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谁“感谢你吸烟”?

    谁“感谢你吸烟”?

    时间:2020-03-20 05:14:4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斯诺克名将奥沙利文在今年3月的中国赛上的一则“花边新闻”,在控烟人士看来是中国控烟的一件大“丑闻”。

    这是一场8进4比赛,奥沙利文败在马奎尔手下。比赛结束后,有些失落的奥沙利文叼着一根香烟,从北京大学生体育馆的比赛厅走进新闻发布会厅,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新闻发布会厅悬挂了禁止吸烟标志,但奥沙利文似乎视而不见。他仰着头,向着空中吐出了几个烟圈。一时间,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响成一片。

    事后,有记者问奥沙利文,如果在英国比赛,你也会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抽烟吗?奥沙利文耸了耸肩说,“在英国是禁止在室内抽烟的,在(中国)这边,似乎大家都随便一点。”

    “坏孩子”奥沙利文一语道破了中国控烟现状,这个现状被控烟领袖杨功焕总结为——“宣传很热闹,政策不落实”。

    控烟最差国?

    今年是“世界无烟日”诞生第25个年头,中国政府正式向国际社会承诺控烟第8个年头。2003年,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约》并于中国生效。

    《公约》在中国生效时,相关部委联合举办了隆重的启动仪式。按照承诺,5年后,中国应履约完成烟盒警示、禁止广告等目标。

    7年过去了,但现实似乎很不尽如人意。奥沙利文的肆无忌惮就是现实的注脚:如果目标能达到,奥沙利文在禁烟区域吸烟,应该得到惩罚。

    普通人在最近五六年中能感受到的变化似乎也不多。比如,部分餐厅区分有吸烟区和非吸烟区,部分医疗机构室内禁烟,但是,就是这样ABC的要求也常常执行不力。

    另一个可见的变化是,2008年前,中国香烟烟盒上的警示语“吸烟有害健康”字体很小,印刷在烟盒侧面,2008年后,字体变大了一些,位置在烟盒正反两面的下方,所占面积为烟盒包装的30%。

    不过,参照《公约》要求,30%的警示语面积只是一个下限,积极控烟的国家已经将警示面积达到包装的50%,其中乌拉圭烟盒警示面积占包装的80%,是世界上这一比例最高的国家。有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在烟盒上使用警示图片,以近乎“恶心”的图片来劝导戒烟。《公约》缔约国中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烟盒包装上使用了警示图片。

    同时,《公约》还要求警示语需轮换使用,以防止消费者“视而不见”,中国目前显然还没能做到。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控烟不会“动真格”——恐怕正是基于这样的印象,奥沙利文才会对自己的行为区别对待。

    为何中国会变成世界上吸烟环境最为宽松的国家之一?控烟人士认为,中国烟草企业是阻碍控烟进程的“罪魁祸首”,尽管任何国家的烟企都站在控烟的对立面,但在中国,烟企的巨人“体形”使得它们在阻碍控烟上更加“有效”。

    “警惕烟草业干扰控烟”——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在国内控烟人士的眼中,简直就是在暗示中国。

    除了像“世界无烟日”这样的特殊日子,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国的烟企都是“座上宾”;也只有在“世界无烟日”这样的特殊日子,中国的控烟力量才有机会放大自己的声音。

    蚂蚁斗大象

    《感谢你吸烟》是一部美国电影,主人公是一位辩论天才,他效力于美国的烟草企业。就算面对一名因烟草危害而身患绝症的病人,这位辩论天才也能为烟草开罪,并最终博得公众的支持。

    如果单从健康的角度讨论,烟草业的确需要“辩论天才”才能维护这个行业存在的合理性。但当烟草业与当地经济紧密相连时,它们也就不需要“天才”了。

    云南省是中国烟草大省,据致力于控烟的社会组织“云南超轶健康咨询中心”执行主任李晓亮介绍,2010年云南省的烟草种植面积占全国烟草种植面积的35%,是面积最大的一个省,而云南红云红河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烟草公司。2011年云南省烟草产业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

    在李晓亮看来,在这样一个以烟草为支柱产业的省份,烟草业的力量强大而神秘。李晓亮记得,2009年,民间发起一个控烟宣传活动,把“送烟等于送危害”的宣传画贴上昆明闹市区翠湖区域的主干道。不巧的是,一个大型烟草业会议正在这一区域一家酒店召开,大街上的宣传画无疑让烟草业从业者们很不舒服。结果,开会期间,控烟宣传画失踪数日,会议一结束宣传画又神秘归来,没有人解释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

    烟草业对控烟的干扰,似乎从“顶层”就已显现。《公约》缔约国都有一个小组代表政府具体负责《公约》在本国的实施,大多数国家的小组组长是卫生部门。但在2008年中国大部制改革后,中国履约领导小组的组长变成了工信部。工信部是国家烟草专卖局的主管部门,而国家烟草专卖局与烟企“政企不分”,因此,工信部的意见被认为代表了烟企的利益。

    在杨功焕看来,事实也的确如此。工信部党组成员姜成康,同时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2008年德班国际控烟大会上闹出的“脏烟灰缸奖”事件,也发生在工信部当上组长之后。

    大会上,一位中国团员上台发言说,中国的烟盒包装上印着名山大川、美丽风景,如果在包装上放警示图片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此言一出,全场嘘声一片,国际控烟联盟当即把“脏烟灰缸奖”颁发给中国代表团。

    事实上,烟盒的设计本身就是控烟措施之一。不过在中国,不论是与国家民族相联系的香烟品牌名称,还是名山大川的图景,不过都是烟企为了让消费者产生联想,激发购买欲望并同时忘却香烟危害的“妙招”。澳大利亚政府2011年立法要求烟盒必须简单包装,统一用棕色,上面还要印刷戒烟热线电话。

