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基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时间:2020-05-06 05:17:5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

    新的课程目标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

    应该说,我们在教学理念上对新课程的认同度已大大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文本的具体阅读教学实施时对新理念的完全实现。现在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可并没有真正带来教学实践层面的执行。但这不是说我们一线教师不想执着地去执行,而是我们没有找到执行的道路。正如李海林教授所说,新课程只是给我们一个方向,它是一个政策文本,而不是实践的方案文本,更不是具体到每堂课中落实的文本。

    确实,现在许多一线教师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上,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读课文,进入文本,要求他们读出真实的有个性的东西,但同时教师自己却在伪阅读,甚至不去阅读。伪阅读不是说教师没有阅读,而是教师的阅读没有过程,没有个性,不够真实。因为在真实的阅读中,我们会遇到阅读障碍,在解决阅读障碍时,我们会发现问题,解决困惑。在真实的阅读中,面对别人的文本解读,我们会在别人解读的结果中还原出别人解读的过程。而阅读过程中这些要素的真实性恰恰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

    基于此,我们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传统阅读教学反思的废墟上,中学语文界已经建立起新的阅读教学观。但我们如何让它软着陆到教学时一篇篇具体文本的现实层面呢?这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文本细读,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便捷、最重要的路径和平台。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文本细读的原理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文本为核心,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沉入言语之中,涵泳品味,从而开掘言语的多层内涵,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

    但现在,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文本细读是严重缺乏的,福建师大博导孙绍振教授所著的《名作细读》、《孙绍振如是解读文本》等著作,对于教师很有参考价值,孙绍振教授确实真正做到了细读,但他的局限在于,他毕竟是大学教授,对中学一线具体阅读教学和课堂操作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中学教师应该学会从孙先生那里受之以“渔”。让自己进入文本细读,读懂课文,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这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需长期实践的研究课题。

    可以说,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有效教学的根基与源头,现在,不仅大量的文本解读文章语言缺少个性化和情感性,而且教师对文本真实性、情景性、感受性的解读严重缺乏。这些都导致教学设计的架空,文本指向真实性体验的缺失,最终也会导致学生感受力培养的不真实。出于对当前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深度、细读、真实性缺失的担心,我们试图在自己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来设计教学,并进行课堂实践研究,走一条符合学生审美能力的文本解读之路、阅读教学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经典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研究。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性很强的经典文本,我们将在苏教版教材和相关教材中精选20篇左右文章,这些经典文本可以是缺少教学资料新入选教材的文本,也可以是有新解读角度的老课文。课题成员研究这些文本,进行真实的阅读,写出个性化的细读或理解文章。所撰写的文本细读文章要有一定的质量,既要求适合一线教学,又要求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基于文本细读的教案设计研究。

    以文本细读为备课的起点,在细读文本基础上,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案例。设计教案时,以自己的文本解读为主,同时也可以适当结合别人的文本解读来进行课堂教学案例的设计。我们将采取课题组内人员和县内其他老师合作的方式展开个性化案例设计,案例设计要求与文本解读文章相配套。

    (三)基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在个性化案例设计基础上,组织县内相关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我们通过整理一些典型的文本细读和课堂设计或实录,总结成功的案例,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在反思后及时跟进,重新设计和实践。根据课文类型和活动组织的条件允许,可以采取同课异构、同课磨课、教学比武等形式展开,也可以以教研专题的形式展开实践,以达到教研与实践的互相促进与影响。

    1.文本细读阅读教学的关键要素分析。

    细读并不是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沙式逐字逐句细读,相反,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那么,面对阅读材料时,文本言语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教师该如何抓住这些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呢?这些问题是开展细读教学实践时应首先思考的,我们拟从“于矛盾处生疑”、“于逆情悖理处探疑”、“于无疑处存疑”等角度去分析。

    2.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操作策略研究。

    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思考在文本细读中怎样获得对字、词、句的理解和领会。从关注词语的联想意义,体会词义的象征比喻意义,了解语句的典故,分析词义和具体语境的联系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通过诵读、比较、还原、评点、体验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与作者对话,从而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我们试图细化为以下六方面研究:

    (1)基于文本细读的语义教学研究;

    (2)基于文本细读的诵读教学研究;

    (3)基于文本细读的比较教学研究;

    (4)基于文本细读的还原教学研究;

    (5)基于文本细读的评点教学研究;

    (6)基于文本细读的体验教学研究。

    3.基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的意义研究。

    我们将思考“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为师生搭建真实的对话平台所起的作用有哪些”、“精当的教学设计对培养学生感受力的影响”、“开展文本细读教学对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影响”等等。

    (四)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范例与评析。

    我们将精选课题组成员部分解读的教学案例与课堂实践成果,从教学内容确定的有效性与艺术性角度进行评析,撰写较高质量的教学评析文章,对课题成果在更高的理论层面上进行总结与反思。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我们的文本解读,需要了解现有的解读状况,发现解读中的不足,我们针对现有解读的不足,运用和吸收符合新理念的最新研究理论成果,对高中语文文本作出解读。同时,我们需要收集现有的教学案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制定个性化教案提供原始资料,同时也为撰写解读文本提供文献资料。

    2.行动研究法:用我们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个性化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形成成果,反思不足,总结经验。行动研究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我们将设计一部分案例,主要在当地各个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整理一部分课堂实录,进行教研活动,以便在集思广益和课堂实践中检验、反思我们的课题。

    3.调查研究法:在课题实践过程中,我们在逐步整理文本解读文章、案例以及课堂实录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和听课教师进行调查,反馈我们的课堂教学,检验课题,以便总结课题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四、条件分析

    文本细读的观念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便在英美等教育先进国家流行,上世纪八十年代其研究成果陆续被介绍到我国。新课程已在全国实施八年之久,在这八年中,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广大教师的实践研究成果颇丰。所有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是阅读的功利性,应试的现实性,教师自身对文本有效解读能力的缺乏,这些都压抑着阅读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的充分展开。我们觉得现在阅读教学在宏观理论层面研究比较充分,在具体文本微观研究方面严重不足。这样就导致一线教师面对具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失去了文本细读的源头活水。目前关于基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并不系统,虽然本研究不可能获得系统性的成果,但本研究从文本细读教学策略逐项进行研究,可以为文本细读教学的系统性成果的形成奠基基础。

    五、研究进程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形成基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实践的研究报告。

    2.开发20个以上比较完整的文本细读教学设计的案例。

    相关热词搜索:细读教学实践文本研究阅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