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_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及现实启示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_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及现实启示

    时间:2019-01-29 05:48:5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红军长征的胜利,意义是多方面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    首先,它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红军的破产,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并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鼓舞了广大的革命人民。
       毛泽东在谈到红一方面军长征的意义时曾形象地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红一方面军的长征是如此,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也是如此。的确如毛泽东所说,长征是一篇宣言书。为了消灭长征中的红军,蒋介石调集了中央军、粤军、湘军、桂军、黔军、滇军、川军、东北军、西北军、马家军及少数民族中反动土司、头人的部队,千方百计地进行围追堵截,企图将各路红军逐次歼灭。红军在数万里转战中虽然受到很大的损失,但终于冲破国民党军队的一次次围追堵截,胜利地在陕甘地区大会师。它以铁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红军不愧是英雄好汉,而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彻底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是一次最广泛、最有效的宣传。红军长征所经过的地区,大部分是偏远的西南、西北地区,那里的大部分群众,从来没有见过共产党,没有见过红军。通过长征,他们不仅见到了共产党,见到了红军,还了解了他们的方针、政策和主张,从而使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扩大到了广大的西南、西北地区。斯诺在著名的《西行漫记》一书中就说:“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征’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物分配给穷人。现在有千百万的农民看到了红军,听到了他们讲话,不再感到害怕了。红军解释了土地革命的目的,他们的抗日政策。”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不仅如此,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还传到了国民党统治的其他地区,鼓舞了这些地方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幽谷所写的《红军二万五千里西行记》全面介绍了红一方面军长征的经过。此文在上海《逸经》杂志发表后,使国民党统治区的许多人了解了红军。那些在国民党统治区坚持斗争甚至被关进监狱的革命者,在得知红军长征的消息后,更深受鼓舞。著名文学家鲁迅和茅盾在得知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后,立即写信祝贺说:“英勇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勇敢的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国民众期待你们更大的胜利,全国民众正在努力奋斗,为你们的后盾,为你们的声援!你们的每一步前进,将遇到极热烈的欢迎与拥护。”他们的这些话,代表了国民党统治区革命人民的共同的心声。
       长征还是播种机,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红军在所经过的许多地区,帮助各民族群众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了革命武装,而且留下许多红军干部和战士,与他们一起战斗。仅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红色政权,著名的就有川黔边南腰界土家、苗、汉各族苏维埃,大凉山彝、汉人民联合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茂县、理县、汶川县(羌、藏、汉族)工农兵苏维埃,茂县回族苏维埃,瓦钵梁子、周伞藏族苏维埃,绥崇地区的格勒格沙(藏语,意为嘉绒地区)政府,川边藏区的中华苏维埃波巴(藏人)自治政府,陕甘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等。这些民族自治政权有许多都建立了革命武装,在红军走后仍然坚持斗争。如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到贵州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后,迅速建立了抗日救国委员会和抗日救国军,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展到1000多人枪。红军长征走了以后,黔南的布依、苗、汉族人民同红军留下的60多名战士一起,在贞丰、紫云、望谟和罗甸四县边区的大小麻山一带坚持斗争,成为威胁国民党黔南统治的游击区。云南迪庆藏区的贫农张文耀和红军留下的伤病员,还领导群众进行暴动,联合维西、丽江、永胜、鹤庆、剑川等八县的彝、藏、白、纳西、汉族人民4000余人,在“杀官安民”、“打富济贫”的口号下,占领金沙江东岸桥头和格鲁湾一带,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统治者。
       其次,红军长征的胜利,保留了红军的骨干,锻炼和造就了大批的人才,集中了各路红军的经验和特长,使红军成为一支更加坚强的部队。
       在长征的过程中,红军的力量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在长征出发前,共有将近20万人,到达陕、甘地区时,只剩下了五六万人。其中红一方面军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只剩下7000多人(与红四方面军在一起的红五、红九军团等未计算在内)。但是,各路红军的骨干保留下来了,而且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保留下来的这些红军骨干大大地增长了才干。就连长征出发前才参军或长征路上才参军的许多新战士,经过艰难的万里转战,也都成了坚强的红军战士,甚至成了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各路红军在出发以前,一直分散在各个革命根据地。他们在多年的征战中,都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自己的特长。在大会师以后,各路红军汇聚到了一起,他们的经验和特长也集中到了一起,这就更便于互相交流和学习,从而使红军的各方面建设大大增强。