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卖“井冈山”,打工妹拼成千万富姐|井冈山

    卖“井冈山”,打工妹拼成千万富姐|井冈山

    时间:2019-02-26 05:29:5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家乡的名声,乃至家乡不起眼的土特产,只要你能利用好,都有可能给你带来无限商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主人公是如何靠卖家乡的土特产致富的――      南方寻梦,山里妹子流落街头险些丧命
      
       今年31岁的张素梅,出生在井冈山下的江西省遂川县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张素梅是家中的老大,一家6口的生活,全靠父母土里刨食,日子过得异常艰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初中毕业后,年仅14岁的张素梅为了弟弟妹妹能继续上学,她主动放弃上高中的机会,回家帮父母干农活,但张家一时还很难摆脱贫困。张素梅见同村的姐妹一个个南下打工,每月都能给家里汇一笔钱,于是,她决定南下寻梦。
      1990年10月,张素梅带着父母给的100元钱,踏上了开往深圳的火车。到站后,她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找到一份工作,否则,很可能会流落街头,因为她身上只剩下了几十元钱。可是,接下来的几天里,张素梅跑遍了大半个深圳,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张素梅一摸口袋,发现只剩下5元钱,她慌了,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就要露宿街头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张素梅即将陷入山穷水尽的境地时,一家制衣厂录用了她。尽管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但张素梅还是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可是,快到月底发工资时,节外生枝的事发生了。因劳累过度,张素梅不小心将一件衣服烫坏了,结果被老板扣掉了所有的工资并炒了鱿鱼。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却两手空空被赶出厂,张素梅伤心地哭了。
      走投无路的张素梅,找到一位在某电子厂打工的同乡姐妹,希望她能帮自己一把。可是,这位老乡也只是一位普通的打工妹,没法给她找工作,厂里又规定不能留宿外来人员,她惟一能做的就是借给张素梅50元,要她自己去找工作。拿着从老乡那儿借来的50元钱,张素梅不敢乱用,饿了就买两个馒头充饥,渴了就喝自来水,晚上则蜷缩在车站广场或候车室休息,因为那地方人多,相对而言比较安全。可是,张素梅在几家职介所交过报名费后,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工作的事还是没半点着落。
      这时,张素梅动了回家的念头,但她又觉得这样回去无法向父母交待,再说,她身上的钱根本买不起回家的车票。虽然张素梅感到非常无助和失望,但生性好强的她暗暗在心中跟自己较劲:不在深圳混出个名堂,我绝不回家!她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饿得头昏眼花。那天,她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龙岗区一家水饺店口时,突然眼前一黑,当即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也许是缘分,这家水饺店是江西省吉安市的刘水莲开的,吉安市也处在井冈山下,张素梅跟她属正宗老乡。纯朴厚道的刘水莲出于老乡情谊,救起张素梅后,就将她留在店里打工。
      刘水莲的水饺店是家小店,经营了几年,但由于品种单一,生意一直不怎么红火。张素梅知恩图报,她在店里干活异常卖力。张素梅是个好学、肯动脑筋的女孩,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她还经常向刘水莲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在她的建议下,老板娘刘水莲及时增加了水饺的花色品种,改进了店里的环境和卫生条件。这样一来,小店的生意一下子变得红火起来,一年下来的利润居然超过了前几年的总和。
      通过一年多的接触,刘水莲发现张素梅很有经商天赋。她觉得,如果继续将张素梅留在自己的小店里,那是大材小用。于是,她力劝张素梅另立门户自己开店,并承诺给她解决启动资金。
      
