工作包括后勤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林彪被任命为红四军军长时,只有23岁。原因就是两年前,时任12师28团1营营长的林彪作的《红军能够坐天下》的报告。

      一篇好的文章并非是典故和词藻的堆砌,而正是和排兵布阵一样,讲究有思想、有条理、有艺术。有艺术也并不是说要把语言叙述得多优美,而是把语言叙述的更加简洁明了。特别是一篇文章的小标题,要尽量简短又对仗,让人感觉清晰明了。其次就是把小标题里面的思想或案例数据简洁明了的说清楚就可以了。会写材料的人通常具备领导运筹帷幄的思想,思维缜密的逻辑,吃苦耐劳的心态。于是毛泽东不拘一格降人才,将林彪提拔重用。

      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缺的不是人才,而是眼光。显然,毛泽东看人的眼光是很敏锐的。

      其次要有用人之术

      美国企业家查雪尔曾说:“授权,是一个事业的成功之途。它使每个人感到受重视、被信任,进而使他们有责任心、有参与感,这样,整个团体同心合作,人人都能发挥所长,组织也才有新鲜的活力,事业方能蒸蒸日上。”

      毛泽东“用干部”就非常善于授权,“用则不疑,疑则不用”,即注重发挥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战争年代,他给前方将领的电报和指示,很多都写有“请酌办”“望机断行之”“请按实情决定”等语句,甚至专门嘱咐“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毛泽东曾三赋粟裕指挥决断权,称”不要请示”,最终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而蒋介石在战役指挥时下达的电文里充满了“务必”、“限于”、“特令”等严厉词句,甚至常常强调“倘有延误,决按军律从严惩处,不稍宽待”。据说当年在国民党军将领之中曾流传一个段子,那就是,”没有老头子的命令,前线的一个师长不敢调动门口的哨兵”。段子固然可笑,但蒋介石的这个指挥风格也被彰显无遗。有关蒋介石”越俎代庖”的实例,几乎信手拈来!淞沪会战期间,第9集团军司令张治中打着打着,突然发现原本归自己指挥的18军找不见了。一番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是被”蒋先生”调走了,而自己却被蒙在鼓里。

      古人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只有前线指挥最熟悉,需要临场发挥,当机立断。如果对第一线的将领规定过死,势必束缚他的手脚,不敢负责,造成贻误战机。

      其三要有容人之量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在抗战时期激励了全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信心,但在战斗指挥上也出现了一些失误,造成了参战部队十分疲劳和伤亡过大,因而在延安整风中受到党中央的批评,彭大将军为此十分难过。

      当彭德怀对毛泽东说“华北抗战基本上执行了正确路线”时,毛泽东肯定地说:“华北抗战是执行了正确路线,而不是基本上!”彭德怀又说:“百团大战后期,在反‘扫荡’战斗中,太行山区有两个旅打得比较艰苦些。”毛泽东又从积极方面予以肯定地说:“锻炼了军队。”这些话既是对彭德怀抗战时期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受到批评的一种安慰,体现出毛泽东不以一眚掩大德的识才爱才的宽阔胸怀和崇高品质。

      毛泽东常说在用人问题上反对山头主义,同时在实际的人事安排中,又要照顾到山头。比如,对于来自不同根据地的、不同方面军的、不同部门的以及不同工作区域的干部,在任用时他常常注意平衡,避免一派独大,并强调要正确处理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的关系、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的关系、老干部和新干部的关系等,还要善于和非党干部共事。能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关键就在于是否从党的事业出发,有“容人之量”。

      他一再强调,所有干部都是“一个父母生的”,是党的财富,不要分彼此;只要是愿意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不管他来自什么地方,不管他是什么出身,即使是自己以前的仇人,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反对过自己反对错了的人,都要能够不记前仇,团结任用。

      (三)抓落实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括熟读兵法。在长平之战中,他只知道照搬兵书,不知道变通,结果40万大军全部覆没了。后来人们就用纸上谈兵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抓落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首先抓实组织文化

      大多数人都有过拔河比赛的体验:人多不一定能取胜,当每队2个人时,2个人的合力最多只有2个人总力量的90%,4个人时大概只有80%,8个人时可能就只有60%。人越多,总的力量虽然越大,但效率却越低。

      这是因为大家的力没有使在同一个方向上,如果绳子不在一条直线上,那么自己队伍里面的人拉的可能不是敌对面的人,而是拉的自己队伍里面站在自己前面的人。

      所以,要让组织发挥出最大效力,就要让人们的劲往一处使,也就是毛主席强调的: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那么,如何才能使团队步调一致呢?毛泽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

      红军初创时期的成分非常复杂,加上环境恶劣,出师不利,部队的士气一度非常低落。不仅士兵和基层军官失望、彷徨,不知出路何在,就连一些指挥员也发生了动摇,不少人都开了小差。对此,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了解决之道:“红军成分,一部是工人、农民,一部是游民无产者。游民成分太多,当然不好。但天天在战斗,伤亡又大,游民分子却有战斗力,能找到游民补充已属不易。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紧政治训练的一法。”

      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

      在后来极其艰苦的长征过程中,红军还开办了流动红军大学、列宁室,在征战中也不忘轮训干部,每支部队都有自己的宣传员进行宣传鼓动,营造了一种既严肃紧张又轻松活泼的文化氛围。这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官兵净化了灵魂,陶冶了情操,促进了凝聚力的增强。红军的这种独特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长期教育训练,并在革命斗争中逐渐树立起来的。

      其次抓实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流程是:设定目标——逐级分解——管理过程——总结评估。毛泽东是目标管理的大师级人物,他首先是设定好目标,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最终目标。

