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谈谈教学案例三要素

    谈谈教学案例三要素

    时间:2020-03-23 05:16:4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在实践中,不少教师把教学设计或教案与教学案例混为一谈,也分不清课堂实录与教学案例有何不同,更不重视课后教学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于教学案例的重要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教学案例进行重新界定和梳理。

    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应该包括背景描述、学教设计、学教过程(课堂实录)、课后反思(自我评价)、同伴互助(相互评价)五个要素。限于篇幅,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一下其中的三个要素——学教设计、学教过程(课堂实录)和课后反思(自我评价),并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学教设计

    关于学教设计,当下说法很多,如讲学稿、导学稿、导学案、教学案及导学设计等等,本质一致,是教师根据课标、学情设计的学习方案或教学措施,可谓尚待实施的教学“蓝图”。

    学教设计一般包括学教目标、学教内容、学教形式、学教流程(或称学教步骤、学教测评)等。如金霞老师对“火烧圆明园——重读‘两个强盗的故事’”的学教设计如下。

    (一)学教目标

    根据课标“2-3-8: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到清朝统治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确立如下学教目标。

    (1)从雨果的信获取并转达有关“火烧圆明园”的基本史实。

    (2)在阅读学习材料的基础上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自主问答解决部分问题。

    (4)能在讨论中根据所学文史知识从多个角度发表见解。

    (二)学教内容

    教材“屈辱的岁月”一框,关于“火烧圆明园”仅有这样的描述:“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英、法再次对中国发动战争,并于1860年占领北京,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抢掠,洗劫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相关内容的文字寥寥无几,需要补充新的资料(法国布里赛《1860年,圆明园大劫难》摘录;1860年10月《纽约时报》摘录等)。

    (三)学教方法

    1.史料学习法

    基于课本内容局限性与课标要求,本堂课主要采用了史料学习法,即教师补充提供史料,学生围绕史料联系阅读,组内自主问答、讨论等。(略)

    2.小组合作学习法。(略)

    (四)学教流程或步骤

    笔者认为,金老师的学教设计总体上符合要求,值得肯定。但略有瑕疵,缺少“学教测评”环节。关于学教测评,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两个不好的现象:一是没有学教测评设计,二是整个学教测评单纯由各类测试题构成。学教测评是贯穿于学教过程始终的重要环节,少之肯定不妥; 但整个学教测评都成了细碎题目的堆积物,也失去了学教测评的本来意义和新课改的应有价值。

    二、学教过程(课堂实录)

    按照学教设计中的学教流程或步骤,再现课堂教学实况,包括教师的心理活动等,是描述学教过程(课堂实录)的几个要素。学教过程(课堂实录)呈现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原汁原味的课堂记录。仍以金霞老师教学的“火烧圆明园——重读‘两个强盗的故事’”一课为例,课堂摘录如下。

    (一)引入

    (教师课前用幻灯片呈现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摘录)

    师:从同学们的眼神和表情中看出,大家熟悉雨果的这封信,因为在语文课里学过。谁能说说,是在哪篇文章里学过?

    生1:好像巴什么上尉的信。

    师:哪位同学能说完整一点?

    生2:是《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吧?

    师:完整的文章标题是《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请允许老师问一个历史与社会的专业问题,在这封信里,雨果描述了一个什么历史事件?

    生3:火烧圆明园。

    师:谁火烧圆明园?

    生4:英法联军。

    师:这件事发生在哪里?

    生5:北京,圆明园。

    师:什么时候?

    生6:1861年。

    师:确切地说是1860年,也就是雨果写信的前一年,这我们从信的时间落款可以推断出。通过这封信,我们大致了解了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基本史实。然而,作为一堂历史与社会课,我们对于历史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是什么,还应该关注更多细节,深入了解历史,追问为什么,思考怎么办。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圆明园,重读“两个强盗的故事”。

    (二)师生活动

    师:要进一步了解一个历史事件,可以有哪些途径?

