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欧洲人眼里的美国与中国【欧洲人眼里的中国绘画】

    欧洲人眼里的美国与中国【欧洲人眼里的中国绘画】

    时间:2019-02-14 05:48: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近读苏联查瓦茨卡娅的《中国古代绘画美学问题》,有耳目一新之感。查瓦茨卡娅是苏联的汉学家,对于中国绘画美学造诣较深,写有《米芾》、《齐白石》等论著。在六十年代,她到北京大学进修,从宗白华先生研究中国书画史。本书对中国绘画美学的本质、形态和结构的符号体系的见解,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功力。
      这本研究中国绘画中独特美学现象的著作,不仅分析了中国本土哲学家、画家等的创造理论与欣赏理论,而且还着重从欧洲人欣赏艺术的观点出发确定中国绘画的特点,这正是我们兴趣所在。如:“气韵生动”这一命题是我国绘画六法的第一法,也是区别中国与西方绘画美学的关节点,为此学术界作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不少甚有见地的看法。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指出: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人无不援据谢赫《古画品》“画有六法”的说法,“然皆谬采虚色,例行故事,似乏真切知见,故不究文理,破句失读,积世相承,莫之或省。”为此钱先生对“六法”重新进行了整理。但是,对钱先生的句读和解释,叶朗先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这说明“气韵生动”命题的研究,还需我们更进一步的努力。本书也非常重视这一命题的研究:“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与绘画美质、天才及艺术创作能力诸问题有关的全部思想,被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法精辟地表述出来了。”她指出,欧洲学者同中国国内一样,对此存在着很多分歧,并特地介绍关于这一命题的近二十种“觉得比较成功的译法”,对其中重要的几种译法还作了评介。她发觉“研究中国绘画六法的大部分欧洲学者都把‘气韵生动’这一用语看成两个二项式,因而把它们分开来翻译。”本书的讨论,便是在总结欧洲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对“气韵生动”这一命题的发展过程和所涉及的范围作了细致的分析。本书不是孤立地研究中国绘画美学,而是始终把它放在哲学及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加以阐发。作者着重分析了中国绘画特具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性质,指出它特有的社会功能、宗教功能和伦理功能,她将探讨中国绘画美学现象的文献分为三类,第一类便是哲学论著。因此本书用较大的篇幅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对绘画的影响,特别分析了《易经》、《老子》中所有的美学思想以及“孔子的伦理学”、“庄子的悖论”等与中国绘画的关系,比如作者在分析《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时指出,老子有关美只是与丑对立,而不是某种本质上与丑相异的东西的思想,“与中国绘画的美学现象特别重要,因为在中国绘画中,有时丑也具有美的功能,反之,美也容易被理解成丑。”又如作者对庄子悖论中的美学涵义作分析时,着重考察了庄子学说的四个最重要的界限,即:“对中国绘画形象的形成产生影响的本体论问题;庄子对真正的大师、真正的艺术及其产生条件的认识;艺术或任何一种符号的功能;成为绘画客体的具体对象的象征”等,这些均是本书精采之处。
      全书分成三篇,第一篇是对中国哲学、中国绘画历史的宏观分析,第二篇则是对中国绘画美学的一系列专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分析,第三篇代结论,若干分类比较,着重讨论中国绘画对西方绘画的影响。全书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避免了一些西方汉学家在研究中时常出现的空泛和武断的毛病,这是本书独到之处。
      不过这本书对中国风俗及其对中国绘画美学的影响之研究显得不够,尽管有所提及,但没有展开讨论。其次,作者似乎只局限于中国哲学与中国绘画的现成专著来讨论中国绘画美学问题,对全面反映中国绘画美学的特点也显得不够,钱钟书先生曾指出:“倒是诗、词、随笔里,小说、戏曲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此论移之于中国绘画美学的研究也是适当的。
      
      (《中国古代绘画美学问题》,〔苏〕叶・查瓦茨卡娅著,陈训明译,湖南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八月第一版,1.90元)

    相关热词搜索:欧洲人中国绘画眼里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