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湘绣的历史渊源(上)] 湘绣的历史

    [湘绣的历史渊源(上)] 湘绣的历史

    时间:2019-02-27 05:40: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湘绣的历史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悠久的物质文化史紧密相连,她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相互交流,不继创新,适应生活及市场的需要,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技艺体系;也随着时代的兴衰,经历了艰难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湘绣的起始年代
      
      湘绣是中国刺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代表。中国刺绣工艺史的载体,就是一部材料史,据《皇图要览》记载:“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在新石器代时,即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就开始出现了养蚕缫丝织帛。刺绣要以纹样和色彩为蓝本,因此,《周礼考工记》的“五彩备,谓之绣”,就将刺绣和形象的描画剪纸结合起来。《诗经》中的《唐风》所载“素衣朱绣”、《秦风》所载“敝衣绣裳”、《左传》中的“衣必文绣”,都说明古代中国刺绣的盛行。
      1958年在湖南长沙烈士公园工地出土的战国木廓墓中的两件绣花绢残片,佐证湖南刺绣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田自秉教授在所著的《中国染织史》中指出:“湘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末年,最为晚出。但自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绢地长寿绣’、‘绢地乘云绣’、‘罗绮地信期绣’等精美汉代刺绣后,对于它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湘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
      湖南民间妇女很早就普遍从事刺绣。据清嘉庆庚年(侣10年)《长沙县志》卷十四“风俗”条载:“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绩者少”。又光绪丁丑(1877年)《善化县志》(含长沙市西南,望城县)卷十六“风俗”条载:“省会刺绣者多,乡村习纺续者众”。这是长沙县现存方志中,两条内容相近而仅有的关于刺绣的记载。可知在1810年到1877年之间,湖南的刺绣原只限于自绣自用,美化自己的生活。因此,大约在光绪丁丑(1877年)以前,湖南还没有“湘绣”丹凤朝阴黼黻(补子)清末这个专门的称谓。1877年到1887年时,一般官员的服饰,则全由外省输入,尤其是清政府结束了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湖南湘军中产生了不少新贵官员,需用大量黼黻品级的刺绣品装饰身份所需,固而在湖南很早也就有了绣庄的设立。这些绣庄的业务,专以运销苏绣、粤绣产品为主。据湖南近代著名社会史料汇集人徐崇之在《泸凄羁居记》所述:“吾湘旧时绣店,亦题‘顾绣’,莫知所从来”,“上海顾绣始于顾氏,顾即顾名世之闺阁妇人,刺绣人物,气韵生动,字亦有法”,“长沙光绪末叶,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绣象今复见之湘工,且流播海外,非顾氏所能几矣”。这里在光绪末年首次较为完整地提出和记述了“湘绣”的概念及衍变过程。
      湘绣技艺起始年代,时间当在1878年(清光绪戊寅)到1898(光绪戊戌)之间,是在湖南民间自绣自用的刺绣基础上,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下,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开始受到顾绣的启发和影响,有独立的创稿、染丝线和自绣自销的绣庄,也不沿用“顾绣”之名,而“湘绣”创始的名称,也是在这个时候才见称于世。
      
      二、湘绣的发源地
      
      “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绩者少”。湘绣的最初是在都市流通市场的需求和文人绘画的不断参与下应运而生的,而在长沙城区,绣庄的设立和湘绣技艺的发展,促使农村和城镇妇女从事刺绣者增多。发源地在长沙东乡的袁家冲、沙坪,浏阳门外的东山、圭塘,河西的渔湾市、蝾湾市、三叉矶,宁乡的朱石桥。