      出奇制胜,家乡特产让她掘到了第一桶金
      
       1992年3月,在刘水莲的帮助下,张素梅的“井冈水饺店”正式在龙岗区开业。张素梅之所以也开水饺店,是觉得水饺制作简单,而且是南北皆宜的大众食物。至于把店名定为“井冈水饺店”,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井冈山一带有很多人在此打工,这些老乡一看店名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慢慢地就会成为自己固定的客源;二是井冈山名扬天下,很多人会慕名前来品尝。
      可是,“井冈水饺店”开业以来,并不像张素梅估计的那么乐观,第一个月下来,除去房租和员工工资,基本上没什么盈利。这样惨淡经营了几个月后,还是没什么起色。张素梅感到很奇怪,她认为,自己店里的东西货真价实,而且服务周到,可为什么顾客不买账呢?到店里用餐的基本上是一些过路客,很少有固定的常客和回头客。照此下去,别说挣钱,连能否维持下去都成问题。刘素梅有点急了,因为她开店的几万元资金都是向刘水莲借的,万一店开不下去了,她真不知道该拿什么去还债。
      张素梅心里很清楚,自己已没有了退路,再难也得坚持经营下去。她一边苦苦地撑着,一边不停地琢磨着,试图找出问题的所在。张素梅知道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对经商又没有什么经验。于是,她跑到书店买来了一大堆关于现代企业管理和烹饪知识方面的书籍,一有空闲便埋头钻研起来。但是,枯燥的理论知识根本就没法帮她解决实际问题,她的水饺店依然生意清淡。
      张素梅感到束手无策。一天,4个北方男人兴致勃勃地来到张素梅的店里用餐,他们一边吃一边对张素梅说:“老板是井冈山人吗?我们到过井冈山旅游,井冈山的风味小吃很有特色,比如说红来饭、南瓜汤,几乎去井冈山的人都要品尝。你为何跑到深圳来开水饺店而不开一个具有井冈风味的特色餐馆?”一语点醒梦中人,张素梅顿时明白了自己店里生意不好的原因,那就是缺少特色。张素梅仔细一想,觉得这几位客人说得非常有道理,家乡有那么多土特产和风味小吃,自己咋就没想到在这上面做文章呢?
      张素梅马上调整经营策略,在保留水饺经营的基础上,重点推出井冈风味的特色小吃,并以红米饭、南瓜汤等为主打产品,店名也改为“井冈特色风味小吃店”。为此,张素梅花高薪从家乡请来了一位厨师,并派了一名员工回家乡坐镇采购原料,原料采购后则交由开往深圳的班车司机带给张素梅。
      这位厨师是一位烹调高手,尤其在赣菜烹调方面,有很多拿手菜。一切准备就绪后,张素梅踌躇满志。但张素梅心里很清楚,好酒也怕巷子深,自己的店刚开张,而且规模不大,不做点宣传难以让人知晓。可是,做广告的费用太高,她一时拿不出这么资金。张素梅经过一番考虑后,想到了一条既能达到广告效果又少花钱的计策。
      开张的前几天,她就在店门口打出巨幅广告,邀请市民开张那天前来参加有关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的知识竞赛。大赛结束后,100名优胜者将免费用餐并获精美礼品一份。她的这一创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开张那天,上千名群众前来参加了这个活动。很多没拿到优胜奖的群众也留下来排队品尝井冈风味小吃,场面火爆得出乎张素梅的意料。由于店里的东西风味独特货真价实,经过食客们的宣传,小店的名声一下子就传开了,很多人都慕名前来。
      对于久居都市的人来说,在饮食方面他们已腻味了大鱼大肉甚至山珍海味,他们追求的是返朴归真、原汁原味。井冈山那些土特产,不论是红米、南瓜,还是井冈笋干、萝卜干或者野菜,的确算不了什么稀罕物,但对都市人来说平日却难得一尝,因此,张素梅的“井冈特色风味小吃店”便成了他们的好去处。
      为了打好“井冈牌”,张素梅店里所有的原材料都直接从家乡购进,以确保原料的正宗;同时,她还将店内包厢的名字都起得颇具“井冈味”,诸如“茨坪”、“茅坪”,“黄洋界”、“桐木岭”等等;另外,她还将服务员都送到井冈山旅游局轮训一个月,让她们充分了解和掌握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史以及井冈山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经过培训后,服务员个个成了“井冈通”,客人用餐时,她们便如数家珍般向客人介绍井冈山。对于那些没去过井冈山的客人来说,既品味到了井冈山的美味佳肴,又到井冈山“神游了一番”,张素梅的这一创举深得客人的好评。
      一次,深圳一位90岁高龄的老红军听说市内开了一家“井冈特色风味小吃店”,这位老前辈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张素梅的店内。当他听说在店里可以吃到红米饭、南瓜汤时,他兴奋地哼起了“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咳哟咳……”高兴得像个小孩。这位老红军有位孙子在深圳开了一家大公司,经常要请客户吃饭。老爷子回家后对孙子说,今后你请客户吃饭就到井冈特色风味小吃店去,保证让他们吃得满意。
      孙子担心带客人去这样一家小店吃饭有失身份,所以一开始他有些顾虑,但当他带客人去吃过一次后,没想到客人们都吃得很开心,并说下次来深圳还要品尝红米饭、南瓜汤。从此以后,他几乎把公司所有的客饭都安排在张素梅的店里,成了张素梅一个固定的大客户。
      类似这种情况的还有很多。过去,一些公司为如何让客人吃得满意颇费心思,他们花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到大酒店宴请客人,但未必能让客人吃得满意。如今,他们却只需花上几百元钱就能让客人吃得很开心。因为张素梅店里的东西不仅风味独特,而且都是一些没受任何污染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所以颇合现代人的口味。
      张素梅开办水饺店之初,原指望在深圳打工的老乡能成为自己的主要客源,但很多老乡并不买她的账,原因就是水饺没有家乡特色。长年在外打工的人,平时吃的都是大锅菜,他们都渴望能吃到正宗的家乡菜,张素梅的井冈山特色风味小吃店开张后,来自井冈山地区乃至江西省内的打工者都奔走相告,节假日老乡聚餐都会直奔张素梅的店里,在那里,他们不仅能吃到正宗的家乡菜,还能体味浓浓的乡情。那些老乡常常很自豪地向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介绍井冈特色风味小店,建议他们去品尝。这样一来,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一年下来,张素梅赚了近60万元,掘到了她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路奏凯,精明打工妹事业爱情双丰收
      
