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贺麟对“盖棺论定”学术伦理的更新

    贺麟对“盖棺论定”学术伦理的更新

    时间:2023-02-11 18:30: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朱培源

    在中国传统学术规范里,“盖棺论定”是公开地著文作史和知人论世所普遍谨守的伦理法度之一。近代以降,经过贺麟(1902—1992)等学人的革新,“盖棺论定”的学术伦理,从绝对的律令降为相对的标准,新的学术规程和图景也因此得以催生绽发。

    中国近代史上的“西学东渐”大体上历经了三次重大浪潮。1922年,梁启超(1873—1929)应“申报馆”之邀,作了《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将鸦片战争尤其是洋务运动以迄,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心路历程总结为逐次演进的三个时期:器物(鸦片战争)、制度(甲午战争)、文化(新文化运动)。这个观点的影响很大,为后世提供了认识和划分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参考坐标。是年春,梁启超在青年贺麟正就读的清华学校讲学。贺麟不仅得于亲炙,并且于次年,在梁启超的指导下,完成、发表了2篇分别关于戴震和焦循的学术论文。可以想见,贺麟对于梁启超这位老师和学术引路人的“三期”论是熟悉的。

    不仅如此,贺麟后来还进一步发展了梁启超的观点: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最初只注意到西人的船坚炮利,打了几次败仗之后,才觉悟到他们还有高度有组织的政治法律。最后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中,才彻悟到别人还有高深的学术思想,我们才真正明了思想改革和研究西方哲学思想的必要”。很明显,这里所谓的“船坚炮利”“政治法律”“学术思想”,分别对应梁启超所说的器物、制度和文化。我们也不难发现,贺麟成长和成学于国人学习西方的“学术思想”(或文化)的第三个时期。以贺麟的批判视角看来,此前国人对西方的学习了解,只是在边缘、外表和实用等层面徘徊,而缺乏直捣黄龙的勇气,没有理解和把握好“西洋文化的核心”。

    新文化运动之后,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大批学人通过自己的研究著述,大大推动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轨。根据陈平原教授的研究,1927年是一个重要年份,因为此时的中国学界,经过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两代学人的接续奋斗,不仅“新的学术范式已经确立,基本学科及重要命题已经勘定”,而且一批影响深远的大学者也已登场。就“学术范式”而言,传统的“盖棺论定”渐次进入了学人的视野。1901年,在《李鸿章传》中,梁启超劈头写道:“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
    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其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这是反对和动摇“盖棺论定”的公开表示。持此勇气和睿见之下,梁启超于第二年作《三十自述》,在1920年的《清代学术概论》中,更是用2节(全书总33节)内容来“自我描述”。而深受梁启超影响的胡适(1891—1962)后来也作《四十自述》。1936年,郭湛波(1905—1990)在其《近五十年来中国思想史》的“再版自序”中写道:“写今人比古人难,一则古人已‘盖棺论定’,今人则因时不同,或转变;
    古人思想经多人研究,已有定评,今人思想成熟较近,系统不清,体系不明,故立论较难”。我们发现,郭湛波在承认“盖棺论定”的外表下,已将其效准从“写古人”扩充至“写今人”了。从“思想史”或者“哲学史”的发展角度看,不管是此前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还是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或者后来的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都只限于研究中国古代的学术。如此一来,20世纪30年代的郭湛波就“率先做了一般谨慎的学人不肯做的事情,写一部当代思想的历史”。这也就彻底动摇了“盖棺论定”的传统矩矱。

    1930年冬,贺麟在柏林大学选修了亨利·迈尔的“哲学史”课程,回国后并将他的《五十年来的德国哲学》译成中文。这篇文章在范式和体例上,对贺麟后来的学术史研究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945年8月30日,在中华民族即将迎来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时刻,贺麟这位自“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便始终积极投身于“学术抗战”的学者,在云南昆明为他的《当代中国哲学》一书(后来更名为《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的出版写就“序言”,其中特别提到:

    中国传统的著述家有一个错误的、不健全的态度,就是他们对于同时代的人的思想学术,不愿有所批评陈述。他们以为批评同时代的人的著作,容易陷于标榜与诋毁——标榜那与我感情想得、利害相同的人,诋毁那与我感情不恰、利害相违的人。他们要等着同时代的人死去之后,然后再加评论,这叫做“盖棺论定”(引者按,为了避免频繁注释,下文引自这篇“原序”的内容,不再出注)。

