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茶道养生的辨证性用法则

    茶道养生的辨证性用法则

    时间:2022-09-05 21:10: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茶叶不只是一种营养和风味型的饮品,它还是一种具有生理调节作用的功能性饮品。因此,饮茶或茶疗养生,只有在中医理论派生出的辨证性用理论指导下应用,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最佳效果。
      茶之辨证性用,即茶的药性与食性,其实就是茶在饮用中所具有的性质、味气和功能。正如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注释的:茶叶“苦、甘,微寒,无毒”;唐·陆羽在《茶经》中也载有“茶之为用,味至寒”。古籍《本经逢原》则称其“苦、甘、辛、寒”。《本草拾遗》也云:“茶叶微甘微寒而兼芳香辛散之氣,清热辟瘴,暖脏疏经”。《本草求真》亦有“茶之清热不伤阳,辛开不伤阴。”由此可知,我们研究饮茶养生与茶疗保健的辩证性用,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茶叶之生理调节功能,利用茶叶性味功气的偏性,来调节人体阴阳的偏弱和偏胜,促进身体机能恢复正常。
      利用茶叶的辨证性用,简而言之,就是要讲究因人制宜、因时制宜与因茶制宜来择用茶品。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辨茶性以明疗效作用,辨四时以求天人合一,今分别述之如下。

    法则一、辨茶性以明养生之道


      众所周知,茶叶有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等六大基本茶类,不同品种的茶叶,其性气温凉,就不尽一样(因品种、产地、制作加工方法的差异所致),故而保健之功效,也就不尽相同。例如经过发酵制成的红茶,其性气就和绿茶等品种不同,而略偏于温。但总体说来,凡茶叶,其性气应该在“微寒”与“寒”之间。从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出发,我们应当提倡根据体质或疾病之寒热来选择茶品茶类,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日常一般的品茗养生而言,明了茶叶是一种具有寒凉性气的健康(康乐)饮品,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大众日常生活的饮茶养生,这就足够了,大可不必事无巨细地将各种茶叶的性气都罗列起来,且繁而琐之地加以分门别类。否则,研究尚可,然则于实际应用,只会令人眼花瞭乱,无所适从。
      我国幅员辽阔,产地采季不同,加工方法各异,因此茶叶品种繁多,其性味也不尽一致。下面略举数例:
      绿茶:绿茶经过锅炒不发酵,性寒,偏凉;擅长消炎解毒、清热生津、清火降浊、明目益神。
      红茶:红茶全发酵,性偏温;善于和胃调中、化食消积、降逆辟秽、解腻消脂。
      乌龙茶:茶性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因为乌龙茶半发酵,既不寒凉,又不温燥;长饮提神益脑、生津止渴、消食化痰、降脂减肥、解酒祛腻。
      紫笋茶:性平,味甘,气香,能涤痰清肺,除烦消渴。这种茶是夏饮良品。在夏天,人体生理机能处于“外热内寒”状态,故而夏天饮些紫笋茶,以温养脾胃,人便会倍感舒适。
      龙井雨前茶:性平,气香;能明目,利咽下逆气,补元气,益心神,通七窍,消宿食,清六经火。
      安化茶:其色如黑,味苦带甘,性温;《本草纲目拾遗》称:安化茶出湖南,粗梗大叶,须以水煎,或以滚汤冲入壶内,再以火温之,始出味;食之清神和胃,下膈气,消滞,去寒游。
      普洱茶:品性温和,滋味醇厚;既不似绿茶清寒,又不似红茶浓烈,能解酒,去油腻,为清胃生津,消食化痰之良品。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称:“普洱产者味重力峻,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
      雪茶(又名白茶):味甘苦,性温,产于云南省永善地区;雪茶状似莲心,色白如玉芽,最能暖胃疗痢,祛寒甚灵。凡严寒冰冻之时,若啜雪茶一盏,则胃暖腹温。
      除上述茶品外,产于安徽者曰松萝,长于化食;产浙绍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闽省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六合者曰苦丁,专于辟瘴止痢。

    法则二、辨四时以求天人合一


      一年四季,寒热温凉,变化有序;人体气血,生长收藏,更迭有律。也就是说,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机体组织、气血津液,均与四季变化息息相关。若人体顺应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规律,气血、阴阳就能保持旺盛、平衡,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健康状态。所以,因时制宜,顺时摄养也是茶道养生的一个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兹以单品一味茶茗为例,目前较为普遍的是提倡“冬红夏绿”饮茶法,即是说:
      春天,冰雪消融,风和日暖,万物复苏,人体也是生机勃勃。此时宜饮香气浓郁的花茶,有助于散发一冬积聚在体内的寒邪,促使人体阳气升发,振奋精神;或酌量品饮上好的新茶(时新茶不宜多品味,以免发生“茶醉”现象),以收涤烦祛毒、清肝利胆之效(在五行学说中,春天应肝脏,养生首先必须清肝、柔肝、疏肝、护肝)。
      春季宜饮花茶,花茶性温,可以散发漫漫冬季积郁于人体之内的寒气,鞭策人体阳气生发。花茶香气浓郁,香而不浮,爽而不浊,心灵振奋,消除春困,进步人体机能效率。
      夏季天气炎热,暑气逼人,人体津液消耗较多。这时候饮用绿茶比较合适。因为绿茶性味甘苦而寒,能够消暑解热,并含有较多的茶多酚类物质,滋味清鲜爽口,能够刺激口腔黏膜,促使口内生津,故是消暑止渴佳品。
      夏天宜饮龙井、毛峰、碧螺春等绿茶。绿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热、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效用。
      秋天,天气凉爽,气候干燥,夏季余热未清,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这时可饮用青茶,即乌龙茶、铁观音等,它的性味介于红茶、绿茶之间,不寒不温。
      秋季饮青茶,适合秋天气候,常饮能润肤、益肺、生津、润喉,有排除体内余热,复原津液,对金秋保健大有益处。当然,还可用绿茶、红茶混合在一起饮用,兼取两者之功效;另外还可将绿茶与花茶混合在一起饮用,以兼取绿茶清热、花茶化痰之功效,有益于防治秋燥痰咳少津之症。
    相关热词搜索:茶道辨证用法养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