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木兰诗》中木兰形象塑造的修辞学赏析

    《木兰诗》中木兰形象塑造的修辞学赏析

    时间:2022-08-27 15:3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木兰诗》的木兰形象深入人心,得力于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偶、设问、顶真等修辞,分别从正面与侧面凸显了木兰的孝顺和思乡心切;二是运用了夸张、互文和对偶三种修辞,塑造了木兰骁勇善战、驰骋疆场的英雄形象;三是采用了排比、比喻和反问等修辞,表现出木兰身为女战士的自豪和作为女儿家的可爱俏皮。因此,修辞手法对于花木兰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重大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修辞 花木兰 人物形象
      《木兰诗》又被称为《木兰辞》,是一首典型的北朝民歌,出自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这首诗歌主要描述的是身为女儿身的木兰为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全篇通过极具特色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展现了木兰真实动人的一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极具艺术感染力。高尔基曾说过:“最深刻、最鲜明、在艺术上达到完美的英雄典型乃是民谣、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所创造的。”{1}
      修辞“就是运用语言的各种材料、各种表现方法表达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现象”{2}。其内容丰富又庞杂,它不仅包含了词语和句式的选用,还有辞格、语音、语体等方面的要求。张志公先生指出,想要真正读懂一篇作品,“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3}。如此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赏读模式定能抓住文本的精髓。因此,对于《木兰诗》这篇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来说,赏析的首要内容便是分析作者如何利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木兰的人物形象。
      一、孝女木兰,眷恋家乡
      诗人一开始通过对偶、设问、顶真、夸张、排比和互文等修辞手法,塑造了木兰孝顺、懂事、眷恋家人的形象。这些修辞手法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侧面,都对凸显木兰的性格起了重要作用。
      《木兰诗》的第一个镜头是织布的木兰。“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诗人利用对偶表意凝练、抒情酣畅的特点将木兰织布时怀揣的无奈和忧郁的心境表现得十分生动。随后诗人巧妙地提出了一个设问,对下文进行铺垫:“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里的一问一答可理解成木兰与父母的对话,她以“无所思”和“无所忆”来隐瞒自己的忧虑,免得家人担心。如果要引出后文她为何叹息,此句亦可理解为木兰在自言自语。除此之外,这四句设问同时具备了复沓修辞的特点,此手法是为了强调木兰看似无所顾虑却忧心忡忡的心情,由此增加阅读的节奏性。“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里点出了木兰从军的缘由,同时兼有夸张和顶真的修辞手法。夸张是为了表现征兵这件事已成定局,且不容商量的紧迫形势。顶真则以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艺术特点将抒情叙事呈现得严谨周密、条理清晰。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形,出于对家中除父亲外再无其他男子可依靠的考虑,木兰决定替父出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里同时用到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此句的出现略显繁琐,因为在实际中,没必要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一一列出,但在本诗中,“东西南北”并非实指而是虚位,是为了使整篇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工整。同时,此修辞手法也渲染了木兰即将出征的氛围和心境。面对突如其来的战场,木兰非但没有怯懦和幽怨,反而精神饱满地为出征购置所需装备,这为木兰的形象增添了蓬勃、果敢的气势。不仅表现了木兰替父从军义无反顾的决心,也展现出其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人不得不敬佩此女子非凡的勇气与魄力。随后,当部队暮宿黄河边,行军黑山头时,木兰耳边的爹娘唤女之声已被溅溅河水声和啾啾铁骑声所取代。这几句诗歌同时具备了对偶和复沓的修辞手法,在“不闻”与“但闻”的强烈对照下,呈现出身为战士的木兰此刻深切的思乡之情。另外,“旦辞”“暮宿”和“暮至”这几组词巧妙地运用了逐层递进的手法,暗示了部队行军之快,前方战事之紧的情形,仿佛战场的硝烟已慢慢涌上心头。
      对偶、设问和互文等修辞手法正面表现了木兰因征兵之事的忧虑,为家人而战的决心和对家乡亲人的眷恋,凸显了木兰的孝顺和思乡情深;夸张、顶真和复沓等修辞手法则从侧面说明用兵之急和战事之紧,以木兰的勇气表现出她为家人甘愿牺牲的可贵品质。以上多种修辞手法重叠使用,贴切地展现出了眷恋家乡的孝女木兰形象以及诗人的用笔之神。
      二、英雄木兰,驰骋战场
      鲁迅曾说过:“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4}对于驰骋战场的木兰,诗人则运用了夸张、互文和对偶三种修辞手法,将生动的语言转变为一幅有声有色的图像,使木兰的英雄形象立体鲜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此句是比喻与夸张的兼用。“比喻体现在渡关山的形态上,而夸张则体现在渡关山的速度上”{5},不仅展现了木兰奔赴战场时的雄姿,而且写出了行军的神速和急切心情,为下文木兰的英勇善战做了铺垫。随后的战场在对偶和互文修辞的衬托下,显得惨烈且凄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方的天气是寒冷的,夜晚影射在铠甲上的月光也是寒冷的。白天的战场燃烧着熊熊烈火,硝烟弥漫,怒喊声和哀鸣声混成一片,但到了晚上,这里便显得格外凄惨。日与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当这场战争终于结束的时候,有的将士战死了,有的幸存下来,这里的“将军”和“壮士”并非本意,而是為了增强节奏感才采用互文的方式。“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表现手法上互为说明,相互渗透,以此衬托出木兰征战岁月的漫长,戍边战场的惨烈。因此,在理解时应前后对照才可掌握诗歌全意。最终,木兰凯旋,见到了坐在朝堂上的天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里的描述稍显夸张,主要是为了表现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天子不仅多次为她记功,而且赏赐了大量财物。这些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木兰究竟是多勇猛,才会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最终锤炼成不输男郎的女英雄。其最为可贵的是,木兰面对赏赐时,不为名利所动,而是一心要赶回家乡,表达了她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无论是在木兰奔赴战场时,夸张修辞的使用,还是在残酷战事后,对偶与互文修辞的联用,比起抒情,都更能展现出木兰的勇敢与坚强。修辞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多种语言手段去修饰言论,从而呈现出最好的表达效果。因此,花木兰驰骋战场、屡建军功的英勇形象在以上巧妙修辞的烘托下,大放异彩,崭露锋芒。
    相关热词搜索:木兰修辞学赏析塑造形象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