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积极建设有机农业,践行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

    积极建设有机农业,践行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

    时间:2020-04-18 05:23:1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全球范围内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可持续生产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养殖业成规模性地扩大,使耕地和江河湖泊受到深度污染,农产品成了人类健康的潜在杀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污染源和污染物的防治任务变得极为艰巨,有效的可用资源越来越少,我国农业发展的成本急剧增加。21世纪的农业以质量为特征。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并存的中国在新世纪伊始加快深化有机农业的推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经验证明,抓住时机、积极建设有机农业是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促进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有机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3-0051-03

    一、世界有机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生物动力农业,最初的实施是由民间生产者自发组合的协会,在各自区域内制定各自的规则或标准来指导农业生产和产品加工,后来产生了一些相应的认证管理机构。其后的20年间,在英国、瑞士、日本等国分别在国家范围内创建了相对规范的有机农业体系。随着政府自觉倡导的全球性生产运动的广泛联结,1972年11月,5个国家组建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其总部设在德国,IFOAM也成为倡导和监督世界有机农业的国际性组织。它将“有机农业”解释为所有能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一系统将土壤本身的肥力作为成功生产的关键,通过尊重植物、动物和景观的自然能力,达到使农业和环境各方面质量都最为完善的目标。

    有机农业发展的前期进程极为缓慢。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发展到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的极度危险的地步。由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感到有必要采取共同行动,以加强环境保护,在各级产业生产过程中开始建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的质量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段时期,有机农业的概念得以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替代传统农业的新思潮。

    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首先得以确立。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实践模式,其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深度均有了质的飞跃。有机农业的生产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支持,其由简单、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由政府自觉倡导的全球性的良性循环的生产运动;有机农业也由关心环保发展到关注环保和食品安全,在日本甚至将消费和生产的关系努力发展成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的发展;有机农业产品从以“有机食品”为核心扩大到“有机产品”这一更宽泛的概念,近年来已经有发达国家根据生产原料是否有机,而将有机产品扩大到有机肥料、有机纺织品、有机皮革、有机化妆品、有机林产品、有机家具等。

    目前,IFOAM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泛、最庞大、最权威的,拥有由近120个国家、600多个会员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其已成为世界有机农业的保护伞。根据它制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根本目标是促进土壤、植物、动物、人在内的且相互依赖的综合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据国际贸易中心(ITC)的调查显示,2003年初全世界的有机管理农业用地为1700万公顷,到2005年急增至2400万公顷,增长快、幅度大的有机农业成为世界农业的新亮点。

    与此相应的是有机产品认证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有机产品认证是为保护人体健康,保护资源和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对农产品的生产方式、产品的加工方法、产品的贸易行为以及其他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所开展的认证。其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优劣程度和加工企业、贸易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好坏程度的尺度,是国家发展有机产品政策的具体体现,是强化有机产品管理的基本保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取得有机产品的国际标准认证,通过技术壁垒,成为发挥各国经济优势和扩大出口的关键之一。

    虽然有机产品的产量较之常规产品的产量要低,但是市场价格比常规产品价格要高出30%,有些甚至高出2~3倍,市场销售占比和额度不断呈上升态势。有机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不断增加和变化,主要有4种方式:(1)生产者直销。通常是由生产农户设立直销店铺、承租专柜、订单的宅配送或网购的邮送;(2)有机产品专卖店销售。这种方式因其专业化程度高,因此销售较好、较快,销售占比较大;(3)与常规产品销售店联营或设销售专区;(4)与产品再加工销售商联盟,实现产销一条龙。

    二、我国有机农业的定义及目标

    在我国,对“有机农业”的定义通常是指,遵行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一定基本标准,在农业生产中完全不使用化学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不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的农业生产体系,其生产的主要有机产品是有机食品。

    在我国,有机农业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我国有机农业的生产主要是依靠系统内部有机废弃物的利用和种植绿肥来解决土壤肥力,依靠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有机农业的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

    三、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脱离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后,便进入了“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的传统农业阶段,这段时期的农业以自给自足为特征,虽然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生态合理性,但被动顺应自然,生产力低下。随着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逐渐进入了以石油为代表的现代社会进程中,中国农业融入了广泛应用化肥、农药、生长素、转基因等现代农业中。但是,因现代技术带来了诸如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和农业产品品质下降、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现代农业体系内的不稳定性和不持续性的加速发展。中国在高增长率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认识到亟需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自己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新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由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替代农业研究运动的推动下,旨在探求农业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生态农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90年代,中国的有机农业开始起步,1994年成立了专门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后改称为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随后,陆续在多省、市、自治区设立了OFDC分中心。1999年,我国制定了OFDC《有机产品认证标准》(试行),并于2005年公布了国家标准。多年来,我国有机农业政策不断出台,相关补贴也有所增加,有机生产认证面积年均以30%的速度递增,有机农业在一定程度得以发展。

