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时政新闻写作

    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时政新闻写作

    时间:2023-02-17 23:3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姜雁冰 李 勇 张子纬

    当前,由于传播途径和手段的多样化,时政报道受到强烈冲击。近年来,《襄阳日报》坚持“公信为先、服务为上”的原则,以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对时政新闻的采集与生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改进了题材选择的新闻表达,还把单向的新闻宣传灌输变成了双向的互动碰撞,以新闻的生动让广大民众对时政报道的关注兴趣提升。

    (一)工作重点。工作重点就是一个区域或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是“大局、中心”工作,这是由党委机关报的“喉舌”功能所决定的。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围绕这一节点,在这一年的3月,本报抽调精兵强将,先后策划推出了“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等主题专栏,在襄阳日报客户端、汉江网开辟了专题页面。同时,在襄阳日报社新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与“网聚正能量”工作室,对9个县(市)区的9个村庄进行深度走访。在40多个网络平台累计发布作品300余篇,涵盖微纪录片、图文游记、H5、抖音短视频、视频直播、原创手绘等,全网阅读量达1000万人次以上。

    (二)时下热点。结合时政工作,热点则包括党的十九大以来相关精神的解读、党史学习教育、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扫黑除恶、基层社会治理、市域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做法、涌现的典型等。笔者以为,党委机关报要想体现“喉舌”功能,势必站在大局的制高点来统筹、来谋划当下的热点,以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的,达到“团结稳定鼓劲”的宣传效果。

    2021年度,在本报推出的扫黑除恶系列报道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聚焦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本报先后推出了《打出“组合拳”还“精致城市”一个清朗环境》等6篇扫黑除恶的系列报道,不仅总结了工作成绩,还推广了在扫黑除恶工作中取得的丰富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扫黑除恶工作的推进。

    (三)突出特点。在时政新闻宣传实践过程中,突出的特点也就是工作中的亮点,是落实“中心工作”或“大局工作”中做得最为显要的部分,其中有具体个案,也有普遍的经验。

    2021年12月1日,本报在头版刊登了《老河口:“无申请兑现”改革惠企惠民》一稿。当前,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而进行的“放管服”改革,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作风建设过程中的大局工作,其突出的亮点就是老河口的“无申请兑现”改革在襄阳各县市区中走在前列,并且线上平台率先完成,实现了“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取得的成效也比较显著。

    (一)锁定范围。面对海量的信息来源,如何从中选择适当的题材和内容,成为众多初入时政新闻宣传写作人员的一个难题。这就需要我们锁定选材范围,范围选得得当,新闻信息的收集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2017年8月14日,本报二版刊发了《一个签批件引发人才回归》,当时新闻产生的背景是老河口市委组织部的一次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主体是老河口籍的35名在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而通过了解知道,开展这次活动的主要原因是一个签批件引起的。随着采访的深入,笔者将这一签批的过程进行了解读,并将时任中共老河口市委书记关注人才工作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呈现。

    (二)处处留心。信息的收集,需要日常的留心。特别是时政新闻信息的收集,看了一个文件或通知、开了一个会、参加了一个活动等,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收集的渠道。

    2020年3月6日,本报头版刊发了一篇《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的通讯稿件,全面对老河口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多维度的呈现。稿件的每一个部分都是通过故事讲述来进行的,取得的宣传效果也十分明显。当参加这个会议时,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同志们介绍了一些文件外的情况。于是,就围绕这个文件,再根据同志们介绍的情况,笔者进行了一线的采访。

    (三)学会思考。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会经常提到这样一句话:不能一直埋头拉车,还要学会抬头看天。笔头是基本功,思考是常态化。如果在工作中缺少思考,就像人走路找不准方向,最终的结果就是迷路。

    再者,时政新闻有其特殊性,需要我们针对新闻来源、工作实际、政策方针进行一定的思考,从而找准切入点,以杜绝在新闻报道中的偏差甚至错误,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新闻舆情或意识形态问题。

    (一)占有材料。高品质的时政报道,是党委机关报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个“高品质”的取得,是建立在占有时政材料基础上的。为此,在时政新闻采访过程中,围绕宣传报道主题,尽可能地多掌握一些新闻素材,在写的时候取舍得也更加适度、自由,新闻呈现得也会更加全面、完整。当然,在详尽地占有这些素材后,要加以汇总、分类、分析,然后确定题材、体裁,最终在读者中实现“有效的正确引导”的目的。

    2020年,襄阳日报推出了“圆梦小康——见证‘襄阳脱贫新实景’大型融媒体调研采访行动”,全方位、多角度发掘记录襄阳大地脱贫攻坚新气象、人民群众新作为和各级干部新担当,发掘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加油鼓劲,凝聚了广泛的正能量。

    (二)找准落点。时政新闻的宣传目的就是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基于这个要求,在时政新闻的采访与写作中,找准新闻的落点则显得尤为重要。时政新闻的落点找得准,写起稿来也会言之有物、一气呵成。

    比如,上面提及的《“店小二”引来大项目——中力电动叉车项目落户老河口的背后》一稿,稿件的第一落点在反映老河口优质的营商环境,第二落点反映了招商干部的“拼抢实”作风。在找准新闻落点的过程中,又从文章的标题、具体的内容、段落的分配等都一并考虑了进去,自然文章的整体框架也就水到渠成。

    (三)多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是当前时政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好故事是稿件的“细节”,讲好故事就是要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在落笔之前,要想把稿件最为精彩的部分呈现给读者,就要在采访过程中挖掘与主题相关的最为精彩的故事,宣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2年年初,《襄阳日报》刊发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老河口”系列报道。每一部分都是围绕人物的切身感受来展开的,增加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落点襄阳时政 时政要闻党的生活·青海(2019年11期)2019-11-28神秘的包裹创新作文(1-2年级)(2019年4期)2019-10-15《腊八危家饷粥有感》学生导报·高中版(2019年3期)2019-09-10关注有效落点 优化交往策略——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交往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意林·全彩Color(2019年4期)2019-05-11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中国人(2018年8期)2018-07-23时政当代工人(2016年7期)2016-05-18时政当代工人(2015年21期)2015-12-16今人优秀时政诗的写作技巧心潮诗词评论(2014年5期)2014-02-28心的落点当代文萃(2010年5期)2010-05-21
    相关热词搜索:时政写作传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