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体验性学习对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及成绩的影响

    体验性学习对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及成绩的影响

    时间:2020-04-11 05:22: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医护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性学习对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及成绩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二年级4个班230人,其中实验组114人,对照组116人;2组同期按计划开设“医护心理学”课程,对照班采取常规教学法,实验班采用活动—体验—反思—感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课后心理健康水平较课前明显提高(P<0.01),且优于对照组课后心理健康水平(P<0.01);实验班学生“医护心理学”课程结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P<0.01)。结论:“医护心理学”课程中应用体验性学习方法,不但能提高护生的成绩,而且能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护理教育;体验性学习;护生

    体验性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練习,对情感、行为、事物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1]。通俗地说,体验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与体验自己的认知活动,才会有高度的情感唤起,才能有效地维持、监控和调节学习行为,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为此,在护生的“医护心理学”课程学习中引入体验性学习方式,探讨其对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习成绩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抽取学校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护生4个自然班共230人,全部为女生,年龄16~18(16.7±0.5)岁,均来自初中毕业生。实验组2个班114人,对照组2个班116人。2组护生年龄、健康状况、来源、上期学习成绩等一般情况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

    1)教学内容及课时。2组同期按计划开设“医护心理学”课程,总学时54节,其中对照组理论40学时,实践14学时;实验组理论30学时,活动及实践24学时。实验组按照教学内容顺序设计以下学习活动:记忆方法探讨、发散思维练习、非理性信念辨识和校正、情感红绿灯、认识自我、心理测验、放松训练、医学晤谈观摩、心理矛盾大会诊、心身相关(调查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放松训练、护患体验、制作心理健康教育卡、每班举办3期心理专刊。上述活动绝大部分在课中完成,少数作为课后作业完成。

    2)教学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活动—体验—反思—感悟教学模式,活动课每班分为4个小组,主要运用:①情景体验,即给学生提供一种情景或氛围,让他们从中有所感受和体验;②互动式体验,是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去领悟学习内容;③实践中体验,让护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或进行某些科学、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的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④想象中体验,教师可以引导护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想象的情景,进而让护生进入想象的情景产生联想和某种体验;⑤案例讨论,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看法,集思广益,相互学习。护生在每次活动和每个单元课程学习结束后写出反思性日记,交教师检阅,教师根据个人的不同感悟作相应的指导。

    1.3 评价方法

    1)心理健康水平。2组学生在课前和课后3个月,分别应用上海惠诚咨询公司制作的大学生心理测验综合软件中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护生以班为单位组织操作计算机,按统一指导语进行自我评定。以1 388名中国正常成年人SCL-90统计指标作为常模[2]。

    2)学习成绩。课程结束后实行教考分离,2组考试方法、内容及时间相同。考试内容由2部分组成:闭卷考试课程基础知识(分值占70%)当场作答;根据课程内容列出8个专题,由护生任选一题(分值占30%),1周后交出专题报告。由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试、评卷、统分。

    3)统计学方法。组间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课前、课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见表1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课后3个月测得的SCL-90中10个因子中除躯体化和恐怖2个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与课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课后3个月测得的SCL-90比较,除躯体化和恐怖2个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有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护生课后心理健康水平较课前提高,且优于对照组课后心量健康水平。

    2.2 两组护生“医护心理学”结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医护心理学”课程结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医护心理学”课程教学中以活动为中介、个体体验为载体,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某些心理状态,以此改变认知观念,接受行为训练,提高心理技能,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比如学习情绪情感一章时,在“情感红绿灯”活动中护生模拟在学习、生活和护士工作中遇到的不愉快的情境10项,让护生通过角色表演出来,使护生体验各种不良情绪,从而学会辨别不良情绪及感悟不良情绪对人的心理影响。在“不良情绪大会诊”活动中,护生把自己烦心的事和不良情绪写在纸条上,教师把纸条收集到一起,把问题归类,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治疗方案。护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去领悟学习内容,学会控制不良情绪的技能。又如学习心理评估一章时,在心理测验活动中2人一组,应用SCL-90、焦虑、抑郁、气质量表互相测量、统计,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结果判断;学习心理护理一章一般知识后,在“放松训练”“护患体验”活动,护生在病房见习后互扮一个星期的“患者”和“护士”,“护士”应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活动结束后由“患者”对“护士”的心理护理做出评价。通过体验性学习活动,使护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从而增进护生心理健康水平。

    体验性学习的关键是体验和反思。让护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从而习得只能意会的知识。反思日记可以通过应用评判性分析,综合与评价某种状况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技巧,通过自我评价而导致认知的发展和积极的自我意识[3]。护生在每次活动后和每个单元课程学习后,写出感受、体会、收获。如在非理性信念辨识和校正活动中通过小组辩论,辩明理性思维、情绪与非理性情绪的表现与利弊。活动后护生在日记中反思自己日常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不合理的信念,从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正确的认知代替不合理的认知,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通过调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多种因素,提高理解能力,增强批判意识,强化自律精神,实现自我教育[4]。

    体验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力求对学习内容产生个性化的见解和情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体验知识,获得与众不同的感知效果和情感体验[5,6]。体验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则是引导者、组织者,教师的着力点不是把书本上的、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条条框框“灌输”给护生,而是要突出护生的主体地位,时刻注意培养护生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调动护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护生学习心身疾病的一般知识后,在“心身相关”活动中,要求护生完成自己周围的中老年人30人次A型行为调查、统计,结合平时对调查者的观察,分析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这样护生在学习时不仅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手操作,而且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从而对教学内容加以内化、体认、感悟,最终实现护生内心自主性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应强调护生的个性体验;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实践机会,加强护生的知识感悟、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的科学知识、情感体验、学习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吴光然.体验性学习三步曲[J]. 教学与管理,2006(1):15

    [2]杨德松.基础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40-543

    [3]段功香,沈宁.反思性学习对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行为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22(15):66-67

    [4]戴玲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施 体验性学习的教学初探[J].教学 探讨,2006(5):23-24

    [5]谢安平.浅议体验性学习的要求 [J].教育论坛,2006(5):10

    [6]赵亚华.体验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定位[J].生物学教育,2004(12):17-18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相关热词搜索:心理健康性学水平成绩体验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