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小司机的官海巨浮【国宝沉浮记】

    小司机的官海巨浮【国宝沉浮记】

    时间:2019-02-21 05:32:4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1963年的一天下午,一个青年背着个包袱走进了北京城琉璃厂的荣宝斋。这个青年人进来之后,四下环顾,显得有些胆怯。犹豫片刻,他还是走向收购柜台说是要卖字画,说着打开了身上的那个包袱。
      工作人员一看,包袱里尽是一些撕碎的字画。工作人员还未反应过来,年轻人又喃喃地说了一句:“我想卖1000元……”“什么,1000元?”工作人员一听,吃惊得张大了嘴巴。那年月1000元可能盖三间房子呀!这个年轻人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在场的人都围过来看热闹,弄得年轻人一下子显得有些不安起来。工作人员的职业本能还是相当敏感的,他猛地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我国书画鉴定大师杨仁恺先生。
      杨老解放后一直在沈阳,担任辽宁省博物馆馆长。他每次进北京,不住宾馆,总是住在荣宝斋。一来是会会新老朋友,二来是离不开那些诱人的书画。这天下午,杨老正在睡午觉,被人从梦中叫醒。他来到柜台前,信手拿起一片碎纸,随意一扫,不禁脱口说出两个字:“米芾!”他抬头打量了一番年轻人,问道:“你从哪儿来?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年轻人说他从哈尔滨来,东西是家传的。他还说自己考上大学因为缺少费用,才拿出来卖的,而且再次重申要卖1000元。杨老毫不犹豫地对工作人员说:“照价收下!”他还叮嘱年轻人,如果家里还有,可再拿来。年轻人连连点头,接过钱后,匆匆忙忙地走了。
      年轻人走后,杨老立刻着手整理。他越看越兴奋,不住地说:“好,真是太好了!”原来那些碎片很快被拼在了一块儿,渐渐显露出“庐山真面目”。老人家不忍心自己独享这种快乐,忙叫工作人员请来老友、文物界的权威人士张珩先生。张先生对米芾的字一直是情有独钟,看到这些宝贝,也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经过一番仔细的拼接,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米芾的草书卷《苕溪诗》出现在他们的眼前。这可是一件国宝啊,虽然它曾印成字帖广为流传,但原件都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变故中,从故宫中流落民间,后来便了无音信。文物和书法界人士一直为此扼腕痛惜不已。现在竟奇迹般出现了!杨老、张老不禁面面相觑,惊喜之情,仿佛置身于梦中。
      美中不足的是全卷中有8个字或残或缺,后来这幅字归故宫博物院收藏,又请杨文彬补纸重装,请郑竹友根据未损前的复制品,将缺字勾勒补齐。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终于重现昔日的光彩。与此同时,从那包袱中的残片拼接出来的作品还有30多件,包括宋代苏轼的《题李公麟三马图跋》、陈珀的《自书诗》等名迹。这次无意中的收购,完全不亚于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
      那么,这些珍迹是怎么从故宫流落到东北的呢?这其间还得插叙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原来自辛亥苦命后,依然享受皇帝待遇的逊帝溥仪,把故宫中的文物一个劲儿地往外捣腾。因为小件东西特别好带,所以手卷、册页等书画作品就大量流失。他被赶出故宫时又带走了一批,《苕溪诗》卷因此流落出去的。
      溥仪在长春当上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后,又把带出来的文物,藏在他的“皇宫”里。到伪满州国垮台时,他仓皇出逃,这些东西都来不及带走。他一走,一些乱兵涌进来“发财”,这些家伙不懂书画,认为字不如画,就把字统统扯烂。对于画也只留下画心,前面的引首和后边的题跋一律扯下扔掉。许许多多的文物就这样活生生地毁掉了!米芾的《苕溪诗》卷和苏轼的《三马图题跋》等就是这个时候被撕碎的。
      那么,它们又是怎么到了那个年轻人手里的呢?这又得从“西安事变”张学良被扣之后说起。张学良有一个副官叫官非其。官非其眼见大势已去,就悄悄地离开了西北,回到老家东北。他不敢直接回家,就到本溪一所中学里当了教员,一直不敢回家。直到抗战结束后,才动了回老家哈尔滨看妻儿的念头。和他同行的还有一块儿教书的教师涂时安。他们一路上走走停停,走了几天,才来到长春。官非其对涂时安说:“长春这个地方我还没有来过,咱们住一两天好不好?”涂时安也想休息两天,便满口答应。两人找了个旅馆住了下来,吃了点东西,歇了一会儿,官非其就邀涂出去转转。他们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旧货市场,尽管眼前尽是些破破烂烂的玩艺儿,可官非其走走看看,兴致一点儿不减。涂时安只好耐着性子陪着他。突然间,官非其好像发现了宝贝似的,指着一个地摊上的两堆碎纸片不住声地叫好,又上前蹲在地上和摊主嘀吐了好一阵,最后竟用20块大洋,连包袱带碎片全部买了下来,兴匆匆地回到旅店。
      到了晚上,两人喝开了酒。涂时安问那些碎片到底有什么用。官非其告诉他说,这些全是皇宫里的字画,如果拼接出来,再能能工巧匠重新装裱一番,恢复原貌,件件都是珍品。到那个时候,哪一件不值万儿八千的。这一番话说得涂时安嘴张得大大的,老半天也合不上。惊讶之余又暗生杀心。
      此后两人一起赶火车回哈尔滨。在火车上,趁夜深人静之际,涂时安把官非其骗到车门旁,乘其不备,将其猛推下车去。官非其当即毙命。
      涂时安独自一人回到哈尔滨过完年。假期一满,他又回到本溪,就跟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学校的人问他官非其怎么没回来,他摇摇头说:“我不知道,我们到哈尔滨就分手了。”那年月人员来去不定,学校也就没当回事。个把月后,人们也就把官非其给忘得干干净净了。
      官非其的妻子等不到男人回来,两个月后找到学校来。因为官非其是和涂时安一起走的,所以涂就脱不了干系。官非其的妻子一张状纸把他告到官府。虽然那时候国民党政府已经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了,但多亏那位正准备挂冠而去的市长还算是个好人,他又暂时留了下来把这件案子断了个明明白白,把涂时安被判了死刑,那两包袱东西判给了官非其的妻子。办完了这桩案子,这位市长才从从容容地弃官而去。
      官非其的妻子为男人伸了冤,报了仇,就一心一意地抚养着独生子官保。对于追回的那两包纸片的价值,她一无所知。但她知道,为了这两包碎纸片能出人命,想必是值钱的宝贝,于是就珍藏起来秘不示人。直到解放后,官保考上大学时,因为手中拮据,她才把这两个包袱翻出来,向儿子讲述了其间的来龙去脉,郑重地交到他的手里,并一再叮嘱说,这就是他读书的费用,要卖1000元,少了绝对不行。官保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这些破纸片那么值钱,可母命难违,只好硬着头皮出门去了。他在哈尔滨和沈阳都碰了不少钉子,而且还受到人们的嘲笑。他后来说,要不是真的缺钱,怕惹母亲伤心,他也许早就把那些东西给扔了。他最后带着孤注一掷的决心又拎着包袱来到了北京。他真是幸运,这一回终于遇到了慧眼识宝的杨老,既解了他缺钱读书的困境,更重要的是,让一大批国宝级的文物逃过毁灭的厄运,得以重见天日。

    相关热词搜索:国宝沉浮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