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让中学生作文有生命|生命中不能没有你500字

    让中学生作文有生命|生命中不能没有你500字

    时间:2019-02-04 05:42:4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现在的中学生作文教学,普遍存在重技巧轻情感、重模式轻意识的问题。中学生是一个多情的群体,是一个生命意识迅速萌生的群体,是一个对生命充满无限渴求和憧憬的群体。技巧化、模式化的作文指导,无疑会严重羁束学生的创作思维、想象空间,挫伤学生的创作激情,甚至泯灭他们对人性意义、生命价值的起码追求。
      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来说,创作无疑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感悟的一种外化,有生命倾诉的特点,是中学生生命活动的一种需要。中学的作文应该开始具有“以对生存意义的揭示去唤醒人类的灵魂、去洞见遮蔽的生活底蕴”的渴求。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写自己的生命感言,写自己的真性情,吐露自己真实的心声。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用应用文的条框来指导中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群体的生命和思想的展示。
      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写出有生命意识的真实感悟呢?笔者有几点拙见:
      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细节,体验生命。学生的情感绝不是凭空而来的。生活,是肥沃的土壤,是思想和生命的根基。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点点滴滴,每一个细节。当代诗人、作家北岛在和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出版人林思浩的对话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我在大学教散文写作,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这是非常可怕的。”当写作处于大而空的文字堆砌上,创作就失去了他应有的唤醒人类灵魂、洞见生活底蕴的意义了。当代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有一段非常打动人心的文字:“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史铁生细致的观察,看到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在自然中生动的生活场景。他正是从这些细微细致的观察中发现了生命的真谛的:再弱小的生命,也有它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快乐。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深深地感染了史铁生,感染了我们无数的对生命有些茫然的年青一代。
      只有善于观察生活,我们才能够发现生命中不为人注目的细节,才能够感悟生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才能够写出贴近生命,打动人心的文章。
      其次,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自然。自然界蕴藏着无数的生命,每一个地方,每一段时间,都在经历着生命的一个又一个轮回。只要引导学生用心去听,就有不同寻常的发现。如:“你听,春风的呼唤声,她既不像冬风那样凄厉,也不像夏风那样灼热,更不像秋风那样无情。它就那样柔美地呼唤着,掠过水面,拂过脸庞,轻盈而执着。还有春雨的‘沙沙’声,为庄稼,为小草,为花卉,为树木,提供了琼浆玉液。而那‘沙沙’声就是大自然的心曲,让生命在流动中焕发光彩。”多么细腻的心灵哦,多么多情的人儿啊!这不正是一个多情的、对生命充满渴求和憧憬的中学生应该有的生命感悟吗?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抒写生命。生命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尽情展现,这才是一个中学生应该有的创作状态。
      第三,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感悟。课外阅读是中学获取素材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学习负担中,闲暇时间少,阅历不丰富,写作素材自然就少。而中学生又本能地喜欢新鲜的充满生气的内容。因此,作为语文工作者,不能仅仅局限于每学期计划中安排的几篇教学作文上,而应该定期定量的搜索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写随笔。这对教师的选材和学生的阅读感悟上都有要求。教师在选材上,要侧重鲜活的有生活哲理和生命思维的文章,必要是加一点点评,引导学生从读中悟,在悟中写。学生在阅读感悟中,也要有意识地将材料与生命哲理联系起来。比如,有些学生在阅读了有关日本残暴的侵华史材料之后,也写了自己的感悟,只是他们情感的一种发泄,全篇充斥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控诉和痛斥。如果把它同生命和文明联系起来,如:尊重生命,生命平等,民族平等,文化平等,如此诸多主题是不是更有深远意义和内涵呢?
      不少人认为,大多数学生将来在工作中、学习、生活中,极少进行文学写作,写的最多的是可能是发言稿、实验报告、法律文书、调查报告等等应用文章,甚至认为:社会不需要那么多诗人,作家。这种观点是极为功利性的,无疑是在扼杀思想,泯灭性灵。社会不是一个机器工厂,它是由无数个有思想有生命意识的“人”构建起来的。忽视了生命意识,这就是一个空洞的社会。
      因此,让中学生作文有生命,就是让人有生命意识,就是让社会充满“人”的味道。这样的引导,既起了教书的作用,又达到了育人的目的,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热词搜索:生命中学生作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