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Z世代青年声音社交行为研究——以荔枝App为例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Z世代青年声音社交行为研究——以荔枝App为例

    时间:2023-02-17 12:00:0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姜慧中

    声音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载体,数字时代,视觉社交媒体占领重要地位的同时,声音社交媒体也在不断发挥其作用。声音社交本质上是以声音作为核心媒介的互联网社交方式。声音社交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垂直的或作为一项功能广泛存在于互联网文娱生态之中。[1]声音社交服务的主要形态有语音直播、语音交友聊天室等,形式有单人直播、二人对话以及多人聊天等。近年来,以荔枝、喜马拉雅FM为代表的的声音社交平台将声音作为社交元素,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声音社交的方式也在Z世代青年中广为流行。

    Z世代是指1995-2009年出生的年轻一代的人群,他们是数字时代“原住民”和移动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年轻群体的崛起也引发了互联网社交应用的更替。由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Z世代青年比上一代情感交流的需要更加迫切。声音社交传播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情感吸引力,这与Z世代青年的社交和心理需求相契合,使得声音社交能在其中流行。

    声音社交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社交方式,丰富了互联网社交生态。荔枝作为国内头部声音社交软件且拥有众多年轻用户,对本选题的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声音社交中的情感交流互动能够有效地阐述互动仪式链中的情感连带作用,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Z世代青年的声音社交能够使声音社交平台更好地把握用户心理,更加有利于声音社交的发展。基于此,运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Z世代青年的声音社交行为进行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文章将以荔枝作为研究个案,将荔枝上的Z世代青年受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深度访谈法以及文本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对荔枝的Z世代青年受众进行深度访谈研究,了解他们进行声音社交行为的偏好以及其中的情感能量,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

    “仪式”指的是规范社会行为的秩序形式,通常具有群体聚集、定期举行、共同行动等特征。法国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于20世纪中期提出“宗教仪式”,他认为仪式参与设立了道德责任界限,并指出仪式具有整合作用。[2]早期的仪式研究起源于宗教的范畴,后来逐步扩散到对世俗的社会生活的考察。涂尔干理论提出的神圣与世俗二元对立关系为仪式走进社会结构奠定了基础,他强调了仪式的社会功用——使个体神圣化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集体发挥整合作用,这种凝聚的力量可以发挥仪式的社会整合功能,维护社会秩序。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深化了涂尔干的研究,提出了互动仪式的概念。他的互动仪式概念将仪式的研究从宗教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领域。他指出,不仅在宗教中存在情感能量,而且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也存在情感能量和其他常规仪式。仪式在面对面的场景中进行,参与者被赋予象征性的身份,这类仪式对于群体生活和团结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戈夫曼提出了互动情景,指出情景是所有互动仪式发生的场所,并且由此提出了“拟剧论”的概念。

    兰德尔·柯林斯吸取了涂尔干和戈夫曼著作中的相关观点,系统地解释了仪式的组成部分和运行机制,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的理论,并通过因果关系和反馈机制建立了互动仪式链的模型。柯林斯指出,互动仪式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并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的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群体聚集、对局外人设置边界、相互关注的焦点和共同的情感状态。当互动仪式链的四个组成部分创造了高度关注和情感联系,并产生了群体性的唤醒,那包括群体的团结、个体的情感能量、代表群体的符号认可以及道德感的仪式结果就会实现。(如图1所示)[3]

    图1 互动仪式模型

    基于文章的研究需要,笔者将通过个案分析法、深度访谈法以及文本分析法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主要召集了10位访谈对象,其中有7位女性,3位男性,年龄分布在19~27岁。荔枝相较于其他声音社交平台,年轻用户浓度高,社交属性强,满足了Z世代青年群体的社交诉求。将荔枝作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对荔枝上的Z世代青年受众群体进行深度访谈,分析Z世代青年在声音社交中的行为和态度,同时分析其在声音社交中的互动仪式是如何实现的,互动仪式完成后会产生何种结果,以及了解Z世代青年在声音社交中的情感能量的运行逻辑。

    (一)平台:身体的虚拟在场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身体共同在场是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要素之一。共同在场是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彼此能够通过身体在场实现互相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媒体的发展,真实物理空间的限制被打破,身体在场的重要性被削弱。互联网能够使网民在虚拟平台保持互动,实现身体的虚拟在场。网民通过虚拟平台开展互动仪式维系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流动,从而达到与现实互动仪式同样强度的效果。

    网络能够提供虚拟化的社交场所,网络群体无需身体在场也能形成互动仪式。Z世代青年能够通过声音社交平台在虚拟的空间进行互动,以虚拟在场的方式达成情景共在。在进行声音社交时,播出的内容是正在发生,未播出的内容是未知的,这种互动会营造出用户的在场感。参与声音社交仪式的Z世代青年可以声音元素进行交流,而声音这类媒介覆盖场景广,适用性强,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耳朵接受信息,激发想象,感受到身体在场。

    “当我进荔枝上的语音直播间后,主播的声音好像就会把我带到特定的场景里面,就感觉我在和他面对面聊天,可以聊共同的话题,没有什么压力。”(受访者A08)

