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海底古城【沉睡在海底的古城】

    海底古城【沉睡在海底的古城】

    时间:2019-02-26 05:32:1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着许发达的文明和城市。然而,由于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这些城市如今有的已经根本找不到任何踪迹,有的则早已沉没于茫茫大海之中。它们成为了一个个历史谜团,引起了众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探索与研究。
      
      埃及赫拉克利翁古城和东坎诺帕斯古城
      在埃及北海岸尼罗河入海口,那里曾经存在着两大闻名于世的古城,它们以繁华富有和规模宏大而著称。它们分别是赫拉克利翁古城和东坎诺帕斯古城。如今,它们都已被淹没于海水之中。
      公元前大约500年左右,赫拉克利翁和东坎诺帕斯曾经是埃及繁华的贸易中心,是希腊船舶沿着尼罗河进入埃及的重要咽喉要道。此外,它们还是重要的宗教中心,那里的神殿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朝圣。然而,一直到最近,我们所知道的这些都来自于一些古代文字的记载。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五世纪时所著的一本书中描述,这两座城市似乎是爱琴海上的两个岛屿。
      根据这些线索,法国考古学家弗兰克・高迪奥开始在尼罗河三角洲以西数公里外的阿布齐尔海湾进行搜寻。然而,直到1999年,他在阿布齐尔海湾仍是一无所获。2000年,高迪奥宣称他在7米深的海水中发现了两处遗址,包括残墙、倒塌的庙宇、栏杆和雕塑等。第一处遗址大概位于距离现在海岸线1.6公里处。在随后的挖掘中,高迪奥的考古团队还发现了公元前600年的钱币、护身符和珠宝首饰等。考古学家从一块石板上的文字中了解到,这座城市名称为赫拉克利翁。石板上刻着当时的税务法令,最后签署者为奈科坦尼布一世。奈科坦尼布一世曾经是公元前380年到362年间的埃及统治者。考古团队还确认了两座庙宇,庙宇里分别供奉着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利斯和埃及主神阿门。就在赫拉克利斯神庙北方,潜水者还发现了许多青铜器。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青铜器可能主要用于祭祀。第二处遗址发现于数公里之外,考古学家认定它为东坎诺帕斯古城遗址。
      两座古城由运河和灌溉渠以及现已经不存在的一条尼罗河支流相连。两座城市均建在河岸边的泥沙地上,没有任何固定的支撑和桩基。每当尼罗河洪水泛滥之时,地基就会不断下沉,洪水也渐渐把古城淹没于水下。
      
      以色列亚特利特雅姆古村落
      在以色列海法附近的地中海海域中,距离岸边大约一公里的位置,那里沉没着一个古老的村庄。这座古老的村庄如今在水下保持完好,大量的象鼻虫躲在村庄的粮仓中,人类的骨架平静地躺在各自的坟墓里,一个神秘的怪石圈仍然站立在那儿,就像当初刚刚被竖立时一样。
      这个水下村庄就是亚特利特雅姆古村落。亚特利特雅姆古村落大约存在于公元前7000年前,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沉没定居点。那里没有规划完整的街道,因此考古学家将其定位为村庄,而不是城镇。不过在这个古村落中,人们居住的是大型石头房屋,房屋中有铺砌的地板,家中有庭院、有壁炉,还有存储设施。
      这个水下村落被淹没了长达9000年时间,直到1984年以色列海洋考古学家埃胡德・加利利首次发现它。从1984年起,加利利每年冬天都会潜入水下对这个村落进行考察。通过该村落,人们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加利利解释说,“从该村落遗址看,当时的人们正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革命”。
      从动物的遗骨看,亚特利特雅姆村民不仅仅会捕猎野生动物,同时还会畜养绵羊、山羊、猪、狗和牛等家畜。在农业方面,他们还会种植小麦、大麦、扁豆和亚麻等。在渔业方面,他们已经学会了使用鱼钩,而且从鱼骨分析可以看出,他们还会存储鱼类并进行交易。他们不仅仅会使用鱼钩钓鱼,还会潜入水中捕捞。因此,考古学家在对一些坟墓中男性骨骼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男性村民都由于长期在冰冷的水中潜水而使耳部受损。
      在村落中,最奇怪的事物就是那个由7块600多公斤重的巨石组成的圆圈。加利利认为,“这个石圈和英国的巨石阵有些相似,但规模较小。”在圆圈中间,有一个淡水喷泉。在附近一些石板上有一个个水杯状的标记。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个隆石圈可能是用于求水仪式。
      加利利认为,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后,海平面仍在继续升高。亚特利特雅姆村落最终被海水所侵蚀并淹没,村民被迫放弃他们的家园。
      
