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学术研讨会纪要

    “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学术研讨会纪要

    时间:2020-03-23 05:05:5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为促进中国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由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的“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6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金沙江大酒店隆重举行。

    本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在深刻审视我国数学教育近年来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目标和研究建设.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亲自起草了本次研讨会的讨论文件,提出了如何吸取历史经验、如何深化课程改革、如何落实“四基”数学教学、教育数学(MPCK/MKT)研究、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珍视本土的数学教育创造、补救数学英才教育的缺失、如何应对“去数学化”的浪潮、如何发展数学教育技术、中国数学教育如何进一步与国际融合等十个值得众多数学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该讨论文件和大会报告的ppt可通过会议网站http://math.ecnu.edu.cn/academia/sxjyzw/下载.

    本研讨会的正式注册人员有238人,其中223人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8人来自港澳台地区,另外7人来自新加坡、英国和美国等国家.正式注册人员中教师代表有214人,学生代表24人.但闻讯而来实际到场的与会者将近300人.这是中国数学教育界一次群贤汇集的盛会.参会者包括史宁中、宋乃庆、李文林、顾泠沅、郑毓信、李士錡、刘坚、张广祥、鲍建生、章建跃、吕传汉、唐瑞芬、戴再平、王林全、罗增儒、唐复苏、孙晓天、马云鹏、代钦、张景斌、喻平、孔启平、王光明、孔凡哲、张丹、黄毅英、蔡金法、范良火、马立平、郑振初等.在近三十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历程中,他们为中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为难得的是,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历任华人成员全部出席,他们是李秉彝、张奠宙、王建磐、梁贯成和张英伯.当然,更有众多年轻学者和研究生,他们正是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研讨会的开幕式由王建磐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和数学系系主任谈胜利分别致辞.研讨会共安排了17个大会报告、60个分组报告和一个非常特殊的活动,即张奠宙老师八十华诞的庆祝活动.

    1.大会报告

    十七个大会报告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数学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数学英才教育、数学教育的评估、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的构建以及数学教育的对外交流等主题展开.

    李文林指出数学的发展历史呈现出算法倾向与演绎倾向交互繁荣、交替取得主导地位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并以此历史分析为佐证指出数学思维区别于其他学科最基本的特征是精确的定量化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这两大特征使得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应该成为实现数学教育目标最基本的坐标.这一观点对数学课程目标的确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坚和王建磐从实证的角度对过去十年l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刘坚是世纪之交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的报告首先回顾了二十年前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解读了当时提出的大众数学的含义和目标,以及新世纪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其次,以数据为依据说明新课程实验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低于甚至好于非实验区学生,但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以记忆和练习为主;最后,提出了未来十年中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建议,具体包括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等.

    王建磐简要汇报了2012年下半年受教育部委托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实验情况进行全国性调研的情况,其中包括调研框架、抽样原则和样本、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和调研发现.调研得到的主要结果包括:受访者大都认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但同时表示理念和目标的落实较为困难;模块化设计是否适合数学的逻辑体系,应该予以仔细的论证.一些受访的数学家很看重中学阶段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大多数受访者尽管不排斥必修+必选+任选的课程模式,但是还是有更多的人倾向于传统的分科模式;选修系列3几乎无人问津;关于选修系列4的内容,几乎所有省份的选择都集中在“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和“不等式选讲”三个模块上。这些结果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史宁中以一个数学家和教育家的洞察力主要讨论了数学教育研究的科学化问题和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发展愿景.他认为,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需要一方面保持“数学双基教学”合理的内核,一方面添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出现既有“演绎能力”又有“归纳能力”的培养模式.数学四基的提出是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

    郑毓信站在哲学的高度,对新课程改革,尤其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拓宽视野,坚持独立思考,从而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避免各种简单化的认识;第二,要关注现实,注重“理论的实践性解读”和“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重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必要互补,并应明确提倡教师工作的这样一个新定位:“反思性实践者”;第三,要有长期的工作目标,数学教师要立足专业成长,这是数学教育深入发展的根本,也是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数学教育研究者要关注数学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工作要讲求基础性重要性,也要重视前沿性和先进性.

    章建跃以平面几何为例回顾了我国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百年历程,对世纪之交的新课程改革中平面几何课程的变化和教材的编写进行了批判性评价,期望我国数学课程教材能体现数学教育的本来面目,即构建逻辑连贯的教材体系,呈现完整的数学归纳和推理过程,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维训练.最后章老师语重心长地指出教育中的问题要逐步改,不能操之过急,因为孩子们的成长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黄毅英考察了香港课程的问题和经验,并提出了很多鲜明的观点,比如说数学教育不等于教育加上数学的例子,需要建立联系过程与内容f结果)的桥梁,并以小学立体图形为例诠释了数学教学中如何从原始概念出发抽象出数学定义、如何从数学操作活动中积累经验解决问题以及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专家们关于课程改革的讨论和争鸣有助于我们深刻、清醒和全面地认识课程改革,有助于我们明确自己作为数学教师和数学教育研究者的责任所在,有助于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持续发展.

    很多大会报告人都提到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顾泠沅把目光聚焦在数学教师和数学课堂上.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经历,详细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关注两反思”行动教育范式,以及“以开始于教师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和评价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为重要特征的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以实证研究的数据为依据提出了教师指导者的工作要素和突破点.

    数学英才教育缺失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的关注.张英伯的报告就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她指出,我国在国家层面上还没有英才教育的相关政策,在数学资优生的发现和培养上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她以法国巴黎路易大帝高中的访问经历为例指出发达国家数学英才教育的两个特点,在中学(或预科)阶段培养深厚宽广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在博士阶段能被领进数学的核心领域开展数学研究.令人欣喜的是,北京诸如清华附中等学校已经在高考的夹缝中开始了搭建数学英才教育发展平台的探索之路.

