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关于戴权的身份的澄清]那蓝身份澄清

    [关于戴权的身份的澄清]那蓝身份澄清

    时间:2019-02-11 05:46:2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戴权只在《红楼梦》中出现过一次,―般认为他的身份是太监总管之类的人物,而胡铁岩提出对戴权的身份的质疑,他认为戴权的真实身份是领侍卫内大臣,而不是太监。本文同意胡铁岩的“戴权不是太监”的观点,但不同意戴权的真实身份是领侍卫内大臣,本文结合曹雪芹的家世分析,断定戴权的真实身份是内务府总管。
      关键词:戴权身份太监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内务府总管
      
      戴权只在《红楼梦》的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出现过一次,但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在曹雪芹笔下他的身份是“大明宫掌宫内相”,贾珍对他的称呼是“老内相”。该回中,贾珍向戴权疏通,要给贾蓉捐一个龙禁尉的官职,戴权说:“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庚辰本中,在这两句话之间夹着一条批语:“奇谈,画尽阉官口吻。”
      由于脂批历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再加上读者和点评者懒惰的望文生义,于是戴权的太监身份就这么被确定了。但戴权真的是太监吗,如果不是太监,他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
      
      一、戴权绝不是太监
      
      胡铁岩可能是第一个对戴权身份提出质疑的人,他对“内相”一词作了重要澄清:
      “内相”一词最早见于唐朝……本义是对翰林的别称……到了明朝,由于是由太监“专司内命”,因此,内相一词才由对翰林的别称转为对太监的代称……
      到了清代,本文作者尚未看到又称太监为“内相”的材料,却发现了称不是太监的人为“内相”的证据,在袁枚的《小仓山房诗文集》中有一首《傅文忠公挽词》,其中有句:“捧日雍容三十年,以朝星陨紫薇边。恩虽外戚才原大,病为南征死更贤。忍见圣躬亲祭酒,更无内相力回天。夕阳望断貂蝉影,羽骑黄门金黯然。”这傅文忠公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傅恒。
      最后,胡铁岩指出:
      从“内相”一词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看,“内相”一词除了在明朝中后期这一特殊阶段是指太监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不是指太监。因此,“内相”一词不是专门用于指称太监的专有名词。
      显然,“内相”和“太监”并没有绝对必然的联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的《红楼梦》中,对“内相”有一条注解如下:
      内相――本为翰林的别称。《新唐书・陆贽传》:“始,贽入翰林,年尚少,以的幸……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而贽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这里是对太监的尊称。
      这条注解的最后一句话“这里是对太监的尊称”,大有想当然的嫌疑,显然它是受了脂批的影响,那么脂砚斋为什么会有“奇谈,画尽阉官口吻”的评语呢?
      其实,脂批历来是很复杂的,本文作者认为,这条脂批虽然出自庚辰本,但是所有的脂本都是抄本,在传抄过程中,很可能被传抄者加人新的批语,而这条批语是夹批,没有标明作批人,其作者难以断定,很可能不是脂砚斋等曹雪芹身边的人。而即便批语作者是脂砚斋,他毕竟不是作者,他对作品也会产生误读的可能。所以根据一条批语就断定戴权的太监身份是草率的、靠不住的。
      从汉朝到明朝,宦官专权是中国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清人人关后,对宦官专权非常警惕,于是专门设立了内务府,处理宫廷事务。“凡内廷之会计、服御、物饰、宫御、武备等皆统属于内务府大臣。”“其阉人寺宦,则惟使之供给洒扫之役,毋得任事,将汉、唐、宋、明历代诸弊政,一旦廓而清之。”不难看出,清朝宦官的地位比起之前各朝代都大为降低,完全充当皇帝家奴的角色,不但没有干预朝政的权限,连会计、武备等主要的宫廷事务都交由内务府管辖了。但是《红楼梦》中戴权出场却十分高调:“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戴权的出场非常讲究、排场,这与清朝皇室对太监的严格限制非常不吻合。
      太监生活在紫禁城里,大太监的随从都是小太监。但《红楼梦》中却有这段描写:“戴权看了,回手便递与一个贴身的小厮收了,回来送与户部堂官老赵……”戴权的随从竟然是小厮。这与太监的身份也是不吻合的。
      另外在《红楼梦》七十二回中,夏太监派人来敲竹杠,贾琏跟凤姐发牢骚说:“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贾家已是皇宫里太监们的敲诈对象。如果戴权是太监断然不是普通太监,而是总管级别的太监,如果戴权是太监总管的话,以他和贾家的密切关系,夏太监、周太监等人岂敢如此造次。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断定戴权的身份绝对不是太监。
      