      在1884年(光绪甲午)前后,到辛亥革命时期,已发展到两千多人。因袁魏氏在袁家冲及邻近的沙坪传授徒弟一百余人,发展至今,已逾百年,沙坪还是湘绣的生产加工中心。为此,在1995年,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活动组委会正式授予湖南省长沙县沙坪乡(今为开福区捞刀河镇沙坪乡)为“中国湘绣之乡”的称号。2003年,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特发湘绣《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确立沙坪乡为湘绣的主要发源地。
      
      三、湘绣创始人及其事迹
      
      湘绣最初发源于一些民间家庭妇女的劳作。在清代末叶,湘绣在逐渐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的过程中,广泛吸收中国其他绣种的优点,出现了具有开拓和创造精神的杰出绣工代表胡莲仙、魏氏、李仪徽等。经过她们长期辛勤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始对传统的刺绣方法进行改革变化,于是奠定了湘绣的基础。又由于她们将自己摸索的经验、技巧,忠实地传授给别人,使之逐渐扩大,提高,增加了湘绣的技艺价值、实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为湘绣在清代后期逐渐形成独特风格,奠定了基础。
      胡莲仙,祖籍安徽,生于1832年(清道光壬寅)。她的父亲在江苏各县做官,她少时长期住在江苏吴县。她很早就学会了刺绣,也能绘画。她在二十岁时,与湖南湘阴人吴健生结婚,回到湘阴。中年寡居,家中没有土地,遗下四子一女,生活困难,她便尝试着以刺绣手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最初她是将绣品托亲友从湘阴带到长沙出售,但所托之人,欺侮她没有人手,不是亏损了路费,就是说绣品勉强叫人家受了,没有取回货款。她为了生活,并不因此放弃她所擅长的刺绣劳作,反而精益求精,对刺绣的绣法、取材,做了若干改进。
      1878年(光绪戊寅),她为了推销绣品,全家迁到长沙。有人介绍她一度到曾国藩家中专教妇女绣花,但她受不了那些娇贵的夫人小姐的约束,不久就离开了曾家。次年在长沙天鹅塘一偏僻处,租了一问破烂房屋,门前贴着红字纸书“绣花吴寓”,接受别人订货。
      天鹅塘在长沙南郊,当时没有人去过问,她又移居长沙尚德街位列三台处,屋前改挂木牌“彩霞吴莲仙女红”,可是上门买她的绣品仍然很少。她这时只好改在晚问刺绣,白天将绣品放置在一只拜盒内,携着挨家挨户去推销。
      由于她经常与购买她绣品的群众接近,虚心询问群众意见,逐渐摸清了群众的需要和喜爱,找到了群众对刺绣艺术的欣赏习-惯,朝着艺术和实用相结合的努力方向,进行改进和创新。这样,她的绣品趋于供不应求。
      她精湛的手艺一天天传开了,单靠她自己一双手在灯下制作,无法满足顾主的需要。她便邀约了许多街坊上贫穷的妇女,同时也带一些徒弟,将自己的技艺耐心地传授给别人。她自己不仅会绣,而且又会绘画和剪制绣稿,这些绣稿和绣品都是她智慧的创造,为湘绣开辟了道路,奠定了湘绣在实用和艺术上的基础。
      1898年,她的儿子汉臣、勋臣,在长沙司门口开设了第一家销售自绣品的“吴彩霞绣坊”(后改称为绣庄,又曾改为公司),绣品都是她徒弟的制作,“湘绣”之名,这个时候才逐渐为外间知道。她在绣坊设立的翌年,就逝世了,(1899年)享年68岁。她的坟墓在今长沙市北郊新码头史家港侧面。
      胡莲仙的朋友魏氏,同为奠定湘绣基础并使之在农村传艺推广的人。
      魏氏,不知其名,湖南长沙人。1842年(清道光壬寅)生于袁家冲。她的丈夫袁理安,是一个贫穷的农民,便到长沙城里他亲戚所开的绸布庄里做学徒。当时的绣庄,以运销 黼黻为主要业务,因此魏氏得有机会看到她丈夫带回家的一对黼黻,亦称朴子。她好玩似的学着刺绣,偶由理安拿到城里托售,居然很快就卖了出去,她以后便接着不断地绣制黼黻,作为家庭生活补助。她当时每三天可以绣成一对黼黻,售价银元元,每元可以买谷子一石。她的成就,刺激了袁家冲一带农村妇女,也纷纷跟她学绣黼黻。这是1884年(光绪甲午)前后的事了。
      当时黼黻虽然为贵族官员所需,但是外省进货太多,加之一些是粗制滥造的作品,销路就慢慢停滞了。1886年(光绪丁亥)魏氏打听到胡莲仙的绣花生意很好,一般妇女都称道胡莲仙的手艺,她便进城去访问胡莲仙,并索取稿样绣花,两人因为技术和传授推广上的结合,很快成为了交住密切的朋友。
      1899年(光绪)魏氏的儿子袁瑾荪,在长沙八角亭开设“锦云绣馆”,为湘绣开创新的局面而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她先后在长沙东乡的袁家冲及邻近的沙坪传授徒弟一百多人,以后又扩展到河西的渔湾市、渫湾市、三叉矶一带。尤以袁家冲一地,不论新老绣工,没有不知道她们创业之祖魏氏的。
      她逝世于1914年,享年74岁。仪徽,湖南平江人,生于1854年(光绪),又名李厚芑,幼年读过诗书,常习字画。也学过刺绣,成年后,嫁给长沙东乡关山嘴闵家老屋一闵姓男人。婚后不久,夫死,无子,便过继了一个侄子作为儿子,一同回平江娘家,后借住叔祖父家的“超园”中。叔祖父李次青,是清末的大土绅。其儿女甚多,都能做诗画画写文章。超园有藏书室,内藏各种名画诗书,她常得以研习临画。她将一幅《雪松图》勾蒙于绢缎之上,因少时学过分层着色的刺绣方法,为了如实表现画面的效果,细细琢磨,慢慢悟出新法。她将刺绣绒丝线分了又分,以至分得比头发丝还细,再行刺绣。在需要交换颜色的地方又留出空隙,用长短不齐的针脚,将不同颜色和色级的丝线搭配,一针一针掺绣进去,终于比照画面,将画完整绣出。李次青家人看了,莫不叫好。以后,她又用此法绣了几幅画,使技艺更趋熟练。
