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西方社会问题》_社会热点问题

    《西方社会问题》_社会热点问题

    时间:2019-02-13 05:29:0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西方国家的吸毒、自杀和离婚      美国生命本质研究所的创办人柏忠言同他的学生张蕙兰一起,最近专门为中国读者写了《西方社会问题》一书,将由三联书店出版中译本。
      这本书通过西方各国吸毒、自杀和离婚的状况来分析有关社会问题,指出问题的原因在于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和人民缺乏精神幸福。作者希望正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中国朋友,要正确对待西方现代化国家中的一切事物。既不应该盲目地认为那里一切都坏,而全盘拒绝;也不应该认为那里一切都好,而全盘接受。柏忠言因此创作一首歌词,献给中国人民:
      
      Take the good,
      leave the bad,
      just take what you want,
      like a bee takes nectar from a flower.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只选取您所需要的,
      就象蜜蜂采花蜜。)
      
      这里选载其中部分论述,文前提要为本刊编者所加。
      
      西方国家物质上极其富裕,有人以为,那里“一定象天堂一样”,“没有什么严重问题”,事实上这些发达国家中社会问题多如牛毛,而且都是严重的问题。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德、英国都属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列。这些国家里人们所拥有的感官享受设施,世界其他地区绝大部分人民只能梦中想见。光是美国一个国家,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百分之六,却消耗了世界资源的百分之四十。美国平均家庭收入是一万六千零九十美元。大部分美国家庭拥有自己的汽车(往往每家有两三部),许多家庭有自己的住房;没有一架电视机、一部电话、两个收音机、一个冰箱或冷藏器、真空吸尘器、洗碟机、电烤炉、电灶、立体声电唱机、磁带录音机等等起码设备的家庭极少。当然,每个家庭都有室内自来水、电力供应,等等。澳大利亚、英国、西德、新西兰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家庭居住条件与此类似。
      当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听说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这种高级生活水平的时候,他们中有许多人推断说,这些国家一定象天堂一样,这些国家一定是没有甚么严重问题的,那里的人民一定是完全心满意足、幸福愉快的。但是,事实上,美国也好,其他发达国家也好,通通都不是天堂。现实情况是,这些发达国家问题多如牛毛――而且都是严重的问题――本书的目的就是考察其中一些问题。当然啦,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社会问题为数太多,不可能在一本书里就所有问题作深入的报道――因此,在这第一本书我们先讨论其中几个问题。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吸毒、自杀和离婚。
      虽然这是三个各别的问题,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实际上是密切联系着的。譬如说,吸毒和自杀问题都有共同的根源,那就是个人想用忘掉或者毁掉自身存在的办法来逃避痛苦不幸的愿望。吸毒、自杀和离婚互相联系的其他情况还很多。譬如说,许多离婚案是由于夫妇中有一方酗酒成习引起的,而许多儿童自杀案又是由于父母离婚的创痛引起的;而许多自杀者又是使用毒品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深入一层看,这三个问题在下面这个意义上也是紧密相连的,这就是三者都是由于人们的不满足和不幸福的感觉引起的。三者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它们都生根于享乐主义的人生观――这是西方社会里十分流行的人生观。
      
      许多统计材料表明:西方社会中吸毒风气不断加剧,特别是青少年吸毒人数急剧上升。
      
      如果你在美国任何一个大都市繁忙的街道上漫步,请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过路人吧。你看到的每三名成年青年人中就有一名是吸了大麻烟(玛利华纳)而醉迷迷的,十个人中有一个人的可卡因瘾劲儿正高着,而也许二十五个人中有一个人因为用了LSD或其他迷幻药正在幻觉联翩。有宿命论思想的人甚至还会担心可能受到八百万名试用了会引起极端暴力行为的危险新迷幻药PCP的美国人对自己实行人身攻击。如果你偶尔,走过某个特殊地段,就很可能碰到有人靠拢你,说只要出钱你要多少非法毒品有多少。如果你对这一切感到厌倦,决定开汽车游览,那就最好放灵醒些,小心驾驶,因为和你一起在公路上开车的人有许多是处于玛利华纳和其他非法毒品的药力支配之下的。确实,人们估计所有死了人的车祸中,有百分之十六是因为在玛利华纳的药力影响下开车所导致的。
      
