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翁同和的故事|翁同和事例

    翁同和的故事|翁同和事例

    时间:2019-02-22 05:37: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翁同和与白鸽峰       常熟市虞山西麓,有一座秀丽的山峰,名叫白鸽峰。峰上树木葱茏,环境幽静,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度过晚年的地方,也是他死后的墓葬所在地。翁同和家在城内翁家花园,筑有著名的“彩衣堂”。他为啥不住在家中,而要住到白鸽峰呢?
       清朝末年,光绪皇帝要施行新政,翁同和十分赞成,并把主张“变法维新”的康有为推荐给皇上。这事触怒了慈禧太后,就把翁同和削职为民,押送回常熟原籍,要地方官严加管束,还责令翁同和每天要到县衙门去,向县官老爷请训。
       慈禧太后的旨意,翁同和当然不敢违抗,只得天天到县衙门去请训。这样一来,可为难了知县官。知县想:训吧,自己是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翁同和是皇上的老师,万一他今后重新上台,自己的前程就完了。但如果不训,若被慈禧知道,怪罪下来,自己的脑袋恐怕不保。因此,知县感到左右为难。正在这时,翁同和的好友汪鸣銮来拜访知县,知县把自己的苦衷向他诉说了一遍,要汪鸣銮帮他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汪鸣銮足智多谋,低头一想,便对知县说:“这不难,只要如此这般,包你们双方满意,上面也怪不到你们。此事由我去办,你只管放心好了。”知县一听有道理,就催汪鸣銮快点去办。
       第二天,汪鸣銮就去拜访翁同和,劝他搬到城外去居住。翁同和听后不解,便问:“汪老弟,此话怎讲,难道我连家里也住不得?”
       汪鸣銮说:“翁兄,你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现在虽然罢官在家,可你的名声很大,你的同僚、学生又多,他们路过此地,总要前来拜访。你不接见他们吧,人家会说你架子大;如果接见他们吧,今天这个来,明天那个来,人越来越多,长此下去,被上面知道了,会说你对撤职不满,在结交朋党。这样,你就会罪上加罪……”
       翁同和听汪鸣銮这样一讲,想想也对,不免有点惊慌,忙问:“汪贤弟,那如何是好?”
       汪鸣銮乘机劝道:“我劝你搬到虞山白鸽峰去居住,那里离城较远,环境清静,你身体欠佳,一则可以养病,二则可以托病谢绝一切接见,免掉应酬的种种麻烦,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么。”
       翁同和一听,也认为这个办法好,但想到请训一事,就说道:“我上山之后,路途遥远,叫我如何天天去向知县请训呢?”汪鸣銮再把知县的苦衷细细一讲,翁同和也会意地笑了。
       从此,翁同和就搬到了虞山白鸽峰上,结草为庐,足不出户,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回到家里,死后也葬在白鸽峰上。如今,白鸽峰上还有汪鸣銮写的翁同和墓碑呢。
       讲 述 人:丁更生 61岁 中学教师
       采录时间:1984年6月
       采录地点:江苏常熟珍门乡
      
      翁同和口吞休书
      
       翁同和没有当官之前,曾在农村的一家学馆里当私塾先生。在学馆附近,有一家姓薛的富户,十分势利,老夫妻俩嫌儿媳妇家里穷,看不起这个穷媳妇,就唆使儿子休掉这个妻子,另择门当户对的人家联姻。
       在农村,识字的人不多,能写文书的人更少。薛氏父子想写一封休书,就到学馆里找翁同和先生,要翁同和帮他们写一封休书。翁同和开始不肯写,经薛氏父子再三恳求,才替他们写了一张休书。
       翁同和家的大门口,挂着四盏大门灯,看上去很气派。一天夜里,四盏大门灯突然不见了。翁同和的父母心里想,偷走大门灯的人必定与翁家有冤仇,但自己从未与人结过仇,与邻里关系也十分和睦,究竟是谁偷的呢?翁同和的父亲左思右想,莫非儿子在外面干了不好的事,与人家结了仇。于是,立即差人把翁同和叫了回来。
       翁同和经父母再三盘问,才想起了前几天为薛家写休书的事,就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翁同和的父亲听后斥责道:“你是个读书人,竟干出这种缺德的事来,与人结怨,难怪门灯会被别人偷去。”
       原来,薛家父子请翁同和写休书的事村里人知道后,都骂薛家父子,为薛家媳妇鸣不平。薛家媳妇有个兄弟知道休书是翁同和代写的。就连夜赶到翁家,将四盏大门灯摘走了。
       翁同和听了父亲的话后,感到十分内疚,难过地说:“这都是孩儿的不是,有辱门庭,望父亲体谅孩儿的难处,事情已经如此,总要为孩儿想个妙策收回来才是。”翁同和的父亲见儿子已经知错,叹了口气道:“你还年轻,以后处事要考虑周详,千万不能助人以强凌弱,你明天速速回去,只需如此这般,可望挽回此事。”
       第二天,翁同和回到农村,对薛氏父子道:“休书写错了,要重新写一下。”薛氏父子不知是计,便把休书拿了出来,翁同和接过休书,背过身子将纸捏成一团,往嘴里一塞,嚼了几口就吞下肚子里去了。
       薛氏父子见状十分着急,问道:“翁先生,为何要将休书吞掉?”翁同和回过身来对他们说:“我为你们写休书,实在不应该,你们的媳妇十分孝顺贤惠,只因为娘家穷而看不起她,休掉后无非想另娶富门之女,你们这种欺贫爱富,是有违圣人之道的,望你们三思而行。”
       薛氏父子听了翁同和的一番劝说后,连连点头称是,表示不再休媳妇了。从此,小夫妻俩恩爱如初。
      讲 述 人:陆留声 男 68岁 唱之卷艺人
      采录时间:1990年10月
      采录地点:江苏常熟沈市乡
      