    由于烟草业在经济上的贡献,在很多地方,烟企是地方政府VVIP,地方高官视察和肯定烟企已经成为每届官员必行之“礼”。因为有钱,烟企可以通过各种营销方式获取政府的好感和支持,一些有违《公约》的行为也就获得了默许。

    有一张照片是已经很不堪的笑谈——汶川地震后,一家烟企捐款修建灾区小学。学校落成后,《中国日报》的报道中使用了一张照片,照片中学校的墙上写着大字:“天才出于勤奋,烟草助你成才。”

    烟企财大气粗的“公益”手笔,模糊了它损害人体健康的负面形象,使得控烟的信息被有意无意地淹没。

    “控烟”不是“老”话题

    正如美国电影《感谢你吸烟》,唯有烟草企业“感谢你吸烟”,在控烟人士看来,“感谢你吸烟”的自然也是憎恨控烟的,但烟企另有一套逻辑:“控烟的事,当然应该由我们卖烟的管。”

    在控烟问题上,其实烟企也很忙,它们忙活着研发“低害”香烟。

    “控烟”让公众的耳朵听出老茧,但事实上,它并不是一个“老”话题。

    现代香烟的真正流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后拍摄的很多战争片里,军人抽烟的镜头频频出现。这一方面证明香烟在战场上的士兵中流传,另一方面,这类电影也将香烟作为时尚物品传播开来。

    战后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还视吸烟为时尚,公司开会时烟雾腾腾的景象随处可见。从1950年代开始,一些医生开始注意到吸烟与肺部疾病的关系,到1960年代,美国的卫生机构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结论。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吸烟会导致多种严重的疾病。

    西方烟草公司为应对不利宣传,提出低焦香烟的概念,1970年代,“万宝路”、“骆驼”率先推出“轻型”香烟。不过,随着欧美控烟热潮的演进,烟企不得不收敛这种变相的营销行为。在遵守《公约》的国家,烟草业不允许宣传“轻型”、“低焦”等概念,烟盒上也不允许标注焦油含量。

    “低焦”早已被各国科学家验证不可能达到降低香烟危害的目的,但在中国,这样的营销手法仍在大行其道。据业内人士介绍,低焦香烟被中国烟草业视为新的增长点,最近几年的销量成倍增长。

    “降焦减害”的研究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近期受到挑战的“烟草院士”谢建平,最主要的科研贡献就是“降焦减害”。日前被30名院士联名反对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中式卷烟”研究,事实上也标榜通过在烟草中加入中药达到“减害”的目的。

    按照烟草业的逻辑,如果有办法让“吸烟”与“健康”共存,那么烟草就不应该被限制。遵照这一思路,烟企做了大量的公关。烟草行业网站“烟草在线”上,不时有《教你如何健康吸烟》之类的文章,很多由烟草企业主办的活动宣传的主题是:戒烟难,那就学会健康地吸烟。

    在控烟者力证吸烟导致疾病的同时,烟企也在力证“控烟”不仅不可能实现,也是没有必要的,它们有“折中”的办法。而这些“折中”的方法总是会获得显性或者隐性的支持。

    除了试图让吸烟变得“健康”,烟企还质疑“吸烟导致疾病”的结论,只要让公众对这一结论表示怀疑,烟企也就达到了目的。

    中国的空气污染让公众怨声载道,去年掀起PM2.5的讨论热潮。一些媒体报道说,PM2.5对人体的危害,大过吸烟。不过,这些说法都不被科学实验认可。复旦大学环境卫生专业教授阚海东,主要研究大气中细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在一次有关PM2.5的演讲上,阚海东说:“如果你是一个抽烟的人,你就不要去关心环境中的pm2.5了,抽烟对你健康的危害,比它们严重得多。”

    打破僵局有进步

    但无论如何,中国的控烟局面并非一片悲观。

    在杨功焕看来,近期对“烟草院士”和“烟草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声讨,就是一种进步。“几年以前,怎么能想象民间的声音可以影响国家评奖。”

    长久以来,民间控烟组织曾四处碰壁,找不到突破口。国内著名的控烟民间组织“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新“新探中心”),曾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要求撤销“中南海”这一香烟品牌,最终“败诉”。

    2011年,“新探中心”要求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评委”)撤销“中南海”商标,理由是此举违反《商标法》和《公约》。《商标法》规定,中南海是中央国家机关办公地,这类名称不得作为商标使用,更不允许对这类商标进行注册。但“商评委”的解释是,“中南海”商标注册时间早于《商标法》生效时间。

    对于这个解释,“新探中心”反驳说,“中南海”商标续展注册时间是2007年,此时“商评委”应该根据新《商标法》不予批准注册。

    双方的争议闹上法庭,而“新探中心”的败诉也在预见之中。因为,如果“中南海”商标撤销,“中华”、“南京”等商标也可能遭受拷问。

    更让控烟支持者欣慰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控烟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今年5月31日“世界控烟日”当天,哈尔滨和天津两地地方性的控烟法规将正式施行。《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被认为是目前国内“最严”地方控烟条例,其中提出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室内全面禁止吸烟,且不得在室内设置吸烟室或划定吸烟区的要求。哈尔滨和天津的条例,都细化了执法部门和执法标准。

    如果哈尔滨和天津的控烟举措能够“动真格”,将会成为其他城市的典范,给沉闷的中国控烟行动带来改观。

    中国既是烟草“大国”,也是烟草“强国”。中国烟民人数占世界烟民人数的三分之一,中国的烟草销售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中国可能是控烟最难推进的国家,但同时,中国也是最需要控烟的国家。特别是中国烟民越来越集中于农村和低收入人群,这样的特征,将会使得烟草带来更加严重的健康代价。

    相关热词搜索:吸烟感谢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