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良友画报》第一期]良友报纸订阅

    [《良友画报》第一期]良友报纸订阅

    时间:2019-02-13 05:34:5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并不完善,却已轰动      1926年二月十五日,上海街头出现了一本大型画报。九开本,24页。封面是当时尚无籍籍名、往后红极一时的电影演员胡蝶的半身照,手上拿着一束鲜花,下题:“胡蝶恋花图”。封头印着两个美术体大字:“良友”。
      这是我国出版史上,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堪称为画报里程碑的《良友画报》第一期。
      我国出版的画报,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875年上海清心书院出版的《小孩月报》;其次是1880年上海圣教会印行的《图画新报》;然后是较为一般人所熟知、甚至被称为我国画报始祖的《点石斋画报》。前二者都是用雕刻铜版,后者是以手绘石印的。直至1920年,上海《时报》的《图画周刊》出版,才开始了以照片铜版代替了手工刻版或手绘方法。但形式上也是单张的。整册出现并用照片铜版印刷的画报,过去虽有李石曾于1911年在巴黎编印的《世界》,和高奇峰于1912年在国内刊印的《真相》,类皆内容偏狭,未能持久,有如昙花一现。能取材包罗多方面,名副其实的大开本综合性画报,打开了局面,为我国画报奠定基础的,当以《良友画报》为始。1930年,当时的《报学月刊》编辑、老报人黄天鹏在《五十年来画报的变迁》一文中曾说,“《良友》创刊,印成一大本,为画报开一纪元。材料更丰富,印刷更美化,……替画报增加了一支最大的生力军。”1931年,萨空了在燕京大学出版的《新闻学研究》所写的《五十年来中国画报之三个时期及其批评》一文中,也提到自《良友》等画报出版后,“中国画报显然渐有新趋向,其内容多注意新文化与常识之介绍,新闻照片亦占主要之部分……。于数十年无进步之中国画报界中,能渐有曙光。”
      1940年一月,《良友画报》出版到一百五十期的时候,阿英在他写的《中国画报发展的经过》一文中,一开头就说,“在现存的画报中,刊行最长而又富有历史价值的,无过于《良友》。《良友》于民国十五年(1926)二月十五日创刊到现在,已发行了一百五十期,包括自国民革命军北伐到这一回中日战争的全部画史,无论中国的那一种画刊,是从来没支持过那么久,而又这样富有意义的。”提到取材方面时,他说,“《良友》创刊,……在内容上有了新的改进,既不如《世界》的侧重国际,亦不似《真相》的偏于政治、军事和绘画,而是强调着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建设,以及国际的重要动态,旁及于一般的社会生活、艺术文化,这是中国画报内容的一种高度的发展。”这都反映出《良友》创刊在当时出版界产生的影响。
      事实上,象《良友》这样的综合性画报,不只在中国是最早的,甚至以出版最发达的美国,所出版的《生活》画报,也落后于《良友》许多年。
      这个画报出版得那么突然,不仅使出版界感到惊讶,读者感到耳目一新,连出版者本身也有点手足无措。当时印行画报的是“良友印刷所”。它不是个出版机构,平日和经售刊物的书店素无来往。批发、推销都没有门路。画报印出来了,怎么办?印刷所在虹口区,与奥迪安电影院为邻。其时恰好是农历新年期间,马路上行人极多。印刷所动员了排字、印刷间的学徒,挟着新出版的画报,在电影院门前兜售。这个后来风行全国以至全球的画报的第一期,就是这样售出的。
      画报定价原为当时的币制大洋一角。那时一般人口袋里常备的多是小洋银币,为便利读者并易于推销起见,实售小洋一角(约等于大洋的七、八折)。价廉物美,行人争相购阅。书店也闻风而来,要求批售代销。初版三千,几乎在一两天内全部卖完。随着外地如广州、香港等处的书店也纷纷发来函电定购。再版二千,不足,又再版二千。第一期共销七千。这在当时,对于一个初出版的刊物来说,已经是个很不小的数字了。
      第一期出版后,虽然各方交相赞誉,但在内容上,不仅今天看来是相当粗糙的,就在当时来说,无论是材料或编排,也远不能称为完善的。有些篇幅编排得杂乱无章。例如第6页刊了两张新闻人物的照片,却在下面放上一张与这些人物无关的中山舰,还添上一张乡村儿童乐团。又如第11页刊载文明与野蛮的服饰对比中,却夹进一张平常的海上帆影照片。再如第17页刊上一张当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的廖仲凯遗像,旁边刊了一张廖的女儿的半身照片,并在同一页里,却放进了几张彼此都全无联系的照片,一是澳门风景,一是男女交际舞,一是女子健身运动的美术照片,还有一张是没名没姓的男伶,可谓不伦不类。难怪第一期出版后,立即有读者来信提出意见:“你们的《良友》印刷虽然好,但是搜罗的材料未免太杂。不独你们搜罗不甚审慎,而且编排也没有什么秩序。你们印刷虽然美满,价钱虽然便宜,苟使你们《良友》内容不佳,类别不分,未免美中不足了……”
      初创的东西,缺点自是难免。何况第一期虽然有不少毛病,还是很受欢迎的,否则不会不胫而走,远近争购。值得注意的是:旧社会风气,做生意的总得自吹自擂,不好也要说好;尤其初次面世的时候,决不肯自暴其短。可是这封措词使人看了有损于画报声誉、切中要害的读者来信,却就在第二期赫然登在最引人注目的第一页上。从这上面,可以看出画报创办人和当时兼主编者伍联德的坦荡真率,不为自己护短、虚心接受读者意见的性格。在其后的短短几年中,他以《良友画报》为起点,很快地发展了出版事业,使良友图书公司成为举国注目的出版机构,上述性格应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
      
