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明月松风,岁月悠长] 愿被岁月温柔以待,不负

    [明月松风,岁月悠长] 愿被岁月温柔以待,不负

    时间:2019-02-28 05:39:3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一   2010年5月30日,在京城一场名为《展卷》的古籍文献拍场上,在卷佚浩繁、古色古香的线装古籍、碑帖旧拓中,有一件民国时期的铜墨盒掺杂其中,其大不盈掌,孤铜光冷与翰墨书香为伍,稍给人以“不搭”之感。拜网络之赐,这个看似不经意的消息不胫而走,国内玩铜刻文房的藏友目光如炬,蜂拥而至。最终这件陈师曾画同古堂刻《明月松风》墨盒竞争激烈,以高出估价10倍价格成交。此价创清民铜刻文房(墨盒镇尺)有拍卖纪录以来的最高价,至今也未能被打破。
      近代铜刻文房以同光年间陈寅生自书自刻为肇始,由兴盛到衰亡昙花一现,不过150年的历史。百年近代铜刻文房史,其高峰有二:清代高峰以陈寅生书刻的书法作品为代表;民国时期的高峰以陈师曾、姚华等名家亲笔书画铜刻作品为代表。其中,名家亲笔书画铜刻,在坊间俗称“画稿”墨盒(镇尺),是指当时的名家亲自在素面铜文具上直接创作,包括了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然后交由刻铜名家手工镌刻而成的。民国初年,这种美术实践由接受了西方美术理论洗礼,在当时堪称画坛领袖的陈师曾、姚华首倡,林纾、胡佩衡、陈年、吴征、齐白石、张大千、溥儒、王梦白、张浩如、丁佛言、陈宝琛、梅兰芳等众多书画名家参与其中,造就了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个奇迹。可以说,几乎近代活跃在京都所有的书画名家都吉金染翰,或多或少地参与了铜刻文房的创作,操刀刻铜的也非等闲之辈,多见为篆刻名家、刻铜大家,如张樾丞、张寿臣、姚锡久等。有资料证明,齐白石甫入京师声名未著,也曾为琉璃厂挂单刻铜。然而旧时风月,绝代风华,却由于历史的原因归于湮没。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富民安盛世收藏,特别是文房收藏的勃兴,这一中国青铜史上最后的一抹余晖、中国文化史上最后的文房才重放异彩,并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绚烂的光芒,引得一群小众收藏者如醉如痴,继而深入探寻,发微钩沉,开山辟路,奠基了近代铜刻文房收藏的基本理论框架,使这一文化活动渐呈方兴未艾、星火燎原之势。
      现身拍场的这件陈师曾画同古堂刻《明月松风》墨盒,白铜质,画面为《明月松风图》。款题“明月生高寒 松风闻远籁 鲁唯先生属 师曾画”,11cm×11cm×3cm。底铭“北京同古堂”。载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陈师曾画铜》第7页,编者陈封雄、谷峰。陈封雄即陈师曾之子。学者谷峰在该书序言中开篇言到:“《陈师曾画铜》是著名画家陈师曾在铜制的墨盒和镇尺上创作的书画,由刻铜好手张樾丞镌刻而成,再施墨拓就得一部作品集。”《陈师曾画铜》和《莲花庵写铜》(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是陈姚后人以家传铜刻拓片编成的,刊载于这两部书中的墨盒镇尺大多湮没,目前现身的属凤毛麟角。这或许是这件拍品为藏家追捧的原因之一。
      
      二
      拍得此盒后,免不了要作些考证。《明月松风》墨盒上款为“鲁唯先生属”,囿于见闻,一直不得确解。读《陈师曾画铜》有个大致的印象,就是上面所载的文房雅品其上下款皆为一时俊彦,多为师曾的师友,是师曾与当时文人、画家、官员、富商交游的一个缩影。爬梳解读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了解民国初年的文人交往,对研究陈师曾,或有一定的意义。按习惯,鲁唯当是受赠人的字,或名以字行。没有下款,写“师曾画”,可理解为师曾就是赠者。师曾称鲁唯为先生,表明鲁唯或为长辈,或是新认识的朋友,不甚相熟。如是后者,还要赠盒与之,概是中间有相熟的友人介绍。如直接与师曾相熟,那就称兄道弟了。又师曾自书上下款的墨盒,上下款人物多为同道中人,即爱诗文、懂书画之人,不是通过商家卖给陌生人的。如此说来,考正出鲁唯何许人也,也许能钩沉出民国时期一位不知名的书画家来,颇可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搜研资料,见到一位“傅鲁唯”,颇合上面的诸多假设,或许“傅鲁唯”就是这个“鲁唯先生”。
      2007年某拍卖公司上拍一幅张大千左手绘的人物山水图,此画2010年又现身,引起坊间热议。因为张大千左笔绘画较罕见,至多不过十多幅。张画今天价极昂,世人耳熟能详,他的一幅左手绘画成为焦点是世间浮躁所至,不足为奇。倒是此画的款识颇有几分可琢磨之处。此画款为“鲁唯乡兄强余左手作画,殊不成形也,大千”。这可理解为鲁唯和大千太熟了,称为乡兄,许是发小,强逼着大千用左手画。大千的题款字里行间看似无奈,实为卖弄,对这幅左手游戏之作也颇为自得。能为此画,不仅因为鲁唯和大千不见外,也透露出傅鲁唯的性格有些江湖,不拿自己当外人。有资料称傅鲁唯在军界任职:1924年7月25日钟体乾、傅鲁唯等授陆军少将,且为秦省三的参谋长。或说有点军人作风也未可知。拍卖公司的说明文字中说傅鲁唯是张大千早年挚友,擅长书法。专家称四川省文物总店还收有张大千作画、好友傅鲁唯题字的《老子问礼图》,为乙丑(1925)年所作。网上可以看到有傅鲁唯的书法作品交流,有对联、扇面等,皆可看真,可为其擅书法之佐证。
      虽然当时张大千声名不彰,陈师曾已为京城画坛祭酒,但陈师曾和张大千相熟应是事实。两人合作的画作也不鲜见。因此把鲁唯考为傅鲁唯,推想这件墨盒或为张大千介绍由陈师曾赠给蜀人傅鲁唯的,大抵可信。
      