      第二是逐级分解目标,毛泽东把中国革命目标分为最终目标(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他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认为中国革命应分两步走,第一步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另外毛泽东同志还设定了阶段性目标,如1947年7月10日,毛泽东指出:“第一年我军共歼敌正规军97个半旅……共歼敌112万人”;“我第二年作战应争取歼敌100个正规旅及大量杂部,使敌由数量上的优势变为劣势,我则变为优势”。

      第三是管理过程。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管理过程,今天的中国有很多很牛的创业团队,例如华为、淘宝、万科等等,但有一个创业团队是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团队都无法超越的,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他是如何成为“史上最牛的创业团队”的呢?原因就是它的公司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营销策略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广告宣传是打土豪分田地。

      周恩来曾经指出:“毛主席坚持原则之中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一、坚持方向;二、实现方向。方向的实现,只有一个人懂或者少数人赞成是不成的,要在群众中实现。要实现原则,就要使它具体化,使它能得到多数人的同意,多数人都来执行。”

      毛泽东非常注重将目标转换为口号。1935年12月,在日本帝国主义欲变中国为殖民地的形势下,毛泽东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提出了“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士兵及军队同红军联合起来打日本去”“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武装保卫中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口号以精炼的语言,极易为民众所接受。然后毛泽东充分利用开会、报纸、办墙报等方式进行宣传。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标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或多或少的修订。如何修订,毛泽东把群众的需求和意见作为重要标准。例如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于是毛泽东将军队逐步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所到之处,人民就知道被压迫的日子就结束了。

      第四是总结评估,如何考核?毛泽东曾提出一整套方法,指出:“全面规划,几次检查,年终评比。这是三个重要方法。这样一来,全局和细节都被掌握了,可以及时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又可以激励人心,大家奋进。”

      目标就是一面旗帜,最高目标是一种号召力,其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这个目标不断地凝聚,就形成了信念,形成信念以后,队伍就能带起来了。

      其三抓实纪律约束

      上面这个就是在长征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传唱着一首《红军纪律歌》:“红军纪律最严明,出发宿营样样要记清:上门板,捆卧草,房屋扫干净,借物要送还,损坏要赔偿,解溲找茅坑,不搜俘虏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个个要实行。”朱德后来也回忆道:“长征时我们就是靠纪律吃饭的。”红军在长征中能杀出重围、征服千难万险,与广大红军指战员视纪律高于生命的观念和严守纪律绝不含糊的态度密不可分。

      1937年,刚刚完成艰苦长征,实现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的中国工农红军,终于在陕北落下脚来。红军人数除去陕北红军之外,其他三股红军在数量上已经严重萎缩,总共不到4万人。可以想见,那时幸存下来的每一个红军战士,哪怕是一个炊事员或者一个马夫,都是革命队伍里弥足珍贵的财富。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战功卓著,遍体伤痕的红军长官,却在个人感情问题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他叫黄克功,26岁,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政治教导员、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团政委。在二渡赤水的娄山关战役中立大功。延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第15队队长、第三期第6队队长。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期间,他因逼婚未遂,在延河畔枪杀了学员刘茜。

      张灵甫,黄埔四期生,国民党军队的上校团长,他枪杀了自己的妻子。同样有过枪林弹雨的经历,同样是因情生恨而杀人,两人受到的惩处却截然不同。处理黄克功一案时,面对许多人刀下留人的请求,毛泽东坚定地说:“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黄克功最后被判处死刑。而张灵甫仅仅被关了一年就官复原职,继续掌权领兵。

      孟子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政党没有规矩就不成其为政党;一个国家没有法律就会四分五裂;一个军队没有铁的纪律就无法克敌制胜;一个单位没有制度,就会如一盘散沙;一个家庭不讲规矩就不会和谐;一个人不讲规矩、不守纪律,就会危害社会,伤害群众,走向深渊。

      新时代的浪潮,梦在心中,路在脚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了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诸君共同砥砺前行,撸起袖子继续加油干吧。以上就是我对幸福的一点粗浅认识,今天的汇报耽搁了各位同志宝贵的时间,不到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篇2

      1920年2月,一辆骡车驶出了寒冷的北京城,车上的两个人一副商人装扮,这两个人就是李大钊和陈独秀。为帮助陈独秀摆脱北京政府的迫害,李大钊护送他先到自己的家乡——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暂避,然后再转道天津前往上海。就是在这辆骡车上,两位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一路驱车,一路交谈,相约在上海和北京南北呼应,组织建党。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从1920年春开始筹备建党工作的。他们在实际斗争中越来越感到建立一个革命政党的重要性。原来同是新民学会会员的蔡和森和毛泽东通过互通信件,讨论建党问题。1920年下半年到1921年初,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几次写信给在国内的挚友毛泽东,提出“要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共产党”。毛泽东完全赞同他的意见,回信表示“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并认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些情况表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了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这也是当时许多先进分子的共同要求。

      与此同时,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又称共产国际)也在帮助中国建党。1920年4月,俄共远东局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和陈独秀,对他们的建党工作给予帮助。

      1920年8月,陈独秀、李达、陈望道、李汉俊、俞秀松等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陈独秀为书记。这个组织的名称,经陈独秀、李大钊商议,决定叫共产党,而不叫社会党。上海党组织作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在建党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同年10月,李大钊、张国焘、张申府在北京成立共产党组织,李大钊为书记。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也建立了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日本、法国也建立了由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主义组织。

