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开悟堂聊砚系列之】开悟

    【开悟堂聊砚系列之】开悟

    时间:2019-02-28 05:43: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唐代最著名的砚式是箕斗形砚,其造型如同日常生活中用的簸箕(见图1、2),与簸箕不同的是箕斗形砚砚底有两足。史籍记载,此类形制的砚,在隋唐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但唐以前的箕斗形砚,虽然史有记载,但未见到过实物。最初的研磨器为随形,取自然扁石即可为研。后来注重敲掉或磨掉研石棱角,体现了美观与顺手的特点。秦汉时有意识选取圆形自然石为研石,或磨研为圆形。而方形砚同样来源于生活用器的习俗及对“天圆地方”的认识。然晋唐“突然”出现箕斗形砚式,既无先人所用砚形印记,也无典籍的传承记载。那么,此制式何来?笔者认为,晋唐陶砚做箕斗形,原因有四:第一,晋唐以前,陶为主流砚材。第二,石质砚材少,且石砚不能“速成”,所以古人常以陶制砚或以陶器残片为砚。宋欧阳修《砚谱》介绍:“……自是凡瓦皆发墨,优于石尔。今见官府典吏以破盆瓮片研墨,作文书尤快也。”可见宋代还有以瓦片代砚的。第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战乱,尽毁秦汉旧宫和曹魏所建邺城“三台”,所以后人得以取秦汉旧宫瓦和“三台”旧瓦制砚。第四,上述旧宫瓦制作精良,陶细如澄泥,是制砚的良材。因瓦内面做凹形,瓦底面圆凸不稳,所以在砚尾作两足,与砚头落地成三足鼎立,略作修改即成箕斗形砚。今豫西出土的大量唐早期陶箕斗形砚,都是先成砚身,然后在箕形砚底上后粘两足。因此。箕斗形砚的成型,有受旧时陶器残片和秦汉旧宫瓦与“三台”旧瓦影响的可能。后人仿制瓦砚。大多用瓦的外覆面做砚面。这恐怕是明清时期好古之人所为了。
      
      
      唐砚之形制,虽较为单调,然就存世唐砚观知,有箕斗形、风字形、八棱形、长方形、圆形诸式。而典型箕斗形砚,亦非一成不变,砚足砚头亦有诸多变化。箕乃日常生活用之簸箕,内凹。唐箕斗形砚极类簸箕。笔者还曾见于砚额有立式把之箕斗形砚。箕斗形砚与风字形砚彼此相似。以圆头为箕斗形砚,平头为风字形砚。宋米芾《砚史》云:“有如凤字两足者,独此甚多,所谓凤凰池也,盖以上并晋制,见于晋人图画,世俗呼为风字……今人有收得右军砚,其制与晋图画同……又有收智永砚,头微圆。又类箕象……”《砚史》又云:“又参政苏文简家收唐画,唐太宗长孙后纳谏图,宫人於玛瑙盘中托一圆头凤池砚,似晋制,头纯直微凸,如书凤字,左右纯斜刊下,不勒痕摺,向顶亦然,不滞墨,其外随内势,简易其後。”
      唐早中期箕斗形砚的砚面无明显转折过渡,就是一个弧形内凹的箕斗,砚的边唇也与砚面为一个断面(见图3)。唐中晚期箕斗形砚的砚面有了显著变化,砚面与边墙出现过渡折角。砚额边唇也开始出现转折面(见图4),有的还在逐渐加大的砚额边唇上施以纹饰。唐陶制箕斗形砚砚头边墙变化较多,整体砚式也有变体。如常见的砚头为莲瓣形箕斗砚(见图5),砚池和砚堂之间已经有拦水墙出现,这是唐中晚期箕斗形陶砚的新变体。唐中晚期还出现了龟形、凫形等仿生陶塑砚(见图6),砚堂还保留箕斗形。
      
      
      风字砚,盖因砚形如“风”字而得名。然此类砚每每“风”、“凤”不分。故古人有称:有足为“凤”字砚,无足为“风”字砚。宋米芾《砚史》云:“世俗呼为风字,盖不原两足之制谓之凤足。”清黄钦阿《端溪砚史汇参》云:“按依元章说,凤字风字,惟以有足无足为辩。有足则为凤池,无足则为风字。”宋叶樾《端溪砚谱》载:
      “有平底风字形、有脚风字形、有垂裙风字形、有古样风字形、有凤池形。”中华博物审编委员会编《中国工艺美术词典》载:“宋宣和初,御府设样制砚,形若凤字,如凤池,但平底有四环刻海水、龟龙、三神、山水,也作昆仑状,左日右月、星斗罗列,此砚专供皇家内府之用”。

    相关热词搜索:开悟系列之堂聊砚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