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影视资源运用于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影视资源运用于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0-04-15 05:20:0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影视资源以其独特的听觉和视觉魅力,以及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品德教师的喜爱。探究性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方式。在课堂上巧妙链接影视资源,创设情境、盘活资源、启发思维、释放情感,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影视资源;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40-04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学习方式。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对影视资源在德育课堂探究学习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情感与态度发展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寻绎:影视资源与探究性学习的概述

    1.影视资源

    影视作品是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优秀的影视资源以其独特的听觉和视觉魅力及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对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情操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可见,优秀的影视作品是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社会,接受引导与教化,学习做人与做事的便捷途径之一。[1]

    2.探究性学习

    探究是求索知识和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 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分析研讨、表达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技能与方法的学习过程。

    3.影视资源对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增强探究的趣味性。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产生了认知兴趣,才能主动的探求知识。电影是青少年最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听觉和视觉魅力,及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听觉、视觉的共同刺激下,唤起思维的兴奋,有效地增强了探究性学习的趣味性。

    凸显探究的启发性。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立足生本,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电影为媒介的方式,扩充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还满足了学生的探索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在探索与发现、思考与分析、交流与总结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提升探究的交互性。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2]生命是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电影资源是一本活着的课本,它以“声、光、色、像”立体地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触动学生的情感神经,使之在现实与视频的交互中,观察、分析、思考、探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结果。

    开发探究的拓展性。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师要对学生原有认知与学习状态有准确了解,要对教学内容有整体把握,在课堂上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鼓励并及时肯定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新观点,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影视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中,它丰富了文本,激活了大脑,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深化,并加以发展,促进新的知识的构建。

    二、实践:影视资源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尝试着以影视资源为媒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其主动参与、勇于质疑、乐于探究、善于思考的品质。

    1.创设情境 ,生成探究问题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期待,构成学习动机。课堂伊始,借助电影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艺术魅力,变静为动,化虚为实,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促进学生产生疑惑,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例如以下教学片断:

    师:老师请来了几位客人,请看——

    (配乐循坏播放:徐悲鸿、梅兰芳、陈景润、詹天佑、贝多芬等图片)

    (生观看视频)

    師:看了视频,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视频中的人物都是一些名人。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他们为什么会成功?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都有志向。

    师:你们对志向了解多少?他们的志向分别是什么?你还知道谁的志向?

    (生四人小组讨论)

    (生上台展示收集到的图片,进行交流)

    教学一开始,利用影像这一直观工具呈现学生们熟知的徐悲鸿、梅兰芳、陈景润、詹天佑、贝多芬等人物,将原本空洞的说教、乏味的长谈,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形式,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后,自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可见,导入时,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探究学习的欲望有很大的帮助。

    2.盘活资源,完成主题探究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合理利用和挖掘多种社会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利用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等信息媒体。”影视资源以其海量的信息、多样的形式、动感的画面等特征,为主题探究搭建了平台。帮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使问题的答案更加明朗、合理、全面。例如以下教学片断:

    (师播放微电影《田埂上的梦》前半部分)

    (内容梗概:卓君,一位来自山西乡下的男孩,一次无意间的目睹,却已经深深地被迈克尔·杰克逊的舞步所迷住。从此,他的内心萌发了“舞蹈”的种子。开始了以天为景、以地为台的独自练习生涯。迈克尔·杰克逊为他开启了一扇舞蹈的大门)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卓君,他爱舞蹈。

    生:他想当舞蹈家。

    生:他的梦就是舞出自己的人生。

    师:大胆猜测,卓君的梦能实现吗?为什么?

    (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我校为外来工子女集聚之地,学生大多是“新市民”子女,对于“志向”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远远不如其他学校的学生。为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在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时,引出探究主题,选择带有乡土气息的短片《田埂上的梦》,来丰富教学的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在观影中,拓展思维空间,开发探究潜能,从而进一步进行深入的探究性学习。

    3.启发思维,促成交流总结

    当代著名教育家张楚廷教授曾经说过“教学从根本上来说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学生的思考促进着教师的思考,而问题就是培植思考的最好营养剂。”在主题探究学习过程中,影视资源集直观性、趣味性、交互性为一体,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交流、总结,从而扩展创新思维,开阔智力视野,提高探究实效。例如以下教学片断:

    师:继续观看视频寻找答案。

    (播放微电影《田埂上的梦》后半部分)

    (内容梗概:在不理解何为“舞蹈”的村子,卓君被歧视、被嘲笑、被嘲讽成“跳舞的猴子”。在梦的道路上,虽曲折不断但他却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他疯狂着追寻着迈克尔·杰克逊的足迹,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模仿,但却只能做到形像神散。然而他人鄙夷的眼神并没让他退缩,他依旧为了跳舞而练舞,单纯的追逐目标与梦想。在最困难、最迷茫的时刻,是不懂舞蹈的父亲给予了他支持与信心,鼓起了他的勇气,让他坚持完成了心中的梦,成了“草根舞王”与“街舞达人”)

    师:看了他的故事你有什么启迪?