      各地共产党组织成立以后,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一是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各地共产党组织利用已有的或自己创办的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从1920年9月起,《新青年》杂志成为上海党组织的机关刊物。上海党组织还创办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共产党宣言》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陆续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一些地方的党组织还利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团体,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二是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日益扩大,一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派别也打起社会主义的旗号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1920年底,张东荪、梁启超挑起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论战中强调中国不可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中国的出路只能是实行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工人阶级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同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中,突出地宣传了必须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最终消灭阶级,并使国家走向消亡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还驳斥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所鼓吹的议会道路。这些论战帮助一批倾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派别的界限,使他们最终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三是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各地共产党组织创办了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如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周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同时,还创办了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1920年11月,上海党组织领导的上海机器工会宣告成立。此后,长辛店、武汉、长沙、广州、济南也相继成立了工会,并开始发动工人举行罢工。通过这些工作,工人群众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逐步地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四是建立青年团组织。1920年8月,在上海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为书记。其后,北京、天津、长沙等地也成立了团的组织。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各地共产党组织成立后所进行的这些活动,使建立全国统一的共产党组织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到达上海,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举行。这里是上海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寓所。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其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了党的名称和党的纲领:“一、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二、本党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4)联合第三国际。”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但初生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还了解不多,还不懂得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大会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一成立就注意同本阶级建立密切的联系,这是它的一个重大优点。

      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感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中。在初心和使命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所以我们要在党史中寻找初心使命,在党吏学实践悟中不断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加坚定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奋斗。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篇3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由我来讲主题党课,我今天的党课主题是《坚定理想信念 对党绝对忠诚》。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9000万党员的大党,自建党以来,历经98年,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身上,无不彰显着一个最显明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内核:对党绝对忠诚。这种品质和内核,在一茬茬共产党员身上生根发芽、延续传承、发扬光大,推动着我党成长壮大,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党的十九大,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展望未来,我们担负着强国兴国的历史重任,面临着纷繁复杂的风险考验,我们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对党忠诚的基因,跑好历史接国棒,在实现中化民族百年复兴梦的历史进程中做好自已的贡献,绽放耀眼的光芒。

      今天,就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如何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和大家交流几点思想认识,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强化理论武装自觉

      我们党的先进性,来源于党的指导理论和先进性。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以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直以来,我们就不克服本本主义,自觉结合中国特色,让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在今天这个时代,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什么时候,我们的理论认识出现了偏差,我们的道理就会出现偏移,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坏,教训中惨痛的。因此,我们更要高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坚持科学理论引领、有科学理论武装,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空洞的,而是来源于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它其实是很具体、很实在,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沉下身来,静下心去,认认真真学原著、悟原理,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武装思想的宝库,成为指导工作的利器。

      二、提纯思想品德修养

      共产党员是时代的先锋。我们先进哪里?不是因为我们是党员,而是因为我们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我们以够放下自已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已,舍小家为大家。因为我们有一颗赤诚之心,始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讲忠诚。

      时代变了,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能变。我们更要端正“三观”,拧紧人生的总开关,不能随波逐流。我们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积极地看问题,不能受社会上那些非主流思想的影响,放弃真善美,拥抱假丑恶;不能只顾个人,罔顾集体;不能只讲金钱,不讲道义。无论在任何时候,共产党员都要成为引领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自觉讲原则、扬正气,对新风,远离不良之风,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我们在坚守一个共产党员的本心,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保持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不能只种自已的三分地,不顾别人家的生死难。我们要培养良好的生活情操,坚决远赌博,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筑牢理想信念的万里长城,别让价值观念扭曲。

      三、严守政治纪律规矩

      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到:腐败就是与人民为敌,就是在自绝自已的后路。因此,在我们的心中,始终在装着党纪国法,要强化规矩观念,清醒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请示报告、哪些事可以主动作为,千万不能无知无畏,稀里糊涂做了傻事,触犯党纪国法。

      要学好用好党章党规。党章党规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我们国认真学习,经常学习,用党章党规来校准自已的思想,国约束自已的行为,做到守规矩、明知止,有戒惧,不砬经线,不越雷池,不破底线。

      要高标准严于自律。党员干部要于强烈的自律意识,不要以为别人干了,就对自已放一马,放开手脚跟着别人干。小问题上不严格约束自已,就会在大问题上失去,触犯党纪国法,最为人民和敌人,破坏党的形象。对那些摆在自已眼前的利益,要有耻辱感,管好心中的欲望,绝不能伸手占为已有。对待自已身上的问题,要列出清单,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伤,痛下决心整改,不能让身上留下隐患、存在缺口。同时,还要善于利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载体,敞开心扉接受他人批评,让自已经常红脸、出汗。

      要从紧管好身边人。对待自已身边的人,一定要多加教育,从严管教,不能因为偏爱就睁只眼闭只眼。身边人管理不好,教育不严,就会给有心人可乘之机。很多腐败行为,都是从身边人打开突破口。所以,要对身边人立好规矩,不能让身边人插手自已分管的事务,更不能让身边人成为自已的利益代言。

      同志们,新时代的号角催人奋进,新时代的使命催人奋进。我们作为党员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我们要以自已的先进和纯洁性,汇聚起人民的磅礴力量,不畏浮云,击水中流,奋勇前行,扛起属于我们这代党员的荣光与责任。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篇4

      同志们:

      按照XX单位“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学习安排,今天由我围绕党史、新中国史,为大家进行专题党课授课。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 高理想和最 终奋斗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作为党员就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毫不动摇。

      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回顾我党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个精神支柱,才激励着一代一代共产党人为全中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事业发展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体现在我们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部署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我们凝心聚力、聚精会神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我们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我们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的方方面面。

      要把“四史”教育融会贯通,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用实事求是的方法 论来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知,以知促行,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推动XX系统各项工作整体上水平。