    在贺麟看来,持这种传统的“盖棺论定”作为治学态度,之所以是不健全和错误的,是因为:

    首先,这种态度设定了作者评述时人只有诋毁和标榜这两种方式,而舍去了诸如“同情的了解,客观的欣赏,善意的批评”等持中、平正和合理的治学途径,从而使“著述家”的品格大大贬损。反之,若能抱无关利害的超然态度以评论时人,虽较评论古人为难,却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应该提倡和鼓励。抱超然的态度,做到善意的批评和客观的欣赏,重要的前提便是先具“同情的了解”——这个内涵复杂的名词直接关涉深厚的德国学术传统。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说法,“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充分把握行动发生时的情感背景,那就可以获得移情或领悟的精确性”。在国内,最早对“了解之同情”进行学理阐发的学人应该是陈寅恪先生。1931年,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指出,“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对于著者而言,最忌讳的是“依其自身所遭际之时代,所居住的环境,所熏染的学说,以推测解释古人之意志”。1943年秋,贺麟在重庆作题为《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的讲演,提出了三种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读书治学之方法:逻辑法、体验法和玄思法。其中,体验的方法,就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实包含德国治文化哲学如狄尔泰(DILTHEY)等人所谓‘体验’和法国柏格森所谓直觉”。运用这种方法来读书,“首贵放弃主观的成见,不要心粗气浮,欲速助长,要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切己体验,悠游玩索,虚心涵泳。须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以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要感觉得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作就是在全国甚或全世界学术之内去交朋友,去寻老师,与作者或国际友人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把读古书当作尚友千古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故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即从这种读书的体验里去理会,去反省,去取精用宏,含英咀华,去体验古人真意,去绍述古人绝学,去发挥自己的心得”。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贺麟在阐释“同情的了解”上,与陈寅恪颇为同调,比如,都强调设身处地,神游冥想,艺术家的眼光,切忌主观成见、先入为主,等等。然而,两者的区别也是存在的,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也出于对应审查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内容的需要,陈寅恪此处将“了解之同情”限定于著述中国古代的学说,而贺麟则明确认为“同情的了解”不仅适用于读古书,也同样适用于读同时代人的书,当然也就适用于评述同时代人的思想学术了。

    其次,一味谨守“盖棺论定”,容易走入狭隘偏执。一方面,从历史现象来看,有些人未盖棺而论已定,而有些人虽盖棺了千百年,仍聚讼纷纭。贺麟这层看法可以说是对前文提及的梁启超动摇“盖棺论定”的继承。另一方面,若偏执于“盖棺论定”,误认为对于活着的今人,绝无公论,就会全盘否定舆论的公正性,这显然是非常偏激的;
    况且“评”的定与不定,“论”之公正与否,关键要看评论的出发点,有无证据,是否基于理性,“决不应以生理方面的死或活为标准”。

    最后,“盖棺论定”笼罩之下的不评论时人著作的态度,会大大妨碍学术思想的交流和进步。学术是天下之公器,一部学术著作问世之后,则成为一种公共的精神产品,而不仅仅属于作者本人。自由交流不仅有助于学术界宽容、雅量风气的形成,也可反过来促进作者本人改进提升和精益求精。贺麟最能看出著作家的普遍心理:在著作出版后,他不怕别人的批评和攻击,他最担心的是作品石沉大海、无人问津,最担心别人不是写成文字进行公开评论,而是在背后不停地指长道短,私底下发一些“不负责任的诋毁”。因此,基于学理上的评述时人著作,在一种“互竞的辩难”过程中,实有鼓舞玉成,使学术氛围得以浓郁和生机盎然的好处。

    综上,贺麟质疑和批判“盖棺论定”,折射出来的“著述家品格”是理性、真诚、果敢。因为具备了这种品格,所以在“物质的交通”和“精神的交通”都非常隔阂不便的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里,他个人却“比较多有机会得读中国现时哲学上的许多著作,并得与中国哲学界许多人士晤谈领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术有心人”的贺麟以一种“舍我其谁”的瑰伟气魄和强烈的学者使命感,应承并肩起了《当代中国哲学》一书的写作任务。事实证明,这本专著的写作是非常成功的,在国外的影响尤大。这部书一开始虽不被重视,它的“遭遇与弗莱格(FREGE)的《数学探理》(引者按,此书对英国哲学家罗素影响很大)同出一辙”,但随着时间的拉长,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美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中”常被引证。有学者认为它“应与黄宗羲的《宋元学案》与《明儒学案》并立,是黄宗羲以后第一部历史上不朽的作品”。这种评价或许有夸大的成分,然而,仅在国内而言,书被不断地再版,也就证明了其确能传世行远!