      二、戴权的真实身份是内务府总管
      
      根据袁枚的《傅文忠公挽词》中,称傅恒为“内相”,而傅恒曾任大学士和领侍卫内大臣。胡铁岩认为戴权这个内相的真实身份是领侍卫内大臣,理由是:
      清代管理宫廷侍卫的机关有两个:一是领侍卫内大臣掌管的侍卫处,一个是銮仪卫……贾蓉所捐的“三百名龙禁尉”,应属领侍卫内大臣管辖的御前侍卫,能将两个御前侍卫的缺额随便做主进行分配,而无须同其他人打招呼的,只有领侍卫内大臣。
      胡铁岩作为第一个对戴权的身份提出质疑并进行详尽分析的学者,其分析不无道理,但本文作者以为以此判断戴权的身份是领侍卫内大臣难免武断之嫌。结合曹家的家世和曹雪芹创作的现实基础,本文作者认为,戴权的真正身份是内务府总管。
      这就不能不提及曹雪芹的家世了,曹雪芹的祖上是满清皇室的家奴,也叫“包衣”,“包衣”是满语“家仆”的音译。曹雪芹的祖上曹锡远跟随爱新觉罗家族入关。据《辽东曹氏宗谱》记载:
      锡远,从龙入关,分入内务府正白旗。
      前面说到,为了防止宦官专权,清朝专门设立了内务府这个机构,祁美琴指出:
      清代内务府的职责是“奉天子之家事”,管理宫禁事务。
      《大清会典》记载:内务府人员均由镶黄、正黄和正自旗的“包衣”充任。因为这三旗是皇帝直接管辖的,称为“上三旗”。也就是说,从组织关系上看,曹家隶属于内务府,无论曹家的身份地位如何变化,这种隶属关系是终生的。事实上,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曹家在江南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有时兼任两淮盐政),而江宁织造依然属于内务府管辖。曹家也是在江宁织造任上被雍正皇帝抄家问罪的。其实曹家虽然显赫,但一直没有成为真正的朝廷大员。所以贾母曾自称贾家是个中等人家,应该不是谦辞。
      以上是曹雪芹家族的一些基本状况,那么为什么说戴权的身份当是内务府总管呢?
      首先,戴权位高权重,显然是个权臣,戴权不但是权臣。而且和贾家关系非常密切,以至于称贾蓉为“咱们的孩子”。而现实生活中和曹家最有可能产生这种深厚关系的权臣就是内务府总管。内务府总管大臣为二品官,但不可小看这二品官,因为管理宫禁事务,所以其地位十分特殊。康熙朝的权臣明珠、米斯翰等人都做过内务府总管。
      曹家几代人都在内务府任职,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职江宁织造21年,而江宁织造隶属于内务府。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内务府的銮仪卫,后得到康熙皇帝的提拔:
      当他还在父丧期间,康熙就晋升他为“内少司寇”(内务府慎刑司郎中)……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他回北京内务府,先后担任慎刑司郎中和广储司郎中,到康熙二十九年才出任苏州织造任(本文作者注:亦隶属于内务府),康熙三十一年才正式继承父职为江宁织造。
      曹雪芹的父亲曹�、叔父曹�等都先后任内务府主事和江宁织造等。显然,由于曹家和内务府的渊源关系,他们和内务府大臣产生深交、形成世交均属常情。而曹家和领侍卫内大臣之间没有产生如此深交的天然条件和材料依据。
      第二,“龙禁尉”显然是曹雪芹虚拟的官职,但是顾名思义,现实中应该对应的是皇家的侍卫。清朝管理宫廷侍卫的机关除了领侍卫府,还有一个就是内务府的都虞司:
      都虞司,掌内府兵卫等事。
      也就是说,内务府总管也完全有可能任命“龙禁尉”一类的官职,而绝非只有领侍卫内大臣才有这个权利。
      内务府都虞司的侍卫分为好几种:有合护军、骁骑、步军、銮仪卫等等。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十六岁当选为侍卫,二十一岁充銮仪卫职”。曹雪芹依据曹家的事迹创作了《红楼梦》,这几乎没有什么争议。而贾蓉的这个“龙禁尉”很可能暗指的就是曹寅曾经做过的“銮仪卫”,而管理“銮仪卫”的正是内务府总管,内务府总管绝对有任命“銮仪卫”(或者小说中的“龙禁尉”)的权利。
      第三,从名称看,内相――内务府总管,这两个官位的名称具有显然的对应关系。
      综上所述,结合曹家和内务府总管的关系渊源,结合曹雪芹创作的现实依据,本文作者认为,戴权绝对不是太监总管,也不是领侍卫内大臣,他真实身份应该是内务府总管。

    相关热词搜索:澄清身份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