    生7:可以到网上查。

    生8:可以问老师。

    生9:还可以去图书馆查文献资料。

    师:都可以。但在课堂里最方便的是查阅自己手头的课本。让我们翻开书本,看看课文是怎么描述这一历史事件的。在第几页?

    生10:第65页。

    师:已经有同学翻到了。哪位同学站起来念一念?

    生11:1856年10月,英、法再次对中国发动战争,并于1860年占领北京,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抢掠,洗劫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

    师:看来书本上内容也不多,不足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习资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发放学习资料)都拿到了吧?这些资料来自于法国和美国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文字记录和报道。大家不急于看,先抬起头看前面的幻灯片,听老师布置阅读任务(活动安排)。

    (学生阅读、提问、互答,过程略)

    师(巡视、参与):差不多了吧?老师发现每个组都有一些问题要提。哪一组先问?

    生12(最先举手的组长):我们组有个问题弄不懂:为什么英国皇家军事学院要给中国当局送来武器?还有,英国当局对此事知情吗?马戛尔尼使团和清朝政府之间是什么关系?

    师:其他组同学有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生13:我认为,马戛尔尼使团之所以要送给清朝政府两门榴弹炮,是想开辟一条打开中国市场的渠道,从中谋取利益。

    生14:我反对。英国不止送来两门榴弹炮,还送来了全套制造榴弹炮的设备。榴弹炮的杀伤力很大,中、英两国军队在数量上相差很大,如果中国配置了那么精良的装备,英国想取胜就很难了。

    师:还有其他看法呢?

    生15:这种看法不对。因为英国只是送了不多的榴弹炮,而中国的军队很庞大,只靠几门榴弹炮无法提高战斗力。

    生16:英国随随便便就送出几门榴弹炮,说明当时的英国军事实力是很强大的,他们根本不在乎这几门榴弹炮。

    生15:我想提醒这位同学一件事,就是后面还有六个字:以及全套设备。

    师:还有人发言吗?再不介入,两位同学的争执就升级了。好!又有同学出手了。

    ……

    (三)结束语

    师: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我们离对这个历史事件的正确认识也越来越近了。我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最后再回到那封信上。实际上,雨果从来没来过中国,也从来没见过圆明园,可这位法国作家在这封信里表达了对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愤怒和圆明园被毁的惋惜心情。可见,雨果是否来过中国并不影响他对这一事实的如实记录与判断。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圆明园遗址?

    (学生摇头)

    师:这已经不重要了。无论处于彼时的1861年11月25日和此时的2013年4月19日,当你站在圆明园遗址前时,你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幻灯片呈现)

    (下课铃声响起)

    师:时间不允许我们多说了,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到课外去思考吧!

    另一种是有所取舍的教学叙事,如罗安波老师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垂直的牧场”教学作了如下的课堂叙事(摘录)。

    一踏进教室,看到早已等待的师生个个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我,顿感局促、紧张。庆幸的是,前面的课堂教学如期顺利开展,通过“三毛生态旅游”这一情境的创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三毛生态旅游”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这是显性的; 而课程标准及学习目标的各项要求已有机地融合在活动之中,这是隐性的。学生兴致盎然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极大增强了我顺利完成教学的信心。

    ……

    在哈萨克牧民“转场”这一教学环节中,为了突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我特地播放了一段关于牧民“转场”的录像。为了提高“自主讨论”的针对性,我在学生人手一份的“自主讨论学习任务单”上注明:如果你是三毛,对哈萨克牧民“转场”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什么疑惑吗?然后具体布置了自主讨论的有关要求。

    ……

    在“个人问题纷呈”阶段,学生按小组讨论操作要求,个个拿着“任务单”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快就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同伴的姓名。目睹此情此景,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嘛!于是,悠然自得地穿棱于各小组之间。但我很快从几位同学迟缓的动作和迷惘的眼神中意识到出了什么问题。容不得我细想,一位女生指着“任务单”问:“老师,这儿怎么写啊?什么是认识和建议呢?”正欲解,问题接踵而至:“老师,自己感兴趣并有价值的问题写几个?”“老师,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念头顿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任务单出问题了!”仔细地斟酌“任务单”,发现一些格式及文字是站在课题研究者角度设计和表述的,难怪学生搞不懂。于是,我忙不迭地说:“今天的讨论方式与同学们平时接触的方式有所不同,不大容易理解。这样吧,大家针对学习目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记录下你对此问题的思考,好吗?”“好的!”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

