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浅论改制后出版社总编室工作特点]中国言实出版社行不行?

    [浅论改制后出版社总编室工作特点]中国言实出版社行不行?

    时间:2019-02-08 05:29:4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对出版社总编室而言,由于其工作内容的繁杂,工作项目的细化,以及工作政策性强,改制后,它必然要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认识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要凸显它在出版社里要比其他部门地位高,而是说它的工作必然出现新的特点和新的要求,也需要有新的调整和定位。
      
      出版社的总编室是出版社重要的职能部门,在出版工作中起着调节及纽带的作用。长期以来,出版社总编室一直被认为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后勤编务部门,因此在出版社的实际工作中,总编室往往被视作出版社的二线。它的工作除了对出版社出版工作业务生产流程的调配和相关业务收档管理,它还是有关文件及相关信息收转的“传达室”;出版工作中出了问题的“协调处”;出版工作查询的“档案馆”;出版社应对来信来访的“信访站”。对于多数中小型出版社而言,总编室还兼顾版权管理,上级管理部门或者行业管理部门的各项检查及汇报等工作。
      总编室的这种复合工作角色使其在出版社的实际工作中,和编发部门相比,它既不是出版社生产力的必要要素,也不是出版社架构中重要的组成,相应地,该部门的工作人员似乎也不必需要具有太高的学历和高水准的职业素质,甚至在出版社内部架构的调整过程中,总编室的功能也可以大大削减。
      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的不断深化,出版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版社自身也面临深刻的变革,这个变革既要求对出版社传统管理思维做出转变,也要求对出版社组织架构给予重新认识,把出版社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思维转变为企业体制管理思维,这里除了对出版企业的再认识以外,还包括对其各职能部门的再认识。
      2009年,随着《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台,大的出版集团纷纷成立。这些大的出版集团不仅有着日益强大的实体规模,同时还具有完善的组织内部机构,部门分工明确详细。但是,对转企改制后的大多数中小出版社而言,除了实体规模无法相比以外,其组织内部的部门架构也无法相比。基于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大型的出版集团可以更便利地按照现代企业运行模式把其内部的部门设置按照企业要求分解细化,特别是本文前面谈到的总编室兼顾的一些工作内容就可以分解到其他业务部门,如版权贸易和版权管理、企业研发、生产调度、人力资源和办公信访等。但是,对于中小出版社而言,受到其实体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制约,不可能像大的出版集团或大的出版社那样,进行如此细致的部门分工设置。中小出版社除了编印发这样具体的业务工作和行政部门的行政工作,大量的对于出版集团或大的出版社而言可以细分的许多业务工作还是会集中到总编室,也就是说,在出版社转企改制前,总编室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在出版社转企改制后仍然要继续负责。
      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出版社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形式,其体制改变了,它发展的动力因素会有哪些变化?出版社内部的构建格局和部门职能是否适合企业的发展?作为职能部门的总编室的作用还有多大?这些问题越早认识清楚,对出版社的发展越有利,特别是对于中小出版社而言,更是如此。
      单独提出总编室的作用定位并不是说出版社转企改制对出版社的其他部门没有影响,而是基于在原有事业单位体制下,其他业务部门的角色定位清晰,改制后,这种定位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对出版社总编室而言,由于其工作内容的繁杂,工作项目的细化,以及工作政策性强,改制后,它必然要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认识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要凸显它在出版社里要比其他部门地位高,而是说它的工作必然出现新的特点和新的要求,也需要有新的调整和定位。
      