    “对于我自身来说,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擅长人际交往,我比较喜欢在线上进行社交,而且这种线上的声音社交场景会让我觉得更加自在。”(受访者A05)

    (二)设限:明确的边界设置

    互动仪式链理论中的对局外人设限,是建立在身体共同在场基础上的第二要素。互动仪式中屏障的建立能够让参与互动的个体清楚地知道谁是参与者,谁被排除在外。正是这种筛选,能够让更多有相同文化特征的人汇聚起来,形成群体。在柯林斯看来,仪式互动过程对局外人设限能够减少噪音的传播,从而保证在互动仪式中的连贯性和传播场域中的稳定性。[4]对局外人设限能够保证参与者的关注度,也能够保证互动仪式的严肃性。

    在Z世代青年参与声音社交的仪式中,局外人设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台外部和内部间的设限,一方面是平台内部之间的设限。首先是平台外部和内部间的设限,想要在声音社交平台上进行社交,用户都需要完成手机号注册和绑定个人信息,通过账号密码登录这一步骤。这一规则的建立能够将参与者和被设限者划分开来,在参与的过程中就能够知道自己在和谁进行互动。

    “在参与声音社交的时候,我会沉浸在一个情景里面,我也会和其他参与进来的人在直播间的评论区进行互动,和其他没有进入的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受访者 A01)

    其次是平台内部的设限,从荔枝App语音直播这一社交功能来看,语音直播间这一互动环境符合了互动中的界限设置,直播间形成了虚拟场景,房间外的人被排除在外。还有另外一层对局外人设置的屏障是为语音直播中的主播送虚拟礼物的用户获得的关注度会更高,而主播也会优先关注这类用户的需求。

    (三)内容:共同的关注焦点

    参与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互动仪式启动的重要因素,会推动仪式的发展。参与者需要在共同的对象上聚焦,相互分享焦点信息从而理解对方的想法。参与者有共同的关注焦点是维持话题讨论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吸引更多人参与,进而扩大传播范围。共同的关注焦点是用户情感累积的前提,与共享的情感体验这一要素相互连带。

    荔枝推出的语音直播功能,扩大了声音社交的场景。荔枝语音直播从FM类录播音频产品转战语音直播并逐步实现去FM化,主打文艺情感类语音直播内容。[5]荔枝上的语音直播间有情感、搞笑、亚文化、娱乐、音乐类,Z世代青年兴趣爱好广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入主题直播间,与其他用户找到共同的关注焦点。基于特定的需求进入到语音直播间后,围绕着共同的关注焦点(即:以主播为中心的一系列活动)而产生相应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Z世代青年会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所关注的焦点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应的情感反应。

    “我比较喜欢听情感类的语音直播,因为每天下班后回到家,听我喜欢的博主的语音直播会让我有陪伴感,而且我们会就一些话题交流,会有关注的焦点。”(受访者A02)

    “因为想下班后可以轻松一点,所以我关注的是讲脱口秀或者故事会的直播间,主播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评论也会很有趣,让我觉得很放松。”(受访者A03)

    (四)情感:共享的情感体验

    互动仪式开启的关键因素离不开共同的情感体验。当人们对共同的关注焦点进行交流互动时,容易产生情绪的汇聚,参与其中的人会体验到这种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情绪体验。共同的情感体验是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所强调的,但并非所有的仪式都是成功的,这是因为用户在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不总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帮助群体的高度团结,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则可能直接导致群体的破灭。

    情感是人类的主观感受,也是虚拟互动中能够进行的关键要素。基于共同关注的焦点,Z世代青年在进行声音社交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情感共鸣。在荔枝语音直播中,用户通过在直播中发表评论以及打赏送礼等方式,获得互动的情感以及身份的认同。主播在直播中也会与用户进行在线的交流,使情感得到增强。

    “聊天时我们会有共同的爱好、话题,而且我可以在软件上分享自己的烦心事,也不用担心别人可能会嘲笑自己,会有比较好的情感体验。”(受访者A09)

    声音作为一种亲密的媒介,会促进社交中的情感的流动。Z世代青年使用声音社交产品的诉求是希望能够扩大交际圈并排解孤独的情绪。声音交流相比文字图片交流更富有情绪和真实感,互动时用户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交流双方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并且能够满足情感上的需求。

    “我一般会在晚上感到孤独或者无聊的时候,打开我喜欢的情感博主的语音直播间,听到主播的声音就会有种陪伴感,也会和一些用户在评论区互动,成为朋友。”(受访者A06)

    (一)情感共鸣形成群体团结

    Z世代青年在呈现自我的同时,也在群体互动中与他人共享关注的内容和情感需求,从而获得在群体中的自我价值。Z世代青年在声音社交中,遇到兴趣相投的人时,会形成自己的交流圈,在互动仪式过程中会产生情感共鸣,实现情感参与,加强群体团结,进而形成群体间的文化。群体团结是指个人作为群体成员的自我认同以及通过参与仪式而内化的群体意识。

    “我个人对二次元文化会比较感兴趣,在荔枝上也会关注二次元圈子里的话题,和大家交流讨论也成为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受访者A10)