      我的授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篇5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的xxx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xxx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xxx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xxx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连队党员、干部要通过参观学习,自觉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光荣传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在深刻领悟内涵中增强政治自觉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明理的内涵十分丰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最基本的三个方面。弄明白这些道理,对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增强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学史明理,明的是自信前行之理。我们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带领全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有信心和底气去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这种信心和底气来自于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只要我们沿着这一道路一直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点,我们要坚信不移。这种信心和底气来自于科学的理论,我们党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系列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遵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还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点难点工作的推进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得到进一步彰显。这种信心和底气来自于厚重的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以爱国、奋斗、担当、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为我们开创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第二、学史明理,明的是核心引领之理。纵观我党百年发展史,每当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有一个全党的核心、一个众望所归的伟大领袖来引领渡过难关。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尤其需要一个全党的核心来引领我们砥砺前行。一是要在思想上认同核心。一个政党有没有核心,往往决定党事业发展的成败得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的掌舵领航下,我们党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我们党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这一点,一定要根植于我们的思想、根植于我们的骨髓。二是要在政治上看齐核心。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标杆,自觉对标对表,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三、学史明理,明的是忠诚干净之理。在我党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忠诚于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党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我们要向这些先辈先进学习,学习他们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们干净干事的工作作风。

      二、聚焦学史增信,在感受伟大成就中坚定信念信心

      第一、学史增信,筑牢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风雨百年,记载了无数共产党人坚守人生信条、不惧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矢志艰苦奋斗的光辉事迹。学习党史,是一次与革命先烈们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和强大精神力量。通过学习,更加深刻领会到,“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在学习党史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经常补“钙”壮“骨”,坚守共产党人精神高地,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第二、学史增信,坚定“四个自信”。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大踏步赶上时代,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的理解。学史增信,就应深入学习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学习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认识我们党是如何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第三、学史增信,做到“两个维护”。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通过学习党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让人深切感到,面向未来,要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最关键的是做到“两个维护”。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是成立于新时代的政治机关,退役军人工作有自身特殊性,我们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的政治品质,涵养政治品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在党史学习中,我们必须增强对“两个维护”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提高“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始终坚定不移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

      三、聚焦学史崇德,在不忘初心使命中践行党的宗旨

      百年党史,是共产主义道德闪耀光辉的历史。在xxx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特的精神风范、崇高的思想境界,树立起奋勇前行的精神航标。我们要通过学习党史,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修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

      第一、学史崇德,不忘初心葆本色。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塑造初心、守护初心并矢志奋斗的历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通过学党史,要带着对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敬意,多发“灵魂之问”、“时代之问”,更加自觉以革命先烈先辈为镜,不断增强对党的理念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始终坚守初心,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第二、学史崇德,淬炼党性强修养。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形势任务时,都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加强党性修养。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我们坚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从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体悟道德风范,把革命先辈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财富融入血脉,自觉传承和弘扬先辈们坚如磐石信仰、崇高为民情怀、艰苦奋斗本色,自觉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强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形象,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第三、学史崇德,践行宗旨促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回首百年征程,我们党一直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铮铮誓言。通过读红色家书、看红色故事,深切感到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就无往而不胜。

      四、聚焦学史力行,真抓实干办实事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第一、学史力行,要围绕一个“民”字,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抚今追昔,那些为民担当、解民疾苦的优秀共产党员总是让人们感佩于心。人们缅怀焦裕禄,感念他“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纪念谷文昌,致敬他“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点赞黄文秀,动情于她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多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事,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历史和人民必会永远铭记。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才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

      第二、学史力行,要突出一个“实”字,理论联系实际,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明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义和启示,清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由来和内涵,牢记“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宗旨和使命,深知党支部的灯为谁点亮、为谁长明,不断传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第三、学史力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民办实事,关键在“实”,要真刀真枪找问题、求真务实解难题,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这就要求我们聚焦职工群众期盼、强化需求导向,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来检验学习教育成果,让职工群众真正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篇6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的xxx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xxx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xxx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xxx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连队党员、干部要通过参观学习,自觉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光荣传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在深刻领悟内涵中增强政治自觉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

      明理的内涵十分丰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最基本的三个方面。弄明白这些道理,对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增强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学史明理,明的是自信前行之理。

      我们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带领全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有信心和底气去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这种信心和底气来自于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只要我们沿着这一道路一直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点,我们要坚信不移。这种信心和底气来自于科学的理论,我们党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系列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遵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还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点难点工作的推进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得到进一步彰显。这种信心和底气来自于厚重的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以爱国、奋斗、担当、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为我们开创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第二、学史明理,明的是核心引领之理。

      纵观我党百年发展史,每当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有一个全党的核心、一个众望所归的伟大领袖来引领渡过难关。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尤其需要一个全党的核心来引领我们砥砺前行。一是要在思想上认同核心。一个政党有没有核心,往往决定党事业发展的成败得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的掌舵领航下,我们党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我们党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这一点,一定要根植于我们的思想、根植于我们的骨髓。二是要在政治上看齐核心。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标杆,自觉对标对表,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三、学史明理,明的是忠诚干净之理。

      在我党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忠诚于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党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我们要向这些先辈先进学习,学习他们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们干净干事的工作作风。

      二、聚焦学史增信,在感受伟大成就中坚定信念信心

      第一、学史增信,筑牢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风雨百年,记载了无数共产党人坚守人生信条、不惧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矢志艰苦奋斗的光辉事迹。学习党史,是一次与革命先烈们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和强大精神力量。通过学习,更加深刻领会到,“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在学习党史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经常补“钙”壮“骨”,坚守共产党人精神高地,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第二、学史增信,坚定“四个自信”。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大踏步赶上时代,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的理解。学史增信,就应深入学习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学习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认识我们党是如何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第三、学史增信,做到“两个维护”。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通过学习党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让人深切感到,面向未来,要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最关键的是做到“两个维护”。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是成立于新时代的政治机关,退役军人工作有自身特殊性,我们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的政治品质,涵养政治品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在党史学习中,我们必须增强对“两个维护”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提高“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始终坚定不移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

