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极端尊重生命的圣徒

    极端尊重生命的圣徒

    时间:2020-03-26 05:25:3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耆那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始创人筏驮摩那比释迦牟尼出生早约30年。这两个在恒河边上修炼的人,各自持有一套和传统婆罗门教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方式。

    耆那教和印度教的冲突没有佛教那么激烈,因此经历了2600年,在印度曾经辉煌过的佛教大起大落,而如今耆那教在印度还有不可忽略的大批信徒存在。

    耆那教在全世界约有教徒500万人,在印度建有寺庙4万多个。近代,耆那教不断向外传播,在斯里兰卡、波斯、阿富汗、阿拉伯等地均有一定的影Ⅱ向。很多耆那教徒还移民到欧洲和北美。耆那教以和平为基础,反对伤害众生,主张苦行主义,极端尊重生命。

    “萨莱克哈那”的轮回与解脱

    在印度一座普通的房子里,一名老妇躺在一块薄薄的白布上面,还有一块白布盖在她的身上,她不吃任何食物,安静地等待生命的终结和轮回。她的所有孩子与其他亲属一同为她守夜祈祷。几名妇女坐在她身边,轻轻抚摸着她柔弱、消瘦的身躯。她的家人全部身穿盛装,女性身上披着艳丽的纱丽。

    妇人的儿子特哈米什说:“这是生命的庆典,在我们落泪之前,应该为母亲将要获得超度,尽力完成转世而高兴。”这不是自杀,而是在进行“萨莱克哈那”。这是耆那教仪式之一。

    老妇人生前的名字是阿沙·贾因,她为自己的灵魂升到天堂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什拉德哈·什里。她的儿子说:“母亲此前一直在忍受巨大痛苦。看看现在,她还有任何痛苦吗?”

    妇人离开人世时,教徒们奔走庆贺。但并不是每个耆那教徒都有权实施萨莱克哈那仪式的。他们必须得到高级僧人的准许,只有那些患有不治之症或年事已高且身体遭受折磨的信徒才被允许进行这种仪式。如果耆那教徒在世上还有任何牵挂,比如有孩子需要照顾,就不能这样做。在耆那教徒中心的一个房间,一名一丝不挂的僧人介绍说“不是谁想‘萨莱克哈那’就可以这样做的。我们只允许那些真心希望这样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责任:而且拥有医生诊断证明的人这样做,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诊断结果包括以下两种:一是确实患了绝症:二是人老得身体功能失常。”

    有一个规矩,只要一旦开始“萨莱克哈那”,便不允许谈论这人到底得了什么病,以及死者的过去。比如特哈米什最多只是说母亲“病入膏肓,胃里长了某种囊肿”。特哈米什说,他母亲发誓放弃家庭以及所有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她被认为在这个世上已没有太多“责任”,于是有权开始这种仪式。耆那教徒认为这样,可令他们的灵魂在重生和死亡的无穷轮回中获得解脱和救赎。

    筏驮摩那灵性之路

    “耆那”一词原意为胜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印度耆那教产生于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基本教义是灵魂转世,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生命。相传耆那教原有24位祖师,最早的创始人名勒舍婆。目前有历史记载的是二十三祖巴湿伐那陀和二十四祖筏驮摩那。筏驮摩那(公元前599年~前527年)是耆那教最后一位祖师,教徒称他为大雄,也就是“狮子”的意思。

    传说筏驮摩那出生于今日印度距吠舍离45公里的贡得村,他比佛教的始创人释迦牟尼早出生大概30年,耆那教的中心教义主要由他建立。他和佛祖释迦牟尼一样,都是刹帝利种姓的子孙。筏驮摩那的父亲是贝拿勒斯一个小王国的君主。他家庭富裕,生活奢华,婚后生有一女,但他并不感到幸福。当他父亲死后,筏达摩那30岁时立志出家修行,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云游各地修炼长达12年之久,终于在吠耶婆达东北建皮耶村的一棵沙罗树下觉悟,最后得道成为“耆那”。

    第一年筏驮摩那游历了库马罗等地,第二年他来到那烂陀,途中艰难跋涉,衣服破烂不堪,从此裸体行乞。在那烂陀他偶然遇见了蒙克利·高夏勒,两人结伴同行。在与高夏勒共同生活的5年中,他们曾多次被当作密探、盗贼而受到诬陷,后因两人意见分歧而分道扬镳,大雄独自来到了罗哈。他每年除雨季时需要居住在一个地方外,其余时间都是到各地漫游。大雄成道后,先后组织教团,进行宗教改革活动,长达30多年,他于公元前527年死于巴瓦,终年72岁。他的主要活动地区是今天印度的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的西北部、北方邦的东部和奥里萨邦等地区。

    “一切生物都有灵性光辉”