      过去十年中美国使用非法毒品的风气不断加剧的现象是惊人的。自从一九七二年以来,美国国家毒品滥用问题研究所分期地举办了许多项比较重大的研究工作,旨在查明美国毒品问题的性质和程度,以及监视多年来使用毒品潮流的变化。最近两次调查是在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九年先后进行的,这两次调查提供了今天人们所用的非法毒品问题最新数据,这就是这篇报告统计数字的基础。从这些调查中看得到的一些更为惊人的事实是:
      在美国二亿二千三百万人口中:
      *有五千四百万美国人起码试过一次玛利华纳的味道,有二千三百万美国人经常使用它。
      *美国有四十五万海洛英成瘾者,不是每日都使用海洛英的人则有两百万名以上。
      *有一千五百万美国人尝试过可卡因,有五百万人是经常的使用者。
      *有一千六百万美国人曾经试用过象LSD或麦司卡林(mesca-line)之类的迷幻药,有二百万人经常使用这些迷幻药。
      *有八百万美国人尝试过危险性极大的毒品PCP.
      *试用过非法毒品的美国公民有一亿人,有三千万到四千万人经常使用毒品。每年他们仅仅花在非法毒品上面的金钱估计达五百亿美元之巨。
      美国社会中有一件事越来越引起普通公众、特别是家长们的重大关心,这就是美国青少年中使用非法毒品的人数急剧上升。从六十年代以来,使用非法毒品的风气逐步地从大学校园蔓延到初级中学甚至小学。当我正在撰写本文的时候,《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登载了一篇文章,题为《吉米的世界:八岁的海洛英成瘾者为博得注射一针毒品而苟活人间》。文章说:
      “吉米八岁了,是一个第三代的海洛英成瘾者。他是个早熟的小男孩,长着浅亚麻色的头发,一双柔和的棕色眼睛,他那瘦小的褐色手臂上象婴儿般柔嫩的皮肤布满了斑斑点点的针孔……他从五岁就养成了海洛英的毒瘾……吉米的世界是一个由烈性毒品、轻易得来的不义之财和他以为这两者能带来的好生活所组成的。每天,都有些不速之客来到他家饭厅里,他们都是些瘾君子,来向他母亲的同居情夫(live-in lover)罗恩买海洛英。他们在厨房里‘煮’(准备)它,在寝室里‘打’(注射)它。每天,罗恩或者别的人给吉米打针,把针插进他那瘦骨嶙峋的臂膀上,把这四年级学生送进催眠式的瞌睡世界里。”
      在许多大城市里毒瘾成灾已经到了流行病的猖獗程度,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对于学校和一般生活感到厌烦,就转向海洛英之类的毒品寻求解脱,忘掉他们的挫折苦闷。
      
