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楼里梦外尽“痴人”

    楼里梦外尽“痴人”

    时间:2022-08-26 08:00: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本文探究《红楼梦》,绕不开一个“痴”字。从“痴”字解读《红楼梦》,分析宝玉的“痴人”形象及寄寓于宝玉身上的作者之“痴”。
      关键词:“痴人”形象;异质;价值寄托
      探究《红楼梦》,绕不开一爪“痴”字。单在书的回目中,“痴”字便出现九回。《红楼梦》十二支曲中《收尾·飞鸟各投林》一曲更是指出“痴迷的,枉送了性命”。第五回“太虚幻境”向来被认为总叙全书,在小说最为重要的地方,“痴”字频繁出现,分量之重,可见一斑。
      《说文解字》中提出,“痴”者,从广疑声,不慧也。是以痴之本义便是傻,而禅宗以执迷不悟为痴,经语义演化才逐渐产生了“被遮蔽的智慧”的延伸义。
      “痴”于书中并非独立体现,是以对《红楼梦》之“痴”的认识应建立在“痴人”形象的研究之上。
      以“痴傻”为名,傻却并非“痴人”本质。在传统语境中,“痴人”向来被定义为愚笨或平庸之人;而在文学文本中,“痴人”涵义逐渐发生语义转向,更倾向于被解释为“因执念背离世情而举止不为世俗所容的人”,这样的“痴人”虽生于尘世,精神上却远离世俗主流的价值观念,坚持着自身某种信念,故而不为世俗所纳。
      在《红楼梦》的庞大人物谱系中,“痴人”形象并不少见。黛玉为情所生,为爱所终,其存在本身便是“痴情”,而她为落花而悲泣,亦是痴;尤三姐刎颈自尽,柳湘莲懊悔出家,也是“痴”;香菱学诗,同样是“痴”;袭人之痴,在于“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这些专情、痴傻的行为,加诸小说各具性格与特点的不同人物之上,构成了红楼“痴人”,众生相。
      在此之中,宝玉最是典型。书中以“千古情人独我痴”来评价宝玉;府中奴仆常在背地里笑他“痴”,甚至亲母王夫人也以“疯疯傻傻”,谓之;后人以《西江月》二首批评宝玉,亦提到他的痴傻。警幻仙姑唤之“痴儿”,认为他“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
      宝玉之“痴”,在常人眼里是“痴傻”之义,然而在神仙——警幻仙姑看来,其却是“天分高明,性情颖慧”的。周汝昌对此作出解释:“一般世俗人不能理解他,故目之为怪物……只是因为他不肯受世俗标准的牢笼蒙蔽,敢于率性任情,讲他真正的想法,做他要做的事情,说他心里的语言。”
      “痴”之所起,恰在于宝玉在俗世间的“异质”身份。
      宝玉本就是女娲补天所弃用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中,单剩下这一快“无材不堪入选”,可见在石头中便已与众不同;而衔玉而生的身世,于人世间也当是独一份的;种种行为、言语更是将这份“异质”的特征彰显出来。
      《红楼梦》十二支曲的引子中提到“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宝玉作为“情种”,除却对林妹妹的痴情,他的“痴”更是突破儿女私情的“大情”。他对大观园众多姐妹的爱超越了封建社会男子滥情的界限,更多的是对女性的尊重;他保持着最原始最单纯美好的同情心,常为“女儿们”的事情焦虑担忧,这种“忘我”的行为与常人“自私”本性相悖逆,旁人无可理解,只得以“痴”谓之,却不知这正是他难得的博爱精神;同时,他也崇尚爱之超越差别和等级:他认为在他眼中至美至洁的“女儿们”没有的玉他也不该有;且宝玉也最懂得欣赏美,在众人关注着声色犬马、功名利禄之时,他独爱美人美景,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所以他的喜怒并不符合那些所谓的“理所应当”,故而在众人眼中成了“如傻似狂”的“痴人”,这也正是宝玉灵性的体现。
      而塑造出众多“痴人”形象的曹雪芹,本身亦“痴”之至极。十数载笔耕不辍,苦心经营,终于著述而成。在这一点上,他亦是“痴人”。
      虽然关于曹雪芹其人身份,以及具体生卒字号,学界尚存争议,但“曹雪芹”确是《红楼梦》中真实出场的人物,在小说首回,正是他于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分出章回,并题名《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之“痴”,亦在宝玉。开篇的诸多介绍及“甄士隐”、“贾雨村”的暗语便提醒着书中一切脱胎于真人真事。再者,宝玉并不完美,其身上诸多缺点,曹雪芹却在作品中用语回护,很多时候其对明贬暗褒,表明其对宝玉行为观念的赞同。从作品的情感导向中亦不难看出,宝玉身体里住着曹雪芹的灵魂。宝玉之“痴”正是对曹雪芹之“痴”的投射。
      当创作《红楼梦》时,曹雪芹陷入迷狂的状态,进发出艺术灵感,巨著由此而生,也却因这份创作的迷狂,而成了所谓的“痴人”之语。
      对此,曹雪芹亦写诗自嘲,毫不讳言地提到“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句“都云作者痴”,想必时人不乏谓之痴傻者,因为不能理解“荒唐言”的内在涵义和个中辛酸,他是作為“荒唐”和“异质”而存在的,宝玉性格中所谓的“痴傻”正是曹雪芹所追求与信仰的。当他把自己的“痴”寄托在宝玉身上,甚至是小说中不同人物之上,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将自身情感与价值观念加诸其中。奈何那些不为世情俗念所负累的美好,终究只能存在于被称为“痴人”的身体之内,非“痴人”不能解。
    相关热词搜索:楼里痴人梦外尽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