      1 加强出版政策解读。维护出版社整体利益
      
      由于总编室是出版社对外联系的窗口部门,所以,出版社总编室通常是最早接触这些文件、对国家出版政策了解最多的部门。但是,过去总编室对这些文件更多的只是起一个“收发室”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其对文件和政策的解读功能。其实,凡是从事总编室工作较长时间的员工在出版社内接受的外部培训一般都是最多的,他们的大局意识、著作权意识、重大题材和重大选题报批等行业政策意识都较强。因此充分发挥总编室了解政策的优势,加强转企改制后对政策的学习解读,强化总编室对一些重大敏感选题的审读功能,对转企改制后出版社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上世纪个别出版社违规出版被停业整顿甚至被撤销的教训,业内人士应该还记忆犹新。因为我国出版产业的特点,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制约是必然存在的,任何不重视这一中国出版特色的出版企业都很难在其企业再造中保持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这方面的事例和教训已经不少。所以,出版社在转企改制后,首先就应该在出版社内进行政策法规学习,如辽宁出版集团就决定在2010年3月至12月开展图书出版政策法规学习。对于中小出版社而言,这个学习也是必须进行的,它的组织者就是各社的总编室。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总编室组织开展出版政策法规的学习,就是保护并增强了出版社的生产力,维护了出版社的整体利益。
      
      2 参与编辑队伍建设,发展出版社生产力
      
      出版社的编辑队伍建设在原有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内,似乎与总编室关系不大。出版社按照编辑人数报选题,新闻出版总署按照出版社编辑人数批书号。当然,随着出版社分级制的推出,一部分出版社的书号使用量已经放开,但是对于多数出版社而言,书号的量化使用仍然是出版社要面对的现实。这个现实意味着出版社掌控书号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生存状况。图书编辑人员是其产品的第一生产者,因此,出版社编辑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着出版社的生产力。
      然而,从出版社的现状来看,对于多数中小出版社而言,受到实体规模、经济实力和产品线的制约,不可能在编辑队伍的人力资源建设上有大量的投入。
      因此,出版社要想保证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就要保证其生产能力,也就是编辑人员策划、编辑图书的能力。在出版社自身不能大量增加编辑人员的情况下,出版社可以通过外聘编辑解决这个问题。
      出版社的人事部门可以对外聘编辑的资质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但是对外聘编辑的能力认定则需要总编室来考察。因此,总编室在这方面的工作能否加强也关系着出版社的生产力发展。如果说在出版社转企改制前,总编室在编辑队伍建设上还是一个局外部门的话;那么在出版社转企改制后,总编室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出版社编辑队伍的建设上来,这也是出版社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 推进企业研发创新。增强出版企业竞争力
      
      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发展是摆在出版社面前的新课题,比如:改制后的出版企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业态形式?出版企业的特殊性有哪些?出版企业生产的商品属性有什么特殊性?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出版企业内部格局如何适应企业发展?在政策制约的市场,出版企业的市场运作机制是什么?怎样应对纸质媒介阅读被日益强大的网络阅读冲击?出版社内固有的编发矛盾在企业业态下有哪些新的特点?以及网络著作权等新的问题,都会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陆续涌现出来。对这些问题的研解过程,就是企业生产力的研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编室仍然可以利用自身对相关政策的了解把握,对出版选题及图书出版程序的熟悉,对出版企业的研发发挥作用。
      总编室在出版企业中要发挥其研发创新作用。首先要注意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从中找到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矛盾重点。比如,编发矛盾就是出版社转企改制后要解决的一个主要矛盾。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很多出版社都作了改革尝试,实行了以编辑承包为特征的编印发一条龙的形式。这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编辑的积极性,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出了一些违规图书,一些出版社受到了处罚。与此同时,调控政策也相继出台,总编室可以说是学习这些政策的先行部门。因此,面对新形势,总编室可以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解决编发矛盾提出积极的建议,完善出版社生产项目的创新。
      此外,还有对著作权的保护。面对越来越多的网络阅读或手机阅读,现在已经有单位着手研究网络著作权的问题。因为著作权问题引起的法律纠纷,以后可能会随着出版企业的初期发展以及企业发展中的不完善而越来越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总编室通过加强对著作权合同的审核,可以更好地规避因为著作权纠纷而给出版社带来的损失。
      总之,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出版社总编室的作用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强了。本文提出转企改制后出版社总编室工作的上述特点,与同行探讨,是为更好地发挥总编室在出版社转企改制中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改制出版社总编室工作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