    20多年来,我国在常规农业之外大力推行有机生态农业建设,建设区内基本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3个方面的结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践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并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

    进入21世纪,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实施农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在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农田污染和常规农副产品中一些高残毒药品含量超标的污染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农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最主要技术障碍。毫无疑问,有机农业在继承与摈弃传统农业和环保型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顺应了当前有机农业盛行的全球趋势。

    目前我国的有机农业占比不到3%,但根据中国在世界农业中的份量来分析,随着中国政府和谐、务实、可持续工作思想和作风的形成,中国生产的有机食品不仅会在国内食品市场中占比大幅增加,而且其出口额在10年内有望在世界有机食品国际贸易中占比达到5%以上。

    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缺少相关专业及关联技术和知识。有机种植农户缺少对有机肥料的制作、防治病虫害、轮作等相关知识的培训;生产和试验基地缺少技术人员辅导;缺少提高产品商品化率的培育和加工技术;有机农业生产配套技术稀缺;适宜不同区域的有机种植的品种不足。同时,与相关联产业联结不畅,相关联产业的科研技改水平亟待提高。

    第二,生产成本相对较大。因科技力量不足,我国现期有机农业投入大,投资加回报期较长,导致资金短缺;有机劳动力成本增幅较大;真正的有机肥料供应不足,部分投放市场的有机肥料的使用效能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有机生产方式所要求的耕作方法不便操作;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复杂,监督认证困难,导致监督认证的管理成本上升。

    第三,产品销售利润不足。大部分国人因收入限制或生产习惯和销售方式守旧等,造成生产出来的有机农产品不能优质高价,收益率不理想。

    第四,政府扶持手段欠科学。政府在促进有机农业发展时,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难以落实,特别是扶持资金申请条框过多,受益面窄。

    五、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策略建议

    第一,加强和完善有机农业政策体系建设。政府应明确有机农业的涵义和定位,从财政、金融、产业化发展、政策法规等综合角度分析、制定、完善和实施有机农业的产业政策,对有机农业的生产进行系统的宏观调控,其范围包括:有机生产补贴政策、有机咨询体系建设、有机产品认证管理与市场规范、有机农业的环保文化与理念宣传等。

    第二,加速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国际化步伐。IFOAM与许多国家有影响力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或咨询机构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其中有些国家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已在中国建立办事处或分会。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法规互认,在当今经济极大融通的全球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有机农业机构建设,强化中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的能力和国际地位,完善我国有机产品认证体系。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立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工作的评价尺度,这是强化有机产品管理的技术基础,是推动有机农业发展的动力之一。有机产品的国际认证也是发挥经济优势和扩大出口的一个关键。

    第三,加快建设有机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大部分在科学院所和实验室里,并没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无法实现有机农业生产由初级的资源消耗型向先进的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因此,有机农业应在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尽快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建立科技支撑平台,完善我国有机农业科技系统;同时,建立起集植保、土肥、气象、耕作、育种、灌溉、管理、经营、财会、信息电子化等一体的有机农业现代生产综合管理技术,广泛树立技术联结与支持,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四,中洋结合,充分挖掘、利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中的技术精华。国外有机农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其有机农业在理论指导下,以严格的质量监控为保证,全方位权衡市场需求与社会效益。我们在积极借鉴和汲取国外已经取得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也要肯定中国古老农业文明史中的许多技术精华,潜心总结,充分利用我国生态农业已经取得的成熟理论和丰富经验,将立体种植、时空布局、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等传统方法与太阳能利用、生物能转化等现代高新科技力量充分结合起来,并应用到现代有机农业建设体系中,使之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做好有机农业理论研究工作,积极探索新思维。我国的有机农业生产源于市场推动。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一方面是引导有机农业的生产进程,另一方面存在干预过多问题;而生产者多是注重眼前利益,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的思想比较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缺少理论指导,重复性强,长远目标和长远利益不明确。因此,我国应根据国情,结合有机农业具有深远意义的环保文化内涵这一最显著的特点,深化理论研究,从产业内涵、产品结构、区域布局、政策建设、市场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结论和具有前瞻性的思想理论,以此指导我国有机农业建设快速前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使经济与环境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因共同的利益而得以重视;同时,绿色壁垒的存在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本国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的机会。我国制定了促进循环经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宏观农业政策。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正是实现这一政策目标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障。总之,积极发展有机农业,不仅有利于实现我国有限资源的持续利用,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实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国际化进程,有效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加速我国农业战略结构性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云馨)

    相关热词搜索: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农业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