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改革开放30年鄂尔多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发展大跨越

    改革开放30年鄂尔多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发展大跨越

    时间:2020-05-21 05:27:3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30年改革开放,深深地改变着草原明珠鄂尔多斯的发展面貌,也深深地改变着鄂尔多斯工业经济的发展轨迹。改革开放以前,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十分落后,主要是开发矿产资源,化工和农畜产品加工等初级加工工业。1978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9.9%,位居自治区第9位。改革开放后鄂尔多斯先后引进了一些大型工业项目,到1995年,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5.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位居自治区第5位。这一年也成为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九五”计划实施以后,市明确了“32业立市”的指导思想,1996年工业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农业,比重达到了41%,“鄂尔多斯现象”孕育而生。经过“九五”、“十五”两个5年计划,到2007年,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总量已经达535.05亿元,是1978年的778倍,位居自治区第二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6.5%,比1978年提高26.6个百分点。2007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和经济效益指数均居自治区第一位。

    一、改革历程

    鄂尔多斯工业经济的第一次转折期是从1980年到1995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扭转了工业经济长达30年的徘徊不前,为鄂尔多斯工业经济“九五”和“十五”期间的蓬勃发展孕育了火种,为鄂尔多斯现象的应运而生创造了先决条件。

    (一)从1980年到1995年,鄂尔多斯工业经济从无到有,摆脱出过去举步维艰的发展泥潭,逐渐积蓄起发展的动力,完成了第一次历史性转折。

    194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只有153万元,占自治区工业总产值的2.9%,在自治区各个盟市中位次靠后。一直到1978年的30多年时间里,鄂尔多斯工业经济一直徘徊不前,甚至有所反复。197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为3618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9%,仍然停留在1952年的水平,占自治区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位居自治区12个盟市中的第9位。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成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引进了诸如准格尔煤田、神华东胜煤田、达旗电厂等为后来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项目。到199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6.1亿元,是1980年工业增加值的24倍,位居自治区第一位,占自治区工业经济总量的6.3%。

    (二)“九五”期间,鄂尔多斯工业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一举成为领跑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一时期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一个“快”的特征。

    “九五”计划实施以后,鄂尔多斯明确了“工业立市”的指导思想,随之羊绒集团、化工集团、煤炭集团相继组建并发展壮大,1996年工业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农业,比重达到了41%。“九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创造工业增加值共计239.5亿元,是1980年到1995年总和的5倍。“九五”期间我市每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亿元,是1980年到1995年的3倍。这5年,鄂尔多斯工业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一个“快”的发展特征,到200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6.9亿元,占自治区工业增加值总量的16.9%,比1995年所占比重提高了10.3个百分点,真正成为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内蒙古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原名内蒙古沙圪堵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相继开始建设,结束了鄂尔多斯没有自治区级开发区的历史。

    (三)“十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工业总量节节攀高,发展速度全面升级,工业企业数量猛增,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工业经济效益水平跃居自治区第一位。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西移以及煤电油运紧张的历史机遇,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发展资源转化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在充分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针对“十年九旱”、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实际,提出了“集中发展、沿河开发、循环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基地集中,构筑了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等循环产业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按照“集中发展、沿河布局”的总体要求,全市“十一五”规划确定有8个重点工业园区,分别为大路、树林召、蒙西、棋盘井、上海庙、乌审召、纳林河及乌兰木伦工业园区,全市工业园区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

    (四)第二次转折,新的高度孕育产业结构升级。

    如果说第一次转折为鄂尔多斯工业带来了数量和规模上的急剧扩张。是一种孕育量变的转折,那么萌芽于“十一五”初期的第二次转折是鄂尔多斯工业经济朝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标志的质的转变。“十一五”规划的头两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之迅速,实力之雄厚是前所未有的,这为鄂尔多斯工业经济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创造了历史条件。

    2006年以来,工业经济体系中逐渐注入了新的发展要素,主要表现在发展的注意力逐渐向代表工业发展整体水平的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机械制造业和精细化工行业转移,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备受关注,工业经济的第二次转变悄然孕育而生。就全市工业内部结构来看,以轻纺工业、能源和原材料为主体的基础产业,经过“九五”至“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现已成长为较成熟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鄂尔多斯已经处于钱纳里工业化标准模型的第二阶段,大力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机械制造业和精细化工行业,推进产业结构由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的阶段,向以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深加工业为主的阶段转变势在必行,也是鄂尔多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当前任务

    全市共有各类工业开发区(项目区)14个。其中,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开发区6个,分别是东胜、上海庙、苏里格、达拉特、准格尔、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包括棋盘井和蒙西2个园区)。市级工业园区(项目区)8个,分别是大路煤化工基地、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巴拉贡创业区、纳林河化工项目区、乌审召化工项目区、杭锦旗化工项目区、乌兰木伦工业项目区、汇能工业项目区。