      日本与那国岛古城
      与那国岛本来是日本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海岛,距离台湾很近。但是,随着1985年探险家新嵩喜八郎在海岛附近的水下发现了巨型石材建筑结构,与那国岛才开始扬名海外。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座古城废墟。在大约25米深的水下,竟然有许多壮观的阶梯和屋顶一样的建筑结构。历史学家及考古学家在此之前对这些建筑结构的存在并不知情。这些建筑结构表面光滑,在拐角处呈直角弯曲,看起来好像是人为雕琢的。日本琉球大学地质学家木村政昭经过一番考察和探险后宣称,他在海底还发现了一个巨型金字塔、一些城堡、纪念碑和大型运动场等建筑,所有这些都有道路相连。此外,他还发现了墙壁、水槽、采石场、石头工具和一个刻有古文字的石板。木村政昭认为,这些都是古代文明存在的证据。
      尽管木村政昭的说法很受普通大众欢迎,但是大多数专家对此仍持怀疑态度。专家们争论的焦点就是这些水下建筑结构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建造的。美国波士顿大学地理学家罗伯特・舒霍奇也曾潜入该海域水下进行过多次考察,他认为这些结构都是天然形成的。它们都是由天然岩床构成,而不是由一个个石块建成。罗伯特指出,这些岩石都是沉积岩,具有水平沉积层,从侵蚀处可以看出水平平行线。由于地质运动,不同岩层会出现垂直裂缝。经过强大水流的冲刷和侵蚀,这些裂缝不断扩大,部分碎块被冲走,就形成了一个个巨大阶梯。
      然而,木村政昭认为这些建筑结构大约建造于6000年前,当时这个古老的城市还处于海平面之上。最近,木村政昭又宣称这些建筑结构可能建造于3000到2000年前,因为当时的海平面已接近20世纪的水平。后来,由于地质运动,导致这片土地沉没于海水之下。
      对于木村政昭的猜测,其他考古学家进行了反驳。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考古专家理查德・皮尔森认为,与那国岛出土的文物表明那里的人类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到2500年。当时,那里的人类群体非常小,不可能拥有如此非凡的能力建造这些巨大的石材结构。而且台湾距离与那国岛很近,虽然台湾人民那时已经开始用石头建造房屋,但在台湾也没有发现任何与与那国岛相似的证据。
      不管专家们如何辩论,这些巨大的神奇结构确实存在。在今天,即使不用专业的潜水设备,人们都可以很容易看到这些鬼斧神工般的岩层。无论是天然之城也好,还是沉没的远古文明也好,这片水下奇迹留下的众多谜团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游客和考古爱好者的猎奇。
      
      希腊帕夫洛彼特里
      当年,特洛伊战争中或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史诗中的勇士们登船远征的时候,他们或许就是从帕夫洛彼特里港口出发。希腊帕夫洛彼特里市应该是已知最早沉没的城市。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海洋地质学家尼古拉斯・弗莱明于1967年潜入该海域发现了这片古城遗址。弗莱明认为,“帕夫洛彼特里最适合作为中转站”。
      帕夫洛彼特里曾经是铜器时代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如今已沉没于希腊最南端的一个海湾里,遗址位于水面4米以下。1968年,弗莱明在学生和卷尺的帮助下,对帕夫洛彼特里遗址进行了测量和研究。他发现遗址上到处散落着公元前1600年到1100年的古希腊迈锡尼文明时期的破碎陶器。然而,他并没有在遗址上发现码头或是港口的任何痕迹。
      此后的30多年,人们对于帕夫洛彼特里并没有更多的认识。直到2009年夏天,英国诺丁汉大学考古学家乔恩・享德森与希腊考古学家伊利亚斯・斯朋德利斯利用激光定位技术和声呐扫描技术对该遗址进行了细致的探测。他们发现,帕夫洛彼特里遗址比1968年弗莱明所发现的规模要大得多。此外,他们还发现了两块巨型石刻墓碑,一个大型会堂和一些至少是公元前2800年的陶器。享德森认为,“所有这些都证明,帕夫洛彼特里市比以前想像得更重要。它或许是古希腊拉哥尼亚王国的主要城市之一,可能有许多王室成员居住于此”。考古学家还认为,它可能还与荷马史诗中许多历险故事存在着重要联系。弗莱明说:“这里极有可能是特洛伊战争中勇士们远征出发的港口,至少它应该是荷马时代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此外,弗莱明还对该地区的海岸线进行了仔细地研究,试图找出帕夫洛彼特里市沉没于海底的原因。他认为,最可能的解释就是地质构造运动,该城市大约于公元前1100年被遗弃,但是这究竟是由一系列小地震所引起的还是因为一次灾难性事件所引起的,至今未有定论。
      
      英国丹维奇市海底古城
      在中世纪,丹维奇曾经是东英吉利的首府,也是当时英格兰十大城市之一。丹维奇也曾是一个繁华的渔港城市。然而,从建立一开始,丹维奇就命中注定必将被海水淹没。丹维奇市建立在松软的水成岩地基之上,这种地基很容易被当地巨大的海浪所侵蚀。1286年,丹维奇市遭受了第一次巨大的打击。升高的潮水和巨大的海浪席卷了该市400多栋商店和住房。从此以后,丹维奇市开始慢慢地被海水所破坏而沉入海底。该市共有16座巨石修筑的教堂,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失,直到1919年最后一座教堂“万圣”教堂沉没。
      由于当地潜水条件非常危险,因此之后五十多年都无人问津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市。直到1971年,考古爱好者斯图亚特・培根才终于找到“万圣”教堂的塔楼。如今,城市的一些残骸甚至都被海水冲刷得干干净净。不过,在当地海床上还留下了许多巨石修筑的教堂。去年,培根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地理学者大卫・塞尔利用声呐技术又在海床上找到了另外两座教堂,它们分别于15世纪和17世纪相继沉没于海底。
      2009年6月,当地潜水爱好者从“圣彼得”教堂上采集了部分石头做成了教堂石雕。2010年7月,英国威塞克斯考古中心又利用声呐技术在海底淤泥中找到了另一座教堂。塞尔计划明年继续利用声呐设备在附近海域中寻找更多的海底教堂。
      当初繁华的丹维奇市已向内陆退化为一个小村庄。对于那些沉没于海底永不见天日的中世纪教堂来说,“万圣”教堂的塔楼就是它们的海底墓碑。
      (王晓林摘自《现代青年》)

    相关热词搜索:沉睡古城海底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