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小绅士小淑女手抄报报_上海租界里的绅士淑女

    小绅士小淑女手抄报报_上海租界里的绅士淑女

    时间:2019-01-28 17:49:4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前言      20世纪50年代以后李君维先生在文坛上销匿了很多年,当年以东方��为笔名写的《绅士淑女图》,关注的学者更是寥寥无几。直到1998年,钱理群等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增订本)中才将李君维的小说纳入文学史,书中这样描述《绅士淑女图》:“仅一册《绅士淑女图》,用一种富丽的文字写出了十里洋场上旧家族的失落和新的精神家园的难以寻觅,文体雅俗融洽,逼似张爱玲,透出一股繁华中的荒凉况味。”至此李君维先生在文学史上有了一席之地。因李君维先生90年代才崭露头角,得以正名,研究者并不甚多,又因与张爱玲文笔风格类似,现今学者研究中多以二人文本的描绘手法,创作风格,语言词藻等作以比较,学者左怀建更是身先士卒,把《绅士淑女》和《传奇》列入比较视野,突出二人风格相近与异常。
      本论文也将两部小说集纳入比较,不是想证明两人的师承一脉与各有千秋,而是试运用租界文化的视觉角度来阐析《绅士淑女图》与《传奇》中各类都市男女的姿态和图景。学者李永东在《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中首次提到了“租界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视野。租界文化的中外交融的框架,强烈的民族性与殖民性,以及各种法律制度和文化风尚等都有其独特的探究性。上海是一个特别的城市,因为它是一个因租界而突起的城市。正如学者李永东所说的:“上海是在租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及语境下发展起来的,是在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过程中由中外移民共同缔造的现代都市。”《绅士淑女图》及《传奇》展现的尽是生活在上海租界内的都市男女,特殊的文化境遇使得他们的遭历都附带了传奇色彩。本论文将从租界文化对家庭观念的冲击、礼仪交际,物欲膨胀等方面来论述生活在租界里的绅士淑女。
      
