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李可染漓江胜境图_从李可染的《细雨漓江》看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李可染漓江胜境图_从李可染的《细雨漓江》看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时间:2019-03-01 05:37:1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桂林山水甲天下,引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李可染先生笔下的漓江山水更是大气磅礴、豪情激荡,故其作品亦是自胸中流淌出的创作激情使然。《细雨漓江》是画家一幅代表作,画家用淡墨色刻画的雨中漓江:在写生过程中尽可能避开前人常用的某种点发、皴法等程式和符号,努力从对象的特征中寻求和创造新的画法。
      关键词:山水 写生 生活 情思 意境
      桂林山水甲天下,群峰倒影山浮水。桂林山水乃天工造化之物。举世无双,闻名于世的风景胜地漓江,更是如诗如画,如情似梦,且不说江水清静无瑕,单是山外青山,峰峦竞秀,竹树芊绵,已是人间仙境。桂林山水以其充满诗情画意的风光闻名遐迩,江山多娇人多情,引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
      古今沿革,尤其到了现代,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画家不乏其人,现代齐白石、黄宾虹等人以其各具风貌的笔墨来描绘这片秀美的山川。齐白石曾数次游览桂林,从其游记画稿中可知桂林亦其足迹所至。他论画时说:“我在壮年时代游览过许多名胜,桂林一带的山水,形势陡峭,我最喜欢。别处山水,总觉不新奇,就是华山也是雄壮有余秀丽不足。我以为,桂林山水既雄壮又秀丽,称得起‘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生平喜画桂林一带风景,奇峰高耸,平滩捕鱼,即或画些山居图等,也都是在漓江边所见到的。”上世纪三十年代,黄宾虹亦来此写生考察,畅游漓江,览桂林山水,并以书画诗词纪游,创作甚丰。
      李可染先生笔下的漓江山水以气势恢宏、清丽劲爽为胜,俨然大手笔、大气象。在描绘江边村寨景色,这些老屋、村居随着时光的流逝外观早已斑驳,但其韵味却在流逝的时间里久而弥笃,它们在秀山丽水的环抱间与山路、古木等构成了村民们的栖息之地。这里的土地负载了农人们生活的苦涩与甘美,更融入了画家心中那股执着的情思。山水画是国人性情的最为厚重的沉淀,恽寿平《南田画跋》所说“作画贵在摄情”。画家将自我之性情融会于画中,作品不事雕饰,以情融入画面中,以境造画面的势,在作品中折射出内心的境。从古今看,文人为躲避政治迫害,彰显其高雅情调,大都寄情于山水丛林中,以追求那种与自然沟通的意境,文人寄托山水的美学意识,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和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的主线。在南朝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著作中认为在画山水时,应当“应目会心”,也就是画家在观察描绘山水时应当融入主观的情思,才能畅神无阻。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中国文人所追求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意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到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深层意蕴。其笔下的漓水,是饱含着性情的艺术形;其笔下的古居村落,是画家情思的积淀。
      《细雨漓江》是画家的一幅代表作,画家用淡墨色刻画雨中漓江:水平如镜、细雨如烟、岩嶂奇丽、秀峰倒影、岚雾缭绕,碧色山峰愈远愈淡,暗色林木愈近愈重。万籁俱寂,水面上点缀着三三两两的竹筏,在空�迷离的江面上穿行,映衬出波澜不兴如镜般的水面,意趣横生,别具情味。就像唐代张彦远论吴道子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强调每一笔都蕴含着作画者的“意”,就连不显示笔墨线条的空白之处,也能够看出画家的“意”的存在。此幅画中李可染运用积墨法,墨色润泽,墨色的浓与淡、重与轻的对比之中,大起大落,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强调用墨更成为李可染山水画的最大特色。以水墨轻淡表现山水空灵的雨中漓江外,形成其山水画中独特的笔墨语言和鲜明的图式。画家还根据山石结构和具体对象变换运用各种点法、皴法,以及水的平静与云雾、山头的涌动、密实与虚空的对比,皆形成了画中韵律。画中的线条精于笔墨并且意识统领笔墨,还有画中线条的力度、节奏的把握,体现出中国画中线的独特审美价值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线的力度关乎高雅脱俗,笔力软弱则显得俗气,这与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有关。特别是山水画的线,既是造型的元素,还记录着画家的情感轨迹。
      李可染足迹遍及东南、西南数省,加之丰富的生活感受,画了大量山水写生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充满着深深的民族情和地方韵味。李可染的作品,包孕着深厚的思想感情,总能不经意间地拨动人们心灵深处的那根弦,因而其作品分外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李可染拜齐白石为师,并执弟子礼请教于黄宾虹,观李可染的山水画作,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注重写生。他的写生方式不同于目视心记的传统写生,都是对景落墨,及对着真实的自然景物把作品画完。他对生活有真切的体验,从写生人手,作大量的写生实践,在这些深为熟悉和感到亲切的题材中,他根源于传统,忠实于自己的感受,潜心研究,为摆脱绘画千篇一律的老面孔,他在写生过程中尽可能避开前人常用的某种点发、皴法等程式和符号,努力从对象的特征中寻求和创造新的画法。山水画的创作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表现源自生活感受,经画家心灵加工,寄托作者审美情思的意象。齐白石尝题《雨耕图》曰:“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却汗颜;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语意间不但毫不掩饰其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而且尤为强调要抒写自己对自然的真实感受。桂林山水作为自然天生之物,虽巧而难为工。有言“江山如画”,亦有“江山不如画”之云,画家如何以笔墨为之,做到尽善尽美、巧夺天工,这也是颇费思量的。
      艺术是来自生活的,这就是常说的境。但艺术还必须有意,指的是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一种超然的体验,两者合起来就是意境,也就是艺术所追求的东西,这就是常说的艺术来自于自然。但必须高于自然才有意义,否则只是单纯的模仿。
      一个艺术作品都有理想和写实两个部分,写实是艺术家取之于自然的,理想是艺术家自己所有的,二者必须浑然一体。
      搞艺术的人,首先得有自然的东西,这个就是平时要我们多写生的原因,然后艺术家自己本身要有理想,也就是前面所讲的“意”,然后在创作的时候再把这两个东西用笔墨表现出来,才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然后这三个阶段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有了前面的二者,接着表现出来。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也就是说自然之景和人之情都叫做境。意、境、情三者合为一体,浑然一体,这才成为一个完整的境界,或者说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
      历代画家所描绘的自然山水各有其特征,因此,李可染先生在承袭传统的同时,更重视写生,并把现实生活的经历直接反映到画面中;其独创性的绘画精神,使得山水画精神勃郁,景色新奇,并引导人们从美学角度去感受、领会自然美,从而对写意山水的审美理想得到更充分的表达。
      参考文献:
      [1]王振德,李天庥编著.齐白石谈艺录[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2]彭吉像.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漓江细雨生与创作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