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狂人日记中吃人意象【论《狂人日记》中的黑夜意象】

    狂人日记中吃人意象【论《狂人日记》中的黑夜意象】

    时间:2019-02-11 05:31:3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黑夜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精心设置的一个意象。在这个黑夜意象中,喧嚣着封建礼教蚕食人心的凶残,涌动着狂人所代表的“五四”反封建先驱者的苦闷、孤独、呐喊和抗争,也凝聚着鲁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思索,对吃人礼教的诅咒,以及对冲破黑暗的可贵的努力。尤为可贵的是,黑夜意象还具有普泛化的意义,因为它还同时揭露了世界范围内的这种从人向野兽和工具异化的反文明、反人性的逆流。所以,黑夜意象所象征的内涵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关键词:黑夜 孤独 抗争
      
      一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共分十三个部分,除第四、第五部分写的是日间发生的事情以及狂人对该事的联想外,其余十一个部分均或显或隐地写到了黑夜。
      这绝不是结构安排上的一种偶然的巧合,也不是简单地交代时间背景,而应该是鲁迅精心设置的一个意象。在这个黑夜意象中,喧嚣着封建礼教蚕食人心的凶残,涌动着狂人所代表的“五四”反封建先驱者的苦闷、孤独、呐喊和抗争,也凝聚着鲁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思索,对吃人礼教的诅咒,对冲破黑暗的可贵的努力。尤为可贵的是,黑夜意象还具有普泛化的意义,因为它还同时揭露了世界范围内的从人向野兽和工具异化的反文明、反人性的逆流。因此,黑夜意象所象征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黑夜意象可以说是对历史和现实的一种高度概括而又真实的写照。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处处吃人、人人吃人,已经“难见真的人”――见到的都是失却人性的“伪人”,披着人皮的野兽。我认识到吃人的野蛮,连虫子、猴子都不如,根本不想吃人,却可能也无意中吃了几片人肉,且是亲妹妹的肉,这种惨烈的现象不是充分证明了人类正被漫漫的黑夜所笼罩吗?
      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三)》中鲁迅这样写道: “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本来让他怦然心动的辛亥革命却在随后翻云覆雨的政治黑潮中,似乎变成虚妄的徒劳无功的事情了。这怎能不让他感到一种大幻灭和大痛苦呢?以致钱玄同邀请鲁迅为当时的《新青年》撰稿时(也就是动笔创作《狂人日记》之前),他的心中仍然是一片黑暗。“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密不透风的黑暗的铁屋子和《狂人日记》中的黑夜构成了同质的意象,切实反映了鲁迅在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时期内心深处清醒而忧郁的情绪。这是他个人的心理现实,也是觉醒了的反封建志士的心理写真。
      在小说中,这种心理世界表面上是借狂人的联想、梦境以及他和别的人的对话呈现的,但这一切都被“黑夜”和与“黑夜”紧密相连的“幽人”这一原型意象所统摄着,形成一个意蕴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幽人的意象源自《易经・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贞吉”首先体现为一种对历史、社会、自我的清醒认知,认知越清醒,对世俗的污浊就越敏感,对纯洁人格的捍卫就越强烈。其次是在“世人皆醉”反衬下的巨大的孤独。因为见人所未见,行人所未行,所以常被周围的人目为“疯子”。没有了人作为交流对象,所以幽人通常只能和辽远的时空,广袤的自然,还有自己伤痕累累的灵魂进行对话。《狂人日记》中,“知道”、“想到”、“晓得”、 “纳罕”、“研究”、“懂得”、“ 静坐”、“ 走走”等语词可以说到处都是,它不时地提醒我们,狂人的清醒简直到了冷酷的程度,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至于孤独,则更加振聋发聩!赵贵翁、路人、小孩子、孩子的父母、古久先生、大哥、陈老五、二十左右的年轻人、甚至那条身怀敌意的狗……一个庞大的由千差万别的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奇迹般结成了战时联盟,形成一种可怕的、顽固的势力(一如那个黑暗的铁屋子),目的只有一个:剿灭这个异类。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狂人是在独语,静坐时,行路时,甚至做梦时,即使和大哥讲吃人的弊害,对着孩子,还有那个梦中年轻人发问时,我们也分明感到那其实也是狂人和自己孤独而纤敏的灵魂在对话。这不能不令人倍感心酸!
      所不同的是,古代的幽人多是在沉思时空、宇宙、自身的命运,而狂人则是在探寻封建历史的本质,思索人性的劣根,构想民族的未来。
      