      一、租界文化下绅士淑女的家庭观念
      
      租界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它是西方人进行经济军事掠夺和人文侵略的“桥梁”,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必经之地,有了这块温床,西方的价值观念,礼仪风俗能更快的传播扩散,故此租界必定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内沿地带,陆续再向全国布散开去。文化的改观向来是以青年才俊为先锋,年轻人对新事物的接受总是更胜一筹。中国的旧家庭多是苦闷压抑及悲剧的诞生地,年轻人向来憧憬快乐自由的圣地,西方文化里素来提倡的放浪不羁的自由文化就正对了青年人的胃口。在这个西方文化冲击的社会里,幸福的家庭似乎成了所有都市男女的归宿和困惑。
      小说集《绅士淑女图》与《传奇》中的上海都市男女都在追寻适合自己终身依靠,他们大多受过西式教育,又对传统教育耳渎目染,在西式文化感召下,他们崇尚唯美、浪漫,自由又互相尊重的婚姻,对旧式家庭居家过日子,整日毫无生趣的家庭生活充满厌俱。都市男女追求新式家庭组合,摆脱旧家庭枯燥束缚,成为了当时的风尚标志。李君维《绅士淑女图》包括7篇短篇小说,张爱玲的《传奇》中有10余篇小说,这20多篇之中几乎每篇都渗透着都市男女对家庭生活的困惑。
      第一类中的纨绔子弟与名门小姐都是出身贵族或官宦之家,与社会名流接触甚多,父母的溺爱再加上旁人的爱慕吹嘘,因而自恃而娇,对待感情又是散漫没有拘束,家庭概念更与他们无缘。小说集《绅士淑女图》七篇之中,几乎每篇都有此类人物。《春愁》中的�米与成亚丽,《河传》中的邬明蟾,《惜余春赋》中的金娇艳,《绅士淑女》中的凤簪,更有《骆驼上的少年》中的邬婉庄乃至《牡丹花与蒲公英》中的缪玉尖都属此类人物范畴,张爱玲《传奇》中诸如之类人物也是密云分布,最具有代表性的如:《倾城之恋》中的范柳原,《沉香屑:第一香炉》中的乔琪等。这类绅士淑女彻底摆脱了道德观与家庭观,充分享受人身自由,使得我们在他们身上找不到美好的精神向往,物质与感官享受占据上风。第二类中保守却又追求西洋时尚的男女,在当时的绅士淑女圈内不乏少数。比如李君维笔下《绅士淑女》中的含山与瑶豪,《春愁》中的信玉,再比如张爱玲笔下《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以及《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振保等,他们在那个物欲至上的社会,一面极力的追求“高贵的物质生活”,一面又难免陷入自身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害怕自身被家庭所牵制,又不得不抱以“自我牺牲“精神,听从父母及亲人的意愿,再加上“自我救赎”的迫切,就甘心做了物质堡垒下互相依存的可怜之人。
      两类绅士淑女的风貌,呈现出租界时期都市男女家庭归宿的基本框架,只是在这些雷同的绅士淑女中也存在些许的差异。李君维写作的复杂性在于,他并没有就此而否定这些所谓的新时代男女。作家也努力让他们站立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成为另一种对历史的启示。作家告诫我们:“她们也有无奈的一面,她们的精神性成长缺乏中厚的土壤。因为他们自始至终站立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废端上,只是她们不再像张爱玲小说中的主人公过于颓废。一味疯狂,她们也不奸不坏,而是更清醒、更理智、更坚强了。”因此他笔下都市男女的家庭观念理性成分多于张爱玲,《传奇》里的感性成分较多,尤其是女性,歇斯底里的疯狂,疯狂过后还是一片颓废,往往以悲剧收场,无奈中透露的悲凉勾发出读者无限怜悯。《绅士淑女图》更像是历史的叙述,将生活在租界里的绅士淑女像图画呈现一番。如果说张爱玲笔下绅士淑女的家庭归宿启示更多的是悲剧,是作者对家庭观念无奈的控诉,那么李君维笔下都市男女留下更多的就是历史造成的家庭观念困惑,是平面图。
      
      二、租界里洋化的礼仪
      
      由于租界政府的存在,西方礼仪也无形中渗透开来,一时间西方礼仪成为衡量修养与学识的硬性标准,西方礼仪的膜拜,使得租界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中洋混合的复杂气息,这种气息交融到各各区域,优雅的礼仪成为绅士淑女的必备气质。礼仪在人际交往中,涉及穿着、语言、沟通等内容,可以说是人际交系中适用的一种艺术,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做法。由于租界内西方礼仪的冲击和盛行,中国传统礼仪在吸收这外来文化的同时,呈现出不伦不类,模棱两可和啼笑皆非的特殊交际方式。
      服装样式的不和谐就由于西方洋服的介入。姿态斑斓的服装也成为当时绅士淑女自身闪亮的风景线。李君维和张爱玲对上海服装样式的描绘都可谓细致精腻。李君维《春愁》里的亚丽对信玉的服装做了如此建议:“不穿整套西装,穿一件羊毛衫,颜色可以鲜艳些,深色衣服一律不可碰,显得跟小佬头似的,西装上了身,也倒有些中国气派,冬天可穿皮袍,夏天可以穿白纺绸短衫。”蓝布罩袍已经洗得绒兜兜地泛了白,那颜色倒有一种温雅的感觉,像有一种线装书的暗蓝色封面。”亚丽建议信玉保留中国气派又不可失去西化风格,曼潞的羊皮大衣与深蓝罩旗袍倒是中西合璧,但“现代文明”的西装和羊皮大衣,“封建守旧”的皮袍和深蓝罩旗袍处于同一界面,无疑吐露出尖锐的矛盾与不协。
      这些礼仪通过李君维与张爱玲笔下的绅士淑女,再现出租界时期上海印记。李君维描绘男女的穿着,言语及沟通时,通常是以第三人的角度去建议或评价,不经意间的观察与言 语,仿若置身之外又身临其境,总是站在人物所处的时代说话,既不夸张刻意又新奇平常。《传奇》里的男女却都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张爱玲任由其张扬疯狂,唯恐不能淋漓尽致,在描写服装及谈吐等礼仪时极尽修辞,利于突出人物个性,风格也凸显华丽细腻,却略有偏激,不比李君维的《绅士淑女图》客观公正。二人虽都将西化礼仪特色勾勒出来,张爱玲像是为自己做了一件华丽的礼仪衣裳,衣衫下却满是叛逆迷茫的躯体,《绅士淑女图》就像一幅卷曲的细长画筒,翻阅打开后,礼仪风俗皆映入眼帘。
      