    ……

    热火朝天的小组讨论开始了。在“问题自主生成”阶段,我从参与的几组活动中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如切口大小不一,表述不够精炼等,但多少与“牧民选择转场这一生产生活方式的原因及其科学性”主题有所联系,基本达到了讨论的目的。

    ……

    在“组际交流互评”阶段,一位男生早早高举起手,一双期待的眼睛盯着我,似乎在说:“老师,让我来,我能行。”这股勇气和热情感染了我,他们小组自主生成的问题一定能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就示意这位男生回答。“老师,我感兴趣的问题是‘天山’为什么叫‘天山’?”此言一出,全班哗然,这位学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怯怯地耷拉下头来。我装作吃惊的样子:“哟,你提的问题把老师也难倒了!”同时微笑着点头示意其坐下,接着说:“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解开这一疑惑呢?”立即有学生说:“我认为是那儿的海拔高,远看像是在天上,所以叫‘天山’。”我赶紧说:“这位同学答得非常好。有关天山的得名,同学们还可以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作进一步的考证。接下来,哪一组同学想把你们自主生成的问题交与大伙交流呢?”马上有一个小组学生说:“我们感兴趣并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是:哈萨克牧民为什么要转场?”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课堂教学终于言归正传了。

    当然,课堂实录既可以完整呈现,也可以呈现片段,具体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处理。

    三、课后反思(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是“死”的预案,而课堂教学则是“活”的过程,二者之间可能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这应该成为我们课后反思的重点。具体就是看我们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情况,如实施了多少?实施得如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实施?徐琼霞老师教学了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屈辱的岁月”后,写下如下课后反思。

    1. 成功之处

    作为一节常态课,这节课基本达成了预期的目标。

    (1)用画年代尺和列表的方式梳理了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比较清晰地呈现了这段历史发展的脉络。

    (2)对课堂上运用的关于“马戛尔尼1794年的预言”这段史料,学生比较感兴趣,讨论效果也较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用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3)中国与欧美国家比较视频的选择较为恰当,达成了综合运用多种因素进行比较的目的。

    2. 败笔之处

    (1)虽然本节课综合性很强,但因学生已经学过课文内容,产生了填表格环节中生成性资源不够丰富这一缺陷,使本节课逊色了不少。看来,如何使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合学生,尚需多费思量。

    (2)关于马戛尔尼预言的讨论,学生呈现了三种观点,赞同第一种观点的有两位,赞同第三种观点的有一位,其余学生都赞同第二种观点。由于持第一、三种观点的学生占少数,得到的支持力度显然不够,以致讨论双方各持己见、相持不下,无法沿着正确的轨迹充分、深入地展开。

    (3)由于自己近一年时间没有上课了,教态显得有些不自然。如果要获得理想的效果,应该早作准备,从中发现并纠正教学问题,为达成教学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

    3. 再教设计

    基于以上经历与考虑,我觉得下次再教,最为理想的是选择刚学完鸦片战争、后面几次战争还没有学过的班级;如有条件,应选择有电子白板设备(可以直接在屏幕上书写)的教室上课,使生成性教学资源更丰富、课堂更灵动、效果更理想。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可以备有针对不同学生的三种设计:一种适用于已学过本课内容的学生,另一种适用于未学过本课内容的学生,还有一种是适用于只学了一半课文内容的学生。

    总之,学教设计、学教过程、课后反思是构成教学案例的主体,教师若能在实际教学中参照相应要求,坚持撰写教学案例,必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特别是课后反思(自我评价),于教师的快速成长作用明显。如果再能得到同伴或专家的点评、帮助,效果就更加好了。

    相关热词搜索:谈谈教学案例三要素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