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浅谈古代中国的礼与法

    浅谈古代中国的礼与法

    时间:2022-09-03 10:3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礼和法在古代中国社会和法律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两种调节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手段值得我们思考。礼与法是否处于不可调和的地位,它们的关系如何,如何达到现在我们所谓的法律儒家化以及对我们现在建设法制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礼 法 法律儒家化 法制社会
      一、禮和法的含义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富也。从示、从豊。豊亦聲。注释曰:“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故禮字从示,豊者,行礼之器。礼的起源与祭祀、宗教有关,当然也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社会宗法观念极强,身份等级划分森严的社会中,孕育了礼的发展,同时礼的发展又会促进社会这种长幼、尊卑等级身份观念的根深蒂固。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礼”,礼是经过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从现在角度来看。礼既表示文明社会中的具体制度,也是人们所接受的行为方式。
      法,古体为“灋”,《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据此讲,法是古代神名裁判的产物,含有裁判、公平之意。《汉书·五行志》注:“去,谓驱逐也。”按此意思,灋又有审判后使罪者随水漂去的意思,在当时刑罚体系中以为最。在中国古代都有关于“法”和“律”的记载,应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作为“法律”一词的出现,则是由日本输入。法律是国家认可制定,其强制力约束的规则。中国传统法律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特定时代道德体系的附庸,它的作用首先就是以国家强制力来维护这个道德体系。这是从字面上来解释礼和法的意思,还需要将礼与法带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细致分析。
      二、礼与法的关系与法律儒家化
      中国这几千年的文明是如何发展而来的?统治者是如何统治偌大的中国?在中国进入到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之前的氏族血缘遗存比较多再加上之前遗留下来浓厚的祖先崇拜,所以在阶级社会的时候是血缘体系与阶级体系并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之后会有学者提出“家国一体”或者“家国同构”这样的理论,也就有了儒家所推崇的“亲亲”和“尊尊”,以致后来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而用“尊尊”代替“亲亲”。儒家构建起的一个有家至国,家国一体的社会治理方式:先在家庭中以父子为轴心推行等级与权威,然后,视社会为扩大化的家庭,将家庭内所维护的尊卑等级推广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治家与治国由此合二为一,儒家伦理也因此从血缘伦理上升为国家伦理,从“齐家”之术转为“治国”之术。再有就是,又因为我国是农业文明国家,所以就与地有不可避开的关系,血缘集团有相对固定的和毗连的土地,这也就是血缘与地缘的关系,所以我国社会形态一般形式就以家族聚居为主。[1]家族在古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家族内部有自己的礼制要求,亲属之间的相犯也异于常人。将儒家要求的这种尊卑秩序推行到国家的统治,并用相应的法律条文具体进行规定,法律形式也是多样的,每个时代也以不同的形式作为重点。总之,在古代中国是礼与法相互配合,相会结合对社会进行的统治。礼与法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出礼入法。
      众所周知,“礼”是儒家重要的代表思想,克己复礼是儒家的内在要求,维护统治秩序是儒家的目的。“法”则是法家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思想和手段。通俗的讲,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伦理化的社会,“礼”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社会可以称得上是礼法合一的社会,从以上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儒家与法家有理念上的区别,那这两家的代表思想是如何结合起来的,现在梳理一下两者的发展阶段。
      在上古时期,实际上是礼法混合使用的并且此时属于习惯法。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形式是诰、命、誓、典。例如《尚书》中的《大诰》、《康诰》、《顾命》等篇,从法律形式上来讲,属于习惯法而非成文法。西周时期通常按《周礼》来执行,没有名义上的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来达到强盛,此时,法家主持变法。
      秦、汉的法律为法家所制定,纯本于法家精神。[2]春秋战国时期纷争的局面使儒家的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和各国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法家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也就逐渐崛起,到秦汉时期法律的相关制定都是处于法家之手。我们所熟知的:李悝《法经》的编撰,商鞅《秦律》的编订以及该律的编订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法律理论基础,再到萧何所制定的《九章律》并且我们可以发现《九章律》的编订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袭《法经》,都为法家一系相传之正统。据《晋书·刑法志》所载:“是时(指魏明帝定魏律以前)承用秦、汉旧律。其文始自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汉承秦制,萧何定律。”[3]尽管如此,汉代也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从法律系统来看确实汉朝的法律为法家系统,但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实际上实行的控制国家统治秩序是外儒内法,随后法家逐渐开始失势,儒家又重新开始抬头,想将儒家的精华和思想成为统治国家的方针和策略。最为明显的现象就是儒生参加的“春秋决狱”和解释法律这两种形式。王充云:“法律之家亦为儒生。”[4]其言大致可得知,法律在儒家的解释下可能跟之前的有所不一样,他们可以利用解释法律的机会渗入儒家思想。这也体现了当时儒家的地位以及体现了法律儒家化的过渡形式。公孙弘少时为狱吏,“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5]胶东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大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6]这些史料的记载体现儒生在法律上的影响,尽管秦、汉时期的法律并非儒生所编撰,但是在汉武帝之后,儒生的地位提升,儒家在国家中所占的地位举足轻重,儒生开始着手完成法律儒家化。
      儒家有系统的修改法律应该开始于曹魏时期。自曹魏开始,每一朝代的建立,要编纂新的法律,虽然法律的编纂多继承之前的法律,多多少少有所变化,但都是属于新建立朝代的标志性法律。从曹魏开始,法律的编修都落入儒生手中,于是他们大刀阔斧为所欲为的对法律进行编纂,尽可能的将儒家的精华—礼—融入到法律条文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法律儒家化的大发展时期,以礼入法的关键时期。魏律的编纂人为陈群、刘邵,韩逊等人,其中据《三国志·刘邵传》载,“邵诏集五经以类相从,正始中执经讲学”,又尝“以为宜制礼作乐以移风易俗。著《乐论》十四篇”。[7]从其著《乐论》可知,其研读儒家经典。据《三国志·陈群传》所载,陈群奏议多引经义。[8]其亦为崇奉儒经者。可见当时编纂法律的制定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极大,这也就难怪在法律中融入儒家思想,也体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礼法的认识和看法。魏明帝也曾下诏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此刻看出法律承认儒家对法律条文的解释而不用其他家,可见儒家在当时的地位以及法与礼的关系。“八议”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在律典当中,为吸收礼经最重要的事之一。从此以后的法典,八议的规定皆载于律。《晋律》以“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治罪”为立法原则。[9]其伦理化或者说是儒家化高于魏律。晋代律学的发展事实上是儒学在法律学领域的渗透,也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表现。北朝更注重以修律来强调自己为正统,在心理上要找到依据加强统治以顺理成章。我们的研究主要以北朝为主,北朝所编纂的法律又为隋唐所继承。在其律文中,“十恶”可从中找到渊源。这些法律条文的编纂都是出自儒生之手,其法律条文中都渗透着儒家精髓思想—礼。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中国古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