      不久,李次青六女李君穆出嫁到湘阴郭家,郭家世为仕宦大家。当时婚姻尚排场,新娘出嫁,尤其要预备不少针线活如荷包、手帕、鞋子、枕头之类,上面绣花,以便新娘去男家时散发。这项任务便由李仪徽操办,她组织些妇女,尝试用新法刺绣。郭家的贺客和亲眷分得礼物,都很惊奇。后来,将绣制出产品拿到外面销售。
      李仪徽的掺针绣法及其事迹,现在只能从一些口头传说和相当有限的回忆文章中略知,但是,湘绣初创时期,为表现文人绘画作品,她是早期湘绣掺针绣法的开拓者。
      她逝世于1928年,享年74岁。
      
      四、湘绣技艺体系形成与相关传承人
      
      湘绣的风格及技艺体系的形成,是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绣制材料的更新和为充分表现作品题材的需要而不断创新刺绣针法的过程中完成的。同时,通过艺术和技术的不断交流,经过历代绣工和画师的共同努力。经初创、发展、全盛的三个不同阶段,逐步完善了湘绣独立的风格与技艺体系。
      湘绣在1898年(光绪戊戌)到1911年(宣统辛亥)之间为初创时期。著名艺人胡莲仙、魏氏在长沙设立自产自销的绣庄并传授和推广湘绣技艺。李仪徽使用和改进了掺针绣法,为湘绣的形成做出了基础性贡献。后来主要是不断有著名文人画家忠诚地和绣工密切合作,促使湘绣风格的凸显和技艺体系的初步形成。,最早对湘绣有过很大贡献的画家是杨世焯先生。
      杨世焯,男,字季堂,生于1842年,湖南宁乡人(属长沙市辖),他青年时曾师从湘潭著名画家尹和伯学习水墨画,造诣甚高,尤工花乌人物。
      他是当时文人中难得的重视民间艺术的画家,在四十岁左右,就以卓越的眼光、真挚的感情,热爱民间艺术,他对家乡原生态的春灯戏(即花鼓戏)曾予以大力保护和提倡,保存了这一民间戏种。他对湖南木雕艺术,也曾有过很大的贡献。
      杨世焯晚年着重于湘绣艺术的创新和改进。据《宁乡县志故事篇》卷五八载:“世焯工绘花乌草虫,晚年问尝作画稿,教人刺绣,得其传者,肖妙入神,绣像尤工。湘绣之名驰中外,实世焯倡之。”又据《宁乡县志工艺编》卷一0五载:“湘绣与顾绣争雄,大抵宁乡女工之成绩。先是光绪间麻山杨蔚青妻肖氏学画于其族人世焯,所绣山水、人物、花草、翎毛、走兽,其物则采帏、桌围、椅披、戏衣、袈裟之类,精妙绝伦,一时有‘神针’之誉,虽江苏沈寿不之过也。”
      杨世焯在1898年从宁乡来到长沙,看见有人绣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时绣工刺绣感到最困难的是缺乏图样稿本、于是他一连几个月到绣坊去考察刺绣情况,并虚心向绣工们学绣,先后绘制了许多稿本,有些是他自己的创作,有些是古代绘画的摹本,供绣工们用水粉勾脱到绢缎上去付绣。由于他的努力,丰富了湘绣的题材内容,同时把中国画移植到刺绣上面去了。杨世焯自己也曾一度在宁乡县城及长沙渫湾市开设绣坊,因为不善经营,不久就结束了。但他培养了许多绣工,不但教授绘画的造型,讲解颜色的浓淡变化,他还创作了多种绣法,提高了湘绣的艺术技巧,在宁乡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绣工,后来这些绣工为了销售绣品的方便,大部分都迁到长沙,宁乡反而绝传了。
      杨世焯晚年生活贫困,一直在长沙为各绣庄画绣稿。他于1911年7月去逝,享年69岁。
      肖咏霞,女,生卒不详,宁乡麻山杨蔚青之妻肖氏,是杨世焯多年培养出来的最著名的绣工。湘绣一度以人像著称,也是从她开始的。她当时创造的一种绣人像针法,绣工俗称“开脸子绣”,亦称“开针”。其法是以面部鼻梁为中心,按照肌肉组织趋向,一针一针铺开绣去的。这种绣法,其优点是可以借丝绒的纤细、颜色的深浅,更真切地将所要表现的主题刻画出来。这一针法,为当时湘绣所特擅。她先后曾在宁乡、长沙、衡阳等地传授很多弟子,在湘绣的传承方面,有很大的成绩。
      杨佩珍,女,生于1887年,湖南宁乡人,是杨世焯的堂孙女,18岁师从杨世焯学习刺绣,擅长刺绣人物肖像。1933年她刺绣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肖像,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展览会”上获得极高的赞赏。
      吴镜蓉,女,生于1878年,祖籍湘阴人,为胡莲仙之女。自幼学绣。吴彩霞绣坊设立后,曾由她担任绣件收发,绣坊收发是一件重要工作,实际负有指导绣工的责任。因为发出绣件时要选择绣工擅长和适宜绣某一类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知人善任鉴别能力;收回绣品时审查(验质)绣工粗细。指出缺点,加以修改,必须具有技艺上的修养。她由于在工作中所见别人作品最多,因此她自己的绣品能溶冶众长,而常有别出心裁之作。她曾发明绣制水墨画肖像的方法,在刺绣上充分发挥线条的作用,为一般绣工所不及。她的绣品在参加巴拿马赛会中被评为最佳,但不多传。1956年时已77岁,移居北京后仍在继续从事刺绣。