      三、聚焦学史崇德,在不忘初心使命中践行党的宗旨

      百年党史,是共产主义道德闪耀光辉的历史。在xxx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特的精神风范、崇高的思想境界,树立起奋勇前行的精神航标。我们要通过学习党史,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修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

      第一、学史崇德,不忘初心葆本色。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塑造初心、守护初心并矢志奋斗的历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通过学党史,要带着对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敬意,多发“灵魂之问”、“时代之问”,更加自觉以革命先烈先辈为镜,不断增强对党的理念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始终坚守初心,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第二、学史崇德,淬炼党性强修养。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形势任务时,都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加强党性修养。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我们坚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从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体悟道德风范,把革命先辈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财富融入血脉,自觉传承和弘扬先辈们坚如磐石信仰、崇高为民情怀、艰苦奋斗本色,自觉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强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形象,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第三、学史崇德,践行宗旨促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回首百年征程,我们党一直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铮铮誓言。通过读红色家书、看红色故事,深切感到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就无往而不胜。

      四、聚焦学史力行,真抓实干办实事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第一、学史力行,要围绕一个“民”字,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抚今追昔,那些为民担当、解民疾苦的优秀共产党员总是让人们感佩于心。人们缅怀焦裕禄,感念他“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纪念谷文昌,致敬他“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点赞黄文秀,动情于她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多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事,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历史和人民必会永远铭记。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才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

      第二、学史力行,要突出一个“实”字,理论联系实际,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明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义和启示,清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由来和内涵,牢记“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宗旨和使命,深知党支部的灯为谁点亮、为谁长明,不断传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第三、学史力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民办实事,关键在“实”,要真刀真枪找问题、求真务实解难题,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这就要求我们聚焦职工群众期盼、强化需求导向,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来检验学习教育成果,让职工群众真正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篇7

      大家好!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干部要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中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从历史源头上追寻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更好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古语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 好的教科书,是最 好的营养剂。从1921年到20xx年的xx年,是我们党艰苦卓绝、风雨兼程的奋斗史,从1949年到20xx年的xx载,是我们新中国昂扬向上、阔步前进的发展史。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拼搏奋斗,创造了灿烂业绩、造就了伟大辉煌,新时期下,学好党史国史,更显得尤为重要。

      学党史国史,做到对党忠诚。从革命先烈李大钊到抗日名将左权,从铁人王进喜到时代楷模张富清,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考验中不变色、不变质、不变心,始终以忠诚之心诠释着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当前,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更要从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家的历史巨变中、革命先烈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力量,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努力做好新时代的优秀党员干部。

      谢谢大家!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篇8

      党的报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题,看似简单的八个大字,却是开启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大门的一把钥匙,将中国_以使命与担当勾勒出的壮阔画卷缓缓揭开。这八个字更是行动纲领,是对中国8900万党员提出的政治要求以及向中国14亿人民的政治宣言。作为党员,应深刻把握这八个字的核心要义,多“三心”,真正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多一点心系群众的真心。我们的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不管在过去在当下或者在未来,我们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习在报告中也提到“我们_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情真意切指出了我们的初心所在,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都要做到与群众亲密无间,多一点心系群众的真心实意,满足群众需要、回应群众期盼,真正做细做好以民为本、以民为重,扎扎实实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落到实处。

      多一点干事创业的专心。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党员干部孜孜不倦的干事创业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挑战、新任务,这就对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潜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舞台需要大作为。只有真正多一点干事创业的专心致志,让善作善成、锐意进取落地生花,才能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掷地有声,真正使人民群众齐声为党员干部喝彩。

      多一点勇于担当的上心。回望中国_走过的不平凡的创业史,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重要时刻,无不是中国_人的勇于担当,构成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脉络。习也提到“领导干部要有敢于担当的宽肩膀”,让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与勇于担当同频共振。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路遇挫折与挑战,应对艰难困苦,多一些勇于担当的上心,直面问题与挑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真正让我们所属的这个历史时期脉络更清晰,更值得回忆。

      中国_人是一个时刻牢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伟大政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_能够成为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千千万万人民群众一心一意跟随的政党,因此无论何时都应发挥好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篇9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党史宣传教育必须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才能准确把握和突出重点,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xx世纪焕发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引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一、党史工作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党史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研究、全面宣传党的历史,才能更好发挥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功能。做好新时代的党史工作,对于运用党的历史经验和总结党的创新经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把党的历史作为最好的清醒剂,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同志指出:“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是能够正确对待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探索和奋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正确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果。这是制度和理论的创新,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规律,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基础。

      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党的百年历史坚定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的自信。学习好、宣传好党的光辉历史,有助于增进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直面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在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中,不断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党的宝贵经验中凝聚力量继续奋进。

      (二)把党的历史作为最好的营养剂,不断从中汲取推进“四个伟大”的智慧和力量

      党史和新中国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回顾走过的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规律和大势,团结一心去实现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党的百年奋斗史为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新的实践发展需要出发,形成了一系列新布局、新方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汇聚了伟大奋斗历程中的总结反思和自我完善的智慧,为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提供了强大指引。

      (三)把党的历史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教材,汇聚人民伟力、创造历史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是对_以来历史成功经验的总结,更是对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总结。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百年历史表明,只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就没有渡不过去的难关,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和敌人。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走过了万里长征、取得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xxxx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面对百年来最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策,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同时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充分展现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铸就了新时代的伟大抗疫精神,使之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从新时代的文献中准确把握党史宣传教育的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四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的党史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党史宣传教育必须要在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果、迈上新台阶。

      (一)牢牢把握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从伟大历程和光辉业绩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

      一部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懈奋斗史,也是一部伟大的自身建设史和辉煌的理论创新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总起来说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其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其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