      二
      
      鲁迅曾经向挚友披露过创作《狂人日记》的动机:“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①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对《狂人日记》的主题有更明确的说明:“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可见,这种弊害是从吃人为点切入并详加剖析的,而吃人这一重大主题又是通过一个亦疯亦狂者的观察和感悟所发现的。
      但是,吃人的主题“提供的不是旧制度罪恶的一枝一节,而是一幅综合古往今来,囊括东西南北的总图”②。其抽象性极强,即使通过个体的“独观”、“独行”、“独感”联系现实和历史,加以展现,仍然有焊接的痕迹,或承载太重而显得“气喘吁吁”、“支离破碎”。然而这些隐患,在黑夜意象的统摄下,却得到了极其完满的解决。
      这种展示首先表现在自然形态的吃人,这是可见的。原始时代,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奴隶时代,桀纣吃过人,齐桓公吃过人;封建时代直至民国时期,这种人性沦丧的恶习一直延续不断: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弹尽被捕,当日惨遭杀害,心肝被恩铭的卫队挖出炒食;狼子村的大恶人,心肝给挖了出来,用油煎炒了吃。吃人的猖狂由这“一斑”完全可以窥见“全貌”。何以吃人?理由很多,如泄愤、医病、壮胆,不一而足。对此,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席。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从狼子村的命名,从对喜欢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的“海乙那”的描写,鲁迅对吃人现象的震惊、悲愤、鄙视已经力透纸背!
      另一种则是精神形态的吃人,这不易发现,却真实而顽固地存在着。富贵的统治阶层,如赵贵翁、古久先生之流自不必说,令人不解的是和狂人“远日无冤,近日无仇”的处于平民阶层或市民阶层的人也要吃人,更不解的是大哥、母亲这样的亲人也参与了其中!可悲的是,他们吃人的同时,也难逃被吃的命运。于是形成了一种极其阴森的局面――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如何被吃,文中作了举重若轻,却又惊世骇俗的揭露。
      “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他们是“子承父业”,一味盲从,童真、童趣、童情被吃掉了!可贵的独立性也被吃掉了!而吃者是他们的生身父母!
      “‘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这是借欺凌弱者转嫁意识深处久积的屈辱,和鲁迅后来小说中嘲笑孔乙己、阿Q的庸众属于精神的兄弟。他们的乡情、爱心、公道也被吞吃一空,而吃者是他们看不见、抓不着的封建礼教。“因为古代传来而至今还在的许多差别,使人们各个分离,遂不能再感到别人的痛苦,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有同时被奴使被吃掉的将来。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③对“食人者”,英语中有一个专门的单词与之对应,叫“cannibal”,该词的另一个义项是“自食其类的野兽”。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有人把经济领域中“拆东墙补西墙”,或侵吞别人的利益以满足自身的现象也称为“cannibal”。从这个角度说,熔铸鲁迅独特的生命体验的《狂人日记》,不仅揭露了中国封建礼教的残忍的本质,而且也揭露了世界范围内的这种从人向野兽和工具异化的反文明、反人性的逆流。
      “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狂人认为这是“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也就是说老头子形在帮助,而意在吃人。这具有极大的隐蔽性。那么,老头子在觊觎人肉的过程中,自己的什么被吃掉了呢?是救死扶伤的正义感,是悲天悯人的善良心。
      “记得我四五岁时,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这简直就是默认了“从来如此”的合法性、合理性、合情性了。与生俱来的舐犊之情,亲子之爱,都在这静默中荡然无存了,而这种冷漠和麻木反过来又助长了吃人之风的盛行,或者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吃人,以自身的麻木和冷漠。封建礼教的残酷性到了何等触目惊心的程度!
      说这种精神形态的吃人比自然形态的吃人更可怕,是因为它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慢慢吞噬你的灵魂,使你的精神渐渐丧失生机,直至消失,一如心理学中“水煮青蛙”试验。将青蛙放进一锅开水中,它会闪电般跳出来;可是当将它置于一锅温水中,它则会舒舒服服地浮游。等到水温渐升,达到发烫的时候,它已经无力再奋起一跳。可是,吃人的礼教又不止是由温而烫的水,因为它还能一点一点地扩散,一代一代地遗传,从这个角度说,它又类似癌细胞和遗传基因,铲除它实在是很艰难!
      可是,恐怖的还远不是如此。因为原本“各个分离”的“悲惨的弱者”一旦获得吃人的机会,竟然会空前的团结,这真是让人欲哭无泪,且毛骨悚然了!至于说给知县打枷过,给绅士掌过嘴,给衙役占了妻子,老子娘被债主逼死,这些屈辱都可以忘记,应当秉持的尊严也都可以不要,但是共同遵守的礼教规范不能违逆,譬如“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就不能等闲视之,不能以脚踹之。即使陈腐得发霉、发臭,也是国粹,是动弹不得的。谁怀疑,谁践踏,就要被孤立,被怒视,甚至被吃掉。哪怕你不是恶人,侵犯了古久,就可以给你套上恶人的罪名,被名正言顺、堂而皇之地吃掉。
      这样,虚妄、荒诞、恶毒的封建文化的脓疮一下子被鲁迅挑开了!保守、屈从、虚伪、残酷等一系列的丑恶可以被宽容,但是进取、抗争、真诚、善良等一系列的美好却要被无情地封杀――且是一场群体对个体的声势浩大的却又是默默无声的围歼。
      当尼采宣称“上帝死了”以后,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由于遗忘了存在天命而进入形而上学的黑夜。在这个黑夜中,上帝和诸神已经逃遁,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已经分离,由此导致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这世界性的黑夜,西方先哲意识到了,鲁迅也敏锐地觉察到了。狂人生活的世界正是一个黑夜笼罩的世界,在那里,与上帝同在的神性和人性已经隐退,剩下的只有兽性、魔性的泛滥。
      