    (生小组探究后交流)

    生:实现志向的道路不是平坦的。

    生:只有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不退缩、不放弃才能让梦不再是梦。

    生:卓君,他曾孤独过,痛苦过,也失败过,但他总是执着的追求着理想,不懈地努力走出了非凡的人生。

    ……

    教学的过程中那熟悉的乡村场景,带着这群“新市民”儿童回到了童年。那淡淡的泥土芳香、那一望无边的庄稼,那光着小脚丫儿捉鱼的孩子……无一不是他们所熟知的。从卓君的身上,他们找寻到了自己的影子。影片中的故事,为道德情感的体验创造了极佳的契机,激荡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帮助他们在想象、探索、思辨、归纳的过程中,构建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

    4.释放情感,达成迁移提高

    影视资源通过大量的真实照片和情景对话,“还原”学生的社会生活。它以生动逼真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生活化的语言一改教材呆板的常态,使之成为有血有肉的素材。活生生的教材,在精心的预设中,激荡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激活着学生的主体意识,体验使其加深感知,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情知协调”的境界。例如以下教学片断:

    师:都说有志者事竟成,为什么有志者就能够成功?有志者都能成功么?

    生:是的。

    生:不一定。

    师:是啊,并不是有志者经过努力都能成功的。

    (生观看《面对不成功的人生》)

    (内容梗概:我是北大的,但高中的时候谁都想不到我是一个差等生,是那种不写作业,全年级两百多人我考一百八十多名的那种差等生,然后有一天这个差等生突然异想天开想考北大,然后像个神经病一样去努力,但是高考的时候我还是没考上。有人说你失败了,我失败了吗?承认失败多容易啊,比那种日复一日的坚持跟忍耐容易多了,但是我不服气。四年之后考研我又考上北大了,所以说一个人他一辈子不做任何尝试,他不做任何冒险的事,他也不为任何事情努力,他永远都不会失败,他都没有资格遭遇失败。但是你不同,你做过梦,你发过疯,你哭过、笑过、奋斗过,你爱过、恨过,你也后悔过。芸芸众生中那么普通的一个你却拼尽全力活出最好的自己,又有谁有资格说你的人生不成功)

    师:看了《面对不成功的人生》,你又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每一个志向都值得你拿一生去拼命。

    生:努力过,还是不成功,不可怕,因为我们已经做过。

    生:不成功只是暂时的,继续努力,还可能会成功。

    师:谁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上周劳技课上老师教我们折玫瑰。一张小小的纸,折折叠叠就成了一朵漂亮的花,可是我怎么也学不会,当时一气之下把纸给扔了。现在想想真好笑。课上学不会没关系,还可以课后再向老师、同学学啊!

    生:我的志向是成为一位画家。空闲时,我就会拿出画笔创作一番。尽管我现在作品不是很出色,但是我想只要不断练习,一定会越画越好。

    ……

    在教学时,当探究得出“要成功需立志,有志者需努力”的结论后,同时“努力就能成功吗?”“努力了不成功,努力又有啥用呢?”这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困扰着学生。学生慷慨激昂地说:“当你拼尽全力失败依旧来临的时候,你会知道你的一生因为花费在理想上,所以它从来不曾被浪费。每一个理想都值得你拿一生去拼命……”观影中,与影片中人的交流,使他们明确了方向;观影后,与同伴师长的交流,深化了他们的认识,激活了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目标得到全面发展。

    三、 审视:影视资源融探究学习的思考

    1.影视资源的选择要链接于生活。雷祯孝教授指出,电影出世以来已成为传播知识开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主张为教学量身打造优秀的影片。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我们选择电影时,一定要注意片源是否与孩子年龄相符,内容是否贴近孩子的生活。从教学的角度考虑,我们要看片源是否與教育主题吻合,能否让学生产生共鸣。国内的优秀影片、国外的经典巨著、故事片、记录片、微视频、公益广告……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育资源。

    2.影视资源的引入要立足于儿童。成尚荣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3]儿童拥有包括想象力和情感在内的艺术能力,但他们的大脑皮层的发育还不够成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薄弱,很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而转移注意力,对于比较抽象的教学活动,注意集中就比较困难。这时的他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探究性学习与影视资源对接时必须从儿童出发,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特点,才能真正利于他们的发展。

    3.影视资源的呈现要服务于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学时,很容易出现空讲大道理的现象。空泛的说教,填鸭式的教学是无法提起学生兴趣的。为避免课堂乏味低效,结合学生喜欢形状、颜色、声音、画面等刺激的特点,链接了影视资源,将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具体的事例通过影片的直观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切记,影视资源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不可漫无目地为观影而观影,也不可为一笑而过的娱乐而观影。只有从德育主题出发,将德育与优秀电影资源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开发学生的探究域,使他们将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加以内化、内省、感悟,从而促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汪晓勇.电影资源融入品德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3(10).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参考,1997(4).

    [3]成尚荣.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3).

    责任编辑:赵赟

    相关热词搜索:运用于探索探究性实践影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