    耆那教将植物也视为一种生命形式,并严格地规范植物性饮食范围。包括:禁止食用某些蔬菜和水果,限制购买某些物品、饮食时间的限定等。比如规定只有在水果和蔬菜自然成熟并准备落地时才能采摘,或者等它们从树上掉落后才采收:如果要从树上直接采下来,只能采摘必要的数量。比如要收获小麦、稻米、玉米、豆类等作物时,要在它们已干燥且死时才能采收。如果是为了取得木材或作其它用途而砍伐树木是被绝对禁止的。

    耆那教极端尊重生命,并严格追求素食主义。教义对植物饮食有明确的限制,比如禁止食用在地底下生长的蔬菜和水果(根茎植物)。因为如果要获得这类的蔬菜和水果,人们必须从根部拔起植物,如此一来就毁坏了整个植物,并且破坏其根部附近的微组织,还有可能伤害到土地里的蚯蚓等小动物。

    耆那教徒在日出前或日落后是不烹煮或进食任何东西的,甚至不饮用水。食物只能在白天有日照的时间烹煮及享用。因为他们认为在夜间烹煮食物会因为火而杀死许多生物,如飞虫:还有许多其他的小动物藏在木头里也有可能因为黑天看不到而被烧死:要是食物里混进荤物也无法再食用。另外,他们认为在日落前吃饭比较适当,因为晚餐后很快上床睡觉是很不健康的习惯。而且每天的食物必须是新鲜的,在日光下烹煮的食物必须在当天吃完,煮熟的食物不允许过夜。

    正统的耆那教徒每两周禁食两次,有些人甚至禁食三次。在禁食期间,耆那教徒只食用谷粒做成的食物,不食用任何蔬菜或水果。大部分耆那教徒不食用洋葱和大蒜。

    最早的素食先例

    耆那教徒为净化自己的渴求,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素食教义和全面的素食规范,而且素食传统沿袭了几千年,因此耆那教徒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素食主义的人群。

    耆那教认为生命体有五种感觉,即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和听觉,这些是生命体最根本的官能。宇宙中所有的生命体都是按照其所属的不同感官来分类的。出现在不同生命体中的各种感官是严格地按序排列的,即:触觉是最主要的感觉,听觉则是在进化阶段最后被发现的,基于这种生命分类的方式,单单拥有一种感官的生命体就是植物类,是唯一允许作为人类的食物的。

    耆那教徒坚持认为,人居住在一个充满生命的宇宙中。一切生物互相支持、互相依赖,是密不可分的。耆那教根据生命的特殊性赋予生命以价值,支持动物收容所,坚持悠久的素食饮食,自觉选择过非暴力生活,坚持最低资源消费原则。

    海外的耆那教教徒,一直支持根据生态原理对耆那教进行再诠释,实行对自然友好的多方面非暴力实践,同时强调生态话语中生命形式互相依赖的原则,反浪费和慈悲为怀。

    至今为止,耆那教的素食传统和观点涵盖生活的所有细节和习惯。古代耆那教先驱提醒我们仔细选择食物,懂得护生护己,并发展环保爱心。现在,耆那教徒为解决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而对传统耆那教教义努力做出变革和重新阐释,证明了这种古老传统的灵活性和可持续能力。

    以天为衣的圣徒

    耆那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提倡裸体生活,戒杀生。耆那教否定当地婆罗门教主张的吠陀天启,以对抗吠陀经,强调苦行和戒杀,以对抗祭祀万能等。

    耆那教最初的活动中心是恒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由于摩揭陀地区12年连续发生灾荒,于是耆那教开始由北南移,转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区。公元1世纪左右,由于教徒们对教祖的遗训解释不同,耆那教逐渐分裂为白衣派和天衣派。白衣派穿象征廉洁的白衣,主张男女平等,宗教仪式限定在耆那教寺庙举行。白衣派主要活动区域是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

    天衣派又称裸体派,较为保守,注重苦行,这一派主要活动在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北方邦。他们认为耆那教徒不应蓄私财,因此连衣服也不能有,只能以天为衣。该派教徒手持孔雀毛作的掸子,用以驱赶路上的小虫,以防伤害生灵。他们生活在寺庙或远离世人的住所,靠乞食为生,主张宗教活动除在耆那教寺庙举行外,也可借用印度教寺庙,他们尽量减少对物质的需求。

    目前耆那教约有教徒500万人。白衣派流行于古吉拉特地区,天衣派流行于米索尔地区。耆那教与印度教很接近,因此在印度信耆那教的人与印度教徒可以彼此通婚。耆那教徒一般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诸如当兵、屠夫、皮匠等,甚至也不从事农业。在他们看来农夫犁地也会伤害虫类等生物,所以耆那教徒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的较多,由于他们讲究诚实和道德,很多教徒打造出了印度优秀的财团。

    相关热词搜索:圣徒尊重生命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