三大主力红军集中到一起以后,在中共中央的集中领导下,互相配合,统一行动,对于打开革命斗争的新局面,夺取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的新胜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杨尚昆在1936年为迎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所写的《全国主力红军大会合》一文,就明确指出:“三大红军主力会合,在数量上固然会大大地增加起来,成为一极大的红军,同时质量上的加强,其程度是不可测量的。三个方面军都有极其丰富的斗争经验,有各种军事上的特长,会合之后,就将要融合为一,以这种九年国内战争的经验和全体健儿的集体意志,去战胜日本及一切汉奸卖国贼,这是有把握的”,因此,“这一伟大的会合,在红军本身上说来,也有极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将划出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在庆祝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通电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的这一在抗日前进阵地的会合,证明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侵略是决[快]要受到我们全民族最坚强的抗日先锋队的打击了,证明中国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与抗日联军是有了坚强的支柱了。证明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全国同胞是有了团结御侮的核心了,证明正在抗日前线的爱国工人,爱国农民,爱国学生,爱国军人,爱国记者,爱国商人,英勇的东北义勇军以及一切爱国志士是有了援助者与领导者了,总之全国主力红军的会合与进入抗日前进阵地,在中国与日本抗争的国际火线上,在全国国内政治关系上,将要起一个决定的作用了。”
       再次,红军长征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使全国革命的重心移到了靠近抗日前线的西北,为革命新高潮的掀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发展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陕甘革命根据地,在红二十五军到达以后力量得到了壮大。但是,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在1935年9、10月间进行的错误的肃反,造成了根据地的严重危机。中共中央到达以后,立即把被捕的刘志丹等人释放出来,及时停止和纠正了这个严重错误,并于11月间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重大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使陕甘革命根据地转危为安。1936年,红一方面军接连进行了东征和西征,开辟了大片新区,使陕甘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扩大,形成著名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以后,又取得山城堡战役的重大胜利,使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得到巩固,从而形成了位于西北的全国革命的大本营。
       在红军长征出发以前,革命根据地大多在长江流域,全国革命的重心在南方。国民党为了消除这心腹大患,调集了上百万大军向各个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力量再在南方发展很不容易。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仅迅速占领全东北,而且一步步向华北进逼,亡国灭种的危险摆在全国人民的面前。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要力量在南方,无法奔赴抗日前线。在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哪种政治力量能成为抗日的中坚,哪种政治力量就能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就能获得迅速的发展。因此,革命重心的北移,既是抗日斗争的需要,也是摆脱困境、发展革命力量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红军长征的胜利,使各路红军集中到了离抗日前线较近的西北地区,恰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正因为如此,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地区以后,就迅速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自己的力量也获得迅速的发展。后来毛泽东在谈到红军长征胜利的重大意义时就说:“如果不到陕北,那怎么能到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呢?怎么能在抗日战争时期搞那么多根据地呢?”
       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共中央等在为庆祝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大会合的通电中即指出:“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这就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都获得迅速的发展,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就迅速地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因此,长征胜利是中国革命第二次由失败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是此后中国革命胜利进军的前奏曲,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它仍然在鼓舞着亿万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奋勇前进。
      
      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及丰富经验
      
       在长征中,客观形势对红军是极为不利的。几十万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无数道天然屏障的阻隔困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和分裂主义的危害,多次使力量已经比较弱小的红军濒于绝境。可是,在这种艰难而又危险的情况下,红军为什么能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呢?
