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满满的幸福感的句子 “最具幸福感城市”指标忽略了什么

    满满的幸福感的句子 “最具幸福感城市”指标忽略了什么

    时间:2019-02-05 05:31:5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正在进行中,有35个大中城市进入了候选名单,最后将通过调查问卷与居民投票产生出10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主办方提供的幸福感的衡量指标有:生活满意度包括生存状况(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环境状况、教育状况等):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的程度,包括紧张程度、心态等;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度、身份认同以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城市发展方向的关系。从上面3个层次的指标来看,更多地强调了私人生活这一面,而忽略了或者说回避了人还有公共生活的一面。尤其是作为“最具幸福感城市”,如果没有公共生活的和谐,哪怕每个人的私人生活中充满了幸福感,那样的幸福感注定也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最具幸福感城市”并不意味着每个生活其中的人,在劳作获取基本生存之余,可以悠闲地逛超市、购物,精心地选择不同牌子的空调、彩电、汽车,也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尽情地品茶娱乐,尽情地跳舞唱歌,尽情地打麻将、甩扑克。这样的幸福感未免来得太廉价,充其量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幸福感,而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幸福感。幸福感来自生活,生活包括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生活在不同城市的每一个个体生命,只有在后一种生活中才有可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尊严感,实现作为城市主人的价值。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幸福感才是真实、具体、可靠的。否则,总是在个人的生存状况、情感心理、人际关系这些指标上面去寻找“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样的幸福感是向内的,经不起推敲的。
      科学家任鸿隽在1920年说过一番值得我们重视的话:“现在观察一国文明程度高低,不是拿广土众民、坚甲利兵作标准,而是用人民知识的高明,社会组织的完备和一般生活的进化来做衡量标准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组织的完备”,因为这关乎人类公共生活的质量。关乎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社会组织”在这里指的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自主团体,是民间自发的、非强制性的自愿结合。衡量一个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有一些相通之处,就是说,按不同意愿组成的“社会组织”越发达、越成熟,这个社会就越开放,生活在其中的人幸福感就有可能越强,因为不同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社会组织”找到各自不同的位置,实现各自的价值。说得简单点,在城市生活中,与幸福感关系最大的乃是一个城市的自治空间有多大,也就是说它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居住在该城市的普通人的意志,普通人自我发展、自由竞争的空间有多广阔,当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普通人有没有方便、正常的渠道公开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身的意愿,具有基本共识的普通人有没有可能自愿地为公共事务服务、尽责。这些指标一旦缺席,就说不上健全的幸福感,
      世界人口中城市人口的比例已突破50%,中国的农村人口比例虽然还高于城市人口,但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度,城市引导乡村是时代的大势所趋。当然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只是人居住的地方,中心永远是具体的人,我们讨论“最具幸福感城市”,实际上关心的是具体个人的幸福感,虽然每个人心理体验上的幸福感可能各不相同,但从社会角度出发,我们还是可以确立一个健全的“幸福感”概念,那就不能停留在私人生活层面上打转。我看到一条消息,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香港读大学的内地学生有99%愿意留在香港发展,他们的主要理由是“认同香港的自我增值机会、言论自由和高效生活”。不难看出。在这些莘莘学子心目中,香港是一个“最具幸福感城市”。不过,这次候选的35个城市中并不包括已回归10年的香港。
      
      [潇风荐自《联谊报)2007年8月23日]

    相关热词搜索:最具幸福感指标城市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