      自杀案例近些年来不断增加,“死于自己手下的人数超过了死于他人的”。
      
      在美国,为了探讨延长人的寿命的办法,每年在这方面花费了几十亿美元的巨款。但是,令许多美国人惶惑不解和忧心忡忡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却对寻找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更感兴趣。每一年,老老少少各种年纪的美国人中,死于自己手下的人数超过了死于他人手下的。比方说,一九七七年,杀人案的受害者有两万人,而已公布的自杀案死者却几乎有三万名。
      自杀是一九七七年二万八千六百八十一名美国人的死因,这个自杀人数和一九七六年情况相比增加了百分之四,和一九六八年相比增加了百分之十八・三。作为一项死因,它曾经名列第九,占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一・五。但是,对于从十五岁到二十四岁的美国青少年人来说,每十名死者中有一名就是自杀的,使儿童致死的第一、二位死因是意外事故和杀人案,自杀名列第三位。过去几年中,许多首要死因的致死机会一直有所降低,而自杀的致死机会却有所上升。
      这里应特别指出,自杀事件的实际数字相当官方宣布数字的三至五倍。由于自杀事件总是有着引起旁人敏感的性质,自杀者的家属往往在得到医生的合作的情况下,掩饰这件事,把它说成是死于其他原因。在许多情况下,医生、验尸官和警察官员都会在死者家属的请求下,把一宗自杀案归类到意外事故死亡项目中去。更有甚者,十岁及以下年纪的儿童的自杀案件,不论现场证据如何明显,全都归类为“意外事故死亡”一项中去。有一部分数字未予宣布的死亡事件,报道时说成是车祸、超剂量用药、跌死,溺死或其他意外事故致死,实际上都是自杀。
      
      作者分析另一社会问题――离婚案激增时认为,“消费主义意识”――将配偶当作物品的思想,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找配偶只是为了“使用一个人”,是为了自己的高兴,当从对方身上找不到乐趣时,就把他们扔掉,象扔掉纸碟子一样。
      