      龙壬珠,女,生卒不详,长沙西乡人,最擅长绣制极为 细致的装饰’陛图案纹样。据说曾在大小不过方寸的香袋(端午节小孩配带的)上绘绣戏文故事,仔细辨认,其人物动作栩栩如生,当时长沙称其为“龙绣”,争相一求,极为珍重,并有别于绣坊所制。程颂万题《龙女绝绣》诗序云:“予初闻龙绣之名,以为即近日坊间所绣五彩云龙也,近始知为善化琴齐观察之女壬珠、寅珠所绣,其绣玩赏之品,人物大小,不过分许,体态有神、呼之欲出,叹为绝技。”
      龙寅珠为壬珠之妹。两人当时有合作绣品,曾参加南洋劝业会展出,获得好评。
      柳敏姑,女,生卒不详,长沙东乡沙坪人。她所绣多是些日常生活用品,如小孩鞋帽围兜之类,式样新巧,尤擅长绘制蝴蝶。有人见到她所绣百蝶图,是黑缎质地的白色粉蝶,姿态各有不同。她晚年专剪制蝴蝶鞋样,有数百种之多,由卖针线的“鼓郎”批发到城里及长沙四乡发卖,家庭妇女争相购用。当地有俗语云:“张埃鼬麻线,柳敏姑鞋面。”由此可见她的手艺在群众中建立了极高的信誉。
      喻梅仙,女,生卒不详,长沙东乡东山人。她刺绣不用稿本,因此,不为绣坊画工成稿所拘束。承接绣坊订货而拒用绣稿,在当时实为创例,这也说明了她有创造天分。她的作品据说都是她生活中熟悉的景物和花草,当地有俗语说:“千真万真,抵不过喻娱母也的真。”“真”实为“针”的谐音,可见其绣品的技艺高超。又据老年绣工说:她主要是会运用掺针绣法,因此当地般绣工的制作,常常请她修改,经她加上几针,所绣的形象就特别生动了。她在民国初年,迁到城内居住,不再刺绣,专为绣庄画稿。
      黄氏,女,生卒不详,长沙东乡东山人。首创绣制大幅水墨山水,后来又组织多人集体刺绣,专承接绣庄大幅作品。
      这一初创时期国内社会相对稳定,长沙城内已有的吴彩霞、锦云、锦霞等数家自绣自销的绣坊得到巩固;以杨世焯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参与合作,不但创作了大量绣稿,培养了一批画绣均能的技艺高超的绣工;出现了以肖咏霞以绣人像著称的“开脸子绣”针法;吴镜蓉发明了绣制水墨画肖像的方法,在刺绣上充分发挥线条的作用:龙壬珠在小件日用品装饰上,技艺达到极致而被誉为“龙绣”;喻梅仙创造了湘绣不用蓝本,真正“以针当笔,以线为色”的技艺高度;黄氏开创组织多人同时绣制大幅水墨山水的湘绣先河。
      湘绣在这一时期,从表现形式、题材内容、针法创新、技艺合一到大幅作品的产生都完成了开拓性的铺垫。
      湘绣在1911年(宣统辛亥)到1949(新中国成立)年为定型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状况是内忧外患,处于极不稳定的过渡发展阶段。绣庄虽在增加,销售区域已在扩大,使许多民间手工艺的画工改行进入绣庄工作,他们和绣工们生活在起,对湘绣工具的使用以及上稿、施针、用线、染色等方面,都摸清了一定程序,使湘绣有较为统一的刺绣方法。推动这一发展的画师以陈登瀛、朱恒、吴琨、廖凯、陈英、齐瑶等人最为知名。
      陈登瀛,男,(生卒不详),湖南湘乡人,出生贫寒,擅长水墨画山水和肖像。清末曾在吴彩霞绣坊接替杨世焯担任画师。经他设计的肖像,只需根据一个面影,便能揣摩出对象的身份性格,将对象的整个神情表现出来。、他最著名的绣稿,是为辛亥革命湖南首义的领导人物焦达峰和陈作新绣制的巨幅五彩肖像。
      朱恒,男,字树芝(生卒不详),湖南长沙人。幼年在铜官陶器店做学徒,专绘彩陶,清末改行绘制绣稿,他所画绣稿,在构思时就替绣工们作了打算,易于配色着丝,为绣工们乐用。他创造了多种染丝的方法,丰富了湘绣的色彩水墨画间以西洋颜色染丝上绣,也是由他开始运用到湘绣上来的。他又发明了梨木版套印上稿的方法,为增加湘绣产量起了一定的作用。
      廖凯,男,生卒不详,字炳望,湖南长沙人。幼年曾在瓷器作坊专画瓷坯,后师从陈登瀛学画肖像,改行绘制绣稿,活动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他着重绘制椅垫,台布、围巾、衣饰、镫帏、茶托等创新的装饰日用品。对染丝色彩也非常注意,经他设计的绣品,有施针七道,施线达到十五道。对于劈丝方法,他的发明尤多,刺绣技艺的提高使绣品更平薄细致了。
      陈英,男,生卒不详,字陡生,浙江海宁人,生长于长沙。他原在湖南醴陵窑业试验场学画瓷坯,毕业后曾担任瓷场画师。1915年后改行专画绣稿。他吸收西方绘画优点,运用明暗光线,绘制彩色稿,创稿极多,对扩大湘绣品种也有很大的贡献。
      除以上画师外,彭年、文谷槐、黎羲、粟子希等均工花鸟,亦负盛名,对湘绣有所贡献。
      这个时期,绣工太多,不胜记述。代表性的优秀绣工,有廖家惠(原名桂芳)、肖玉珍、邹光华、闵慧卿、许五姐、齐家伟、肖二贞、唐佩珊等,他们均在绣制人物肖像、服饰技艺上成就卓著。
      湘绣发展到这一时期,在上稿、临绷、拈针、选色、用线、刺绣的基本针法上已形成了一整套定型的使用工具和刺绣方法。这是众多画师和绣工们几十年来长期实践、集体创造和总结出来的,为经后湘绣的进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湘绣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间从恢复走向全盛。特别是1972年到1992年这20年间为湘绣技艺风格形成的顶峰时期,一批著名老艺人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特别是美术高等专业院校毕业生的进入,使画稿设计丰富多彩;在掺针的基础上创造发明湘绣独有的品牌针法――“�毛针法”;双面全异绣的出现使湘绣技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推动这一时期湘绣技艺的创新、完善和形成完整体系的代表性著名传承艺人有:
      廖家惠(1898-1957)女,湖南长沙人。8岁随母学习刺绣,13岁进锦华丽绣庄学习刺绣,对山水、花乌、走兽题材均有所涉及,极擅长绣人像。20岁时即被任命为湘绣技师。她绣人物,先认真琢磨人物外部特征,尽量从外在的仪态中把握内在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很讲究刺绣程序。绣制肖像往往要用五六道手续刺绣,类似用铅笔素描方法来绣。如第一道用粗线绣,布散针;第二道用细线绣,补空缺;第三道逐步加绣,显阴阳;第四道则填针眼,作光畅;第五道加工修改,最后调整。因而她绣制的人像作品形象逼真、平齐光亮。
      她在民初刺绣的吴佩孚母亲的肖像,绣艺极精巧;解放后,她来到了地方国营红星湘绣厂工作,担任技术指导。1952年由她组织40多位绣工,指导绣制了巨幅湘绣《伟大的会见》(160cm×400cm),赴莫斯科参加“中国工农业展览会”,苏联观众写下观感:“可爱的人民、奇异的手、绝妙的作品”。她绣制的大量作品先后参加西湖博览会、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等,为湘绣赢得了荣誉。她正是以自己的才智和卓越技艺,为恢复期的湘绣发展做出了贡献,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
      余振辉(1913-1984)女,湖南长沙人。13岁开始跟姐姐学绣狮虎。狮虎是湘绣的传统名牌产品,早在1931年的“西湖博览会”上,湘绣《老虎》绣屏被评为最佳绣品,至今盛名不衰。解放前,余振辉的姐姐系槊槊人,终生末嫁,因其是湘绣行业中绣虎最有名的艺人,曾受聘于朱八爷的绣庄, 带其妹专门研习老虎的绣法。历经湘绣艺人的实践探索,在传统的掺针基础上,不断创新了一种特殊的已趋成熟的绣虎针法。1963年12月,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刺绣研究室的余振辉带领徒弟周金秀、刘爱云及画师邵春林,选择在长沙县湘绣厂举办培训班,研究、总结、剖释其每一步骤的刺绣方法、要领。邵春林画师采用文字和图解式作了近万字的详细记录。回到研究室后,该记录稿本经同室画虎名师李云青亲笔修改,并定名为“�毛针”绣法,由余振辉总结完善而成。
      “�毛针”绣法的独特之处是:粗线铺底,细线混色,用线粗细结合,疏密有致地层层加绣,按动物的毛路特征,施针极有规律,又很灵活。如绣虎中占70%以上的虎黄色部位,主要采用这种“�毛针”针法;其他部位如颌下、胸腹等浅色、白色毛的刺绣针法,必须与“�毛针”法既相协调又能恰到好处地区别表现不同质感。此法生动地表现虎毛的光泽,具有软中见挺、色彩异常丰富的艺术效果。
      余振辉半个多世纪的刺绣生涯,绣了无数的湘绣狮虎,到晚年,自己一只眼睛完全失明,但其针法代代相传。
      李云青(1904-1965)男,别号兰溪居士,湖南长沙人。1927年大革命高潮中曾参加农民运动,并一度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来当小学教师。20世纪30年代,师从湘绣著名画师朱树芝学画,40年代进入万源绣庄从事湘绣设计。
      他设计的湘绣画稿尤以其工艺特性见长,非常适合刺绣。湘绣有一种行销的线条山水,以浓墨勾勒线条,然后沿线条皴擦润染,分出明暗,形成块面,最后施以重彩。刺绣时,只绣线条,故比较省工,是湘绣大批量产品之一。他创作的线条山水,结构清晰,古朴流畅,重施浓彩,线条与画面协调。他是一位画虎大师,设计过大量老虎绣稿,因而人称“老虎二爹”。
      湘绣最先以中国画为蓝本,也就必然把中国画组成部分的诗、书而一起带入湘绣。随着湘绣生产规模的扩大,湘绣题诗也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明确。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产生了湘绣自己的诗人。他生性乐观诙谐,喜好品茗,且古文功底极深,于是担当了湘绣题诗的创作工作。数十年来,他创作了湘绣题诗几百首。1965年4月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编印的《湘绣题句汇抄》中,就有340首由他创作,另附散句约100条,内容囊括了几乎所有的湘绣题材,如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各类。
      李凯云(1903-1993)男,湖南长沙人。他20世纪20年代进长沙李豫章湘绣铺做学徒,苦练《芥子园画谱》打下了深厚的白描功底。1928年,他转到了广华绣庄,从事各种湘绣日用品设计,如堂彩、椅披、帐帘、门帘、庙宇神袍、僧道法衣、喜庆桌围、喜轿轿衣、戏装幕布等。他还为“奉安大典”设计了孙中山先生移灵的棺罩。在20世纪50~60年代,在湘绣传统日用品基础上,他大胆创新,设计了百花、百鸟、百鱼、百蝶、百子被面,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长期畅销不衰,成为湘绣定型名牌产品,创立出湘绣日用品的代表风格。