      深刻理解这部“不懈奋斗史”,科学把握其中的主题主线,才能正确认识百年历程的主流和本质,才能认清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才能正确看待党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从百年党史中受到教育、获得启发,使我们形成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一往无前的动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继续奋斗。

      (二)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学习宣传党的历史

      历史、现实和未来一脉相承。只有了解昨天的奋斗,才能更好完成今天的任务,承担明天的使命,更好地走向未来。新时代加强党史的宣传教育,必须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总结好运用好党的历史经验,用伟大成就激励人,用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奋斗,进行了新的伟大斗争实践,在党史上书写着新时代的伟大篇章。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党史的学习宣传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要联系现实、服务现实,持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党的奋斗史中汲取起而行之的力量,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中发挥党史的重要作用。

      (三)毫不动摇坚持“两个不能否定”,引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科学对待党的历史,必须正确看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的失误和曲折。在这方面,新时代的党史宣传教育工作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定投身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进行了艰辛探索。这样的使命和任务是人类历史上极其伟大而又空前艰巨的事业,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难免会遭受挫折、出现失误,甚至付出巨大的代价。然而,正义的事业必然会取得最终胜利。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并不可怕,最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能够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奋力前行,找到正确的道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自身建设。党史上的两个《历史决议》就是最生动有力的证明。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构成了新中国成长发展壮大的完整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这一重要论述,为辩证看待两个历史时期提供了根本指引,是做好新时代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正确认识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绝不仅仅是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毫不动摇坚持“两个不能否定”,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方向,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讲好改革开放的历史,对于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不移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

      古人云:“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段时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国内和境外一些人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歪曲我们党的历史、丑化党的领袖。历史虚无主义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往往带着学术的伪装来混淆历史的支流和主流、现象和本质,迷惑那些对党史没有深入了解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从政治高度认识这一问题的实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捍卫党的历史,是新时代党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必须站在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战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攻克这个重大课题。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最根本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这一科学理论的宣传阐释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战略性、基础性党史项目研究,把结论建立在准确翔实的史料运用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基础上,提升研究的针对性,提高理论的解释力,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抢占制高点,打好主动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绝不给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留下空间。

      三、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史宣传教育的着力点

      党史工作服务大局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党的光辉历史教育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在党史的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党史宣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党史宣传的内容和重点不够突出,与现实结合的还不够紧密;宣传对象的层次划分不够明确和细化,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党史宣传还需进一步探索。一些红色教育基地的宣讲内容对史实把握不够准确,有的教育培训体验感欠缺,形式大于内容等,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教育效果。再比如,一些高校对党史教育还存在模糊认识,有的教师对错误思潮的影响不够重视,甚至用西方史学框架去解读党史。思维最活跃的大学生群体在海量化、碎片化信息的冲击下,缺乏对错误思想的辨别能力。这些都使高校的党史教育面临意识形态风险。此外,高校对党史学科的定位也比较模糊;从事党史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有弱化趋势,党史专业招生规模相对偏小,毕业生培养与现实需要不完全适应。

      从存在的主要问题看,党史的宣传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为此,必须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系统思维,既要学习好、阐释好党的历史,又要宣传好、普及好党的历史,不仅要全面覆盖,还要突出重点;既立足中国现实,又放眼世界大势,既要体现党带领人民在不懈奋斗中取得的光辉成就,又要展现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历史方向。

      (一)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党史宣传的针对性

      宣传普及好党的历史,必须要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正确导向,在自觉抵制错误思潮中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党史宣传要注重用事实说理,把深奥的理论讲鲜活,扩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影响力,向全社会传递正能量。加强新时代的党史宣传,要以回应关注热点为切入,在创新上下功夫,把过去的历史讲清楚,把新时代的故事讲透彻,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一是要突出宣传重点,创新话语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这为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史宣传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在融媒体时代,党史宣传的对象也要有所区分,不能用单一模式服务不同类型的受众,这其中要特别重视与互联网接触最紧密的青少年群体。针对不同的受众特点,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创新和话语方式创新。这就需要在加强新媒体建设基础上,更加注重发展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信息服务,推动党史宣传进入各类用户终端。此外,宣传话语方式创新的关键就是让理论研究成果“通俗化”,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出来。宣传内容只有大众化,才能有生命力。要加强对党史类文艺作品的史实审核和把关,树立“精品意识”,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把真实的历史宣传到群众中间,用真理的力量打动人,让历史、理论和文化“活起来”。

      二是要讲出问题意识,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xxx党史宣传要突出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只有以回应社会关注为切入口,才能真正体现党史宣传效果的创新。此外,党史宣传特别要注意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这是涉及宣传方向的大问题,需要发挥好宣传思想战线的合力,进一步加强党史研究和宣传队伍的能力建设,特别是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建设。其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党的创新理论真懂真信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论”。

      三是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必须要有时代意识,善于用平凡故事讲出伟大思想和伟大精神。要有“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用身边事印证天下事”的宣传本领,就像列宁所说:“要善于利用每一件小事来向大家说明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自己的民主主义要求,向大家解释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世界历史意义”。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必须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xx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条主线,立足于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崇高使命和奋斗目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阐述新时代,把理论和概念具体化,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融入人民群众的意识之中,从而使信仰建立在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基础之上而更加坚定。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

      (二)深度挖掘党史育人功能,抓好青少年群体的爱党爱国教育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青年群体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用什么历史教育青年,实际上是一场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党史工作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青少年阶段是人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发挥好党史的育人功能,要从青少年抓起。在党史知识普及方面,要根据这一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把重点放在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上。比如,由权威机构的党史专家学者编写的《青少年学习党史丛书》,就是一部写给青少年的党史读物,立足从大事着眼、小事入手,用生动的语言来描写重要的细节,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针对这一实际,必须要主动转变观念,让新媒体新技术成为传播党的历史、共和国历程和领袖故事的重要载体。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量投入,创新手段,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努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为网络空间注入新时代的奋斗力量。