       第一,及时地撤换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建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中央领导。在长征初期,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了一系列的重大损失,特别是湘江战役的失败,使红一方面军损折过半。如果不撤换李德、博古的错误领导,长征就很难取得胜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召开了有名的遵义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失败的教训,批评了李德、博古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并在会后不久改变了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中央领导,从而使党和红军在极端险恶的情况下转危为安,保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正如周恩来1943年11月27日在延安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所说:“中央红军能不在李德的荒谬指挥下消灭,而能渡过长征困难,实因在遵义会议后得到毛主席的领导,以及一、三军团骨干的努力”。张闻天1943年12月16日在整风笔记中也写道:“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有决定转变的意义。没有遵义会议,红军在李德、博古领导下会被打散,党中央的领导及大批干部会遭受严重的损失。遵义会议在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第二,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保持了党和红军的团结。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以后,张国焘自恃人众枪多,个人野心大膨胀,企图夺取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权,并明目张胆地成立“第二中央”,分裂党和红军。党中央和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张浩、任弼时、贺龙、徐向前等领导成员及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终于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争取并实现了党和红军的统一与团结。可以说,如果没有全党全军的这种统一与团结,就没有红军三大主力的大会师,就没有长征的胜利。
       整个红军的长征是如此,各路红军的长征也是如此。正由于各路红军上下之间、官兵之间的紧密团结,才战胜了一个个困难,相继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陈云在谈到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时,就说第一个原因是“红军兵心团结”,并认为“红军兵心之团结及士气之旺,为国内任何军队所不及”。
       党和红军统一与团结局面的出现,与党中央和毛泽东等对于党内矛盾、党内斗争的正确处理是分不开的。在遵义会议上,党中央及时地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领导问题,而将政治路线问题留待以后再来解决,这样,既纠正了错误的军事指导,又团结了原来犯错误的同志。在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也表现了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采取了正确的态度和方针。正如彭德怀所说,如果不是采取了团结的方针,“就不会有以后二、四方面军在甘孜的会合,更不会有一、二、四方面军在陕北的大会合了”。
       第三,选择了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正确转移方向,并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次战略退却,选择什么样的方向,对于退却的成功至关重要。红一方面军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西南方向突围,应该说是正确的。但蒋介石窥破红军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企图,并调集大军等在红军前进路上的时候,红军如果不改变方向,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正是由于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的建议,红军改变了战略方向,才避免了这场危机。当红军到达黔北以后,本想从这里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这时刘湘已沿长江布置大军进行拦截,如果红军不能从战争实际出发,改变战略行动方向,后果也不堪设想。由于红军及时地掉转方向,迂回前进,才从云南巧渡金沙江,再次使红军避免了一次危机。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成功西进,也是由于正确选择战略方向,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加以修改,才得以实现的。
       红军长征的胜利,与党中央坚持北上抗日的方针是分不开的。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以后,张国焘坚持南下,党中央则坚决主张北上。事实证明,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北上才是正确的。正因为党中央坚持了北上的方针,继续选择了正确的战略方向,才有后来的三军大会师,有长征的胜利。因此,红军长征的胜利,也是党中央北上方针的胜利。
       坚持北上抗日的方针,除了便利于参加即将爆发的抗日战争,掀起革命的新高潮,对于团结红军、鼓舞士气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就说:“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这种宣传上的巧妙手法必须看成是杰出的政治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造成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
       第四,实行了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各路红军进行了密切的战略配合。在长征过程中,到处困难重重,形势瞬息万变,没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难以胜利前进的。红一方面军在长征之初,就是由于实行甬道式的大搬家,战术呆板,行动迟缓,受到严重的损失。遵义会议以后,由于撤换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毛泽东回到军事领导岗位,红军成功地四渡赤水,直插云南,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对于红军这种机动的战略战术,国民党的追剿部队也承认难于应付,认为“红军的神机妙算,出进无常,掌握了主动”,使“蒋介石和薛岳等莫名其妙,摸不清头脑”。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也同样依靠了各种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如王震在回忆贺龙领导红二、红六军团向湘黔边转移时的战斗历程时说:“这一个时期的战斗,打得机动灵活,有声有色,运用自如,所向披靡,是红二方面军战史上的光辉范例。”红四方面军在岷洮西战役中,也由于“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经过一周艰苦鏖战,重创了敌军”,取得重大胜利。
