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文本细读 [论文本细读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文本细读 [论文本细读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时间:2019-01-28 17:55:4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本文通过对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探讨了文本细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并介绍了几种应用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文本细读;外国文学教学;价值与作用
      
      一、释义“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这种方法有时也被称作“充分阅读”(adequate reading),同时与法国的“原文诠释”(explication de texte)传统也有着相近的所指。
      作为一个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最早是由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的,是英美新批评流派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在20世纪40年代,伴随着新批评派在美国的繁荣而勃兴起来。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新批评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文本细读是一种语义学解读,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以文本为中心。文本细读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独立的存在,布鲁克斯主张,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评价。至于作者的真实意图,我们只能以作品为依据。只有在作品中实现的意图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至于作者事前对作品的设想和事后对作品的回忆,都不足为据。文本细读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认为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体现为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四个方面,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的这些因素,我们就能够解读作品的意义。第二,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文本细读认为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瑞恰兹反复强调,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甚至一本书也存在着语境问题。第三,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文本细读还将文本解读重点聚焦到文本内部的组织结构上。韦勒克认为,对文学背景、环境和外因的研究决不可能解决对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他强调作品就是一个隐含着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主张解读就应该以具有这样的符号结构的作品为主要对象。细读的具体步骤一般包括分析语义、语气、语法、意象、比喻、象征、音步、态度和情绪等因素,以辨认出复义、张力、悖论、反讽和语境等特性,从而揭示作品的内在有机结构和全部含义。
      随着文学观念的发展,今天的新批评一度被作为一种“形式主义”方法、狭隘的“内部研究”而遭到批评。新批评派作为一个理论流派虽已是明日黄花,但它对于文学批评的意义却并未消失。事实上,新批评的兴起也是源于文学教学工作。新批评奠基人之一瑞恰兹20世纪20年代在剑桥大学讲授诗歌,他给学生们分发一些去掉署名和题目的诗篇,要求他们进行评论。在完全不必考虑作者声誉、作品文学史地位的条件下,学生们根据文本,畅所欲言。这种“实用批评”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本身,进行语义与结构分析等内部研究,这成为后来新批评的细读法的起点。30年代,新批评主将柯林斯・布鲁克斯和罗伯特・潘・沃伦在美国一所著名的州立大学讲授文学课时发现“虽然学生中许多人智力颇佳,有相当的想像力,生活经历也很丰富,但是他们不懂得怎样去读短篇小说和戏剧,尤其不懂读诗。”于是二人自己动手编写教材,抛弃通行教材中作家生平、创作情况、盖棺定论的陈旧体例,注重精选作品,注重对每一首诗内部的语言、声音、意象、结构、版式诸多层面的详细分析。这本教材就是后来成为新批评重要著作的《理解诗歌》。雷内・韦勒克曾经这样论述过该教材的意义:“研究诗时不靠生平和传统的文学史,这在美国各大学和学院的文学课程中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革新。将注意力转向作品本身主要是靠柯林斯・布鲁克斯和罗伯特・潘・沃伦的《理解诗歌》的成功实现的。这本书在四十年代攻陷了文学研究的要塞。细读法成了新批评的教学武器。”
      
      二、教学中“文本细读”方法举隅
      
      我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布鲁克斯和沃伦曾经的处境颇为相似。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曾对课堂教学进行过精心的设计,比如增加互动环节,组织一些小讨论。甚至,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基础,在期中和期末都会安排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主要的方式就是就作品中的细节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但是,几次之后,我发现讨论常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检查阅读的结果也往往是两败俱伤。她们伤的是脑筋,我伤的是心。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读,但不是原著。读的不是外国文学作品而是读作品内容梗概和节选,或者只阅读西方流行小说和观看改编后的电影进行消遣。比如,学生们热衷于阅读《哈利・波特》、《暮光之城》,却对英国18世纪的哥特式小说或者阿普雷斯的《变形记》并不了解。二是,评,但没有深度。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批评,仍然停留在印象式的读后感或者概念式地背教科书层面上。比如,有的学生可以头头是道地背出教科书上列出的巴尔扎克生平、主要作品、文学史意义,但却没有完整读过人间喜剧中的任何一部。学生们开口闭口于连是野心家,简・爱是女性自强自立的典范,狄更斯是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等等,这些观点基本出自教科书,没有融入他们个体的阅读与审美经验,也没有体现出他们的情感与智慧。三是,想,但没有门路。也有一些有思想有热情的学生,但是面对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却不太知道如何进行解读,难以体现其专业素质。
      针对这种现状,我进行了调整:首先,提前公布本学期即将讲解的作品目录,要求学生们提前阅读;第二,在授课开始之前,先进行导论,旨在帮助学生端正专业学习态度,认识到细读作品的重要性。另外,我非常强调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精神,人人都可以喜欢某个作家,品评某部作品,但出自我们笔下的文学批评应该区别于街头巷议,必须懂得方法,我们必须说出决定了一首诗不同于一张便条的“文学性”究竟是什么。树立学生们的专业意识后,自然也就激起了他们阅读作品和渴望掌握专业阅读与批评的方法的兴趣。
      
      三、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如何确立以文本细读为基本的教学方法呢?
      