      随着生意越做越顺,张素梅手上所积累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但她不是那种小富则安的人,她一直在琢磨着如何把事业做大。
      1997年年初,经过市场调查后,张素梅决定在东莞市开一家分店。为此,她花60万元在东莞市买下了一家闲置的娱乐中心,然后又投资40多万元将破旧的娱乐中心装修一新。正当她紧锣密鼓地张罗着开张事宜之时,突然接到城建部门的通知:该房屋系城市规划范围的违章建筑,必须马上拆除!100多万元就这样打了水漂,这对张素梅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张素梅天生一种不轻易服输的性格,她决定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两个月后,她通过朋友担保从银行贷款60万元,然后在东莞一黄金地段租下了一套门面,她的分店终于在东莞市开张了。
      由于几年来张素梅积累了丰富的经营和管理经验,所以分店开张以来,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运转着,生意异常红火,不到一年时间,张素梅就还清了银行贷款。
      正当张素梅的生意做得顺风顺雨时,她却遭遇了一场飞来横祸。1998年春季的一天上午,张素梅正在办公室审核报表,突然冲进几个气势汹汹的年轻人,他们不问青红皂白,直打得张素梅鼻青脸肿。接着,这帮人又把张素梅办公室里的电视机、饮水机、电风扇等砸了个稀巴烂,然后指着张素梅的鼻子威胁道:“你识相点,如果你再跟我们陈老板抢生意,我们还要来砸你的店!”
      事后,张素梅才知道,因为她店里的生意好,把不远处一姓陈的老板店里的顾客全吸引过来了,致使陈老板的生意一落千丈,眼下正面临着关门的危险。陈老板手下几个员工眼见自己的饭碗要丢了,就将气撒在张素梅身上。陈老板对手下员工的所作所为并不知情,事情发生后,他带着礼品专程向张素梅赔礼谢罪,并主动赔偿张素梅的各种损失。大度的张素梅原谅了这几名员工的鲁莽行为,并对陈老板的境遇深表同情。她认为,大家在外混碗饭吃都不容易,因为自己的店而使对方处境艰难,她感到有点内疚,觉得自己应该帮他一把。张素梅了解到,由于受资金限制,陈老板的店多年未改造装修,这也是导致生意清淡的原因之一。
      经过一番考虑后,张素梅决定跟陈老板进行合作,合作方式为,陈老板的店划入为分店,由她出资进行改造和装修,并提供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由陈老板经营管理,利润按三七分成,陈老板得七成。对这样一种优惠的合作方式,陈老板当然求之不得。陈老板的饭店经过改造后,生意比以前火爆多了,张素梅和陈老板实现了真正的双赢。
      随着餐饮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张素梅居安思危,她觉得要想把事业真正做大,就应该有危机意识和超前意识,于是,她决定将自己的事业向别的行业拓展。她知道,自己的家乡还有很多土特产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比如位于井冈山下的遂川县是闻名全国的金桔之乡,盛产金桔,可果农却从中受益不大,原因就是金桔的销售渠道不畅,而本地又缺乏产品深加工能力。
      2000年4月,张素梅在广东揭阳市投资兴办了朝阳食品厂,将遂川的金桔加工成罐头、饮料、果糕、桔水、桔饼等,经过一年多的运作,产销势头良好,产品行销广州、深圳、上海、珠海及港澳地区。
      正当张素梅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爱神也悄悄来到了她的身边。小伙子名叫田东平,长得挺拔英俊,毕业于四川工业大学,1998年与他人合伙在成都开办了一家奶牛股份公司,因公司内部发生矛盾,田东平于2000年冬退出公司来到深圳寻求发展。田东平有个妹妹在张素梅手下做领班,通过妹妹结识了张素梅。他对张素梅的端庄秀丽倾慕有加,对她的精明能干也钦佩不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向张素梅发起了猛烈的爱情攻势,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他于2001年9月自带30万元资金加盟到了张素梅的麾下。
      田东平毕竟是科班出身,在经营管理方面很有一套,很快就成了张素梅最得力的帮手。到了2002年,张素梅的事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她跟田东平的爱情也终成正果,那年国庆节,他俩牵手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
      在创业路上一路奏凯的张素梅,于2003年9月,又投资800多万元在珠海创办了珠港食品厂,吸纳了家乡100多名富余劳动力到她的厂子打工,这家厂子投产不到一年,到2004年7月,就给她创造了近300万元的利润。张素梅真正尝到了创业所带来的甜头。
      张素梅一直在想,是家乡的土特产帮自己走上了富裕之路,自己应该知恩图报报效桑梓。为此,她除了平时主动接济家乡那些困难打工者,优先安排他们工作外,她还决定为家乡做几件大事。眼下,她已为家乡引进外资项目3个,资金达3000万元,同时,她自己也与外商合资在家乡兴办了一家名为皇港日用化工厂的厂子。
      如今,张素梅已成了千万富姐,但她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创业步伐,她正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相关热词搜索:井冈山打工妹拼成富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