      三、租界里浸泡的金钱欲望
      
      租界是一个充斥着前卫、冒险、刺激和时尚的地盘,诱惑无处不在的招手,那些引领潮流的绅士淑女们,自然把享受作为人生乐趣,游走于欲望的迷宫中,成为着实的物质崇拜者,有了物质资源的人们才有资格去享受社会的时尚。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说:“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丛林中,没有同一感也就没有生存感。”个人价值的认同,生存感的精神体验,必定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在物欲横流的租界堡中垒,欲望的滋生不断让他们迷失,又不断的追寻生存感。那时的上海是一座锦绣繁华的迷宫,生活在上海的都市男女在欲望中打转,以其最优秀的角色周旋与世俗社会。
      欲望是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要求的本能表现。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活力、欲求,而欲求是无止境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就是痛苦。世界包括人生在内就其本质而言是意志,而人不仅是作为具体的欲求与需要的生命意志存在,而且还是“千百种需要的凝聚体。”租界的生态图景吐露出太多新奇与刺激,千百种的欲求滋生蔓延,实现这种欲求的直径便是金钱。《绅士淑女图》与《传奇》中“金钱”这一线索贯穿与两部小说始终,叔本华一句欲求得不到满足就是痛苦,道出了当时都市男女的心声。
      金钱带来了物欲的满足,却是在孤独无助中消受。女人们对金钱的追逐,也满足了男人们玩弄心理,�米()抓住女孩子爱虚荣的心理,彬彬有礼的追逐女孩子,恋爱时百依百顺,分手时一双高跟皮鞋便将女孩子打入冷宫,即便这样,被他俘虏的女孩子也是一打之多。范柳原()本就想找一个“不损失自己自由”的情妇,白流苏以青春作赌注,想把范柳原作为经济依靠的想法,正符合了范柳原标准,虽然香港沦陷成全白流苏的姻缘,可人们总在疑惑:也许就是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城市倾覆了。
      金钱作为不可或缺的主角,游刃与两位作家的作品之间。法国的西蒙・波娃在《第二性一女人》中说到:“今日,女人虽然不是男人的奴隶,却永远是男人的依赖者,这两种不同性别的人类从来没有平等共享过这个世界。”对金钱的追求,使得女子们不得已的依赖男人。李君维则以男性的独特眼光,冷静的审视这些男女,他以历史为纬度,以故事为经线,将租界下都市男女的生活各态平铺开来,把他们的困惑诉说给听众,任由读者评说。语言和人物个性上虽没有张爱玲《传奇》中的华丽鲜明,素材上却更加广泛,比之张爱玲笔下人物的异常生活状态,李君维塑造的人物皆生活在常态之中,虽也有些荒凉颓废的韵味,且抚平太多的叹息,干干净净的沉稳平静。
      
      结语
      
      因为租界的存在和文化的影响,曾经生活在租界里的李君维和张爱玲,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追忆和荒凉。活在《绅士淑女图》及《传奇》里的那些绅士淑女们,呈现出各色各异的租界生态图景。两人塑造的形象有相同特性,也有不同个性,后世的评价和影响也是不尽相同,却对现今研究上海租界里的绅士淑女很有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租界上海绅士淑女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