      首先,在细读文本的选择上做得“面要广,里要深”。 在选择的过程中,我在把握教科书的基础上,精选意蕴丰富、具有广阔的解读与研讨空间的文本。因为,我一直认为,培育学生的怀疑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应该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而不是重复或讲解教科书。我选择的标准是文本的文学性与开放性。因此,我会刻意选入一些教材中没有提到或者仅一笔带过但其文学性更突出或者文学史意义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的作品,比如讲笛福时,除了《鲁滨逊漂流记》之外专门加讲一节《摩尔・弗兰德斯》;讲19世纪中期英国小说时,特别添加了对简・奥斯汀的作品的分析。另外,在选择的作品目录中,同时标明推荐译本,并说明推荐理由。译本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学感觉的树立,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译本,比如杨绛先生的《唐吉・诃德》、朱生豪先生的《哈姆莱特》、李健吾先生的《包法利夫人》、傅雷先生的《高老头》,不仅可以感知原著的气息,也可以体味中文的魅力。
      第二,缺席与在场,定位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角色。细读首先不仅仅是一个策略和方法的问题,它涉及到一个主体意识的存在。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状态。它是“我”做为一种存在的力量显现。“我”的生命是在细读中被实现的。因此,教师的“在场”和“缺席”就成为引导学生展现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分清楚教师什么时候要“在场”,什么时候该“缺席”,是用自己的误读引领学生的误读,还是把作品完全交给学生,让教师成为一个旁观者。当然,前提是教师只有首先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而不是被其它的评论作品先行遮蔽了自己的解读,才能实现自己的“在场”,教师的教学话语要有“我”的存在,要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他人的,对于他人的见解“我”以为如何。
      第三,适当引入原文进行细读,,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译本之间的差别,帮助学生突破语言的心理关卡。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有机结合外国文学作品的译本与原著,我们关注不同译本之间的差异不是要进行价值判断,而是试图从中发现权力与体制操控的痕迹,发现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误读与变异的发生轨迹。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经常会受到质疑,因为教师和学生其实阅读的都是中译本。两种外国文学课程的区别在于在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上,注重文学审美教育,而很少进行语言层面的分析,这一点在诗歌解读中尤为突出。如果进行文本细读的对象仅仅是翻译文本,而不参照原文,肯定有失严谨。但无论是我还是学生,都没有能力去读所有文本的原文。而且也没有人能够读所有外国文学作品的原文,但这并没有阻碍大家对世界文学经典的接受。读过《好逑传》德译本之后,歌德便感慨“世界文学”时代的来临。这表明,翻译是推动不同语种文学之间交流的媒介而不是遏制性的力量,总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它们在经过翻译之后也不会失落。中译本读者虽然很难从文体、语言等层面上去分析作品,但从叙事方法、意识形态、艺术的整体风格等其它层面入手是可以有所为的。
      第四,结合适当的批评理论进行多角度细读。雷内・韦勒克1960年的著名论文《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将文学研究划分为三个领域,但其实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可能孤立成势,它们之间始终是相通的。正如柯林斯・布鲁克斯所说,无论是充分阅读还是细读,充分与细都是相对而言的。在何处细读,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采用什么批评方法有关。在解读《简・爱》的时候,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其叙事中内在化的男权文化结构,在此我引入了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并让学生在19世纪以前的相关作品中去寻找的女性主义传统的线索,从而反过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女性主义批评的概念。
      第五,让学生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说话。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选取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人物的视角改写文本,这样学生必须先细读作品才能进行写作,锻炼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把自己设想成“简・爱”、“卡列宁”、“于连”等等,引导学生细致体察人物的心理性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结语
      
      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一书开篇,重点谈到文本细读的意义和方法,其中提到他面试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时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许多考生对几本流行的文学史著作准备得相当充分,对一些流行的学术话题和读物也相当熟悉,但是当老师抽样地选一些文学作品作为问题的话,立刻就会发现破绽,于是他重提“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他强调现在“有必要从文学史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类型――细读文本出发,解读文学作品,提升艺术审美性,认识文学史的过程和意义,实现‘细读文本’作为主体心灵审美体验的交融与碰撞,回到文学之所以文学的文学性上来”。可见,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于当下中国高校的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笔者以为,文本细读的意义不在于一定要读出多少新、奇、怪。文本细读,是读者对作品最真实的感觉,一种读者自我感性意识的升华,一种读者与作者人性价值的互通。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细读实在是一次重新发现自己、估价自己、解构自己又升华自己的过程。而学生细读素养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在自己的细读中慢慢养成。学生对文本细读,总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文本细读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史亮.新批评[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4]盛宁著.二十世纪美国文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7]张法著.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8]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热词搜索:细读外国文学作用价值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