      问:看来离婚案激增是有两个重要因素的:一个是婚外性伴侣的作法可行性增强了;另一个是婚外性行为的社会接受性也增强了。
      答:是啊。在美国,在整个西方世界,人们搞性行为的随便真正是和猫狗一般。换句话说,一个人要想在性方面享受一番而完全不受婚姻关系和责任所约束,那真是容易得很。所以,如果一个男人娶了一个女人仅仅是为了保证自己拥有一名随时应召而来的私人妓女――那么,当他意识到,他用不着花钱和负责养一个妓女(即妻子)也同样享受全部性乐趣的时候,他就开始感到自己做了一桩“糟糕的买卖”。越来越多的女人也意识到她们用不着去扮演私人娼妓和厨娘的角色了。由于避孕用品和堕胎手术容易获致,再加上经济独立机会增加,越来越多的妇女离开了家庭。……
      问:那么,离婚正是美国今天演变成“扔东西”社会(the“throw-away”society)的另一个侧面罢了?
      答:是的。正如有一位社会学家说过的:美国已经成了一个“扔东西”社会――扔掉纸碟子,扔掉剃刀片,扔掉尿布片,而现在,扔掉人。我们使用一个人――一个所谓朋友或配偶――是为了我们的高兴,然而当我们从他们身上再也得不到什么乐趣时,我们就把他们扔了,然后再去另找一个。这不过是整个消费主义意识(consumerist consciousness)的部分表现罢了。当我们买一部新汽车,或者别的甚么物品,心里想的是这东西会使我们满意,可是过了一会儿就把它扔掉,再买新的。这就是消费主义的作法。同样地,我们四处寻找一个人,希望他能满足我们某些需求,过了一些时间我们感到没有得到满足,就甩掉这个人,再去找个新的。问题的关键是人们失去了区分一个“物品”,也就是物质,和一个“人”,也就是生命实体(a living entity)的能力。丈夫本来应该把妻子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人,是整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part and parcel of the whole),但实际上他把她只看成除了满足他的食色欲望外再也没有甚么存在目的的一具肉身。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妇女陷入同样的享乐主义的剥削意识之中,认为丈夫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给她性欢乐。于是,许多当丈夫和当妻子的都越来越多地只把他们的配偶当作满足感官需要。正如我们说过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一旦他们的配偶不能再为他们提供那么多的性享受,或者离弃他们的配偶会使他们得到更多的感官满足的时候,他们马上就闹离婚了。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享乐主义导致自我中心主义,即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在享乐主义者看来,自私自利不是问题,自我牺牲却是“一种低级意识影响下所作出来的违反情理的自私行为”。
      享乐主义必然导致自我陶醉或自我中心主义。这是因为感官享受的性质是这样的:谁也不能够体验到别人的感官快乐。我而且只有我一人才能够知道进入我的口里的食物是甚么味道。我有可能对别人描叙这个味道――但是,直接感官经验则仅仅属于我。因此,我在感官上不可能享受别人的感官快乐,同样地我也不可能感受别人的感官痛苦。我可能在思想上把自己设想为别人,从而享受他们的感官快乐――但是要在身体上或感官上直接体验别人的感觉则永远不可能。因此,享乐主义既然以感官快乐为人生目的,必然是同时也在宣扬自我陶醉和自我中心主义。一个人追求感官享受实际上就是追求他自己的感官享受,决不会是在追求别人的感官享受。因此,美国人自我陶醉风气的滋长泛滥是和享乐主义风气的滋长泛滥分不开的。
      一个社会中广泛流传的口号或格言就是这个社会意识的准确标志或反映。今天,美国最流行的口号或格言中有一条是:“如果觉得好――就干”(“If it feels good――do it.”)。人们经常在电视、收音机、报纸、杂志和千万次交谈中都听得到这个口号或者信息。这个口号集中表现了美国社会享乐主义和自我中心的人生态度大肆泛滥的现实情况。人们以为,一个人应该做甚么和不应该做甚么,其唯一标准是,做这件事会不会给他带来感官快乐。“如果能够带来感官享受,那就做――如果不能,就不做。”这就是“底线”(the bottom line),这就是作出各种生活决定的基础!还有许多其他流行口号,如:“做你自己的事情”(“Do your own thing”);“要好好对待你自己”(“Be good to yourself”);“爱你自己”(“Love yourself”);“我爱我自己”(“I love myself”);“我受之无愧”(“I’m worth it”);“尽情行乐”(“Enjoyyourse1f”)。最后的一句口号:“尽情行乐”,在电视和无线电广播上经常以图象或音乐形式出现。它和其他口号一起已经成为美国人的“阈下教言”①――在他们心中反反复复地重现这句话:“尽情行乐”、“尽情行乐”、“尽情行乐”。“觉得好,就干”,“觉得好,就干”,“觉得好,就干”。这么一来,有这么多的人整日价追求感官享受而毫不知足,总是得寸进尺、多多益善(“尽情行乐!”),而且也不问他们的活动是好是坏、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觉得好,就干!”),就是毫不足怪的事了。
      另一个考察享乐主义或自我陶醉哲学如何影响美国人民的方法是看看他们最流行的书籍是些甚么书籍。宣扬享乐主义以及自我陶醉哲学的书籍多如牛毛、充斥书坊。同一位作家罗勃特・J・灵格(Robert J.Ringer)写了两本这样的书,都成了畅销书。这两本书的书名是《靠恫吓取胜》(“Win-ning Through Intimidation”)和《关照第一号人物》(“Looking Out ForNumber One”)。这里摘引几段:
      “《关照第一号人物》(第一号人物的意思就是你自己)给享乐主义增添了一句合理的、文明的口头禅:只要一个人不用强力干涉别人的权利,他的基本道德义务就是追求快乐……用强力干涉别人权利在‘关照第一号人物’的哲学中之所以没有地位,有一个合乎情理的原因:它根本不是你最大利益的所在……”
      “记住:自私自利并不是问题。所谓自我牺牲却正是在一种低级意识影响下所作出来的违反情理的自私行为(即做你认为能够使你感到好过的事)。而实际情况却不会使你感到好过――从长远看,当你所‘牺牲’的事物在你内心引起烦恼痛苦过后,肯定也不会使你感到好过……你可能用心良好,但是用不着那样拼命为别人而牺牲自己。这样做对别人是不公正的,对你也是灾难。令人不快的冷嘲性后果是:如果你坚持在那危险的不文明的自我牺牲的河水中游泳的话,你为之‘牺牲’的那些人会因为你的努力而情况更加糟糕。相反,如果你把时间花在关照第一号人物(你自己)上,那些你最关心的人将会因为你的行动而获益不浅。正是当你违反自然规律把别人的幸福当成你的第一责任,而把你自己降低到第二位时,你才惹出麻烦来。这从来都是行不通的,对你也一样行不通。这是自然规律。认为自我牺牲是一种美德的看法是人捏造出来的规律。”在题为《自私自利――万善之源》的一章里,灵格说:“如果你想把自己从恫吓人们的‘大公无私’,神话中解放出来的话(这些神话剥夺了使你得到幸福生活的机会),那么,你就有必要理解合理自私心的美。在关照第一号人物的道理中,合理的自私心是基本因素之一。”
      