      他在晚年,自己潜心总结湘绣画稿的创作经验,按统一规格,一张张地勾画出白描花卉稿以留存于世。他用了几年时问,共画36本稿本,包括牡丹、月季、芙蓉、菊花、百花等,每本100多张,是珍贵的白描花卉教材和湘绣设计的参考资料。
      他以50多年设计湘绣日用品的经历,逐步形成了湘绣在日用品中独具风格的品牌。从而他成为近代湘绣史上日用品创新设计的杰出艺人。他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杨应修(1912-1993)男,字可宾,号慎斋,湖南宁乡人。他幼年习画,20岁入绣庄学徒,并拜著名画家刘松斋为师学艺。1949年后,他第个进入地方国营红星湘绣厂任画师,并组织起绘画设计室。1958年应邀到北京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大会。同年他在北京参加首都十大建筑中的湘绣画稿征集和创作,将中国画写意作品直接移于湘绣画稿,改变了以往湘绣花鸟以工笔为主的特色,使湘绣增加了新的品种。20世纪60年代,他创作大写意巨幅绣稿《墨竹》,精心绣制后,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
      文化大革命中,杨应修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遭到批斗。1969年,他被迫离开朝夕相伴的画案,下放进入“牛棚”劳动。1973年,他告别“牛棚”,重新为湘绣挥笔创稿作画。
      20世纪70年代后,他与湘绣的其他画家一道,每年都曾走出画室,深八生活,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几乎踏遍祖国的名山大川。1977年,分别创作了绣稿《猛虎》(280cm×130cm)和巨幅绣稿《大治之年春满园》,绣品在1978年2月北京举行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上获好评。1979年8月,杨应修被国家首批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1981年,他创作了《雄狮》绣稿,其绣品于1982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并于1985年选进中国工艺美术馆作为国家珍品收藏。他创作的《洞庭情趣》(400cmxlOOcm)写意画稿,是绣在透明尼龙纱上的大型双面绣,作品取材于湖南洞庭湖滨的莲湖野鸭,1984年初秋,这幅清香飘逸、淡雅宜人的双面绣,当年由国家主席李先念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罗马尼亚以祝贺国庆。1985年绣的第二幅《洞庭情趣》,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
      杨应修近六十年从事湘绣画稿的创作设计,对于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及书法题款均有很高的造诣,他学习继承传统,更重于创新,形成自己苍劲浑朴的艺术风格。他创作了数以干计的绣稿,绝大部分成为湘绣的精品,尤其是创作的狮虎、走兽题材及翎毛、花卉,至今仍是湘绣的传统品牌。他是将中国绘画与湘绣技艺高度融合的国内著名书画家和工艺美术大师,为湘绣艺术体系的形成和传承发展湘绣艺术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杨应修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
      黄淬锋(1939-2006)男,广东省潮州市人。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5年分配到湖南省湘绣厂从事绘画创作设计。1968年调入湖南毛主席革命纪念地清水塘、韶山从事革命题材的绘画创作。1978年回到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成为湘绣画稿的主创人员。1983年至1987年任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曾任湖南省政协委员。1989年获国家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艺术院校培养而进入传统湘绣创作设计的首批高素质大学生之一。其家属为从事湘绣刺绣技艺的家庭传承人。他长期从事湘绣绘画设计与技艺研究工作,尤其在乱针绣和双面全异绣等领域有深入的探究和创新。他绘画设计的双面全异绣《杨贵妃》、《望月》、《花木兰》、《绿肥红瘦――李清照词意》等作品,都成为湘绣史上的经典之作。1981年创作的双面绣《杨玉环》,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会”的展品,送往加拿大等国展出,《人民日报》等报刊将该作品誉为“超级绣品”。1986年创作设计的双面绣《望月》,选人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成为国家级珍品收藏。1995年至1998年创作设计双面全异绣《花木兰》、《西施》、 《易安词意》、《虎头》等~大批湘绣经典的传世之作,均被国内外博物馆珍藏。