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思想解放

    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思想解放

    时间:2022-08-26 08:3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歌德是德国文学狂飙突进的的发起人,也是德国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本文从歌德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研究分析了维特创作的原型,人物特点以及对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影响。
      关键词:歌德;维特;德国狂飙突进运动;重要影响
      一、前言
      《少年维特的烦恼》描写的是一个少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它让歌德几乎一夜成名。这部小说传播如此快而广,反响如此强烈,其原因绝不在于它是爱情故事。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的德国的最重要的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动荡的充满变革的年代,当时封建的力量逐渐瓦解,革命的力量逐渐上升。他是德国文学狂飙突进的发起人并且是最重要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时期的叛逆精神。在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维特所向往和追求的正是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维特的流传和强烈反响实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小说反映了广大觉悟的市民阶级知识分子在那一时代的精神苦闷,对现实不满却又缺乏斗争力量。维特的命运引起了他们内心的共鸣。
      二、小说的人物分析
      维特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他出身于市民家庭。
      1.浪漫主义的维特。小说的主人公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一个典型形象:他出身平民,博学多才,崇尚浪漫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没有谁生来就是贵族,也没有人生来就是卑贱,人人都有权利爱那此“身份与他不相当的人”。维特身份平凡,但是要求平等和个性解放。维特最终的死亡,是主人公实现自我和升华自我的途径。维特之死,是对于自我的坚持,对自然性情的向往和自我挚爱的追求。在理性与节制的时代,维特的爱情与理性背道而驰。维特之死,是对理性的大声抗议,也是他实现自我的唯一方式。
      2.徘徊挣扎的夏绿蒂。书中的情节很大程度上是歌德自身的写照:当歌德在韦茨拉尔(Wetzlar)的帝国最高法院实习期间,他结识了年轻的夏绿蒂,并爱上了她。后来,他又认识了一位枢密顾问的女儿马克西米利安娜。歌德把两个女子给他留下的印象融合到了绿蒂的形象中。书中的夏绿蒂不但友爱善良,悉心照料弟弟妹妹的生活,还是一个很有文学见解的人。她与维特志趣相投,经常听维特朗诵的诗歌。这也侧面说明他们感染了当时德国狂飙突进的精神,呼吸到了时代的一些新鲜空气。然而夏绿蒂身上最明显的特征是一种矛盾感:她心中激荡着对爱情的渴望,又被封建市民的道德准则所束缚,她想和思想一致有共同语言的维特在一起,又无法不履行与阿尔贝特婚姻的承诺。这样的结果是完全葬送了她和维特的幸福。渴望自由的时代精神在她身上只闪现了微弱的光芒。
      3.理性主义的阿尔贝特。书中阿尔贝特是夏绿蒂的未婚夫,同时也是这场爱情悲剧的重要陪衬。他的思想与性格都与维特截然不同,却也是一个公认的诚实正派,精明能干的人。而且他对维特抱着诚挚的友谊,对夏绿蒂怀着真正的爱情。小说中有一段维特和阿尔贝特关于自杀的辩论:阿尔贝特认为自杀的本质就是恶劣的;自杀的人是懦弱的。维特针对阿尔贝特的观点给出了反驳,他认为,恶劣的事情中也有我们想不到的意外;自杀的人不是懦弱的,人类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通过这次的交集很明显就能感受到维特内心的善良以及阿尔贝特的理性。和阿爾贝特的理性相比,维特是冲动的,他没办法去赞同阿尔贝特所表现出的理性和冷静。他所追求的是平等自由的环境,因此他对那些被迫自杀的人们给予了最深的同情。
      三、结语
      《少年维特的烦恼》被视为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小说。但这本小说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一种流行现象,用歌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本小书的影响是巨大的、惊人的、很好的,因为它产生的正是时候。”(《诗与真》)
      歌德怕人误解了他的作品,规劝青年别去学维特,因此1770年小说再版时他在篇首提了这么一首诗:
      青年男子那个不善钟情,
      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人性中的至深至圣,
      啊,谁知道刺中会惨痛飞进。
      可爱的读者啊,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耻辱中挽救他的名声。
      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再向你目语,
      做堂堂的男子,不要步我后尘。
    相关热词搜索:思想解放德国青年世纪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