    随着博源甲醇、神华煤液化、伊泰煤制油、亿利PVC、鄂绒大化肥、新奥二甲醚等一大批项目入驻园区,园区集聚和带动作用已日益显现,2007年全市工业园区(项目区)共实现工业增加值176.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37.6%,园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尽管全市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仍有不足之处,当前的任

    务主要有:

    (一)对各旗区部分工业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重新研究,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能授权、政策活力等方面赋予新的内容,充分调动和发挥开发区管理机构的积极性和作用。

    (二)加强开发区的土地管理工作。

    (三)工业开发区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建设应树立全市一盘棋的理念,首要的是确保不能遍地开发,必须做到科学论证,合理布局,集中发展,新建开发区的规划标准一定要高,既要有开发区的基础设施规划,更要有非常明晰的产业发展规划。过去老开发区也要从当今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出发,也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开发区规划,做好扩容提质工作。要对现有部分小开发区进行整合,集中力量建设一些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功能完善、承载力较强的现代化工业开发区。

    (四)明晰产业定位,培育产业集群。各个开发区要按照资源、产业、区位及其它支撑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确立各自的主体产业。根据目前各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建议蒙西以新材料为主,棋盘并以电力冶金为主,乌审旗以天然气化工为主,达拉特以氯碱化工及其延伸加工为主,纳林河以新型能源化工为主,大路及上海庙以煤转化为主,东胜以重载汽车和零部件配套项目为主,伊旗以其它装备制造业类项目为主分别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围绕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产业集群。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各旗区都应组建工业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主要负责工业开发区土地收储、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要按照市旗(区)两级合理负担、共同匹配的原则,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节能示范项目、环保项目和其它非经营性的必须的配套项目应重点扶持。

    (六)经济增长更加注重支柱产业多元化,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先进的非资源型产业,以康巴什、东胜和神华装备制造业园区为重点,确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台清洁型欧式柴油发动机项目明年投产下线、确保汽车自动变速箱等项目落地,尽快融入国际高端制造产业链;力促特拉卡、圣达菲及新型轿车发展,力促大型重载汽车组装和煤机、化工机械维修生产,积极发展“一业带百户”的配套中小企业,努力培育集产品研发、配件生产、整车组装为一体的制造产业集群,尽快建成清洁型柴油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大型生产基地,打造国内装备制造业新高地。

    三、未来发展

    (一)注重产业升级和重大工业基地建设,尽快做优做强“一圈一带”特色优势工业体系。

    鄂尔多斯市能源化工基地的主体框架已基本形成,今后要严格控制低端产能扩张,突出抓好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和大型工业基地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要有效推进以城市核心区为总部经济,以树林召、乌审召、乌兰木伦等大型工业基地为节点的“百公里经济圈”,有效推进以大路、龙口、纳林河、上海庙、蒙西、棋盘井等为节点的“沿边工业带”,有效推进一批大型化、坑口化、集群化、投资巨大的重大项目,形成大基地支撑大项目、大项目带动大基地,基地和项目互动,产业先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工业化格局。我们要特别培育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三大产业集群,延伸发展下游系列产品,尽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世界一流、全国最大的煤制油、煤制甲醇、二甲醚、天然气制甲醇和PVC深加工基地。坚持不懈地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升煤炭、电力、冶金、绒纺、建材、农畜产品加工、林沙等优势特色产业层次,建设规模化、现代化、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煤炭基地;推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在构建化石能源体系的同时,积极开拓清洁、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新领域;巩固和提升羊绒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地位;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的沙棘、肉羊等绿色农畜产品和林沙产业生产基地,使地区工业经济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产业链条更长、品牌更响、国内外市场份额更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重心向沿河地区战略转移,集中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

    按照“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重心向沿河地区战略转移”的战略部署,坚持“高”字当头、“大”字当家、“新”字领先,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市范围优化配置资源,优化生产力布局,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走“资源开发高效化、园区布局规模化、产业集群化、产品链条化”的集中发展道路。坚持资源性产业向下延伸的发展方向,发挥我市资源关联度大的特点,强化区域和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延长产业链条,拓展产业链接,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壮大煤炭、电力、化工等能源重化工产业,实现资源的多次转化、循环利用。做大做强冶金、建材和农畜林沙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生物制药、高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到2010年,打造4个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15个销售收入超50亿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众多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年均递增23%以上。初步实现鄂尔多斯由能源城市向能源加工业城市转变,由资源型城市向重化工业城市转变。

    (执笔:王利俊)

    相关热词搜索:鄂尔多斯市经济技术大发展改革开放跨越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