    在虚拟的社交场域中,时空的同时性让Z世代青年能够通过在以声音为主要媒介构建的场景下参与共同的仪式。声音社交中产生的沉浸感以及陪伴感等特点,也容易让Z世代青年感受到自己正在参与群体发生的事件中。Z世代青年在参与声音社交时的自我身份得到认同,从而形成群体认同,促进群体团结。个体间的情感能量越来越强,互动仪式就会继续发展,群体情感也会持续发酵,进而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仪式链。

    (二)持续互动积累情感能量

    情感能量是指个体在行动时产生的积极和兴奋的感觉,它不仅能加强团结,而且是互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互动仪式的重要成果。柯林斯认为,构成互动仪式的情感是相对短暂的,但作为互动仪式产生的结果则是长期情感。Z世代青年在声音社交的互动过程中会产生情感要素,这种短暂的情感要素通过仪式得到加强,并转化为长期的群体归属感或群体团结,产生情感能量。受访者表示,参与声音社交会收获到情感回报,强化个人的情感能量。

    “我觉得声音社交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我在上面分享的事情都可以得到比较正面的情感反馈,这种情感交流会让我有归属感。”(受访者A04)

    “情感能量”是使仪式中个体产生“共同关注焦点”及“情感节奏连带”的推动力。[6]情感能量也有高低之分,互动仪式完成后,会因为获得的情感能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当一个具有高情感能量的群体聚在一起时,群体成员对群体和自身都有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产生群体团结。但个体在低情感能量群体中是不自在的,无法在其中找到良好的自我。

    (三)共同关注创造群体符号

    柯林斯认为,有共同关注点的群体往往采用符号来维持这种团结。即使离开了互动仪式情景,代表群体的符号也能让群体成员感到与群体紧密相连。在声音社交的互动仪式之中,Z世代青年会共同关注某类事物,并产生情感体验,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群体符号之中。

    互动仪式只有在互动的双方都确定和理解各自的处境并能使用符号进行交流时,才能顺利进行。声音社交中的流行语以及特定的交流方式、情感表达也会成为该群体特定的互动符号。在荔枝语音直播中,Z世代青年和主播互动过程,产生了特定的代表物作为互动符号,它可以是表情、虚拟礼物以及特殊话语等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表达个人想法,引发群体认同,从而促进群体团结。

    “在参与声音社交的过程中,我会经常用刷礼物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感情,希望对方可以感受到。”(受访者A07)

    (四)共同标准产生群体道德

    情感能量的获得,群体团结的产生,会使得个人和群体紧密联系起来,对共同关注的群体符号进行维护,从而产生群体道德。群体道德感是指群体的道德被内化为个人须遵守的道德,群体成员自身要对这种道德感保持尊敬,同时也要防止外部人员对此规则的侵犯,所有违背群体意志的行为都会受到群体成员的反对和抵制。道德感也是尊重团体的象征,如果群体成员自己违背群体道德,便会产生愧疚感和罪恶感。

    声音社交中的Z世代青年,会对群体中传递的观念表示认同。对于外部对群体的争议,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回应,对规则进行维护。群体活跃度较高、熟悉仪式规则的用户更是会发挥其“身份意识”和“道德感”来监督群体内的其他用户遵守规则,从而维护仪式公平正常运行。

    本文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的角度对Z世代青年进行声音社交的行为进行研究。声音社交中的Z世代青年通过社交平台实现身体的虚拟在场,依靠平台规则对局外人设限,通过共同关注的焦点进行互动,共享情感体验,带动情感能量升级,达到集体兴奋,达成情感共鸣,促进群体团结,从而形成互动仪式。在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社交方式的改变下,声音社交方式的出现在满足Z世代青年对于缓解社交孤独以及强烈陪伴感的深度需要的同时,也有助于Z世代青年实现个人自我认知和获得群体认同。

    注释:

    [1]未来智库.声音社交专题研究报告:以声会友,场景多元[EB/OL] https://ww w.vzkoo.com/document/ff51e9de5f5c232a0 32446b63eb2e0ec.html?keyword=%E5%A3%B0%E9%9F%B3%E7%A4%BE%E4%BA%A4,2021-02-24.

    [2]肖弘波.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直播带货现象分析[J].新闻论坛,2020,(03):13-17.

    [3][4]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79-184.

    [5]申启武,李颖彦.网络语音直播:情感商业化逻辑下的声音表演[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2):143-147.

    [6]胡玄晔.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短视频平台带货直播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设限荔枝语音 岭南荔枝红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微信语音恐惧症意林·作文素材(2021年9期)2021-07-06三十而已!21世纪商业评论(2020年9期)2020-09-26魔力语音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19年5期)2019-09-10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19年2期)2019-09-10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中国(俄文)(2019年8期)2019-08-24千里采荔枝的鹤意林·全彩Color(2019年4期)2019-05-11对方正在输入……小说界(2018年5期)2018-11-26女人,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海峡姐妹(2018年8期)2018-09-08荔枝艺术评鉴(2017年1期)2017-03-24
    相关热词搜索:互动为例荔枝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