      三
      2010年12月,其时距拍得《明月松风》墨盒已有半年之久。那份激动的心情早已平息。不曾想平地又起波澜。藏友海上怀莲斋赴蜀拜访成都书家钟杨琴笙先生,读到《二十世纪四川书法名家研究丛书――徐无闻卷》(四川美术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向黄主编),赫然看到了《明月松风》墨盒的身影。我得知这一消息即刻网购了该书。在该书134页,有徐无闻先生手拓的《明月松风》墨盒拓片,并题有跋文:
      “陈师曾画铜墨盒 上款鲁唯姓傅华阳人 先师易均室先生旧藏 一九六九年师母万夫人见赐 拓奉永舒贤友清赏 丁卯季秋 徐无闻 无闻手拓(朱文印)”。
      原来此盒是近代书画篆刻大家易均室和徐无闻先生旧藏,可谓流传有序。徐无闻先生曾手拓《明月松风》墨盒并题跋贻赠友人。这段机缘思来颇有几分感触:
      1、见于著录且流传有序历来为收藏界所重视。但铜刻收藏历史很短,要做到还真不容易;能有著名藏家递藏更属难得。易均室和徐无闻是近代金石学大家,能重视收藏墨盒并手拓宣传,足见对刻铜金石学价值的认可。
      2、刻铜艺术品的传拓非常重要;实物和拓片各擅其美,并偕佳妙,拓片的题跋,吟咏,传播……更有意义;
      3、《明月松风》墨盒是徐无闻先生后人流出,现身在京城古籍书画拍场,估价极低。回过头来细观那场拍卖的拍品目录,还能看到徐无闻先生旧藏的拍品,包括易均室先生的几幅书法作品。《明月松风》墨盒当年是易先生去世后由夫人万灵蕤先生赠给徐无闻的。万先生也是书法家,在民初易先生有关资料中有被提及。万先生此举是此盒流传有序的关键。倘不若此,这方墨盒早在上世纪就会湮没,也就没有徐无闻先生的手拓存世了。如此来龙去脉,实属万幸。对待藏品,有缘存之,有能力处之,方是科学的做法。
      4、《明月松风》墨盒曾著录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陈师曾画铜》(第7页),徐无闻先生手拓《明月松风》墨盒题跋赠友著录在四川版《徐无闻卷》(134页),这是否会增加藏品的价值?对此其实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该藏品最具价值的是作品本身:是陈师曾画铜张樾臣刻铜艺术的本身。早年被传统金石学家重视,说明其艺术价值早已被认可。收藏离不开鉴赏,而鉴赏需要独立审美。收藏实践也需要超前的价值判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铜刻收藏和传统收藏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短暂,文献缺乏;学术研讨尚有深入提高的空间,基础普及任重而道远;鉴赏评价缺乏公认的审美标准,和其他门类比较略显薄弱;缺乏传统大藏家的介入,铜刻本身独有的审美价值有待彰显。我辈后学,只有多读书,勤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有所收获。而收藏最大的收获,在于知识的获得、学养的提高、思想的丰富、心灵的陶冶。舍此无他,切勿执迷。
      
      四
      一件铜刻文房的收藏故事,至此也该告一段落了。然而好故事总有精彩的续集,千百年来中华文化一脉相传,传奇仍在继续。藏铜又结翰墨缘。读到《徐无闻卷》后,我陆续写了几篇读书心得,上传到自己的自留地(博客)里。《徐无闻卷》的主编、四川金石学家向黄老师,近日从网上看到了《明月松风》墨盒的收藏经过,感慨万端。向黄老师是徐无闻先生的入室弟子,得乃师真传,是徐无闻研究的专家。承蒙向黄老师厚爱,特为我书写了一副对联“师曾图画笔不朽;樾臣刻字铜亦香”。我心中非常感谢。那两天天大热,我试着拓了几纸《明月松风》拓片,给向黄老师寄去求题跋墨宝。不日即收到向黄老师的大札和精彩题跋。跋曰:
      “静耦轩守墨居递藏朽道人画铜墨盒
      飘语零落沈麝香。一纸墨拓云在堂。泉石烟霞君欣然。松风明月日日长。
      此盒今归河北石家庄之杨未君 辛卯立秋成都向黄”
      韵句中飘语一词,系易先生在民国三十年所创金石艺刊《艺甄》第一期所载静耦轩夫妇照片题署。麝香乃制古墨必用之原料。
      昔易均室先生尝有一联“泉石膏肓;烟霞痼疾。”乃状爱山水之人痴迷状。今移来摹写铜刻文房收藏者之痴迷,也甚相得。
      云在堂得藏《明月松风》墨盒,机缘巧合,感慨万端。草成俚句以志(首二句用前人句):
      诸缘忘尽未忘诗。花开花落两由之。拈管冥思镌者苦。走刀绝想画师知。法无定法菩提子,禅外求禅古松枝。高疏简淡承天籁,文脉连绵有定时?
      2011年8月15日定稿于云在堂,时辛卯三伏,天大热

    相关热词搜索:悠长明月岁月松风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