在任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所长期间,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创作设计和刺绣人才,组建了综合工艺研究室,指导创研了如《唐人打马球》、《九龙飞腾》、《战国编钟舞》等大型创新技艺的极具装饰性的经典之作。他热爱民间艺术,亲自到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调研,收集瑶族桃花裙40多件,深入到湘西花垣、保靖土家、苗乡考察,收集土家织锦和苗族服饰绣花,组织完成1986年省经委下达的湘绣传统技艺的挖掘应用研究课题,并指导组织了以下工作:①对湘绣历史与民间绣品的收集整理;②编写湘绣艺人从艺传略13进行了传统名牌产品绣艺总结;④挖掘传统针法运用与创新;⑤《湘绣史话》的写作出版等。1998年组织并指导建立“湖南省湘绣博物馆”。他为湘绣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并为湘绣技艺体系的完善和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周金秀(1932-)女,长沙县北山乡人,出生于湘绣世家。在日本侵华年代里,父亲被日本鬼子炸死,顿时全家的生活就陷入困境,更无钱读书。12岁就随母亲学习刺绣来维持家里生活。每天起五更,睡半夜,常在灰暗的桐油灯下,勤学苦练,技艺进步很快,逐步能承接人物、花鸟、山水、走兽的刺绣画片。解放前后,长沙市的“湘源丽绣庄”、“万源绣庄”、“天华绣庄”、“中美一绣庄”、“锦华绣庄”均在北山乡设立湘绣收发站,她就常年接收发站的各种刺绣产品做,并被选为妇女代表和刺绣联合组长。
      1954年,她进入湖南省地方国营红星湘绣厂工作,后转为湖南省湘绣厂和湖南省湘绣研究所,从此在技术上有了更进步的学习、提高、研究的机会,同时参加十多年的业余夜校学习文化知识。在当时领导的支持下,拜余振辉为师,学习钻研表现狮、虎题材的�毛针法。1959年,车间成立刺绣研究小组,主要研究双面绣针法,并参与挖掘、整理了两套综合性《湘绣针法》样本,作为刺绣教材。1962年,参加广州秋交易会,代表湘绣首次进行现场表演,被誉为“仙手艺人”。1962年至1963年在长沙县湘绣厂、衡阳市湘绣厂的刺绣技术培训班上作指导。其问,她与余振辉老师研制刺绣了湘绣史上最大的巨幅雄狮屏风,用�毛针、交叉针、游针等多种针法完成,使湘绣技艺在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大的突破和提高,得到中外来宾和杨应修老师的高度评价,产品在香港展出时,以高价出售。其后她又将�毛针法运用到孔雀羽毛及各种鸟类羽毛上和人物头发的表现上,达到纯真自然的艺术效果,使�毛针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深得李凯云大师的鼓励和赞扬。1972年,她主要负责刺绣车间的技术指导、产品配色、针法研究及估工验收等工作。
      1979年,她重点研究开发新产品,在双面绣和双面异色绣《狮头》、《金丝猴》的基础上,创研了湘绣第一幅双面全异绣《狮虎》座屏。这幅作品在1980年被评为“四新产品”,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被誉为“超级绣品”。第二幅双面全异绣《狮虎》(邵春林设计),一面是上山虎,另一面是下山狮,在同一薄如蝉丝的透明尼龙绸上刺绣,不论从正反面看去,所表现的狮虎及不同的景物都严合得天衣无缝、针脚无痕,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在美国展览时,以14500美金售出。第三幅双面绣《孔雀老虎》座屏(曾昭泳设计),一面是孔雀,另一面是老虎,这是鸟类和兽类相结合的新创意产品,两面刺绣的针法和表现的色彩均不相同,是一件刺绣难度极高的绣品,该作品没上展台,就被一个国家的王子以高价购走。第四幅双面全异绣《猫》(邵春林设计),一面是睁大双眼似乎在倾听周围动静的猫;另一面是笑眯双眼、张开大嘴、伸出长舌待哺的小猫,在美国展出时,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老教授看后发出“不可思议”的赞叹,并在留言薄上写着“此物只在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多见”的感叹,第五幅双面全异绣《雄鹰》(邵春林设计),一面是特写的雄鹰,另一面是刚长满羽毛的幼鹰,在美国展览会上,观众称赞为“魔术般的艺术”,一位艺术品爱好者以18000美元买下收藏。第六幅双面全异绣《熊猫老虎》座屏(邵春林设计),一面为中国画表现形式的熊猫,另一面为油画表现形式的老虎,中西合璧,熔于一炉,刺绣难度极高。
      20世纪90年代初,她指导并参与刺绣大型双面绣屏风《九龙双寿图》和《群仙祝寿图》,两件绣品均为湘绣历史上最大的双面刺绣。1984年随同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罗马尼亚、1989年至1991年,国家委派她至非洲津巴布韦从事刺绣的授外工作,任专家组长并参与编写了二万多字的《刺绣培训教学大纲》,举办了教学成果展,受到津总统穆加贝的高度赞赏。观众留言誉其为“高师传艺育友情,绣编世界中国风”。
