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对中国绘画当代转型的两点思考:唐宋绘画转型

    对中国绘画当代转型的两点思考:唐宋绘画转型

    时间:2019-02-27 05:40: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中国绘画的当代转型”是时代的命题,本文从“文化的回顾”、“时代的指向”两方面进行了论述。“中国绘画的当代转型”不是孤立进行的,她将是置身于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当代语境之中进行时代转换的。因此,我们必将站在全人类的文化发展中思考“中国绘画的当代转型”。对于民族文化的过去,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对于当下,我们要参与文化的交汇与对话;对于未来,我们共同奋进。关键词:文化时代多元科技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着,“文化”更是如此。研究中国当代绘画就必然要站在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文化结构上思考。中国当代绘画:其一是中国的(扎根于中国的文脉),其二是当代的(符合当下语境的)。一个民族有着曾经灿烂的文化,而失去了民族经典文化的当代表现,这是一个民族的不幸。我们既要谈文化的回顾性(文化性),也应谈文化的前瞻性(时代性)。这是一种文化的胸襟,中国绘画的当代转型需要这种胸襟。
      
      一、文化的回顾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的国度、一个文化的国度,这为我们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极大的智力支持。我们有着自己特有生命表达方式,以自己独有的世界观、宇宙观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未来。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特有的哲学理念将成为“中国绘画当代转型”的内在力量。
      
      1、生命体验的基础――气积
      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扎根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而生,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气积’(庄子日:‘天,积气也。’)这种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组成了一种有节奏的生命。”中国文化精神是以“气”为基础感悟生命的文化系统,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气积”。气积即是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混合体,这是中国文化(艺术)之境。“气积”的基础即为心。“心”在中国的文化里是精神生命与自然生命统一的基础,这也是中国艺术玄妙之处,形神相遇,必得其象。在朱良志著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里这样写:“心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融合。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内容:一是中国人将思维视为人为的整体生命所发出的,是身心融合的产物。这一认识对弱化中国的逻辑思维传统、强调生命智慧的文化特征,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二是强调思维的自然生命基础思维是在血气畅通、通体融洽的基础上发出的。心理建立在生理之上,生理制约着心理发展,将心理视为生理的净化和升华,将思维视为生命的需求。”。绘画是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产物,但又同时是超越于万物而存在。艺术家的精神境界必然是灵性的表达方式,笔墨语言的变化犹如艺术家的血液在流淌。因此,艺术家必然要养其志,充其气。《孟子公子小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体之充也。夫忘,至焉,气次焉。故日:持其志,勿暴其志。”这是一种心境。再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作为艺术家要养其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之气、塞于天地之间之气。这使得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得以纯化。这里的“气”为“气积”,这种以“气积”为基础的生命之基将成为中国绘画当代转型的一个生命基石。
      
      2、中国绘画的生命体验
      中国文化精神在于对生命的关注,中国文化的“生命观”直接衍生了中国绘画的价值观、宇宙观。“中国哲学所关心的是生命……中国人几千年学问精华就集中在性理、玄理、空理。性理讲道德、玄理讲自在、空理讲解脱都是为维护润泽生命的,是生命的学问。”。中国绘画是围绕“生命价值”展开的。傅抱石先生曾说:“一切艺术的真正要素乃在于生命。且丰富其生命。有了生命,时间、空间都不能限制它。”。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生命精神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
      绘画的创造是生命体验的形式表现,中国画家把生命与绘画之理合而为一,这是生命的升华。对生命的理解集中体现在:体验生命,显现生命,安顿生命。体验生命是一种“化机”之境,是生命得以升华的源泉。显现生命即以绘画语言来显现生命的。安顿生命,即生命之心性安顿、沉静在绘画的情境之中。然而,显现生命、安顿生命最终还是体现在体验生命之中,它们是体验生命的外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出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知此之谓物化。”“物化”是生命体验的高境,象生于形、神相合之时,象是“天人合一”、“物化”的必然结果。“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从“虚则无为而不为”句中知晓,“虚静”为生命得以升华的必然条件。有与无之间、动与静之间、淡与浓之间全然归于“虚静”。虚静在中国美学中包括如下三个层面:“一虚。虚廓心灵,涤荡情怀,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在无我无物的双重否定中创造一个自由宁定的审美主体。二静。这是审美感知中最静的一刹那,一个富于包孕的片刻和观照永恒的瞬间。这个心灵的‘空筐’里是以专注的神情、旷远的情怀、细微的体味能力和从容自适的艺术感为经纬而编织成的。三动。‘虚静’不是虚无消极的等待,它以无载动有,以静追求动,以平如大漠的情怀去拥抱勃郁奔腾大千,去迎接腾挪不绝的美和喷涌而至的灵感。”虚静的状态即是充实不可以已的精神之境。虚静的状态如何呈现呢?那就要“去知”、“去欲”,使得虚静为体之心得以呈现。
      虚静为体之心得以呈现为“物化”(生命的体验)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精神状态。庄子所说的“明”、“光”实际上是以虚静为体,以知觉为用的美的观照。然而,要实现对生命完整的体验,中间必然有想象、情感会通。朱熹说:“然性之静也。而不能不动;情之动也,而必有节焉,是则心之所以寂然感通,周流贯彻,而体用未始相离也”。虚静与共感之间形成了动与静之态、包罗万象之府,此时的心灵无所不包无所不化。虚静为体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源泉,是生命体验之根本,因虚静而感物必然产生自然而然的动。由静而动,因动又致静必会产生美妙之音。如《乐记》所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情之欲也。”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充实不可以已”都是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物化”的境界。中国艺术的意象由此而生,中国艺术精神是“生命”得以升华的产物。“物化”之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精神状态,能让艺术家心灵愉悦而自由地创造。
      