    数学教育中的评价问题一直备受瞩目.蔡金法和范良火分别介绍了美国和英国的经验。蔡金法谈到美国教育部投资3.5亿美元开发个人发展和能力的评估体系.他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具体体现在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并实施、教育机会在不断扩大、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教育测试和评估方面的专家在不断涌现.在这样的转折点上,有必要建立一个中国数学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他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对该评估体系的形成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范良火回顾了英国考试制度的历史发展,并介绍了英国现行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数学考试和普通教育高级水平(GCE-A level)数学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层次水平、成绩评定和考试时间等具体信息,最后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中英数学考试的差异.他的报告有助于让我们重新审视我国课程改革的症结之一即高考和中考问题.

    宋乃庆、梁贯成、张广祥和鲍建生分别从自己的研究兴趣出发,讨论了数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建设问题.

    宋乃庆从中国梦谈到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梦,从课程、课堂教学、教师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十年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包括开展跨文化的民族数学教育研究等.

    梁贯成比较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在上海、香港和瑞典的不同教法及其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的差异,并分析了儒家文化圈代数教学之间的异同.他认为数学概念的理解可以通过教师主导的课堂来实现,而且聆听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他期望从中国特有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的高度来建立一套数学教学理论,这将对我国以至全世界未来十年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有重要意义.

    张广祥在细致解读了Ball的教师“为了教学的数学知识”(MKT)框架构成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中国教师的具体情况,提出要构建符合我国自身实情的MKT理论.

    鲍建生从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之间缺乏紧密联系的现状出发,倡导将数学教育看作是一门设计科学,并详细介绍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流程、基本问题和原理策略等,希望能多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研究,既能解决中国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又能在数学教育研究的理论层面上有所发展,同时还能留下一批好的教学设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心愿,也是我们开展数学教育对外交流的立足点.李士锜回顾和展示了我国数学教育近三十年对外交流中的重要事件和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国际交流的未来发展方向,即对外交流常态化、努力参与ICMI的主流活动、举办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开展合作或比较研究。李秉彝介绍了新加坡数学教育发展的经验,谈到了新加坡的分流措施、有不同的途径上大学、2013年的数学教学大纲以及师资培训等,呼吁建立数学教育研究的亚洲品牌.李先生的发言口吻幽默,观点精辟,语言朴实,值得深思和回味.这里给出几例:大纲是家,不是牢房;接轨世界不是抄,是寻找成功的因素;教学与测试的一些盲点:动手,动手,忘了放手;加支架,加支架,忘了不加支架;未学精,就创新.

    2.分组报告

    这次研讨会上共设置了三个平行的专题小组.这三个小组的主题分别是课程改革的经验与展望、课堂教学的传统与创新和国际视野下的趋势与问题,主要围绕着研讨会的讨论文件而设立.每个小组有两次90分钟的报告时间,共有60个报告.这些报告涉及课程、学习、教学、评价、教师教育等多个方面,内容非常丰富.这里仅罗列一些论文的标题.

    就课程而言,有关于课程体系的讨论,如马立平的“小学算术逻辑体系”和张景中的“初中课程中重建三角可行性展望”;有关于四基的解读,如张丹的“发展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与实践”和王瑞霖等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数学活动”;有关于课程比较的,如吴立宝等的“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分布的国际比较研究”和陈月兰等的“中美德幂指对函数内容呈现方式比较研究”;关于学习,涉及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不同的数学内容,如黄燕萍等的“中学生几何思维水平测试题的构建与检测”、巩子坤的“7-14岁儿童的随机性认知发展研究”和袁智强的“Fathom动态数据软件与数据素养的培养”等;关于教学,则涉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等不同阶段,如赵冬臣等的“小学数学课堂师生话语的定量研究”,王兄等的“促进学生几何证明理解的教学策略”,翟立安的“关于初中数学课堂引入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和高雪芬的大学“微积分概念学习中的困难及解决策略研究”等;关于评价,有对评价理论的探索,如吴宏的“推理能力表现:要素、水平与评价指标”,也有对具体评价活动经验的总结,如平国强的“小学数学考试命题要突显基础性”;就教师教育而言,有关于教师知识的,如马云鹏等的“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与启示”,有关于师范生培养的,如闫德明等的“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有关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如吴骏的“基于HPM的教师专业发展之历程”和吴卫东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成长的个案研究”,也有关于教师教育工组者的,如俞宏毓的“教师发展指导者工作的研究——以‘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指导为例”.

    3.张奠宙八十华诞庆祝活动

    这次研讨会的一项特殊议程就是张奠宙老师八十华诞的庆祝活动.活动上介绍了张老师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张奠宙老师现场发表了八十感悟,讲述他的人生经历和对未来的期许,老朋友、同事和学生们也一同回忆讲述了与张老师交往共事的动人故事.整个活动简短但隆重、温馨而难忘.

    张奠宙老师认为,本次研讨会应该会有历史意义.说它有历史意义,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方面,本次研讨会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群英会,引领我国近三十年数学教育发展的领袖人物和著名学者几乎悉数到场.有人说这次研讨会大会报告人的规格之高在近十年实属罕见。另一方面,这次讨论的问题和发表的观点,应该会对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次研讨会只是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征途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条路上也许还会有沟沟坎坎,但前途是光明的、未来是美好的.

    与会者纷纷表示,希望十年后我们能再次相聚,回顾未来这十年的历程,共商中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

    相关热词搜索:纪要中国展望未来十年学术研讨会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