      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算起来,在校高校学生大概就处在第三代、第四代这个范围,以后还有第五代、第六代以及十几代、几十代人的问题。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是长期的严峻的,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xxx高校的党史教学首先要把握政治属性,要正本清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基础上,坚定“四个自信”。党史教学要增强时代感,善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疑惑就是党史课要讲清楚的重点,要通过解答具体疑问来引导深入思考,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而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要讲清楚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要把史实问题说明白,把理论问题讲透彻,教育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全面、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党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和本质,克服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提高对错误思潮的识别能力和斗争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此外,党史教学还应注重讲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谱系,阐明其中蕴含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人民立场和道德品格,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使党的历史深入人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要加强党史学科建设,探索让党史成为一门显学。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为了谁、依靠谁”。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持久性,因此必须要将党史学科发展摆在一个应有的高度。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来看,可考虑将该学科单列,调整为法学门类下的独立一级学科,也可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探索在个别重点高校以试点形式设立党史学院。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就是大力加强党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储备。这方面可首先考虑利用好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个高端平台,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对党史专业教师培养的推动作用。其次是探索高校、党史部门、党校、社科院、干部学院及相关科研院所等在培养党史研究教学高层次人才方面发挥合力。最后是逐步增加党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并在课题申报、访学、深造、就业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人民书写的历史,百年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做好新时代的党史宣传教育工作,不仅是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的需要,更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国存史、为党立言、为新时代立传,是党史工作的使命所在。新时代开启了新的伟大征程,党史工作必须适应新时代需要,开创新局面、展现新作为,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继续谱写好党的历史新篇章,讲述好党的故事,传播好党的声音。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篇10

      大家好!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端之举,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夯基之策。要进一步开展好党史的学习教育,需要做足做细做实学习教育的全过程,充分落实党的领导责任、党史的编订责任、党员的主体责任、群众的全员学习责任。

      落实党的领导责任,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统筹。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任务,各级党组织第一书记要提升政治认识,把第一责任人责任摆在首位,为党史学习教育把好舵,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安排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建立起党组织学习教育计划,对党员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严格监督、严格把控。特别要通过早学一小步、多学一刻钟率先垂范,增强领导本领,积极将第一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到实处。

      落实帮带群众责任,使党史学习“全面覆盖”。“不知过去,无以图未来”。党史学习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党员的政治提升任务,更是我党在向学习型社会发展过程中开展的一项全民性学习。

      谢谢大家!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篇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各项政策理论,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从红船中走出,从一个50多人的小党发展壮大到现在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是靠什么将这么多党员凝聚在一起呢,答案就是靠着坚定的信仰。共产党人真正成其为共产党人,干成一番属于共产党人的事业,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指引和支撑。“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正是因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成就了党的历史上无数的英雄模范。

      坚定理想信念可养浩然之气。“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对于广大干部来说,要想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就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能够真正发挥出共产党员的政治品质,抵制住歪风邪气的侵袭。要有共产党员的涵养,做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行稳致远。“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四川有个寓言小故事,讲的是一穷一富两个和尚都要到南海,而南海距离四川路途遥远,富和尚在打造船,穷和尚徒步前往,过了一年穷和尚回来了,而富和尚的船还在造。这说明志存高远的人,再遥远的地方也能达到,而这不一定与物质有关。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行稳致远就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将人生路走好走实。

    2022年党史微党课讲稿篇12

      共产党员要有纪律。自觉参加党组织的活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自觉服从党的纪律约束,这是党员有没有觉悟的实际体现。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法院党史教育党课讲稿。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自觉涵养廉洁文化,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将新时代廉洁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刚才,大家一同观看了腐败案件警示教育片,接受了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下面,结合这次警示教育,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剖析原因,切实做到警钟长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纵观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虽然违纪违法形式各有不同,但深入分析,这些案件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是理想信念不坚定、纪律规矩意识淡漠、权力监督缺失、自身要求不严格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我们必须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深刻剖析原因无外乎以下几条。

      (一)理想信念动摇必然滑向腐败深渊。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总开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如果丢失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者,最后意志消沉,奉行及时行乐的认识哲学,甚至产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想法,把当干部作为一种谋取私利、巧取豪夺的手段。

      (二)违规行使权力必然难逃纪法严惩。遵守党纪国法是为官从政的“底线”。党纪国法是无情的。案件的教训足以说明,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你职务有多高、权力有多大,无论你曾经从事或者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都会受到严厉惩处。

      (三)拒绝接受监督必然小错拖成大祸。能否正确对待监督,是检验干部是否德才兼备的试金石,也是衡量一名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标准。权力不受监督,必将导致腐败,干部拒绝监督,迟早要出问题。全市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这不仅是坚强党性的表现,也是对自身最大地保护。只有自觉接受监督,才能做到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四是滥用手中权力必将自取灭亡。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才不会在这上面犯错误。

      五是欲望贪婪无度必然身败名裂。人总是有欲望的,如果不自我抑制就会无限膨胀,由起初的不安,到为所欲为,明知早晚会东窗事发,却以“下不为例”的侥幸心理来宽慰自己,忘记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古训。陷入腐败深渊的干部,多数是从不能洁身自好开始的。

      二、汲取案件教训,切实做到严格自律

      有些干部,总以为“腐败”离自己还有一段距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警示教育片时心不在焉,出门就将狱中之人的“体会”忘记得一干二尽,把自己置身事外,难免不出问题。

      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这些案件中汲取教训,深刻认识到干部与腐败分子之间,并没有天然屏障,稍有放松、懈怠,就有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要牢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忠言,切实把入狱干部的“后悔药”当成了观看者心中的良药,深入到自己的灵魂深处,落实到行动上,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一日三省、自警自励。