      二、时代的指向
      
      二十一世纪是新观念、新技术、新媒体的时代,在一切新的因素里引起了在精神领域中的绘画发生着变化。为此,我们民族的绘画必将进行着新的探索、新的实验。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更没有“未来”。因而,“创新”是扎根于“文脉”的“创造”,这归于“永恒”。当代语境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是特有的,是过去和未来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复写的。因此,我们有效的创造应该是特定文明与特定 时代产生的美妙火花。
      
      1、多元――共享的价值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全球的多种文化能放在一起进行自由的对话、发展。多元是一个平台能衍生更为多彩的艺术形式,在整个现代化发展中,绘画本身的语言得到了更丰富的诠释。在西方解构主义思潮推动下。人们开始寻求学科以外各种领域之间的交叉口,人们的视野不断放大,形成一个极大共享的价值网络。在某种意义上讲,就绘画而言,她已经超越了绘画本身;就画种而言,她已经超越了画种本身,其思维是综合的。汪堂家在《论文学》雅克・德里达的译者序中这样写:“按德里达的诠释,结构一方面意味着突破原有的系统,打开其封闭的结构排除其本源和中心,消除其二元对立;另一方面意味着将瓦解后的系统各种因素暴露于外,看它隐含了什么,排除了什么,然后使原有因素与外在因素自由组合,使它们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从而产生一种无限可能的意义网络……”。“解构主义”消除“二元对立”,为大艺术(绘画)的成形(越超民族绘画精神又回归民族绘画精神)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在“解构”主义观照下,形成了中国当代绘画“多元”的特质,这为中国绘画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当下视觉营养之丰富,绘画将尽可能地打破界限,画家的想象力、创造力将得到充分的发挥,绘画本身的视觉空间得到不断拓展。在多元的语境之下,必然会引起艺术本身全面的拓展。如从材料上说,中国当代绘画将步入综合的材料思维,中国当代绘画将进入全新的实验角度。从艺术本身或者说就绘画而言,要“开拓”视野必然要展开一求得精神的自由。
      “当代”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它是随着当代语境的变迁而赋予绘画特有的时代意义,在整个民族现代化转型中,这是包含着由内向外、从精神到物质、从科技到观念全面现代转型的过程。当我们置身十当代语境之中进行绘画创造时自然就进入了“中国绘画当代转型”的时代命题。“当代艺术不等于西方艺术,而是西方率先进入的人类当代艺术生态环境或日人类当代艺术语境。正如,市场经济不等于西方经济,而是西方率先进入人类当代经济生态环境。中国艺术家当然要创造不同于他人(包括西方人)的艺术,但只有在人类当代艺术生态环境中,中国艺术家才可能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
      
      2、科技的启示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人们的审美观也必然会发生不断变化。人们的眼球不断被新事物撞击,在心灵深处必定会产生新事物飞过之后的新象。人们就会在视觉图式上有新的追求。这样,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一次次转换,人们的好奇心也一次次地得到满足。人类因好奇而探索、求新,我们也因而一次次地超越既定的鸿沟。如汉斯贝尔廷所说:“一种艺术史往往正好结束在另一种艺术史的开始之处。”今天,画家们从理念到技术本身也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艺术的过程是不断升华、认识自我的过程,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类认识自我及自然的能力不断攀升。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类从精神结构到物质结构随之变化,这种结构的变迁从而成为了艺术创造的心灵之源。就艺术精神而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给艺术家刻上了新时代的印迹,当代的特有的印迹本身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代科技的启示。同时,随着科技、现代化的不断进程,也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课题。也许科技的进步也预示着对自然的回归,科技与自然生态并重、平衡发展。科技让艺术家了解自然字宙的奥秘,从而对客观世界有了全新的诠释。艺术是生活的产物,同时又为时代、生活提出问题,她是超越自然与时代的。从绘画本体而言,科技的不断攀登高峰,科技为艺术语言的开拓以无限的启发,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视觉天地。科技成果成为艺术家创造不可小视的动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科技为先导的时代,这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结构。心理结构的变化也必然会带来社会、文化、经济的巨大改变,这些将形成时代的文明方式。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绘画转型两点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