      美国的经济制度建立在享乐主义基础上并滋长享乐主义风气,过去还有一些因素起着“平衡抵销作用”,现在这些力量削弱了。例如宗教,现在也无法抗拒贪欲的巨大势力,上帝成为了“超级侍者”。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美国的经济制度是建立在享乐主义的基础上同时也不断滋长享乐主义的风气――而享乐主义是和自私、贪婪和嫉妒分不开的。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整个信念就是:“能取到什么尽量取,让你的邻居下地狱去吧。”(“Get what you can and to he11 with your neighbour.”)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就是他们的金科玉律。感官享受被视作人生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尽力为自己掠取,越多越好;尽量少拿出东西来,越少越好。每个人都为他自己的感官享受而奋斗。他靠这个格言的教导生活:“接受胜于给予。”(“It is better to receive tban to give.”)因此,我们首先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这个特点――它是建立在人们的自私心理和享乐主义意识形态上,而且又助长这种自私心理和享乐主义的。这一点从来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本质。但是从前有过另外一些社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防止人们堕落到彻头彻尾的享乐主义和禽兽生活中。这些力量往往包括家庭、邻居、教会或宗教。因此,虽然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消费主义经济总是经常在滋长享乐主义,但是家庭、宗教和邻居所灌输的道德思想却起着一种平衡抵销的作用。可是,最近十五到二十年之间,推行消费至上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那些经济力量影响大增;而同时,道德、节制和责任的传统力量却被削弱了。……
      教堂传统上是教导人们不要感情暴躁以及如何区别正确和错误,等等,现在也无法抗拒享乐主义的侵蚀。的确,这是一个要花费许多章节才能说清楚的题目。但是,让我简单地叙述一下:第一,光靠“道德”的传统说教,过去和现在都没有足够力量来抗拒贪欲的强大势力。第二,教堂本身也在宣扬生活的目标就是感官享受。许许多多世纪以来,绝大多数教堂反复教导说:“上帝”过去和现在都是一种“超级侍者”(“Super waiter”),他的唯一目的是为人类的欲望而卖力侍候。而人类的职责就是向上帝要求各种东西。人们祈祷说:“亲爱的上帝,请给我健康和治好的肿痛的腿。”“亲爱的上帝,请替我选择一匹优秀的赛马,请保佑我生意兴隆”,等等。因此,上帝被人们当作个人物质愿望的侍者或者订货供应者。因而,目的仍然是感官享受。一个人获得这些物品,究竟是通过努力工作、或者是偷盗、或者是欺骗,或者是上帝所赐予的,其目的基本上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能够满足个人感官享受而拥有这些物质。因此,我的观点是,教堂也是脱离不了享乐主义的范畴,原因是它们常常教导人们说,上帝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上帝是个人物质欲望的“订货供应者”。
      大多数宗教或教堂的其他主要教导是:上帝好比一张门前的草席,人类可以利用它来揩拭身上的一切罪恶污迹。换句话说,你可以过一种极其自私自利的、享乐腐化的罪恶生活,而每个星期天去上教堂,为自己的罪恶行径“忏悔”一番,然后仍然回家去过那种同样荒唐、声色犬马和自私自利的生活。因此,由于教堂从来没有教导人们向整体作出爱心的服务,他们实际上是在教以下两者中任何一项:(a)感官享受(以上帝作为你的物品供应者);或者(b)得救(把上帝当作门前草席来抹干净你的脏脚)。从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些教堂的哲学与实践的基础实在是太脆弱了,无法与享乐主义和自我陶醉思想的影响抗衡的。
      