      一要正确对待权力。权力是一种责任。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考虑后事过多,导致工作没有锐气,班子没有活力,这是责任心不强的表现。作为党员干部,要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群众负责,在任一天就要负责一天。权力是群众给予的信任,是组织交付的重托。权力越大,职务越高,应尽的义务也就越多,需要奉献和付出的也就越多。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权力与奉献的关系,不能只片面地强调自己的付出和奉献,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忘乎所以,不能因为为发展做了一点点贡献就要让组织给予回报,不能因为为百姓做了点事情就要让群众感恩戴德,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力既可以成为为群众服务的工具,也可以成为谋取私利的手段;既可以促使人奋发努力,也可以诱发人腐化堕落。大家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是从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的,无论你做了什么事,别人都有可能会知道。因此,大家一定要牢记:掌权要作为,用权需谨慎,决不能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弄权心态,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如果随心所欲,也许一时半会不会出问题,但麻烦迟早会找上门来的,到那个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二要正确对待金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各种各样的挣钱机会,党员干部绝不能不讲规矩,乱了阵脚,必须要坚持政策标准,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行事;要坚持道德标准,绝不能唯利是图。平稳的生活、社会给予的荣誉、细水长流的收入,就是对党员干部奉公守法的最好回报。“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良田万亩,日食三餐”,意思就是说,房子再大也只能睡一张床,钱再多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它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金钱,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花钱不能没有节制,能够节省的要节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让钱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能赚钱是真本领,会花钱则是大智慧。虽然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我们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民生支出的需求很大,我们必须要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最有意义的事情。

      三要正确对待法纪。

      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从政底线,党纪国法是不能逾越的红线。法纪对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带电的高压线,绝不可越雷池半步。大家一定要强化纪律观念、组织观念,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努力形成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要坚决克服怕出错、不求新的思维定势,善于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寻求工作的突破,努力使各项工作都有新起色、新变化。

      四要正确对待工作。有的干部将“你的”“我的”分得十分清楚,工作还没做,就先张口要钱、要人、要政策,对已经明确的工作讨价还价。在这里我要澄清一个观点,我们的工作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岗位没有肥瘦轻重之别,引导广大干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困难挑战面前,回避矛盾就是失职。当前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问题、瓶颈日益凸显。要切实增强攻坚克难的意识,尤其是在一些大事、难事、要事、急事上,要有“亮剑”的精神,敢于迎难而上,不辜负上级的期望和群众的重托。

      五要正确对待生活。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生活,就等于有了犯错误的通行证。因此,大家都要认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上是不是存有问题,是不是不拘小节,年深日久小节会不会铸成大错。大家要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增强进取意识,强化责任担当,要多在工作上出成绩,少在生活上比待遇,多在工作上超标准,少在生活上讲享受;要以脚踏实地、敬业奉献的精神,在创造一流的业绩中体现自身价值。学会简单地生活,养成朴素的生活方式,不讲排场,不比派头,不好面子,不摆阔气,确保自觉始终行进在正确的人生航向上。生活情趣反映着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关系着事业的发展,体现着人品和官德。大家一定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要在工作之余,多读书学习,多锻炼身体,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要倍加珍惜现在拥有的宝贵时间、机遇和舞台,尽职尽责,为事业而拼搏。

      六是正确对待亲友。有的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把握不住原则,对家属一味迁就,对子女过分溺爱,与朋友相互利用,和故旧进行权钱交易,最终换来的只能是失望悔恨,甚至是牢狱之灾。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要加强教育,使他们树立普通人的心态和作风,不耍特权,坚决防止他们打着自己的旗号或利用自己的影响谋取私利。要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防止利益甚至铜臭渗透到友谊中,使友谊变质;要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不断净化自己的朋友圈。坚持立场,是非清楚,警惕被拉拢、被同化、被腐蚀。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做到清正廉洁

      (一)强化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我们要以典型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切实筑牢思想防线。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握精髓,领会实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坚持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在大是大非上头脑清醒、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廉洁是底线,做到是应该的,更是必须的。要算明白账,干部一旦贪污.腐败,无论是算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还是算亲情账、健康账、自由账,都得不偿失。要摆正心态,做到谨慎用权、堂堂正正,不能既想着当官,又想着发财。要防微杜渐,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赢得口碑,树立形象。

      (二)健全完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已建立了不少好的制度,但是很多的制度,还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下步,既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更要加强责任追究,决不能使制度成为稻草人、纸老虎。要抓住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这个关键环节,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有关规定,着力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真正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纪受追究”的原则,严格执行党员干部问责规定,加大明查暗访力度,严肃查纠政令不畅、执行制度不严、工作纪律松懈、办事推诿扯皮、服务态度恶劣等突出问题,真正发挥制度的约束力。

      (三)增强监督实效。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和完善谈心谈话制度,自己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完善监督措施,健全监督体系,努力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真心接受群众监督。纵深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公开权力清单,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惩治预防腐败。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切实让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廉政教育、诫勉谈话等机制,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小毛病发展成大疾病,这是对干部的最大爱护。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例外,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让一切腐败分子和腐败问题无处藏身,让每一个干部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健全案件剖析机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堵塞漏洞,真正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同志们,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要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廉洁自律,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这是党和人民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组织重托、群众信任和职责使命,履职尽责、珍惜岗位,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持续奋力前行。

    相关热词搜索:党课讲稿党史党史党课讲稿2021年ppt2021年最新微党课讲稿2020年微党课讲稿ppt党史 微党课讲稿微党课讲稿党史2020年2021年学党史微党课讲稿2021年学党史微党课讲稿ppt2021年最新微党课讲稿ppt2021年微党课讲稿ppt2020党史党课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