      《良友画报》的前身和伍联德
      
      《良友画报》的出现,事实上并非突然,也非偶然。这是一个几经挫败的产物。这里先从伍联德说起。
      伍联德(1900―1972),广东台山县人。家境并不富裕。父亲早年为了生活,飘洋过海到了美国,在纽约唐人街当一名洗衣工人。起早摸黑、胼手胝足地为养活国内的家人奋斗。伍联德在广州岭南中学毕业后,没有念完大学,便到了上海谋生。他没进过美术学校。由于个人的爱好,经常自学绘画,使他的美术水平足以在上海一间广东人办的郇光小学校里当图画教员,并在商务印书馆担任儿童教育方面的美术编辑。这工作使他对以图画为普及教育的工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渐渐感觉到商务印书馆的工作难以发展他的抱负。他要自己搞出版。他设法筹集了一点资金,和一个姓莫的同事共同编刊了一个四开单张的、以儿童为对象的《少年良友》周刊。内容有连环图画、德育故事、科学小知识、儿童游戏等等。图画也都是手绘的。出版以后,情况并没有想象的美好。读者寥寥。出了几期,销路打不开,有限的资金已告枯竭,不得不停刊。但是挫折并没有使他灰心。他再筹划到一些印刷费,重整旗鼓,继续出版。结果又是失败。他仍然不肯罢手,自信极强,不认为他的计划是不能成功的。他再说服了一些支持他的人,又弄到一点资金,作第三次的续刊尝试。这种屡仆屡起、百折不挠的精神虽然可贵,终敌不过冷酷的现实。三次复刊的《少年良友》,照样一捆一捆地积压着。局面如故,销路仍然不振。计穷力尽,他不得不放弃了。
      挫败锻炼了人,也使人变得聪明。屡经失败之后,伍联德认识到要办刊物,必须自己具备印刷条件,才能不致受掣于人,才能减轻出版的经济负担,也才能易于发展出版工作。他的信念再次得到一个热心人的支持。
      还在伍联德在郇光小学校当图画教员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位董事欧彬夫人,伍联德后来称之为妇女界之杰。她为人慷慨忠诚,凡遇有益事业,有求于她,无不解囊相助。就在这位长辈的支持下,开设印刷所的愿望实现了。
      得到了欧彬夫人的协助之后,伍联德去信把广州的一个老同学余汉生邀到上海,共同筹划开店。他们盘顶了北四川路鸿庆坊一间小印刷所,改名为《良友印刷所》。1925年七月十五日正式开始营业。整个厂房只是个一楼一底的石库门房子。店内也只有三数部小型印刷机。伍联德对印刷原是外行,当了印刷所的主人以后,他下决心要掌握这一门技术。他几乎是整天泡在印刷间里,和印刷工人们一起,对他不懂的业务悉心学习、实践、研究,力求把外间接来的印件印好。这种经常下车间的作风,一直到后来事业大大发展了,他当上了总经理之后,仍然保持不变。
      以这样的负责精神经营印刷业,印件当然优美,大受顾客欢迎。虽是个小小的印刷店,招牌却打出来了。营业状况日好一日。经济有了基础,有了印刷设备,伍联德念念不忘自办刊物的念头,理所当然地又重新出现。《少年良友》三次失败,他接受了教训。现在,他酝酿一个大胆的尝试。他计划出版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型的画报。这个设想,他自己也承认是个“冒险的尝试”。他说,“所谓冒险,并不是过甚其词。因为整本的画报,过去没有过。是否能为社会接受,很难预料。至于编排取材,更无从借鉴。”他把计划提出来,立刻遭到反对。他的同伙认为,印刷所业务蒸蒸日上,已经很不错了。来之不易,应该稳扎稳打。冒险搞个什么整本的画报,万一弄得不好,还可能把印刷所拖垮。于是有了争论。但是谁也动摇不了伍联德的信念。争论的结果既非他向对方妥协,也不是把他的意志强加于人。他说,“画报是要办的。如果成功了,利益归公;如果失败,我一个人承担一切损失。”就这样,他到处奔走,搜罗稿件,编辑设计,完全在他个人独力辛苦经营之下,编出了第一期。当时组织稿件,远不如后来的方便。如果了解到这一情况,对画报初期的不足之处,我们便可以理解了。1926年二月十五日,《良友画报》第一期终于送到读者面前。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成功了。画报一出,没几个月便行销全国,不久更销到海外。当久居异国的华侨第一次看到一本介绍许多祖国情况的画报时,心情激动,如睹亲人,竞相传阅。于是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凡有华侨的地方,无不有《良友画报》。随后为了适应那些不懂中文的土生华裔和外国读者,便在照片下加印英文说明。《良友》在海外的销数日增,遍及五大洲,数量远远超出国内;以至后来能在画报上印上一张世界地图,密密麻麻地列着良友的标记,说明《良友》的销地,并在地图上写上几个大字:“良友遍天下”。
      这就是《良友画报》第一期的前因后果。
      《良友画报》第一期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后来成立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可能除了出版许多定期刊物、大量的进步文艺书籍以外,还出版了近百种的大、中、小型的画册,及时反映了中外各个时期有关政治、军事、科学、艺术文化、社会活动的演变过程,为我国保存了许多历史的、有价值的具有形象的文献。
      第一期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取得了成功,从而为后来继起的许多画报如《文华》、《中华》、《时代》、《美术生活》、《大众》等开拓了康庄大道,为大型的综合性画报奠定了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画报良友第一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