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改革探索

    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0-05-06 05:18:2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现今我们已经身处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媒体和网络终端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自由传递和接收信息。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也急需改革,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注重借助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全方位、多途径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笔者尝试在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合理的展开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推进课题化和实践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运用新材料和新媒介;同时助力传统图案的传承及在平面构成中的再现。期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与信息时代相结合的高校设计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学改革;平面构成;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与思维方式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改革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与深化,如何利用快速便捷的网络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相对独立又颇具特色的艺术学科,具有交叉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与优质的资源,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从社会和人文的视角去深入地认知设计理念,以充满自省的精神深化和反思设计意识。

    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體教育技术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新平台。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教育模式,与时俱进,在信息技术时代,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在课堂内外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深度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学习能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审美意识,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设计构思。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笔者在教学改革途径上做了如下探索。

    1 信息时代促进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的发展

    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出现,是信息时代孕育出来的新型的教学形式,它给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变革。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可以利用自身学科优势,积极调动多媒体和移动端,实现对教学素材的收集和梳理,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传授和设计案例分享。

    “微课”是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的、精彩的教学过程,并将之制作成课例片段,以流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老师更多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微课,以便于学生针对某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反复观摩和反思。比如讲解平面构成的风格派的时候,可以将蒙德里安的绘画理念及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整体展示,再拓展至现代各类设计中对其作品的重新诠释,在这些环节中设计交互界面让学生自主互动的学习。蒙德里安曾经提出,由于人的理性的归纳,丰富而混乱的万物都变得清晰、纯净而有秩序了。他那经过历史积淀留存下来的造型语言和造型趣味,引发观者的联想和想象。蒙德里安风格的抽象美学观念一直影响着现代的各类艺术创作,从艺术界到时装界,再到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设计师们纷纷向他致敬,营造出“蒙德里安式”的作品,极富感染力和意境美。学生通过微课深入理解其绘画理念和作品的基础上,再来欣赏相关的设计作品,就能找到平面构成与专业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自己的设计思维。

    在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吸收内化。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基础理论知识划分成几个板块,一方面将自己精心录制的教学视频下发给学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名校的平面构成精品课程相关视频和课件给学生分享,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预习,更全面和立体的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再针对难点和疑点引导学生分组分享和讨论,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曾提出,学习是教和学的交流过程,要让学生达到活生生的“绽放”的状态。这种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互动阐述观点、深入交叉讨论的活跃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深刻的记忆,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

    2 信息时代促成实践性和课题化教学方法的实现

    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其从绘画往设计上的转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内化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灌输专业设计意识,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平面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存在着抽象性,对于只有具象绘画基础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刚刚接触确实会存在理解和认知上的困难,传统的教条式的教学使得学生认识不到平面构成的重要性,更看不到平面构成的抽象概念与后期专业设计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因而很多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不知如何具体运用到未来的设计实践当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不断促进实践性教学和课题化教学的运用,只有这样平面构成的内容才能被活学活用起来。

    以往的平面构成课程实训经常是对应章节内容来展开,非常程式化和单调乏味,没有新意,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对此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改良,设定与现实生活和设计更相关的,更为开放的实训进行探索。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艺术采风的过程中收集相应的图片,探寻生活中的构成现象,以摄影和速写的形式记录构成的形式,并进行信息技术分类整理和线上线下分享。再针对调研的相关物象展开融入构成形式法则的再设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对于设计无处不在的认识。

    除了实践性的教学形式以外,在具体的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导入课题化的形式。例如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世界设计大师及其优秀的代表性作品进行积累和梳理,从平面构成的角度对相关作品进行点、线、面的构成要素分析和形式美法则讨论,开阔设计视野的同时积极内化基础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平面构成的构图规律运用到学生个人的摄影小品实训中去;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运用到室内空间界面设计等具体的设计项目中,让学生在设计中获取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当然,教师还可以将适时的设计竞赛引入到教学实训中,通过组织学生参赛来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的课堂将不再是与学生毫无交流的“电视教学法”,也不再是跟随老师走的“后背教学法”,而是师生相互促进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尽可能地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

    3 信息时代推进新材料和新媒介在平面构成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进了新材料和新媒介在平面构成中的运用。艺术设计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平面构成的作业表现形式上应该调动各种元素,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

    传统的平面构成练习主要是以手绘的形式完成的,手绘是思维运动在笔尖的呈现,在绘制过程中会进行延伸、思考等,经常会产生创意的火花,这是有利于我们捕捉灵感的重要途径,在前期的构思阶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手绘来进行,但如果实训作业全部由单一的手绘方式完成,则会比较耗时,学生也难免会产生厌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较为省时的剪切拼贴或电脑绘图等手法完成实训。例如在面的构成的作业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寻找自己喜欢的室内外设计实景图,打印成黑白的图片,再通过剪裁、折叠、撕拉、粘贴等方式进行分割和布局,综合考虑黑白灰的层次和画面感。学生在反复的尝试中思维高度活跃,能锻炼其从前期构思到作品成图的整体实操能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师要引领学生以更新、更广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让学生保持一颗敏感的好奇心,通过对材料的探寻和创新性运用激发自身的创造力。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利用电脑软件来完成平面构成作品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专业设计软件不但速度快而且还便于反复修改和存储,利用设计软件辅助实训练习,可以制图更规范和精美,同时还能将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实训作品的创作构思上。

    4 信息时代助力传统图案的传承及在平面构成中的再现

    图案是将装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运用一定装饰规律创造美的形式,其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地应用在陶瓷、家具、服装、建筑设计等领域。时代在发展,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文明的进步,我们的立足之处是过去和未来的夹缝中。对于生活成长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里的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图案的造型艺术,将有助于他们的理解与认知平面构成概念。

    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家陈之佛先生曾指出:“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图案基础十分重要,它是连接绘画基础和专业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从事艺术设计的重要保证。”[1]就目前的平面构成教材来看,传统图案渐渐被大家所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造型观念,西方的构成理念固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东方的传统图案也内蕴含着深层的价值。中国传统图案注重师法自然,内涵丰富。譬如传统的窗棂图案就各具特色,寓意深刻。有颇为具象的图案如仙桃、葫芦、石榴、蝙蝠、瓶形等,极富装饰趣味;也有抽象的图案如盘长、方胜、菱形、双交四椀、三交六椀等样式,呈现出规整的几何图锦,具有平面构成中重复构成的美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方振鹏老师在安利办公空间设计中就巧妙地利用了窗棂的图案,创新的运用在空间的各大界面装饰中。方振鹏在“要像小孩子一样去玩设计”的讲座中提出,一些中国传统的装饰构件,比如窗花,在纷繁复杂的图案背后,其实就是一些简单的方块。无论是中式、西式的装饰构件,还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像童年时代的积木游戏一样演绎出来,关键是如何去发现。平面的元素可以平移来做成立体的,立体的造型也可以投射做成平面的,再放大,缩小,改变材料或者变换色彩,就可以做出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搜索到大量的中国传统图案,这些资源能提供给学生更多形式与技巧,很多传统图案都具有平面构成中的重复、近似、发射等特征,它们组织灵活,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优秀的范例必将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带来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5 结语

    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应根据该学科特点,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基础,从多途径着手,用一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构成的规律,并将设计更好的服务与生活。希望通過此教学改革探索,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创作中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金真一.浅议平面构成与传统图案的对比与和谐[J].艺术教育,2007(05):107.

    [2] 衣霄.信息时代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以平面构成教学改革为例[J].装饰,2013(06).

    [3] 计成.园冶[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4]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全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改革艺术设计信息时代平面探索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