       各路红军的战略配合,对于长征的胜利进行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当时各路红军的长征虽然是分别进行的,但红七军团的北上,红六军团的西征,配合了红一方面军长征准备工作的进行;红一方面军长征后留下的部队,红十军团的北上,红二、红六军团的行动,都钳制了敌人的兵力,掩护和策应了红一方面军初期的转移;红二、红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的军事出击,配合了红一方面军在云贵川的胜利转战;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的会师,为红军落脚西北准备了条件;红四方面军和红十五军团的策应,为红一方面军的胜利北上提供了帮助;红四方面军的接应,有力地配合了红二、红六军团在川康边的北上;红一方面军的接应,又配合了红二、红四方面军的北上。如果没有这些相互之间战略配合,长征的胜利就会更加困难。
       第五,发扬了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面对的是众多的敌人和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如果没有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朱德在谈到“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的事迹时说:“红军体现了英雄主义的新观念。我们培养出革命的群众英雄,他们不自私自利,不为任何诱惑所动,决心为革命牺牲,一直战斗到我们的人民和国家获得解放为止”。正是这种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使红军克服了千难万险,战胜了凶恶的敌人。
       现在,人们习惯地把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称为“长征精神”。对于这种长征精神,杨尚昆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就是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就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他说:“这样的信念、气概、品德和思想,是红军坚强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伟大的精神,产生伟大的军队、伟大的战士、伟大的奇迹。”
       第六,实行了正确的群众政策特别是民族和宗教政策,得到了各族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战争不仅是军队的拼杀,还是人心向背的较量。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即使是在长征的艰苦环境中,也时时关心群众的生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因此得到了沿途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红军经过的地方,不知留下了多少红军爱护和帮助群众、群众拥护和支持红军的动人故事。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就曾生动地描绘了红一方面军沿途分发有钱人的财产给穷人的情景。他说红军沿途没收有钱人如地主、官吏、豪绅的财物,除做给养外便分配给当地的穷人,地契都烧毁了,捐税也取消了,贫农还发给了武装,除了川西的一些地方外,他们到处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红军还未到,名声早就已经传到,常常有被压迫农民派代表团来要求红军绕道到他们乡里去“解放”他们。他们对红军的政纲虽然很少有什么概念,但“只知道这是一支‘穷人的军队’。这就够了”。
       红军长征所经过的地区,大都是西南、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少少数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由于汉族统治者的长期压迫剥削,国民党当局的欺骗和对红军的不了解,他们往往对红军怀有疑惧,有的甚至进行对抗。而红军在经过各少数民族地区时,积极宣传和执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认真保护群众的利益,努力争取上层民族宗教人士,所以很快得到了苗、瑶、壮、侗、彝、羌、藏、回、裕固等族人民的信任,他们自觉地为红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员,协同红军作战,许多人还立即参加了红军。当红一方面军渡过金沙江后,蒋介石发誓要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但由于刘伯承和彝族沽基家支首领小叶丹的结盟,红军不但顺利通过彝族区,还胜利渡过大渡河,使蒋介石的梦想彻底破灭,留下了红军和彝族人民团结的佳话。红军在经过川康边藏族地区时,也得到了藏族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他们把红军看作“菩萨兵”,把红军帮助他们建立的自治政府,称为“自己的政府”或“郎加尼玛夏”(天上出来的太阳),不少人拿出了自己本来很少的食物,还有许多藏族青年参加了红军。当红军经过豫旺堡一带回民区时,由于红军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回民群众完全相信了红军,自动地打开寨门,与红军联合,并慰劳红军许多东西,“回民那种热忱,对红军的拥护与爱戴的情形真是难以形容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与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红军长征的世界影响
      
       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不仅传遍了全中国,而且很快传到世界许多国家。60年来,外国的记者、作家、史学家等一直在不断地报道、研究、记述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慕名前来参观、访问长征的人络绎不绝,有关红军长征的书不断在各国出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红军的长征是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使他们感到震惊和赞叹不已的世界奇迹之一。