      享乐主义势力增长的因素之一是电视、电影、广播、书刊散布的影响。这里摘选关于电视、广播和报刊的某些例子。
      
      最明显和最典型的例子是商业电视成功地征服了家庭。现在,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天看四到六小时的电视。曾经有人估计过,一个标准的美国人十五岁大的时候,他已经看了一万八千到二万小时的电视节目。几乎不用说,美国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电视,有许多家庭屋里还有好几部电视,让每个人爱看甚么节目就看什么节目。现在首先要认识的一点是,美国的电视,不论在普通节目内容上或者更直接地在许许多多商业广告上(每小时都有十分钟的商业广告节目),向观众直接而有力地宣传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事实上,看电视这个事情本身几乎常常就是为了满足个人自己的感官享受这样一个简单的目的,极少是为了教育性或一些其他的建设性的目的而去看的。第二点必需认识的是:.现在用来看电视的时间过去总是用来作家庭、社团或教堂指导下的各种活动的时间。甚至出现这种情况:最后一项家庭活动,即晚餐时间(the“evening dinner”)也被电视所占有了。过去一直都是:家家户户,全家起码在一起吃一顿早餐或正餐。现在,早餐几乎已经不再是一项家庭活动,还有三分之一的家庭的确是在一起吃正餐――这种情形也越来越少了――却是边吃边看电视。以往在晚餐时间,家里人都是用来祈祷、讨论、交换意见、说笑或听从父母教导等等,现在却代之以永远是现成可看的电视节目。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享乐主义的势力及影响如何越来越强,而传统的道德势力如何越来越削弱。……
      无线电广播中,所有的广告都是宣扬享乐主义的。所播送的歌曲有百分之八十是宣扬不正当的性行为、暴力、仇恨、贪婪,等等。六十年代,有过一些反对享乐主义的歌曲,但是很快被“滚石”(Rolling Stones)乐队所唱的《同情魔鬼》(“Sympathy for the Devil”)和“门户”(“the Doors”)乐队所唱的《你注定要为自己而活》(“You’ve Got to Live for Yourself”)等歌曲所排挤。目前的“迪斯可”(“唱片跳舞俱乐部”)音乐是直接宣扬色情的。无线电广告出现了色情化的潮流。最近有一首流行歌曲经常在电台上广播,其内容竟然只不过是音乐配上在享受性交乐趣的一个妇女的叫春式的呻吟――逐步增强到一个高潮式的结束。亿万青少年经常听到这种歌曲。《朋克摇摆乐》(Punk Rock)更是以仇恨、暴力和无政府主义为主要内容。电台上的摇摆乐一般是倾向于宣传性(色情)和暴力的。我们应该记住,那些在电台上播放歌曲的音乐队必须按照唱片公司的要求去创作,而这些公司毫无例外地总是拒绝任何想提高人民的意识或价值观的音乐。……
      
