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试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涵及提升路径

    试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涵及提升路径

    时间:2023-02-14 11:10: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郑世忠

    (吉林省教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文件的第一句话就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涵,是开展好这项培训工作的前提。要把握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涵,应该从应用“关注点”“着眼点”“落脚点”着手。

    简单说,信息技术就是记录信息、处理信息、呈现信息、传递信息的技术。实际上,信息技术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技术。其传递的形式在不断地进化,从结绳记事、口耳相传[1],再到文字记录信息。从文字记录的载体看,大体经历了从龟甲、竹简、石刻、绢帛、纸张,到电子输入等多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载体上记录信息,采用的记录信息工具也不相同。由此可以看出,信息载体的变化导致记录信息的工具随之发生变化,工具的变化也促使人们改变记录信息的方式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用哪一类载体记录信息,其本质要求都是“可为的、固化的、可见的和可传递的”,即可以阅读、理解和传递。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数字化信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媒体、资源的主要形式从广播、电视等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模拟信息到数字信息的转变,提升了工作效率与教学效果。”[2]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各类信息终端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信息的“流动加快”。“对人们交往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物质场地本身,而是信息流动的模式。”[3]信息的快速“流动”对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近现代传统的学生学习,是通过在学校听教师“讲”而获得的。从学生到学校的目的来看,是为了“学会知识和技能”“获得更强的生存能力”“矫正不合规则要求的行为”。因此,“学知识”“长能力”“育品德”应该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教师 “讲”的方式,实现这个出发点要求,就需要提高教师教学的精准性和效率性。这需要教师要能越来越精准分析学情,把握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的原初状态,努力向每一名学生传递其“恰好需要”的信息,实现高效的“学习、成长和养成”的积累。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学好知识”是指学习目标应该定位为“分析、综合和评价”。无论是“学会知识”还是“学好知识”,都与信息的“流动性”应用密切相关。

    由此,要改变传统的“学生学和教师教”,实现精准教学和高效学习,必然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流动性”服务于“教与学”的效率,要从关注图片的处理技术、音视频的编辑技术、动画的制作技术、多媒体的集成技术等“信息的呈现方式”跃升至关注“信息流动性”的应用与精准。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应用好不好的标准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信息的呈现方式,更要看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了“精准教学”与“深度学习”的特质。

    (一)要把握“信息”和“技术”的关系

    什么是信息呢?就如数学家香农指出的,“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4]。例如,我们以前不认路,用交通地图,地图就提供了信息,消除了我们对路线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学中提供的信息,能够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或者问题。什么是技术呢?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原理,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5]。比如,今天我们用手机地图提供信息,让我们判断路应该怎么走。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技术仅仅是改变了信息的表达方式,信息的质量要优于技术的表达。因此,应用信息技术,要坚持信息先于技术的原则,用哲学的话来讲,即内容要大于形式。

    例如,在做课件的过程中,要从关注课件表现的方式到关注课件内容的设计,内容是否服务于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不是服务于教学目标?再比如做微课,不要过于关注用哪个软件工具做微课,而应关注微课的内容是否存在错误?学生是否喜欢看?学生看了是否能获得有效的学习信息?由此可见,技术仅仅是信息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适合的技术。

    (二)要把握“技”与“术”的关系

    对于“技”来说,它是“扌”旁,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不是“讲会”的,一定需要动手实践操作才能学会。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传统的信息技术培训中,过于注重操作步骤的讲解,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学习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致使培训的效率低下。从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看,多数人使用的“微信”“淘宝”等手机APP,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但教师几乎都可以应用得很熟练,这个案例说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技术培训”的做法,应多从引发学习者兴趣入手,努力实现促动学习者主动学习的高阶培训目标。

    就技术学习而言,“应用驱动”“任务驱动”是推动教师学习技术的重要方法。例如,学校编制一个学科教师应掌握的信息技术列表,包括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电脑软件等,划分为通用工具和学科工具,列出软件工具的功能,可以用在教育教学中哪些环节等。然后,分类、分层做出要求。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自身的技术素养,就可以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相应的教程学习。再通过相应的任务要求,开展结果导向的信息技术大赛,让教师把操作视频传到自己的空间中,教师相互点评,相互学习,营造“学技术,用技术”的氛围。

    对于“术”来说,可以理解为应用“技”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问题解决是“术”的灵魂。例如,没有基于问题解决的微课、课件的制作,则仍处于“技”的层面,达不到精准教学与高效学习的要求。“术”可以分为“他术”和“自术”。“他术”可以理解为教育专业人员基于某种教学理念构建的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技术群”(或者平台),抑或某些学校或机构基于自身工作需要设计的工作流程。因为该“技术群”包含了一定的操作顺序、教育思想以及相应情境的问题解决思路,技术开发情境的单一性与教学应用情境的多样性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适应甚至抵触的情绪,如果强制教师应用,就背离了技术应用的初衷,导致教师的负担加重。因此,要重点关注教师“自术”的能力的提升。例如,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中,有“听写生字”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是家长来读生字,学生来听写。当前,根据“双减”政策的最新要求,不允许教师给家长安排完成作业的任务,那么,这个问题如何用技术加以解决呢?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利用手机中的录音机功能,教师把生字表中的生字朗读一遍,将每一课的生字朗读均生成一个MP3文件,然后再用格式工厂把MP3转成MP4,再把MP4文件存到网盘中生成二维码;
    通过WORD把每一课的生字二维码进行排版打印,发给学生并让学生把二维码贴到教科书生字表相应的位置。如果学生想要对自己进行检测,用手机扫码,就可以读出生字。这样,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字听写的问题。同样的道理,英语单词的听写、听力材料的播放、微课资源的推送等都可以利用这样的思路来解决问题。通过若干简单、免费的“小技术”组合应用,既可以脱离“他术”的桎梏,也可以推动广大农村学校教师开展好信息化教学。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微能力诊断指引〉的通知》(工程办〔2021〕4号)中确定的30个(幼儿园为18个)微能力点,并研制了相应的标准,为教师“术”的训练提供了相应的标准和路径。其中的每一个“术”,都为当前的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提供了比较详细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教师在不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开展教育教学打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术”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同样,由“术”到“课”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教师没有比较厚重的“术”的积累而匆忙要求“课”的创新,会导致“课”的创新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会再次出现“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两层皮的现象。