      三
      
      但是黑夜沉沉绝不是意味着没有希望的曙光!
      在这充满压抑的黑夜中,狂人分明感到了食人者“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虽然黑暗使“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但是“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沉重是假的”,这无疑透露出旧时代腐朽、没落的信号――那沉重只是黎明到来前的垂死挣扎。
      孤独攫住了狂人的心灵,却没有征服他的自信和勇气。面对众人的敌视,他能勇敢地“仍旧走我的路”;面对食人者的凶狠和伪善,他能“放声大笑起来”, “有的是义勇和正气”。甚至处于逆境中,他也能倔强地告诫食人者:“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这完全是一种高贵的俯视的气派,没有丝毫的怯懦和自卑。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说过:“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环境的互相冲突越多,矛盾的破坏力越大,而心灵越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越能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因为在否定中保持住自己,才足以见出威力。”令人惊叹的是狂人虽然受到方方面面的孤立、敌视、嘲笑、压制,处在强大的压力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而苦闷的心绪,如发现亲人吃人,自己也可能吃过人时,但这种矛盾和苦闷同他对历史和现实吃人的声讨,以及和思考怎样从吃人的境况中摆脱出来相比,便无足重轻了。没有一种无比坚定的信念,没有“深厚和坚强”的性格,根本无法支撑这种沉重的思索和顽强的反抗。
      更为潇洒的是,狂人将自己的“疯话集”题名为《狂人日记》。他没有因为日记会成为“疯子”的证据而羞于示人,更没有因之而毁弃,而是完好保存,且题名纪念。这充分说明,在狂人的心目中,他完全是自拔于流俗,以“狂狷者”自居的,这和李白“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④的风格又有什么不同呢?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数月后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更清楚地说:“人类眼前,早已闪出曙光。”因为作者憧憬的世界是一个真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野兽的世界,那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借狂人的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这样,在黑夜意象的背后,还隐藏了一个让狂人挺起脊梁的“黎明”的意象。两个意象呼应着,对峙着,形成了一种张力。作者的绝望与希望、苦闷与乐观、弱小和强大、孤独和充实、坚忍和抗争、癫狂与理性,全部寄托其中了!
      西方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瓦莱里说:“诗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某些文字的组合能够产生其他文字组合所无法产生的感情”⑤,这就是“诗情”……作为诗的艺术,就是用“语言手段”“引起类似的心情和人为地促进这种感情”⑥,也就是使“语言结构”与“诗情”达到一种默契与和谐。可以说,黑夜及其统摄下的其他意象是触动鲁迅进行艺术创作的原点,它们引起了作者类似的心情,并被巧妙地组合、促进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结构,成了作者“诗情”的栖居地,这种诗情反过来也触动了读者的“诗情”,还有对人性的哲思。这正是象征主义理论的另一位代表叶芝所崇尚的“理性的象征”――这种象征能“唤起观念,或混杂着感情的观念”,比“只唤起情感的那些象征”⑦(“感情的象征”)要高明。
      无独有偶,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对此作出了与之本质上相似的论述:“凡人之心,无不有诗”,“诗不为诗人独有”,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握拨一弹”,读者则“心弦立应”。
      黑夜及其统摄下的其他意象正是作者激情弹拨的打动读者心弦的乐章!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汲安庆,福建厦门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级教育硕士。
      
      ①鲁迅:《致许寿裳(1918年8月20日)》,收入《鲁迅全集》,第11卷。
      ②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
      ③鲁迅:《灯下漫笔》。
      ④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⑤瓦莱里:《诗与抽象思维》,见《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30页。
      ⑥瓦莱里:《纯诗》,见《法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7页。
      ⑦ 叶芝:《诗歌的象征主义》,见《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相关热词搜索:意象狂人黑夜日记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