      色情杂志、书籍、电视录像带和电影是每年牟利几百亿美元的生意。十年前,仅仅显示女性胸脯而绝不直接显示性器官的所谓“软性”色情文化或色情杂志,象《花花公子》(“Playboy”)画报这样的东西已经完全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了。“硬性”色情――直接显示两性性器官和性行为等等――则仅仅在地下状态小量可见。但是,就在几年前,《花花公子》和其他“软性”色情杂志也开始为争取读者而越来越多地显示人体解剖上的特点。这些杂志已经成了有“硬性核心”的色情刊物。
      这些杂志也完全为社会所接受了。它们在每个街角商店、超级市场、报纸摊等地方公开摆售。这类杂志往往占去三分之一的位置!要想买一份报纸或新闻杂志而不看到这些色情杂志的封面是根本不可能的――而这些杂志封面往往总是印着妖冶的裸女卖弄色相的照片。甚至没有任何使孩子们看不到这类杂志的打算和作法。这种有“硬性核心”的色情杂志现在也完全为社会所接受了。而我们也必须提一下,在出版界,现在也有了以同性恋者和妇女为市场的色情杂志了。这种杂志展示的不是裸女而是完全赤裸的男性。
      应该指出,在一般人心目中本是非色情性质的出版物,如新闻日报等,也经常地出现色情的东西。事实上,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星期天报纸(主要是给家庭成员们阅读的)每一份都以大幅美丽裸女为封面。本书的编著者最近在新西兰为这样一件事而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情况中:要么不买一份报纸而读不到任何新闻消息,要么就得买一份用裸女作为封面的星期日新闻报纸。强调说明这一点是重要的:这些报纸几乎每个星期天家家户户,包括孩子们,在他们到教堂礼拜后回家路上,都在买、都在读!关于色情出版物的情况,让我们用这样一个观察心得来加以概括小结吧:在许多西方国家,你“要避开这一切,那是毫无办法的。”
      
      既然物质上富裕的社会存在这么多社会问题,那么,是否物质生活富裕是不必要的呢?作者否定了这种观点。他以为,“最成功的社会应该是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发达的社会”。
      
      在我们结束这本书以前,我们认为强调说明下边一点是很重要的:虽然我们解释过单凭物质财富是不足以使人满足的,我们可绝不是说:人们在物质上应该选取贫穷匮乏,而舍弃富裕丰足。经济发展显然是有必要的。我们要突出地提出这点,是因为有一种反动的思想流派,它的理论宣扬:“既然西方人有了富裕却仍然痛苦――那么,富裕就不是好东西。保持贫穷更为好些。这样一来,人们会幸福愉快。”无论如何,这种不合逻辑的想法也是不能接受的。它认为富裕是人们痛苦的根源――而实际上,富裕也并没有使人痛苦。不如说,单凭富裕是不足以使人们得到完全的满足的。下列两种说法大有不同:(甲)承认物质财富不足以使人们得到完全满足;(乙)声称物质财富是人们缺乏满足的根源。如果我们相信了认为富裕是不得满足的根源,那么,我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然富裕带来不满足,那么,贫穷就一定会带来满足。我们就会断定:不论任何人,只要穷了就会幸福快乐。于是,使人们保持在物质上穷困的状态就会成为一种目的。但是,物质贫困能使人幸福满足的证据又在哪里呢?根本没有。这是一种可笑的想法。
      有一些人认为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是水火不能并存的。他们认为:我们不可能两者兼得,二者只能取其一。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物质上是富裕的,那么他必定自然而然地在精神上十分贫乏;而如果一个民族在物质上是贫穷的,他们在精神上必然是富裕的。这又是另外一种想法。有一些人希望人民能够享受物质上的富裕或者经济发展,他们认为,如果人民精神上是富裕的,那么,在物质上他们总要贫穷起来的。因而,他们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要实现经济进步,就必须放弃争取精神进步的考虑和努力。于是,这种思想又会产生这样的看法:究竟选择物质进步呢还是精神进步?究竟选择物质贫困呢还是精神贫困?他们不明白:物质进步和精神进步两者兼得是可能做得到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两者都是不必要的、不可取的。事实上,人们总是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因此,最成功的社会应该是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发达的社会。
      
      ①“阈下教言”(Subliminal instructions):对人的神经来说,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限叫“感觉阈限”。西方社会商业广告尽量占有一切可能用的时间和空间,有时短暂、快速到了人们一次无法感觉的程度,叫“阈下宣传”或“阈下教言”;但因为无限次重复,使人不能回避,终而受到潜意识的影响。――译者

    相关热词搜索:社会问题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