       1936年8月,当红二、红六军团还在长征途中的时候,与他们一起生活了18个月的瑞士传教士勃沙特(全名鲁道夫・阿尔弗雷德・勃沙特・比亚吉特),就在英国出版了《抑制的手》,记录了他在红军及长征中的奇异经历。1937年10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系统地介绍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生动地描写了红军抢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的动人情景。其后,美国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美国作家海伦・福斯特(笔名尼姆・韦尔斯)、德国友好人士王安娜等人,在他们写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红色中国内情》即《续西行漫记》、《中国――我的第二故乡》等书中,都介绍了红军长征中的事迹。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和英国同时出版了英国人迪克・威尔逊写的《1935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为生存而斗争的史诗》,美国出版了I・G・埃德蒙兹写的《毛泽东的长征:人类大无畏精神的史诗》。80年代,美国出版了著名记者、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简・弗里茨写的《中国的长征:艰险的6000英里》,英国出版了安松・劳伦斯写的《中国:长征》。除此之外,还有英国杭尔德著《向自由的长征》,法国迪皮伊著《毛泽东领导的长征》,日本宾户宽著《中国红军――困难与险峻的二万五千里》,冈本隆三著《长征――中国革命锻炼的记录》,苏联尤里耶夫著《中国人民历史上的英勇篇章》等。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士等十几个国家的记者,还拍摄、出版了名为《中国――长征》的大型画册。在许多关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等人的传记等著作中,也都有关于红军长征的论述。特别是斯诺的《西行漫记》和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出版便在许多国家引起轰动。
       国外关于红军长征的这些著作,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评价,如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遵义会议及毛泽东的重要作用,张国焘分裂主义的错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大意义等等,看法与我们比较一致,有的论述甚至比较深刻。综观这些书的内容,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不仅充分肯定了长征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从世界现代史、世界军事史、人类活动史的角度,充分肯定了长征的重要历史地位。
       首先对长征做出高度评价的是《西行漫记》。书中明确指出:“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在这方面有很多辩论的余地!),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在亚洲,只有蒙古人曾经超过它,而在过去三个世纪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举国武装大迁移,也许除了惊人的土尔扈特部的迁徙以外……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比较是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溃败,但当时他的大军已完全溃不成军,军心涣散。”书中还说:“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也认为长征是一部“史诗”,“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性意义,它们更不能描绘出几十万参加长征的部队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所遭受的苦难”。里奥・胡柏曼、保罗・史威乔在此书的英文版序言中还说:“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的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只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
       其他的许多著作,也都对长征做出很高的评价,认为“长征是中共党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高峰”;是“现代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是“无与伦比的现代奥德赛史诗”,“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业绩”;是激动人心的“壮丽史诗”,“是一曲人类谋求生存的凯歌”,“在人类活动史上是无可比拟的”,“是举世无双的”,等等。
       第二,一致认为长征不仅锻炼了红军,保存了党的领导机构,还在政治上取得了成功,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导致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前途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很多书认为:“长征的艰苦,锻炼了人们的纪律性和献身精神”,在激烈的战火中把部队“锤炼成钢铁战士”,部队到达西北地区以后,使它成了“历史上一支无与伦比的坚强队伍”,长征“是锻炼以后的中国领导人的熔炉”,“中国革命的熔炉”,它“塑造了一代新人”,“锻造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打垮蒋介石、夺取全中国的整整一代的人和他们兄弟般的革命情谊”。
       有的书还指出:“长征不仅仅是一次杰出的军事成就,还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活动,它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即保存了党的上层机构和当时的所有军政领导人。在长征中,共产党还终于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压力,在未取得斯大林认可的情况下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在斯大林时代各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事件”;“长征将毛‘造就’为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将他推至于中国最有希望的政治领袖的地位边缘,而且给他提供了一支钢铁般的队伍”,他“在领导长征时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天才”,善于“将客观机遇同英勇斗争结合起来”,从而使形势“迅猛向前发展”,“大步前进”,“使中国共产党重新获得活力”。共产党和红军到达陕北以后,便“不仅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而且获得了政治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新的统一战线”,使革命运动迅速发展。有的书指出,正是由于上述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成功,中国共产党在“十四年之后,就取得了全国胜利,把国民党赶下大海。这样,长征在性质上就由走投无路的撤退,变成走向胜利的序幕”;长征把1934年10月16日红军渡过浅浅的雩都河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共产主义在地球四分之一人口生活的土地上取得胜利“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因此,“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关于长征和中国革命胜利之间的密切联系,有的书甚至指出:“如果没有长征,中国今天就不是共产党的天下”,“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其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举世无双的奇迹说起”。有的书还说:长征的精神使中国克服了前进中的错误,“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就是现在所进行的“新长征”。