      周金秀在1982年被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当选为湖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同年出席中国轻工业科技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7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89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同年9月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1993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大师”称号,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刘爱云(1938-)女,湖南长沙市人。从小喜欢绣花,十几岁就进了农村社办湘绣厂拜师学艺,刺绣技术进步很快,能熟练地掌握花卉、翎毛、山水的绣制,并担任技术辅导。1958年9月,选调至湖南省湘绣厂从事刺绣工作。在老一辈湘绣艺人的精心指导和刻苦钻研下,能运用各种掺针、乱针、交叉绣技艺,参与绣制《孔雀牡丹》、《百乌朝凤》、《东风吹遍百花开》、巨幅《韶山全景》等大型绣品。1961年11月,被派到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刺绣研究室工作,并任技术组组长,参与挖掘、收集、整理民族民间刺绣针法,将湘绣52种针法刺绣为实物图解的针法样品,供后人参考学习。
      1962年起,她拜著名湘绣老艺人余振辉为师,学习�毛针法,她还得到以画狮虎而著名的杨应修、李云青画师的指教。
      1973年,她运用�毛针、花游针、毛针、绒毛针法相结合绣制了二幅双面绣狮子,突破了传统的用伴游针及简单的掺针方法绣狮子的呆板形象。1981年在杨应修画师的指导下,绣制《雄狮和两个幼狮》、《饮虎》作品,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金杯奖”,并于1985年作为国家级珍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1966年,她在黄淬锋画师的指导下,绣制《毛主席像》并指导20多位绣工绣制《当代英雄》巨幅人物绣屏,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该作品在总结湘绣绣肖像的针法基础上,创新类似素描线条的交叉针法,并以直针横交叉组合,长短穿插,互相掺和达到形象逼真、更富艺术质感的效果。
      1971年,她运用乱针绣法,参与绣制《韶山全景》及著名水彩画家张举义的静物写生系列。1979年担任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刺绣室主任,注重培养接班人,传授技艺,手把手地培养徒弟,如李炳辉、胡利云、余利德、李红玉等一大批技术骨干。1983年,负责指导并亲自参与绣制的《洞庭情趣》(450cm×130cm),是湘绣史上最大的双面异色绣。此绣品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1984年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罗马尼亚。
      1986年9月―1989年5月,她被国家委派到非洲津巴布韦讲学并从事刺绣技艺培训工作,传授技艺,增进友谊。
      1997年,她指导绣制《百鸟朝凤洞庭春色》双面绣作品,系湖南省人民政府赠予香港回归时的高档礼品。2002年以来,亲自指导绣制《张家界》(700cmx400cm)、《岳阳楼》(500cmx400cm)及《毛主席和56个民族》(700cmx300cm)等大型作品,分别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刘爱云于1992年被授予轻工业部“劳动模范”光荣称号;1995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96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7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湘绣著名艺人廖家惠、李云青等在湘绣处于新日时代的转换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余振辉总结完善了湘绣独有的品牌针法――�毛针绣法;李凯云、杨应修、黄淬锋、周金秀、刘爱云五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代表湘绣全盛时期的杰出精英,在湘绣技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上,创作了大批传世的经典作品,使湘绣技艺体系的最终形成,奠定湘绣史上鼎盛时期的成就,均做出了历史性、艺术性,技术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湘绣历史渊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