    与梁启超、郭湛波等人一致,贺麟同样深知“写今人”的困难所在:主要集矢于作品的“客观性”问题,而“客观性”又有“写别人”和“写自己”之分。

    关于“写别人”的客观性与否,很多时候只能交由观众评判,所谓“罪罚由人”。但是,相比梁启超,作为晚辈的郭湛波和贺麟,除了消极的“罪罚由人”,还积极地主张学者们“自报家门”——这或许是因为后两者写作思想史和哲学史是20世纪30—40年代,比前者所处的时代更有条件接受“自报家门”的学术氛围吧。郭湛波在写作的过程中,就曾要求张东荪、冯友兰等学人自述其思想,并把他们的来信阑入“序”中。贺麟则不仅“希望不久我们中国哲学界也可以采取英美德等国刊行《当代哲学家自述集》的办法,各人自述各人的哲学思想”,而且对此前曾有过类似主张的张东荪表示赞赏。

    梁、郭、贺三位都是在学术史上有位置的人物,因此,都得共同面对“写自己”的客观性问题。梁启超的说法具有代表性:“纯以超然客观之精神论列之,即以现在执笔之另一梁启超,批评三十年来史料上之梁启超也”(《清代学术概论·自序》)。事实是,三位都将自己的思想学术写入各自的著作中,这在客观上是对上述“自报家门”要求的率先示范。或许,“现代中国学者的自我陈述”风气的形成,当与此有关?

    需要提及的是,为在世的学者开“思想学术研讨会”,除贺麟之外,还不多见。这在多数人那里,大概是“盖棺论定”仍在起作用吧。然而,贺麟在“自报家门”和不断自我剖析上,是贯彻始终的。1986年和1992年,学界就分别开了两次“贺麟学术思想讨论会”。贺麟对会上的各种意见(包括批评)表示了感谢,并认为这些意见使他的“自我认识增加了”。1985年,张祥龙发表了被认为是“对贺先生的生平,有正确描写”的《贺麟传略》一文;
    贺麟极为重视,并加注释,寄送友人。

    “祛魅”之后的“盖棺论定”,仍然有其适用的范围,比如研究古人和读古书,但是,经过贺麟等人知行合一的努力和坚持,“写今人”的现代中国学术史研究也得以稳步推进。

    ①郭湛波:《近五十年来中国思想史》“再版序”第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以及高瑞泉教授为本书写的“前言”,第4-5页。

    ②有学者认为,陈寅恪“了解之同情”说来源于赫尔德(参看陈怀宇:《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第320-354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陈寅恪、贺麟二人先后游学于柏林大学,均深受德国学术传统的熏陶影响;
    关于陈、贺“了解之同情”和“同情的了解”的比较,参考彭华:《“同情的理解”略说——以陈寅恪、贺麟为考察中心》,《儒藏论坛》2010年第00期。另,有观点认为陈寅恪是贺麟的老师,两者存在授业的师承关系,但此论不实。事实是,1926年阴历秋七月,当陈寅恪至清华国学研究院就职时,贺麟已乘坐客轮,负笈重洋。贺、陈二人可谓“完美错过”,并未有师徒传承之实。参考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第6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彭华:《贺麟年谱新编》,《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哲学史陈寅恪梁启超 一生师友做人与处世(2021年14期)2021-09-24最有思想的句子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2021年35期)2021-01-09陈寅恪与唐筼:白首不相离华声文萃(2019年1期)2019-09-10梁启超的开场白北广人物(2018年20期)2018-06-27梁启超:“我已经是流亡的经验家了”领导文萃(2018年3期)2018-03-12论汤一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中州学刊(2017年12期)2018-01-23黑格尔的“哲学史”思想评析青春岁月(2017年1期)2017-03-14风骨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6年12期)2016-12-05陈寅恪:我的徒弟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6年11期)2016-11-25一本可读性强的哲学普及读物出版广角(2016年17期)2016-11-07
    相关热词搜索:盖棺论定伦理学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