       第三,高度赞扬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崇高的道德品质,认为这是中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直到现在仍在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西行漫记》一书指出:“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
      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一书说:“长征是艰苦的冒险,长征是人类的勇气与怯懦、胜利与失败的搏斗”,并特别指出:“这一行动要战胜敌人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需有坚定不移的勇敢精神”,而红军“都是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多处谈到这个问题,认为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是一次充满了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是用热血和勇气谱写的史诗”,“这种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国革命赖以成功的基础”;阅读关于长征的书,可以“了解那些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不惜牺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质”,“知道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长征“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并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书中还说:“长征已给中国的面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意识,使这个国家出现了许多世纪以来所缺乏的精神与团结”,“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个有十一亿人口的民族,使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
       莫里斯・梅斯纳在《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也论述了这个问题,说长征加深了人们的“使命感”,增强了人们实现其理想和使命的“希望和信心”,“人们现在所熟悉的毛泽东主义的下述美德:奋斗不息、英勇牺牲、自我克制、勤奋、勇敢和无私,不仅为毛泽东个人身体力行,而且为一切长征老战士所具有,因为这些都是他们规范自己行动的美德,而且他们认为这些美德对于他们的幸存,对于他们所献身的革命的延续都至关重要。这种禁欲主义的价值观构成了后来被赞颂为‘延安精神’的那种精神的核心”。
       总之,在许多国外记者、作家、学者的眼里,红军的长征是一个举世无双的伟大事件,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的历史,现在仍在鼓舞着中国人民胜利前进,即使对于未来,它仍将会具有巨大的影响。他们的这些作品,向国外的读者介绍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使世界各国的人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世界上的影响,其作用和价值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那么,国外的这些记者、作家、学者,为什么会对长征做出这么高的评价,给予这么多的赞誉呢?这主要是由于长征本身的伟大、壮观、艰难、惊险所决定的,即使是政治观点不同的人,只要能稍微客观地来看待这一事件,也不能不为长征的难以令人想象的艰难行程、红军指战员们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气魄所感动、所折服。另外,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奏曲,他们要探讨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不能不追溯到红军的长征,对长征做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红军长征时的那种艰难困苦的条件大不一样。但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同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困难。随着条件的变化,现在一些人对长征精神逐渐遗忘和淡漠了,不再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陷入琐屑行为之中,甚至沉溺于金钱的诱惑之中;不再具有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一碰到困难就悲观失望、怨天尤人,危急时刻也不敢挺身而出,而是畏缩不前;越来越缺乏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艰苦奋斗的高尚品德,而是只顾自我,追求享受,甚至目无法纪,道德败坏,腐化堕落;完全丢掉了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优良作风,脱离群众,以权谋私,甚至依靠人民给予的权力欺压百姓,作威作福。这些行为、思想和作风,与长征精神是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完全不相容的。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和发扬红军的长征精神,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从红军长征的英雄模范事迹中,不仅可以总结和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可以学到怎样树立人生观、正确地面对人生的深刻道理,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尚的人。
       斗转星移,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即将过去,新的二十一世纪早已到来。让我们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踏着老红军的足迹,永远继承和发扬他们创造的长征精神,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相关热词搜索:深远红军长征胜利意义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