    当前,有人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三通两平台”建设,还有人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双师课堂”“翻转课堂”,把信息化教学窄化为“环境资源建设”或者某种“技术工具应用”,而陷入“环境决定论”或“工具决定论”的误区。

    实际上,“技术的教育应用的逻辑不是由技术工具决定的,而是由技术背后的原理决定的,关键点不在于是否使用技术工具,而在于使用什么工具和设备,在于怎么使用工具和设备以及为什么使用工具和设备”[6]。由此可见,对“使用什么”“怎么使用”“为什么使用”三个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关键。

    (一)从关注 “使用什么”到关注“为什么使用”,解决应用动力不足的问题

    从当前的教学条件来看,无论是学生家庭还是学校的教室,信息化学习条件已然发生巨大的变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网络和终端几乎普及到每一个家庭,“使用什么”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信息化教学环境日益得到优化,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保障。

    如何用好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展教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关于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均处于教学的外围,围绕环境中的资源、工具、平台应用开展培训,没有触及教学的本质问题,即教师、学生和学习材料关系的问题。信息化教学是一个系统,包括信息化教学环境(A)、教师(B)、学习材料(C)和学生(D)四个要素(如图1)。

    图1 信息化教学要素

    从A、B、C、D四个要素中,如果没有进行系统性设计,仅仅侧重于某一个方面,则会出现“木桶效应”。例如,仅关注A的培训,则会出现训后不用的问题;
    仅关注对B提出相应的能力要求,则会出现应付性学习或走过场式学习;
    仅关注C的内容解读性培训,会出现教师能够理解教学内容要求,却不知如何落实。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有关学生学习方面的培训,显得不足。因此,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过程中,应围绕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行,构建教学改革的基本框架,解决“为什么使用”的问题。

    从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情况看,是否应用信息技术还没有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刚需”。例如,对于某个知识,教师采用黑板讲解的方式完全可以达到要求,导致技术学习和应用的动机不强。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与环境没有建立起来,抑或没有落实国家关于教育教学改革文件的要求。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教育进入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时代。核心素养阶段也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形成“双向融合”的阶段,包含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融合。同时要求教师要从“为了知识的教学”转向“基于知识的教学”,知识要从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转变为教学的工具和资源,知识和教学要服从服务人的素养的形成和发展[7]。显然,离开技术应用是不可能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技术应用也就成为“刚需”。因此,学校在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课改要求,使教师明确自身能力与课改要求能力之间的“差值”,使信息技术应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二)从关注零散的“技术学习”到关注问题解决的“应用策略”,解决“怎么使用”的问题

    传统的技术学习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例如电子白板的操作使用,各种微信小程序、APP等“极简技术”的培训等,但问题是教师即使掌握了技术的应用技能,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探索技术本身蕴含的教学新范型[8]。与传统教学范型相比,教学新范型的构建不仅需要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需要技术支持的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教师而言,核心的技术不是知识或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传播’技术,而是作用于人的心灵、身体、社会等层面的‘教育’技术。”[9]因此,构建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模型是技术应用的前提,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有明确的目标和路径。例如,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采用了大单元教学设计(如图2)。

    图2 大单元教学设计示例

    新的教学设计对原有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能力点学习和应用过程中,遵循相应的要求和路径开展学习并加以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从关注“自发应用”到关注“制度约束”,解决“常态化应用”的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多应用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以多媒体传播媒体为手段,以人的感官为通道,以呈现模式的多样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教学途径和方式。”[10]为确保多媒体教学的有序进行,学校构建了完备的教学制度来规定教学活动的结构方式,制定相应的组织规则,来规范教学活动,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性质、各种教学资源的获得途径和使用效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基于多媒体教学的制度成为学校教学活动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制度在规范学校教学的同时,也会落后于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变化,阻碍教学活动的发展,成为教学改革的障碍[11]。

    在2019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
    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的要求,如何通过教学制度的创新来落实国家文件要求,对学校来说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信息技术应用才能有的放矢,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发生转变。要进行教学制度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了,才能把教学制度创新作为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的杠杆,并通过技术应用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变革。

    综上所述,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中,不仅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更要厘清“信息”与“技术”以及“技”“术”“课”之间的关系,扭转“重建设、轻能力”的问题,系统规划,统筹安排,激发教师学习的内生动力;
    绘制教师应用的路径,关注学校制度建设,推动常态化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避免陷入“技术主义”“环境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误区,再次进入“概念创造”的陷阱。同时,通过提升工程2.0培训,造就一大批新时代高素质教师,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尤其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信息信息技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中小学装备管理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2年4期)2022-09-22巧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学习报(2022年18期)2022-05-07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1期)2022-03-08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当代家庭教育(2021年34期)2021-05-19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订阅信息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展会信息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技术试论路径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