      翁同和漏圈一字辞塾馆
      
       翁同和年轻时在东乡薛桥塾馆里当私塾先生。
       有一天下午,临放学时,他正在用朱笔为薛馆主儿子圈点《小石潭记》的课文。这时,有几个好友前来找他,有要事商量,他便匆匆地圈点了这篇课文,就出门了。
       第二天早晨,学生到学堂后,薛馆主走了进来,与翁同和寒暄几句后,随便地说道:“翁先生昨天为犬子圈点的《小石潭记》一文,有一处想同先生磋商一下。”薛馆主说到这里,顿了顿,又心平气和地说:“我决非为难先生,请先生不必介意!”翁同和听后泰然答道:“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请馆主不必过虑,尽管说好了!”
       原来,昨天放学以后,薛馆主儿子吃过晚饭,在书房里读《小石潭记》。将“下见(现)小潭”,读成了“下见小潭”。薛馆主听后,便对儿子道:“儿啊,你读错了,这句里的‘见’要读圈声!”儿子答道:“爹,我没有读错!”薛馆主将儿子手中的书拿过来一看,“见”字右上角未用朱笔画圈,所以儿子读错了。原来学生买的新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教师在教新课文前,须先在书上圈点,学生朗读时就照先生圈点的来读。薛馆主看过后想:“依照翁先生的才学是不会出这种差错的,他不会不知道这个字的读音,恐怕是先生漏圈了,应该对先生说一声,纠正一下。”因而,今天一早便来到馆里。翁同和听薛馆主一讲,连声道:“多谢馆主指教!”然而心里却感到十分不安!
       等薛馆主一走,翁同和拿起馆主儿子的书本来一看,“见”字上果然未画圈,便深深地自责起来,他对自己不能严谨治学而羞愧,对自己疏忽而深感内疚。第二天,翁同和专门去拜访薛馆主,深表歉意后说道:“薛馆主能以诚待人,对我漏圈之过能见谅,不加责备,你的厚意我将铭记在心。然而我却不能原谅自己,思前想后,我感到不宜再留在馆里继续蒙童了!”说完,就向馆主递上了辞馆书,辞去了塾师之职。薛馆主虽再三诚心劝慰和挽留,但翁同和去意已决,没有留住。
       翁同和辞馆以后,在治学上更加严于律己,时刻告诫自己要牢记此次教训。
       翁同和在朝为官后,虽然国事繁忙,但他始终未忘薛馆主对自己的一番善意,常想报答薛馆主的善意之恩。
       这年,皇上恩准翁同和还乡省亲,他趁此机会,专程去拜访薛馆主。不巧的是薛馆主父子已从商在外,未能见面,翁同和感到十分遗憾,便将带来的礼物留下,做诗一首:
       三十年前运不通,
       一字漏圈挂其俸;
       君皇赐吾回家转,
       特来致谢老东翁。
       讲 述 人:王胜田(退休教师)
       采录时间:1999年2月
       采录地点:江苏常熟
      
      老状元教出小状元
      
       翁同和有个侄子叫翁曾源,聪明好学,深得翁同和的欢心,并将他带在身边,视为儿子,悉心训导。同治皇帝耳闻翁曾源聪颖过人,饱读圣贤书,品行又端正,出于好奇心,很想见见师傅的这位侄子。
       一天,同治皇帝对翁同和说:“师傅,朕想见见你的侄子,同他聊聊,散散心!”翁同和连忙摇手道:“圣上,臣侄儿年轻不懂规矩,若一时冲动失礼,冒犯圣颜,臣如何担当得起,还是免了罢!”同治却说:“朕与师傅的侄子如同兄弟,不必拘泥于礼仪!”同治帝说得如此恳切,翁同和也不好再推辞,也就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翁同和带了侄子进内宫去见驾。同治皇帝见翁曾源一表人才很是欢喜,一交谈,翁曾源对答如流,同治皇帝龙心大悦,脱口而出赞道:“师傅是个老状元,教出了一个小状元。”翁同和听后,连忙拉着侄子一起跪下,叩头道:“谢主龙恩!”同治道:“师傅,刚才是朕的戏言,怎么可当真?”翁同和道:“圣上,历来君无戏言!万岁岂可随便开玩笑的?”同治皇帝被问住,只好弄假成真,对翁曾源道:“朕可点你为下科状元,你可参加过乡试?”翁曾源不知如何回答,望望翁同和,翁同和即代答道:“臣家乡因发生匪乱,侄子未能参加。”同治帝听后有些为难了,没有参加过乡试,怎么能点状元呢?他想了一想,便道:“可参加今年的直隶乡试,不过,师傅不能放松对侄子的训导,更不能荒废学业!”
       届时,翁曾源参加了直隶乡试,考中举人后,第二年参加会试、殿试,真的被同治皇帝点为状元。
       讲 述 人:丁更生 男 64岁
       采录时间:1985年秋
       采录地点:江苏常熟珍门乡

    相关热词搜索:故事翁同和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