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在沉默中灭亡] 在沉默中灭亡作文

    [在沉默中灭亡] 在沉默中灭亡作文

    时间:2019-01-28 17:49: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药》作为鲁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系列小说之一,刻画了当时国民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麻木的精神状态。有人评价说,“《药》就是这样一篇具有严肃深刻的社会政治主题,又有新颖独创的艺术形式的革命现实主义力作”,因为它深刻地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尤其是小说中塑造的几个典型的国民性代表者,更是深入人心。但当读者们都习惯性地将试图搜寻“麻木”的目光投放在无知而善良的华老栓,或安放在那群愚昧而可笑的看客身上时,却往往忽略了贯穿全文始终的一个重要人物――华小栓,这个全篇始终沉默不语却穿针引线的核心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全文的低沉基调。
      在《药》中,鲁迅用寥寥数笔就清晰地勾勒出了华小栓这个痨病患者的形象。这位华家的独苗,最终还是没能因“人血馒头”而恢复健康,被葬在了穷人的丛冢里。华小栓的死,并没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然而,其死因真的仅仅是因为痨病,或者如有些学者所述:“华小栓的死,是死于封建迷信”吗?就华小栓所生存的年代而言,在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痨病或许真的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病症。因为通过华老栓的眼,我们看到的是“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粘住了脊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这位本应身强力壮的青年折磨得不成人形了。但透过患者华小栓,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病痛对他的折磨,更是深切地体会到了他用冷漠在向死亡进行无声的召唤。在小说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他流露的哪怕是一点儿对生存的渴求,他的病似乎从来与他无关,他将一切都托付给了父母。这对愚昧无知的夫妇,将全部的爱和心血都注入到了儿子身上,然而对他们全力付出的回报就是那无尽的沉默。
      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在深夜里,华老栓起身去给儿子买“药”。他在出门前,听到“那屋子里面,正在����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于是就停止了外出的步伐,低声地叫儿子不要起来,“听话”的儿子就乖乖地用停息了动静且安心地睡去给予回应,他甚至不过问年迈的父亲在如此深夜外出的原因。老栓一直等到儿子没了声息,才走上街去,也许他等待的只是儿子的一声问候。第二天清晨,深夜离家,清晨方归的父亲,就站在华小栓面前,他甚至都没有抬头看一眼父亲,看一看这位手拿救命的药,就“似乎拿着自己性命一般”的老人已憔悴辛劳到了何种程度,甚至是茶馆中的客人都轻易地发现了老栓“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都在关心地问道:“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儿子却是漠不关心的,病魔夺走了华小栓的健康,也夺走了他的爱和良知。吃完饭,母亲叫他不要到灶下来,他便不来;叫他进来,他就进来;叫他吃,他就吃;叫他睡,他便睡。这种无异于木偶的麻木和无情,无形中成了催促他迈向死亡之路的强大力量。
      不仅对他人,华小栓是缄默者,甚至他也默许了自己悲哀的命运,任疾病摆弄,毫无反抗。面对摆放在眼前的这碟乌黑的东西,他甚至都没有问是什么,就吃了下去。总是习惯性地“按着胸膛”咳嗽,在无情地宣告:我是要死去的。在灿烂的年华,在所有人都竭尽全力地帮他与死亡抗争时,他却用沉默面对一切,安然地将自己推向坟墓。此外,作为青年的华小栓,他所投射的不仅仅是国民麻木冷漠的精神状态,更是对国家前途的无限堪忧。“少年强则国强”,如今,这曾是华家唯一希望的青年已冷漠到变成一个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了。面对茶馆中的人声鼎沸,小栓只是在睡梦中“合伙咳嗽起来”;在讲到昨晚发生的“大事”,小栓的反应只是在美梦被惊扰后,“慢慢从小屋里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小栓就是这灭亡的最好例证。通篇而言,他所发出的声音就是咳嗽,“咳嗽”已不仅仅是他病症的象征,更是他用来代替言语的符号,用来掩饰内心冷漠无知的武器。
      可为什么总是出现小栓,这位缄默者与激烈的争论格格不入,为什么一再地被提及?到最后,作者也不忘交代这可怜人儿的结局。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在不知不觉中,这华家的病儿正与夏家的儿女相交汇。当昨夜,夏瑜在众目睽睽之下,毫不屈服地献出了年青的生命的时刻,小栓正在睡梦之中轻咳;当今早,所有人都在讲述着夏瑜的“事迹”,小栓仍旧只是麻木地吃饭、拼命地咳嗽。与夏瑜的活力四射相比,小栓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许夏瑜如阳光般在这被愚昧包围的黑夜中给人带来了希望,然而结局是不争的事实,最终这华夏两家的儿女走到了一起,无论他们生前是多么地迥异,他们被葬在一起,“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夏瑜死了,华小栓也死了,这是华、夏两家的悲哀,谁也不能排除鲁迅做出这样的拼合:这是“华夏”的悲哀,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当麻木和冷漠已深深地烙印在国民,尤其是青年的骨髓之中,即使是用坟前那圈红白的花以喻希望之火尚未殆尽,悲哀和无奈之情始终还是无法被掩埋。华小栓之病是中华之病,其身上所流露的淡漠又如何仅是沉默所可以掩盖,又如何能使人的悲痛如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呢?

    相关热词搜索:灭亡沉默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